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下乡”及其社会效应
——以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苏省农村扫盲运动为中心的考察

2022-09-13 06:04张建晓
档案与建设 2022年8期
关键词:江苏省文字农民

张建晓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推行了广泛的扫盲运动。扫盲,即让人们掌握文字以便进行普遍性的沟通与交流。以往,长于土地、世代定居、封闭守旧是广大农村的真实写照,费孝通将之称为“乡土性”。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农民们似乎并不需要文字,而仅需借助一些“特殊语言”(即生成于农村社会、摆脱字句固定意义的“行话”)、祖辈流传的经验,即可流畅沟通、安稳生活。[1]本文拟以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苏农村扫盲运动为中心,考察“文字下乡”的前提条件、系统铺展及社会效应等,还原历史细节。

一、 “文字下乡”的前提条件

之所以能在农村掀起扫盲运动,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社会的基础、结构、观念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引发了乡土性松动。乡土性的松动具体表现为土地所有制、人际关系、社会秩序和农民精神生活的变化。

第一,土地所有制的变革。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推进,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以实现“耕者有其田”,使得农村土地所有制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农民不再仅仅依靠土地的平等继承原则来获得土地,不再为无地少地而痛苦。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了恢复国民经济和维持政治稳定,遂积极倡导和鼓励发展劳动互助合作组织,建立起“在工人阶级领导的国家政权管理之下的劳动人民群众的集体经济组织”。[2]1951年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提出个体农民要“组织起来”,才能“发挥农民劳动互助的积极性”,“这种劳动互助是建立在个体经济(农民私有财产)的基础上的,其发展前途就是农业集体化”。[3]农业集体化主张,将以往个体化的农村经济推上了集体化的发展道路,一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封闭凝固的乡土社会呈现出开放互通的态势,传统的以家为本位的观念愈发转向以集体为本位。

第二,人际关系的变化。在中国传统乡土社会以亲属关系为核心的人际关系中,相对于男性而言,女性居于“配轴”的位置,其权力受到了压抑,呈现为男尊女卑的社会样态。而随着近现代社会革命运动的深入发展,涌现出“打破奴役女子的旧礼教”“男女教育平等”“结婚离婚自由”等口号与主张。一些进步人士深入广大农村,组织农村女性识字,使得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意识到自身存在之于家庭、社会的价值——生育、劳作并不是女性仅有的职责,她们生而享有与男性等同的权利。随着这种观念的传播,广大农村女性的思想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冲击了以男性血缘关系为主轴的人际关系格局。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颁布,更是在法律意义上确证了男女平等的合法性,弱化了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出现了“生男生女都一样”“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呼声。

第三,社会秩序的转变。在传统的乡土社会中,社会秩序的维系凭靠的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礼法”的变种——“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或者“传统”,即“‘礼治’的社会”。[4]人们以“礼”来确证和奠定人伦秩序,在长幼亲疏关系中蕴生出长者对幼者、族长对族人等教化权力,维持乡土秩序的存续。而随着政权的铺展、下移、洇渗,这种由“礼”衍生的社会秩序逐渐被弱化了,转而形成人法共治的社会秩序。详言之,一方面,新中国成立初期以宪法为核心建立法律体系,为农村社会治理提供法律规范支撑,另一方面,广大农村建立起党组织,吸纳大量的农民为共产党员,并从中培养出新的代表农民阶级利益的精英群体——以村书记为代表的村干部群体,来领导农村社会的重建与发展。[5]由此,法律与村干部群体相互融合,共同支撑起农村社会秩序的重构。

第四,精神生活的移易。农民最为关注的是如何生存下去并因此坚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作规律,竭尽全力照料田地里的作物,将期盼交托于“土地公”“龙王”“风神”“雨师”“电母”等神明,祈祷风调雨顺、岁稔年丰。而在信奉无神论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的土地革命运动中,农民们实实在在地获得了土地,并转而信仰共产主义,认可凭借自己的双手创造出美好生活的理念。

总而言之,在新的社会中,仅仅依靠“特殊语言”、经验传统是不够的,农民们需要借助文字这一更为有效的沟通方式,来重新审视集体交往、人际关系、社会秩序、精神生活的变化,找到契合的生活位置。

二、 “文字下乡”的系统铺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农村的文盲率高达95%以上。[6]1950年,教育部与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工农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识字教育是工农教育的起点”,要想“使他们逐步学成有文化、有教养的人”,就必须“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7]同时,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苏省农村有超过1400余万的青壮年文盲,这成为恢复国民经济与维护政局稳定的一大桎梏。为此,江苏省委、省政府遵照中共中央、中央人民政府的指示,在全省范围内,尤其是农村地区,组织开展了“文字下乡”运动。

(一)“文字下乡”运动的组织架设

纵观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苏省农村扫盲运动的开展情况,不难发现组织机构先行是扫盲运动的主要特点。1949年6月,江苏全境解放,设立了苏北、苏南、南京市三个省级行政区,直到1952年11月15日才重新恢复江苏省这一省级行政区。因此,笔者所考察的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苏省农村扫盲运动是居于1952年至1960年这一时段内。1953年11月21日,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应党中央、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号召,在江苏省委的领导下,正式成立江苏省扫盲工作委员会,专门负责江苏省扫盲运动的相关事宜。1955年3月,省扫盲工作委员会与教育厅实行合署办公,教育厅下设工农教育处,专门负责江苏省农村教育工作,并以扫盲工作团协助各地检查乡、社基层扫盲规划和组织入学的工作情况,协助各地建立乡扫盲协会和青年扫盲队的组织,协助各地训练师资和改进教学工作。与此同时,在各级人民委员会的主持、指导下,自下而上建立各级扫盲协会,明确县市以下农民扫盲专职干部职称为“扫盲辅导员”,使农民们能够发挥自主能动性,推进扫盲进程。

江苏省农村扫盲工作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是由“自上而下的行政机构设置”与“自下而上的农民自发组织”有机嵌合在一起的系统化工程。具言之,这一工程是由“省教育厅—省扫盲工作委员会”主导构筑的,借由向农村社会延伸的政治组织架构,实现扫盲运动的逐级传导,辅之以由1个直属队与8个大队构成的扫盲工作团,来指导、规范、调节农村的扫盲工作。与此同时,在政府的倡导与支持下,广大农民群众自发地、自下而上地建立扫盲协会,积极调解各地、各村的扫盲工作。

图1 江苏省农村扫盲工作组织机构图(1952—1960)

(二)“文字下乡”运动的队伍建设

这场“文字下乡”运动的开展要依托一定的队伍来实施,其中,干部与教师是主力军。江苏省为了保证扫盲运动的顺利开展,组织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干部投入到农村的扫盲工作中。除了扫盲工作委员会的委员是兼职干部,省、市、县级扫盲机构都配备了专职干部,并与各级教育部门合署办公。在县市以下的乡、社基层政府则按照人口、地域等情况,配备1至2名农村扫盲专职干部,即扫盲辅导员,负责宣传和贯彻扫盲工作的方针、政策,协助乡、社制定扫盲事业计划,定期检查督促帮助解决乡、社扫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指导,负责群众教师的培养训练工作,总结推广乡、社的办学经验和群众教师的教学经验等。同时,省扫盲工作团组织各师范学校二年制小学教师轮训班的二年级学员、省工农业余教育干部训练班学员和必要的干部,持续不断地向农村培养、输送扫盲干部。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由教师直接承担“一线”扫盲教育工作,以专职教师为主,按照各地区农村的人口数量、地域和文化的差异,从师范院校、函授学校、中小学、机关单位、各类培训班等抽调熟悉当地情况的兼职教师乃至代课教师,形成了“专职—兼职—代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体系。

(三)“文字下乡”运动的宣传动员

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苏省主要是以群众运动的方式来开展扫盲工作。比如,淮阴专区(今属淮安市)在总结扫盲工作时提到:扫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必须建立一条线领导,抓住先进经验、及时全面推广;大搞群众运动、造成扫盲声势,采用层层发动、会会贯彻、鸣放辩论、搞通思想的办法,现场参观、按时评比。同时,各地政府部门积极利用报刊、广播、各类典礼仪式、黑板报、横幅标语等形式和渠道,宣传扫盲运动。比如,新海连市(今为连云港市)扫盲协会在大街小巷里贴满宣传标语,“学习文化,适应生产需要,扫除文盲,赶上建设高潮”“勤学苦练,向文化进军”“以‘愚公移山’的干劲扫除文盲,以日日夜夜的战斗决心学习文化”“家家户户忙生产,男男女女学文化”“个个扫盲,处处皆民校,人人识字,家家无文盲”等,以此动员人们学习文化知识。[8]此外,政府其他部门亦参与到宣传动员之中,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江苏共青团,广泛组织动员城市青年、在校学生进入农村,帮助农村开展扫盲工作。

(四)“文字下乡”运动的内容建构

江苏省农村扫盲内容大致上分为两个级别,即初级与高级,这两个级别内容都包括了“文化教育”与“人民教育”两个类型。其中,初级“文化教育”主要面向需要速成扫盲的农民,只需要学习以速成识字为目标的语文、以掌握简单珠算为目标的算术以及以简单认识自然界为目标的自然科目。高级“文化教育”则面向需要巩固扫盲成果的农民,主要学习文学、代数等科目。初级“人民教育”主要面向有时间进入业余农校、冬学学习的农民,主要学习包括代数、平面几何、中国历史、自然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等科目,而高级“人民教育”则面向需要巩固学习内容的农民,主要学习包括代数、几何、化学、物理、中国地理、教育、历史等科目。

(五)“文字下乡”运动的实施体系

为了落实扫盲工作,在广大扫盲干部、教师、学生、农民的共同努力下,江苏省形成了以冬学、业余农校、记工学习班、青年扫盲队等多措并举的实施体系,即扫盲工作是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在一起的。1958年,江苏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深入开展扫盲运动的意见》,指出扫盲与生产紧密结合,是深入持久地开展扫盲运动的关键,根本措施在于:按照生产组织建立教学组织,根据生产组织的变化随时改变教学组织,把生产组织与教学组织统一起来,农村农业社的生产队即学习小组,队长即学习小组组长,记工员任副组长;在调配劳动力的同时,调配识字的人,在布置生产任务的同时,布置学习任务;为了使扫盲促进生产和加快扫盲速度,必须切实改革识字教学工作,必须贯彻以整风、生产为中心,带动扫盲等工作的精神。[9]由此,凭借系统的扫盲工作,农民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提高,进一步打破封建迷信思想,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

三、 “文字下乡”的社会效应

江苏省在农村展开的速成式“文字下乡”模式,对个人、农村、社会层面各有助益。

其一,促进农民素养的提升。根据省扫盲工作委员会的统计,仅1953年至1957年,就扫盲了近149万余农民。虽受政治运动影响,实际人数远低于该数据,且存在复盲的现象,但不可否认的是此次扫盲规模之大,对农民个人影响之深。例如,徐州利国铁矿装卸工马玉田,20天认识2000多字,成为实验班中学习最快、识字最多的学员,还拿起笔给毛主席写信,汇报他扫盲学习成果和对新社会的畅想。毛主席回信赞扬了他,为此他“一信成名”,成为那个时代工人中的脱盲典型。[10]宝应县(今属扬州市)宋埠乡女社员芮道兰,接受扫盲后能够阅读通俗读物、帮助社里记工分,因而被评为省扫盲积极分子和全国青年社会主义积极分子。[11]这些识字的农民回到农村后,担任起临时教师甚至是兼职教师,帮助身边的亲人、朋友、乡亲识字,使得扫盲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随着识字水平的提升,民众思想得以解放,开始有意识地摒弃包办婚姻、男尊女卑等陈规旧习,全省农村的精神面貌总体上改善显著。

其二,推进政治认同的建构。新中国成立初期,借由扫盲运动,实现政治认同的快速建构。一方面,在全省农村地区大力兴办各类学习班、扫盲班、业余农校等,为农民提供学习的机会,在学习的课程中,注入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奋斗历史、革命英雄的先进事迹等,帮助农民提升社会主义觉悟。另一方面,借由基层党组织,依凭组织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等内容,加强农村干部队伍的思想教育,增强集体观念以及“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提升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进而借由农村干部的先进作风、优良品格,树立价值典范。这一系列举措促使广大农民群众在思想上信任社会主义,信仰共产主义;在行为上支持中国共产党,遵从制度规范。“文字下乡”运动由文化及政治的逻辑实践从农民群众的自编山歌里得到证实,“文化山呀文化山,过去登山比上天难,今朝有了共产党,带领我们高峰攀,工人上了文化山,能到月宫开矿产,农民上了文化山,火星上头去种棉……共产主义象(像)天堂,人民公社是扶梯,一穷二白来改变,天堂就在眼面前。”[12]

其三,利于农业生产的革新。随着农村扫盲运动深入开展,农民文化素养得到大幅提升、思想观念日益开放,逐渐意识到农业生产方式革新对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作用。一是脱盲的农民们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将扫盲教育与农业生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根据“干哈学哈”的原则,农民们编写了大量活页教材,如除草时编写了“肉刺不挑痛又痒,野草不出苗难长,男女社员齐出动,松土除草长好苗”,积肥时编写了“千脚泥、草塘泥、地皮看见笑嘻嘻”“积缘肥来挖污泥,棉粮指标达到伊,社员个个笑嘻嘻,今后生活没问题”。[13]二是经由政策宣传,农民认识到合作社在农业生产中的优越性,自愿推进合作化进程。比如,在宿迁陆集乡,农民积极研究合作社内存在的问题,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经验,逐渐摸索出“以点带面”——经验由中心社推广到一般社、“以内带外”——由党员带动村民等经验,从整体上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14]三是“文字下乡”为农民们接受科技扫盲奠定了基础。1956年,江苏省委积极贯彻国务院制定的《1956—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组织一大批农业技术人员进入农村,为广大农民提供农业技术指导,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15]

四、 结语

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苏省在广大农村地区推行的速成式“文字下乡”,有效提升了农民素养、建构了政治认同、革新了农业生产,为当时江苏省经济社会恢复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从同时期的全国形势来看,这一模式在推行过程中,系统探索了与“文字下乡”相匹配的组织架设、队伍建设、宣传动员、内容建构、实施体系,在“文字下乡”的组织方式、人员配备、动员模式、内容编制等方面,积累了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为全国性的“文字下乡”谱写了“江苏范本”。

猜你喜欢
江苏省文字农民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文字的前世今生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江苏省南就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
江苏省交通图
江苏省政区图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