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在高校艺术素质教育中的价值及融合探索

2022-09-14 09:44胡琼方
音乐生活 2022年7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素质教育民族

胡琼方

音乐有利于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在艺术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较其他音乐更有历史文化底蕴,对于高校艺术素质教育事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从民族音乐的作用入手,探索其在高校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中的价值,并找到使民族音乐更快更好融入高校教育中的途径是很有必要的。高校应当端正教育观念,以创新教学方式、开办校园民族音乐比赛等途径使民族音乐在大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不仅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拥有多民族的国家,经过漫长的发展,民族音乐内容丰富,构成了强大的、多元一体的民族音乐体系。民族音乐作为音乐中极具活力的艺术形式,比起普通音乐,更能引起学生精神的震颤与心灵的共鸣,从而推动高校艺术素质教育的蓬勃发展。

一、民族音乐在高校艺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价值

(一)民族音乐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民族音乐,蕴含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在高校艺术素质教育中加入民族音乐的内容,能够潜移默化地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优秀文化的洗涤、净化。

(二)民族音乐能提升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中华大地上各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区域文化,并且在交流碰撞中互相学习、互相交融,使民族音乐能够起到表情达意、交流情感的效用。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西方文化的传播,在多元文化共存的现代社会。民族音乐进入高校课堂,一方面能够让中华各族儿女互相交流,增进各民族间的友谊;另一方面,民族音乐中包含的基本理念、文化,具有强大的精神震撼与心灵共鸣作用,能在艺术教育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对民族的认同感,认识各个民族优秀的精神文化,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团结奋斗等,并将这些闪光点应用到生活与学习中,完善自身、感染他人。

(三)民族音乐能增强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高校开展民族音乐教育,能在听觉、视觉、注意力、想象力等方面使学生得到提升,使得学生在体悟不同音乐的过程中发挥想象力,甚至发挥创造能力对音乐进行二次创作。钱学森先生曾经论及科技与文化艺术的关系,用自己小时候学习理科知识的同时还学习绘画、音乐的亲身经历做例,向人们证明专业知识学习与艺术素质教育融合,能够开阔人的眼界,提升自主创造能力。

(四)民族音乐能实现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民族音乐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其歌词、演唱形式、乐器等内容都浸润着一个民族长期以来发展出的特色文化与历史底蕴,有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民族音乐的题材常常是与记录民族日常生活、传颂民族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的。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民族传统音乐时一般需要先了解音乐的创作背景,这个阶段正是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的绝佳机会。

(五)有利于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如今,在信息传递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在生活中能接触的音乐种类变多了,民族音乐被各种现代流行音乐进行改造,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体系面临着缺少文化认同甚至消失的危机。

因此,将民族音乐加入高校艺术素质教育中,让学生能够接受音乐艺术的熏陶,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投入传统民族音乐的宣传、创作之中,为民族音乐注入现代活力,创造新的形式,使其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得到传承与发展。

二、民族音乐融入高校艺术素质教育的途径

目前,国内许多高校艺术素质教育工作的落实不够到位,也没有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更遑论将民族音乐引入学校教育中。即使是开设了音乐课程,也存在形式主义、教学质量低下、关注度不足等问题。此外,很多高校的音乐课更愿意教授学生西洋音乐、流行音乐的内容,而对传统民族音乐少有涉及,这样容易导致在学生心中形成西乐优于民乐的观念,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上述问题的存在亟须解决,民族音乐融入高校艺术素质教育的工作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展开。

(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音乐教育理念

当今,正在实行新的教育改革实践,其中一项工作就是提倡并发展素质教育,改变以往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的局面。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意识到社会建设需要的是全面的、德才兼备的、具备专业技能与优秀个人品质的新型人才。

目前,艺术素质教育已经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环节,并且作为一项标准,衡量着一个国家教育质量的水平。因此,高校需要端正对音乐教育的态度,明确音乐教育开展的核心目标,同时将传统民族音乐的内容纳入音乐教育中,提升音乐教育的质量。地方高校应因地制宜地利用周边地区的传统文化资源,将本地区优秀的民族音乐元素有机融入教育教学中,将其作为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提升大学文化底蕴的有效手段。

(二)改革教学方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任何事物都离不开兴趣的引导,要想让大学生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就必须先激发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其实音乐教育课早在中小学阶段就已经开设了,但是大部分中小学音乐教育课都在照搬理论知识课的教学方式,采用“填鸭”式的手段开展教学,内容以音乐理论、音乐发展史为主。音乐本身是富有想象力的、自由的、灵活的,而枯燥的教学方式则抹杀了音乐的本身的魅力。长此以往,进入大学后,学生对音乐课程也抱着抗拒心理,极大地阻碍了民族音乐发挥应有的作用。

中国民族音乐无论是内容、演唱方式、弹奏方式等,都独具特色,显示出各民族的特征,因此高校在素质教育课程中不可生搬硬套地使用西式音乐的教学方式,应当努力探索适合中国民族音乐的教育方式。改变以往教师在台上讲,学生被动地在台下听的模式,让学生成为音乐课堂的主导,教师在旁发挥引导、辅助的作用。同时,利用好现代多媒体技术,视听结合,向学生多方位展示民族音乐。创新教学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放学生的思想,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程的积极性。

(三)加强民族音乐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

中国的民族音乐是各民族不同传统文化的显现,其中包含着各个民族的语言习惯、风俗习惯、思维模式与丰富情感。民族音乐中那些优秀的歌谣、器乐、曲调等,经过千百年的传承,被打磨成熠熠生辉的钻石,时至今日,仍然为新文化体系的搭建提供着指导与借鉴,是先民留给后人的艺术宝库。民族音乐背后代表着中华民族创造的绚烂文明,高校开展艺术素质教

育,加入民族音乐内容的一大目的就是以音乐为媒介,让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知识。因此,反过来也可以认为,学习与民族音乐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利于高校艺术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例如,广西瑶族的瑶歌是瑶族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瑶族的民族文化中包含神秘的起源传说与图腾崇拜,这些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常在瑶族民歌中出现,如古歌总集《盘王歌》,以歌曲讲述了瑶族的发展历史和生活体验。如果在音乐教育中不预先讲述各民族音乐背后代表的传统文化知识,那么其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四)开办校园民族音乐比赛

高校可以定期举办不同主题的民族音乐活动,如民族歌谣演唱比赛、民族传统乐器演奏比赛等,在大学校园中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校园民族音乐比赛应当做好场地布置,针对不同民族文化设置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场地,尽量让参与活动的师生们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同时,校方还应当做好比赛结果评选工作,制定明确的评定标准,既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又让参与者和观众在比赛活动中继续学习民族音乐的知识。

此外,高校还应当联合社会各方的力量,与教育部门、音乐剧团等展开合作,举办不同形式的民族音乐实践活动,并采取各种手段宣传校园民族音乐活动。例如,与地方电视台合作,将本校举办民族音乐比赛的过程以新闻形式报道出来,既能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校园民族音乐比赛,又可以借助媒体平台向大众普及民族音乐知识和传统文化知识。

三、结语

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的瑰宝,记录着一代代人的实际文化生活体验,是民族特性的部分真实体现,对于民族群体而言是一种“存在的备份”。民族音乐走入当代大学生的视野,一方面能够提升大学生艺术素养,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能有效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并在教育过程中为民族音乐注入新鲜血液,使民族音乐找到新的使命,焕发青春活力。高校有责任和义务做好民族音乐教育,积极推广和宣传民族文化,提升学生的精神面貌、审美能力和民族文化认同感。

注释:

[1]薛琦:《新形势下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音乐生活》2016年第8期,第87-88页。

[2]李小莹:《保护 传承 传播 ——新时代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研讨会述评》,《人民音乐》2021年第1期,第40-42页。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素质教育民族
我们的民族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