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企兴万村”的渝水实践

2022-09-14 13:01胡武鸣
老区建设 2022年16期
关键词:商会民营企业基地

□ 胡武鸣 丁 敏

盛夏时节,渝水区人和乡千亩瓜蒌基地绿意盎然。作为近年引进的新兴品牌,千亩瓜蒌基地是该区“万企兴万村”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2021年以来,渝水区在巩固拓展“千企帮千村”行动成果的基础上接续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依托乡镇商会力量,引导全区广大民营企业开展村企结对共建,因地制宜实施产业帮扶、解决就业、公益捐资等措施,推动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走出了一条村企共兴共赢、比翼齐飞的乡村振兴之路。

互惠共赢,搞活一方经济

人和乡穑诞村位于渝水区北面,距城区30公里。2016年前,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传统种养业及外出务工,被列为“十三五”省级贫困村。“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一间房,四堵墙,两个凳子架张床,有女莫嫁穑诞郎”是以前穑诞村的真实写照。

▲水北商会2021年金秋走访慰问系列活动——走访“计划生育特殊家庭”

▲穑诞种养基地娇艳的玫瑰

2016年,为尽快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村党支部书记何伍芽多次联系本村返乡创业人员,并告知村里闲置的土地多、土地肥沃,周边没有污染源,适合搞蔬菜种植等。终于在2016年底,在云南做酿酒生意的本村村民何细杨带着有机蔬菜种植技术回到了村里,并流转土地800余亩建起了远诚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远诚种养合作社蔬菜基地成立后,至2021年穑诞村持续发展5个村级产业,流转土地1400余亩。

2016年建起的穑诞村200亩的向日葵基地,一到花期,成片的向日葵花海吸引了大量游客纷至沓来,使寂静偏远的乡村一下子“火”了起来,成片的向日葵花海吸引了游客3万余人次,带动了村集体和村民增收。2021年,村集体收入达到了37万元,脱贫户人均年收入达到2.1万元,“家园共建,互惠共赢”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通过“万企兴万村”,该区工商联牵头,农粮、乡村振兴部门配合,按照选准、选优、选强等原则,大力实施村企结对共建,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助推乡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21年以来,全区已有50家民营企业与45个村进行结对共建,累计投入产业资金8900余万元,果冻橙、香菇、瓜蒌种植和工厂化养鱼、肉牛、黑山羊养殖等特色产业在渝水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并辐射至宜春、吉安、九江等省内各市,形成了企业、村集体、农户、社会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就业培智,带富一地百姓

“以前农活忙完了就没事儿干了,只能坐在家里闲着,现在有了瓜蒌产业,可以在瓜蒌基地做做小工,现在也有70元一天,收入增加了不少。”正在瓜蒌基地忙碌的丁大姐兴高采烈地说道。

该区通过发挥“党建+商会”示范引领作用,引导本地商会会员企业帮扶对接村委。2020年,人和商会会员企业为每个村投入帮扶资金30万元作为村集体经济入股,共投资390万元,流转三山、西村、武郎、观下、穑诞5个村千余亩土地,建立人和乡瓜蒌产业基地,带动全乡254户479名脱贫人口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每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增加4.5万元以上。

抱石故里,创新潮涌。位于南安乡东洛村的果冻橙基地里一派繁忙景象。通过设立同心车间,公司帮扶解决周边230余名村民的就业问题。今年6月7日,该区政保、银企、村企现场签约活动上,渝水区投控集团公司与人和乡味塘村进行“万企兴万村”村企对接签约。“我们将持续加大就业帮扶力度,帮助村民就业,助力乡村振兴。”公司负责人郑重承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渝水区通过引导民营企业参与乡村人才培育,帮助培养各类农村实用人才,激活乡村“造血功能”。欣欣荣农业公司实行“包提供优质菌棒、包提供技术指导、包香菇收购销售和上门提供管理服务”的“三包一管”合作模式,长期为全市12个乡镇、21个村级合作社和50余名致富带头人手把手、一对一开展技术指导,定期派技术人员上门解决问题。通过提供无偿技术指导、赊销菌棒、保护价收购香菇产品、入股分红等生产销售保障措施,惠及脱贫人口3000余人。此外,该区还大力开展“渝郎回乡”活动,为乡村振兴引才蓄能。

近年来,一大批民营企业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8.6万余名村民“家门口就业”,带培技术人才1万余人次,吸引1000余名优秀人才返乡就业创业。2021年,渝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36元,增长7.8%,共同富裕的基础更加坚实。

同心汇聚,建美一片村落

在渝水区,致富不忘回馈桑梓已经成为广大民营企业的共识和实际行动。“2015年以来,商会坚持每年开展捐资助老、捐资助学、新农村建设等活动,各项捐赠累计超亿元。”近年来,水北商会深度参与“千企帮千村”“万企兴万村”活动,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四好商会”、全省“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等。

2017年,渝水区率先在全省成立新农村建设促进会,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各乡镇商会和民营企业积极响应号召,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广泛参与乡村建设、爱心助学等公益事业和同心美丽乡村建设,累计捐款捐物3.4亿元。珠珊商会会员刘火根捐助8000万元建设珠珊中心学校,成为渝水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爱心捐校善举。

▲水区南安乡果冻橙、中药材、藠头、苗木等种植基地

村企共建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截至目前,该区整治村点719个,打造6个美丽示范乡镇、15个美丽示范村庄、2682个美丽示范庭院。所有1234个自然村中,1090个25户以上自然村有990个完成整治,整治覆盖率90.83%。全区158个行政村的绿化、亮化、村内道路硬化覆盖率均为100%,实现“三清二改一管护”村庄覆盖率100%,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猜你喜欢
商会民营企业基地
响水县成立不锈钢产业商会海外调解中心
商会真的不是全部
商会真的不是全部
2018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2016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商会垂直化趋势明显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石家庄衡水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