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吉明 杨泽贤 尹书仪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近年来,新媒体因其传播范围广、速度快、交互性强等特点在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我国档案部门紧跟这一发展趋势,利用新媒体拓宽宣传途径、促进信息传播、提升部门形象,但同时也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1]对此,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明确的工作计划和监管要求,为档案宣传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了制度保障。档案宣传工作及其相关政策的持续推进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贯穿其中的宣传建设、效能和效果优化研究引发了学者们的广泛探讨。首先,档案宣传建设是开展档案宣传工作的前提,设计集用户、档案机构和社交媒体于一体的交互式档案素养模型(为提高用户档案素养而构建的一种整合用户、档案中心和社交媒体工具的交互式模型)[2],以实现档案信息个性化检索、智能推送等功能[3],从而帮助档案机构评估并提高其服务水平,是当前国内外研究关注的重点。其次,新媒体环境下的档案宣传效能研究,有助于识别工作中的问题,进而探索效果优化策略。最后,针对档案宣传工作效能的分析评估主要集中于对档案宣传平台发展程度和宣传工作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4]宣传效果的优化离不开用户满意度的提高,应充分调查用户的行为心理特征及影响用户信息行为的因素,推动档案信息服务水平提高,促进档案潜在用户向现实用户转化。[5]但前期研究缺乏对新媒体背景下档案宣传工作计划内容的探析。基于此,本文依托相关政策文本,构建分析框架,揭示我国当前档案宣传工作计划的特点,进一步探索工作质量的提升路径。
宣传工作实质上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而任何一次完整的信息传播活动都必然包含传播要素[6],从传播要素视角出发开展宣传工作研究,提升传播有效性的策略[7]已得到广泛认可。
我国档案宣传工作的具体实施依托于档案机构制定的计划类事务文书。其中,国家档案局印发的《全国档案宣传工作要点》(下文简称《要点》)用于统筹规划档案宣传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8]作为定期印发的事务文书,《要点》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固的内容结构,在设计档案系统内、外部两级宣传信息传播活动的同时,对其中的传播要素进行了规范。换言之,当前我国档案宣传工作传播要素的框架已经基本形成。因此,本文以国家档案局2017年至2021年间印发的《要点》作为分析对象,依据传统档案宣传五要素[9],结合文本结构特征,构建传播要素分析框架,包括宣传的内容、目标、原则要求、形式、渠道和机制六个类目。由于《要点》是档案部门制发的规划文书,其内容主要面向宣传主体,较少涉及受众,故隐去该框架的对象要素,而主体要素仅作为与其他要素的联系节点显示,不作具体分析。同时,考虑到《要点》具有的规划性,将原则、要求与机制一并纳入分析范围。通过在各类目下再细化出二、三级指标,由此形成了档案宣传工作的传播要素分析框架(见表1)。
(1)宣传内容。指档案宣传工作涉及的主题范畴。[22]由于档案工作具有政治性,其宣传内容往往包含国家、阶级、政党的历史发展情况[23],能够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新途径。[24]因此,宣传内容主要涉及思想政治和档案事业两方面。
(2)宣传目标。指档案宣传工作预期取得或积极追求的结果。[25]档案宣传旨在促使公众及档案工作者铭记历史、增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并培养其档案意识及社会意识。[26-27]因此,档案宣传目标主要包括思政教育和意识培养两个方面,参照传播效果的类型,可将其细分为认知、情感和行动三个层面。[28]
(3)原则与要求。指档案宣传工作需要参照的行事依据和具体指示。[29]参照新闻信息生产过程,档案宣传工作包括内容生产阶段和信息投递阶段两方面,前者涵盖选题策划、资料采编、审核校对等环节,后者涉及资讯符号处理和传播渠道选用等内容。[30]
(4)宣传形式。指档案宣传内容的表达方式[31],是宣传内容固有的表达形态,由内容决定,并能影响其宣传效果,主要通过表征符号和辅助手段呈现出来。[32]
(5)宣传渠道。指承接档案宣传信息传播过程的活动、工具、平台等,是传播者发送信息、受传者接受信息的途径和方法。[33]根据信源与受众的契合程度[34],可将受传者分为定向的机关干部、青少年、档案工作者等,以及不定向的社会公众。
(6)宣传机制。指档案宣传工作需要遵循的制度规范以及采取的配套措施。[35]目前《要点》中的机制都属于制约机制[36],用于约束管理档案宣传活动,包括宏观层面的总体制度,微观层面的具体规范和相关措施。
文本内容编码作为一种客观系统的定量分析手段,能够有效揭示分析对象的特征。[37]从传播要素分析框架出发,本文对《要点》内容单元作编码分析,可以揭示新媒体环境下档案宣传工作计划的内容结构特征,把握档案宣传工作在不同维度上的侧重点。
首先,对文本内容单元进行标识与归类。从近5年的《要点》文本中挖掘出意义独立的句子,以此作为分析单位,并按照“文件发布年号—序号”的形式对文本内容进行标识,共计编码400条(见表2,本表为缩略表)。其次,进行信度检验。为确保编码的有效性,本文从研究样本中随机抽取20%的样本,由一位具有图情档背景的编码员进行独立编码,并利用HOLSTI公式检测编码,信度系数为0.9,说明编码结果较为可靠。
表2 《要点(2017—2021)》文本内容分析单元 编码表[38-42]
从《要点(2017—2021)》文本内容类目统计图(图1)中可以发现,近五年的《要点》编制主要集中于原则要求范畴(31%),并进一步聚焦于工作要求子类目(如图2所示),宣传内容紧随其后(29%)。此外,宣传渠道相关的内容文本在2021年的《要点》中增势最为明显,说明在党成立百年、贯彻实施新修订《档案法》的背景下,活用新媒体、畅通宣传渠道的必要性已经得到重视。
图1 《要点(2017—2021)》文本内容类目统计
图2 《要点(2017—2021)》内容中的传播要素结构
《要点》中涉及宣传内容的类目统计如表3所示,主要聚焦于档案事业主题(73.28%)。其中,总体发展进程子主题出现的频率较高,说明我国注重对档案宣传工作的宏观把控。在思想政治宣传(26.72%)方面,治国理论与会议精神子主题在其中占比最高,体现了我国档案宣传具有鲜明的政治性。通过细粒度分析发现,我国档案宣传服务针对性较强(具体见表4和表5)。内部传播活动中,思想政治是档案工作者思想理论学习的重要方面,表明当前国家要求档案工作者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档案事业模块对应档案工作者的业务学习。可见,《要点》既重视档案工作者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又重视其业务能力及职业情操的培育。外部传播活动中,思想政治模块多次使用了“故事”等词语,这是档案部门积极适应新媒体宣传策略的体现。档案事业模块对应档案机构对外开展的各类活动,相较于内部传播,该部分的“用户导向”更为明显,旨在促进公众参与档案资源的开发和服务,提升档案治理效能。
表3 《要点(2017—2021)》宣传主题类目统计
表4 《要点(2017—2021)》宣传主题(内部传播)
表5 《要点(2017—2021)》宣传主题(外部传播)
针对新媒体迅猛发展下呈现出的社会意识碎片化现象,在开展档案工作过程中应恰当引入新媒体技术,凝聚社会共识,培养档案意识。档案机构内部宣传目标主要集中在情感和行动层面。思政教育范畴的宣传旨在增强档案工作者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而意识培养范畴的宣传则侧重其职业素养的提升。档案机构外部宣传目标集中在认知和情感层面。思政教育范畴的宣传目标可归纳为帮助公众树立正确的社会历史观、引导公众践行主流价值观,意识培养范畴的宣传旨在引导公众关注档案信息、提高社会档案意识。
由图2可知,要求在“原则要求”类目中占比最大(约占91%),且相较于原则所规定的行为准则,要求依据原则规定的指示措施更为具体,故该部分主要围绕宣传要求展开探讨。内容生产阶段的宣传要求主要围绕以下四点:保障内容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深化宣传内容、确保导向正确和信息安全、实现有效传播。这就要求档案部门提高内容的易读性、真实性、权威性,形式的新颖性,以提高受众对宣传内容的关注度及对档案信息的获取度,进而加深对其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影响,符合新媒体内容为王、受众为本的发展理念。内容投递阶段的要求则围绕以下四点:加大信息发布力度、把握信息发布时机、充分利用外部成熟媒体和媒介、加强舆情研判和应对能力。要求档案部门提高对档案有关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做到及时处理和有效回应,体现了对新媒体传播规律的准确把握。
宣传形式与渠道具有承载、传播档案信息的作用,计划文本也明确提及新媒体应用主要涉及这两方面,故此处一并对二者进行分析。当前,档案宣传在符号形式和传播媒介上呈现出复合性,其中,文教活动、编研出版物是档案宣传依托的重要对象;同时,档案宣传工作在宣传渠道上的规划特征主要为要求新旧媒体联动、线上线下结合。
针对新媒体传播自由度高、速度快、范围广等特征,目前档案宣传工作的制度规范以及采取的配套措施主要围绕下列要素展开:一、责任主体。要求档案部门明确各项宣传工作人员的任务与责任,加强人员教育、管理和监督。二、责任对象。要求档案部门对档案系统的出版物、公共服务和文化活动内容的政治性与舆论导向、信息保密安全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三、保障措施。要求档案部门建立健全档案宣传规章制度,对宣传工作实行重大选题和重要稿件报批机制,完善档案开放、利用等制度,强化内容审核和舆情研判,加强平台管理。
新媒体时代,我国档案宣传工作制定了较为稳定的部署规划,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如下:
(1)宣传内容主题分布不均。即档案事业内容多,思想政治内容少。诚然,对宣传工作的宏观把控与微观规制是工作有序开展的必然要求,但对档案事业主题的过度倾斜,易导致宣传内容同质化严重,不利于档案价值的充分发挥,亦难以实现既定宣传目标。
(2)宣传原则与要求比例失衡。即微观要求多,宏观原则少。这与二者的性质和档案宣传工作的开展情况有关。原则是工作依据的行为准则,其指明的工作方向与要义具有提纲挈领的导向作用;要求则是结合工作实际,基于原则提出的具体建议或措施,相较前者更加细化。同时,新媒体在我国档案宣传中的运用尚不成熟,对未来发展的规划仍处于探索阶段,根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而制定的应对举措则更加具体多样。针对实际工作提出的对策建议固然有助于对症下药解决问题,但若不注重长远规划,则难以适应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从而影响档案宣传工作质量的提高。
(1)平衡宣传内容的主题成分。在把握宣传事业内容的同时,利用档案“通俗化”的叙事属性[43],积极发挥其思想政治功能,深度挖掘档案资源,主动发布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或其喜闻乐见的档案内容。只有对宣传内容产生兴趣,公众才会主动去关注档案及档案工作,社会的档案意识也才会逐步提高。
(2)调整宣传原则与要求的比例结构。在聚焦解决具体工作问题的同时,密切关注并预测新媒体的发展趋势,以确保政策的稳定连贯,进而推动宣传工作稳步开展。如近年来各级档案部门正逐步入驻短视频平台开展宣传工作,对此,积极探究影响档案短视频传播效果的因素,制定行业规章制度,能为档案短视频号的科学运营提供预见性指导,使其能快速赢得广泛关注,进而面向社会建立更好的档案行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