文 / 闫振龙,夏笑武,肖海韵
经过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沉淀,吸收了无数优秀文化的精华,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武术”应运而生。在“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刻不容缓的今天,大力推动中国武术文化在国内外的发展将直接关系到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新”和“旧”的冲突一直是万物发展的动力,旧的事物终将逝去,新的事物终会形成,由此,才有了世界的永恒发展。“新”与“旧”的碰撞也能带来变革。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新兴技术一定能够为中国武术文化注入新的血液使其充满活力,并且在未来的发展上也能为中国武术文化拓宽道路。
本文通过各大论文数据库,如:知网、万方等,通过对关键词“传统武术文化”、“互联网+”、“VR技术”进行检索查询。分析提炼所选文献,在文献所提观点的基础上做更深层次的研究,为此篇文章的撰写提供理论依据。
将互联网+VR技术与中国武术文化传播相比较,总结出互联网+VR技术与中国武术传播领域应用的优势与不足,以促进互联网+VR技术与中国武术传播的交叉融合,探索中国武术的未来发展。
“冷兵器时代的远去是当代中国武术教育进行适应性转变的重要前提, 全球化发展造成武术文化危机、奥林匹克文化教育的逐步实施给中国武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挑战[1]。”在这个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时代,中国武术文化的发展已经出现了停滞与瓶颈。中国武术文化在国内外的发展正面临一个“内忧外患”的尴尬局面。
武术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的特性,是武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一般来说,任何一个体育项目,都是一定文化的产物,具有一定的文化特征。中国武术不仅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环境影响,还在于武术选手能够自觉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规范拳技,阐述拳理,乃至文武合一,交融一体。探寻中国武术理论,不论是武术技法原理,还是武术教学原则与武术训练原则,以及具体的拳械技法和教学训练法,都显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与武术运动规律的融合。例如,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并以此处理内与外的关系。在中国武术理论中,武术技法原则强调“内外合一”,武术教学原则强调“内外兼修”,武术训练原则强调“内外互导”。在具体的拳械动作标准中讲究“三尖相照”、“内外六合”等,使动作展现出行云流水,内意充实,形神兼备的形态。由于中国武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其技术和技法都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促使中国武术与西方体育既有相通之处,又区分开来的运动特征。西方体育运动中的体操、花样滑冰、花样游泳等项目与武术套路运动相比,都具有通过肢体形态变化,追求形式美的共性。但体操等项目的动作,强调通过人体素质的高度发展,使动作表现出尽可能的舒展。武术套路动作则在武术的攻防属性和中国传统的内聚含蓄等思想的规范下,强调动作要开中有合。西方体育中的拳击与武术格斗中的散打,都有着制服对手的其性目标。但拳击强调以绝对力量、绝对速度,实现以大力打小力、以快打慢。而中国武术格斗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反向相求、柔弱能胜刚强等思想的影响,注重追求格斗时由力小转化为力大,由速度慢转化为速度快,巧妙地“后发先至”、“四两拨千斤”。可以看出,不同体育项目中所蕴含的理念和文化是造成项目之间有巨大差异的根源。
民族传统的体育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具有民族独特性,地域特征显著的文化组成部分[2]。拥有几千年中华文明史的传统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体现。中国武术文化是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让很多人爱上中国武术,也爱上中国。这个现象在很多国外的影视作品上有所体现,前段时间美国电影《花木兰》的上映引起了网友们的高度关注,为何美国好莱坞制作中国传统故事竟会遭到“异化”“扭曲”等批评。有学者抛出了“跨文化认知”这个问题,他提到:“符号学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具有理解和表达两个维度,当处于低认知的维度时,则倾向于理解; 而当处于高认知维度时,则会倾向于表达[3]。”外国人对“东方”所固有的刻板印象,在他们接收我们所传播的内容时就已经转换成了他们自己的理解,以他们所认为的合理的方式对内容进行加工。这也是为什么《花木兰》中的“孝”变成了“爱”、她的“反抗”和“不屈”变成了“追求自由”。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是很难能够准确地理解,而武术既有刚健雄美的外形,又有典雅深邃的内涵,更是蕴含着先哲们对生命和宇宙的参悟,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开国门,国外的文化进入中国很容易就被人们所接纳,但对于本土的传统文化,公民的传承意识却较为薄弱。“冷兵器时代早已成为历史, 武术已经失去了搏杀的舞台和基础[5]。”古代社会,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武术则是人们在江湖中行走得以“安身立命”之根本,随着社会的发展,冷兵器时代逐渐向热兵器时代过渡、从19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到二战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现在的人们已经不需要依靠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技击技能来保全自己。中国武术的教育以及传承也必须有所转变。社会需要的不再是可以进行“搏击实战”的武术人才,从这一个角度看,中国武术的实战性逐渐消失,人们更看重反倒是动作的难美度和表演性。 “武术教育中的文化性在竞技化的过程中逐渐褪化,现今人们看到学校中流行的初级长拳、24式太极拳等都是空有体育的架式而无武术灵魂的展现[4]。”为了竞技比赛有一个统一的评判标准,更是规定了统一的武术套路供各类学校师生进行学习。教师一招一式的教着,学生跟着一板一眼的学着,那些在古代社会靠着招式多变,出其不意以制胜的侠客的身影都成了一本本小说里的字句。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开始被人们所忽视,本是“内外兼修”的武术开始向单一的强身健体功效倾斜。诚然,武术体系中包括“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传统养生类健身项目,但这些养身套路只是被中老年人所追捧,而刀枪剑棍以及各式的拳种套路由于本身动作难度系数较大,对基本功要求较高,入门的门槛相对较高,确让许多对武术本来抱有兴趣的初学者望而怯步。
根据CNNIC《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较2020年3月增长854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0.4%[5]。互联网的急速发展让整个“地球村”变得越来越小,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变得越来越紧密。“互联网+”背景下,新型大众传媒的出现使以往的传播方式、传播内容和受众心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武术文化一直以来都更多地依赖于最原始的传播方式— “口耳相传”,当这样的方式使得其传播范围窄、传播形式过于单一,由于语言的沟通障碍在很大程度上难以向国外进行输出。信息传播的单向性是传统大众传媒的最大不足,如今微博、优酷、Tik Tok等各种APP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交流[6]。与其他的传统的大众传媒相比,互联网提供了一个更加自由更加独立的传播环境,个人也可以成为很好的发声者。广大的武术工作者应该利用各种自媒体、微博、论坛等方式让传统武术文化持续发光发热。
关于新媒体的运营,从现在很多与传统武术文化相关的自媒体所发布的内容来看,都带给人一种“只能看看,想学却无从下手”的感受,尽管传播的渠道拓宽了,但很多人依旧只敢远观。隔着屏幕,不能面对面进行传授又成为了一个新的问题。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尽管搭上新兴传媒的快车,传播内容才是最大的问题。从武术这个传统项目本身来讲,对于自媒体更应该持有“练拳不练功,到头一场空”的理念,传播内容怎样引导练习者应在武术的基本功上下功夫,是我们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世界的变化是日新月异的,在这个步法逐渐加快的时代,如何吸引人们的目光是给每位传播者留下的难题。环境塑造人,受众心理随着环境的变化也不断变化着。想要有足够的关注度,必须要了解不同群体的诉求,老年人热衷于养生、年轻女孩钟情于外貌、年轻男孩更想要酷炫的效果。Tik Tok的出现让短视频一跃成为“弄潮儿”,猎奇心是人们的天性。近期,一段将跆拳道和街舞结合起来的短视频迅速走红,视频上男子们健美的身材、流畅的动作,再配上震撼的音乐和慢镜头回放点击率一下冲破了数十万,评论里各路网友都对他们的技能拍手称赞。同样以身体技能为核心的武术,如果能更好地把控受众心理,也能在各类热门短视频中拥有一席之地。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想要走得更远,势必不能与当前的互联网时代割裂开来。作为“旧”的事物,在传播方式、传播内容和受众心理这三个方面必须要做出改变。
在“互联网+”强大的背景下,无数新兴技术喷薄而出并渐趋成熟。VR(Virtual Reality)是利用电脑及外部设备模拟仿真成三维空间环境和人类的感觉(视觉、听 觉、触觉等),营造出接近真实的环境的感受[7]。目前,这种技术已经开始大量投入到人们的实践中,在医学、教育、游戏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事实证明,很早以前不少专业团队都已开始摸索将VR应用在了运动训练中可行性,例如:斯坦福大学名叫STRIVR的VR系统就在为本校队伍和克莱姆森大学以及几个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队伍提供服务,让运动员利用VR视频的独一无二的优势以新的与众不同的方式去了解比赛。VR技术将人们的所有想象都变成了“现实”,通过计算机的处理再反馈给个人感官,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原本环境中的不足,又无限接近于现实。(1)“沉浸式体验”能在最大程度上带给人们参与感,其视角也会被无限拓宽,这样人们可以以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件事物,在认知能力不变的情况提高人们的理解度认同感。随着人们消费能力的提高,体育产业迅速壮大,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没办法亲临赛场,只能通过小小的手机屏幕等看在直播。看着现场的观众沸腾欢呼,自己却只能面对屏幕感受一个人狂欢的孤独。但如果能够进入到VR的虚拟世界,哪怕孤独一人也能近距离感受赛场的热烈气氛,抬头就是篮筐,低头就是自己的脚尖,还能随时根据喜好自行切换视野,观众与赛事之间的距离将被大大拉近;(2)目前很多的体育项目都对环境要求比较严苛,这就导致很多项目出现了严重的地域性,比如纬度高的地区,在冰雪项目上会更有优势,气候相对炎热的地方,运动员的爆发力会更好。国内各类学校都在大力进行体育课的改革与创新,想要体育项目走进校园首先要解决的便是一个环境问题,如果每一个项目都设立一个专业的体育场所,这无疑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和大面积的土地。将VR设备引入校园在很大程度能缓解这个问题,虽然设备的花费也颇高,但与专业场馆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由此可见,将传统体育文化与VR技术的结合将是推动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走向世界的必然道路。
4.2.1 提高国外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认同感
事物被赋予的文化和理念都是既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东西,人作为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思考方式对事物的认识途径也都是不一样的,在不同的环境下生长的人或许能欣赏其他地域的文化,但想要深入了解其实是很难的。武术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民族传统项目,中国武术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在互联网还不发达的时代,人们除了口耳相传,更多的是通过文字来进行交流。中国武术文化中所蕴含的宝贵的古代哲人的思想,但在对外传播时,基本没有可以将武术文化翻译的十分贴切的外语字典,其文化的意思总会出现很大的偏差,从而导致译介文化失真。武术术语中包含的内容比较复杂,既有武术动作的本源性意思,又有概念中外延性意境[8]。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在翻译的过程中只注重其中一层的意思,就会造成根源文化的缺失。通过VR技术来推广传统武术文化,让外国人可以在虚拟的世界中体会车水马龙的古代市井生活和刀光剑影的自由侠客生活。将个体放入到对应的环境中去体验当时的文化氛围,可以让其更好地理解传统武术文化到底是在怎样的环境下诞生的。而VR技术中的系统会自动消除语言沟通障碍,虽然基于外国的字典里还是没有很贴切的单词可以对传统武术文化进行翻译,但除了语言,在虚拟世界里还可以直接近距离从创造出来的大师的动作和身体上直接感受。这样,即使国外没有足够数量的传统武术文化传播者也不妨碍和外国友人面对面正常沟通,以此达到所预期的目的。
4.2.2 打造国内传统武术教学新模式
想要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走得更远,除了要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大力推广和传播以外,更重要的是要解决自己民族的文化传承问题。从很多社会现状来看,日常参与武术活动的多半都是老年群体,他们进行武术活动也仅仅是为了其“养生”的功能。但为了推广而过于强调“养生”,只会使人们快速遗忘武术的其他功能,如:磨练意志品质、保护生命安全以及传承传统文化等。中国武术与其他很多运动项目不同,对基本功要求很高,想要在这方面有所造诣,半路出家是行不通的,所以要“从娃娃抓起”。但小孩子生性活泼、好动,武术的基本功修行又极其枯燥,且现代生活车水马龙、网络游戏都让人们变得浮躁起来,孩童时期在三观还未完全树立的时候,小孩最容易被外界环境所干扰,不能静下心来潜心修炼。VR技术可以通过电脑真实还原世界上的所有环境,在通过机器传输进大脑,给人一种真的置身于其中的感觉。可以运用VR技术让孩子进入到虚拟世界,让他们感受到在森林里、在沙漠中、在瀑布下修行的静谧,这里无人打扰,身心可以在VR创造的世界中得到真正的集中和安静,这能帮助孩子更好的体会和摸索传统武术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普通高校武术教育的困境主要体现在受西方体育占领学校体育阵地, 学习武术人数不断萎缩, 开设的武术选修课的比率不高等。VR技术所创造的虚拟武术课堂不用担心武术场馆和武术专业授课老师缺乏的问题,由于武术更加讲究“内力”,这就增加了老师的课堂技术讲解和动作示范的难度。很多动作从表面肌肉上看似不发力,但其实更多地使用“巧劲”,比人单靠蛮力所打出的力实际要更大。例如,在武术中一直有“根、中、梢”的概念,足为根、腰为中、头为梢,用腿的力量带动腰,最后发出来的力量是很大的。但说起来容易,体会起来却很难,特别是高校的学生基本都是完全没有武术基本功的新人小白,他们很难仅仅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示范就能领悟其中的方法和发力要点。VR技术可以将将要点进行出来进而在虚拟世界中通过设备直接输入到人体,让学生通过“沉浸式感受”了解武术的发力要点。VR技术进入课堂能够改善武术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于传统武术文化的学习兴趣,更有助于中国武术课程的改革。
2018年中国VR/AR投融资向技术领域集中,游戏、视频、教育均为投资的热门领域,投资轮次也趋于更为成熟的Pre-A轮和A轮,各地VR/AR呈梯度发展态势[9]。想要将VR技术在教育及文化传播领域中熟练运用还要解决以下几个难题:(1)对于传播传统武术文化的这个虚拟世界的构建因为涉及到计算机处理、信息采集、资金等问题,目前的资料库还不够完备;(2)资金投入过大,VR技术的装备和程序的造价不菲,对于学校而言,其经济负担可能过大,一般的民间武术教学场馆也难以支撑;(3)专门针对武术教学的VR设备还未出现,对于体育运动来说,穿戴式VR设备由于体积过大还是会对运动产生一定的阻碍。在武术训练的过程中很多高难度的动作幅度会很大,并且戴佩设备的过程中不能及时察觉现实中的危险并进行防范。尽管从现在来看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事物的发展,VR技术作用于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播是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的。当然,这也需要国家政策、技术开发、资金投入等多个方面的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一起为民族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播创造更优越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