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密兰 王笑微 倪增良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用于治疗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等疾病,是人工髋关节重建的常用术式,可减少患者髋部疼痛与不适[1]。恐动症是指患者因术后疼痛而不敢进行身体锻炼,但因此也会引起其他健康问题,比如下肢静脉血栓等[2],起初多见于慢性疼痛患者,后来被用于分析术后患者对活动的恐惧。目前,我国对于恐动症的调查及研究在慢性疼痛及膝关节置换术领域较多[3-4],在髋关节领域的分析较少且不够全面,由于我国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不断增加,对此类患者进行恐动症相关分析尤为重要。为减少THA后患者对运动的恐惧,笔者调查了行THA患者恐动症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9年1月至2020 年12月在本院骨关节外科行THA的患者260例,均于术后第3天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1)纳入标准:确诊为股骨颈骨折/关节炎、坏死/髋臼发育不良患者;术后3 d内能够下床活动;听力、语言表达能力尚可;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有精神系统疾病、智力功能不健全者;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导致疼痛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研究方法 (1)通过查询病历以及向患者询问等途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社会学人口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手术原因、手术时间等。(2)了解THA患者术后因疼痛而害怕活动的感受,采用恐动症 Tampa评分(TSK)表-中文版,经检测信效度较好,Cronbach's α为0.778,重测信度为 0.860[5]。该量表分数的高低与恐动症程度成正相关,量表总分为17~68分,≥38分即为恐动症。(3)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后6、12、24、48 h的疼痛程度,分值范围为0~10分。0分表示无痛,1~3分表示轻度疼痛,对生活不产生影响;4~6分代表重度疼痛,影响到睡眠,但可以忍受;7~10分表示重度疼痛,严重影响睡眠,无法忍受,需要使用镇痛药。患者术后4个时间点疼痛程度的平均值为最后疼痛程度得分。(4)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中文版)评估THA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该量表的Cronbach’s α为0.879,重测信度为 0.945[6],包含7个条目,采用Likert4级评分法,分值范围为0~52分,0~7分表示无焦虑、抑郁,8~10 分表示存在可疑焦虑、抑郁症状,≥11分表示有明显的心理疾病。(5)质量控制:选用符合研究目的并且信效度良好的问卷,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性;编写统一规范且简单易懂的问卷说明,使患者能够准确理解问卷条目,保证问卷填写的真实性;患者不方便填写时,可由家属转述问卷条目,患者回答、家属进行填写;研究者本人严格发放和回收问卷,及时分析无效问卷,提高回收率,控制信息偏倚。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以[M(P25,P75)]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社会学人口资料 共发放问卷260份,收回有效问卷255份,其中TSK评分<38分的患者153例,TSK评分≥38分的患者102例;男118例,女137例;年龄55~79岁;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月者95例,≥3,000~5,000元/月者127例,>5,000元/月者33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者116例,高中及中专者120例,大专及以上者19例;手术原因,股骨颈骨折134例,关节炎、坏死99例,髋臼发育不良22例;手术时间80~100 min。
2.2 恐动症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见表1。
表1 恐动症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2.3 恐动症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见表2。
表2 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恐动症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随着骨关节外科的迅速发展,THA已成为治疗髋部疾病的常用术式[7]。THA后通常会鼓励患者进行早期术后康复锻炼,主动活动下肢踝关节与膝关节,有利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促进血液回流,可以减轻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还应适当多做踝关节功能训练,术后第1天扶患者坐起,如果体力允许鼓励其逐渐站起来,通过免负重训练、扶助行器或双拐逐渐适应行走,通常早期免负重或少负重活动能够使髋关节功能逐渐得到加强,避免关节僵硬,才能够快速康复,但随之而来的是患者术后因疼痛而避免身体活动。本研究收集的255例THA患者中有恐动症的占比40%,说明近一半THA患者术后错误地回避身体活动,不能识别术后正常疼痛,害怕运动或康复锻炼会加重自身的疼痛,且担心运动或康复锻炼会引起髋关节的再次损伤、加重病情甚至威胁自身健康及术后恢复。当受到疼痛刺激时,就害怕活动会造成再次损伤,从而对运动产生一种过度的、非理性的恐惧心理。有些术后恐动症患者还会夸大疼痛感知,对康复锻炼产生恐惧心理,减少家庭和社会活动。此外,少数长期恐动症会导致患者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增加罹患精神疾病和出现轻生念头的风险,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研究亦表示,行THA患者术后容易发生恐动症问题。另一项国外研究调查发现,约50%的患者患有恐动症[8]。因此,在临床医护人员应关注此类患者,积极采取措施解除患者疼痛,减少恐动症的发生,并向患者讲解恐动症的危害,进行恐动症的健康宣教活动,通过改变认知来纠正个体不良认知,达到消除负性情绪和消极行为的目的,通过指导患者每日进行康复锻炼及运动,鼓励其将恐惧思想转移到康复行动上,引导患者克服恐惧行为,树立正确的康复信念,投身于康复功能锻炼之中。
THA患者恐动症的影响因素:(1)人口学因素:该研究中文化程度水平越低的患者发生恐动症的情况越多。因为对活动的认识影响个体的活动态度和行为,文化程度高的患者能够借助各种途径、手段获得术后康复知识,更理性对待术后疼痛,恐动水平更低,配合锻炼的依从性更好;而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可能对早期功能锻炼存在错误认知,担心活动会对身体造成损伤,加剧自身恐惧心理,害怕身体活动,认为卧床休息才有利于身体恢复,故恐动症发生率比较高。该研究中文化程度水平与恐动程度呈负相关,文化水平越高的患者对身体活动的意愿越强烈,因此患者恐动程度越低,与FLETCHER等[9]研究结果相似。为促进术后患者身体活动、减少恐动症的发生,MALFLIET等[10]对THA术后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术后相关知识,包括疼痛的机制与应对、正确身体活动的方式等,患者更愿意参与术后身体活动。因此,医护人员可通过提供简单易懂的健康宣教改善行THA术后患者的活动情况,比如发放图文并茂的宣教手册、拍摄疼痛宣教视频、请已经成功康复患者现身说法并拍摄视频观看等。(2)疼痛程度: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以及患者自身精神状态不稳定等因素均可引起患者术后疼痛,但多为主观感受。本研究中THA后疼痛VAS评分越高的患者其疼痛体验更严重,恐动程度也会随之增加。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手术部位剧烈疼痛向慢性或持续性疼痛转变[11],患者也会因此而规避身体活动以防疼痛的发生,然而这种回避行为将会给患者造成不良的身心影响[12]。THA患者术后不能进行快走、慢跑等剧烈活动以及登楼梯等负重活动,会造成生活不便,但较早下床活动又会增加术后恢复不良的影响。医护人员需针对术后疼痛开展有效的疼痛管理,比如手术前后对疼痛知识进行宣教、术中采取保温措施、术后使用镇痛泵等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使患者正确认识疼痛与活动的关系,最大限度恢复身体活动状态,更好恢复日常生活状态。(3)心理因素: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问题将会形成恶性循环,患者出现焦虑、抑郁后不愿意进行身体活动,以此避免疼痛,但又会产生挫败感,进而加重焦虑、抑郁的程度[13]。住院期间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可由各种原因引起,比如对疾病本身的恐惧、对住院费用的担忧等。疾病本身与手术也会产生增加焦虑、抑郁程度,且焦虑和抑郁问题在恐动程度较高的患者中更为突出。目前,心理治疗已成为多学科康复训练策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心理咨询师通过对患者进行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控制来及时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另外,还可通过听音乐、写日记等方式使情绪得到舒缓,减少恐动症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行THA患者术后恐动症发生率较高,尤其是文化程度低、疼痛程度高、焦虑及抑郁程度高的患者,临床上应做好患者术后恐动症的评估、预防及干预,促进术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