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地震技术在三门峡盆地东交口地区盐矿勘查中的研究与应用

2022-09-13 02:33蔡兰花
能源与环保 2022年8期
关键词:泥岩盆地断层

蔡兰花

(河南省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0)

豫西三门峡古近系盆地分布范围广、沉积厚度大[1],以往地质调查发现,古近系始新统门里组水样中氯化钠含量接近卤水状态,坡底组存在膏泥和膏盐层,小安组存在细脉状石膏和层状膏盐层,其见有大量盐类矿物被水溶蚀的小洞。据此推测该区始新统地层中具有寻找盐矿的前景。盐矿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矿种之一[2],近年来对其需求激增。其多产出于干燥环境下的内陆盆地中,由局部蒸发导致。盐矿多保存于形态完整、断裂不发育的盆地中[3],膏盐层具有强烈的地震波反射特征[4-8]。为进一步评价三门峡盆地东部交口地区的含盐性,采用二维地震勘探技术[9-17],查明盆地形态、地层层序,圈定含盐目标层等,并进行钻探验证。

1 地质概况及地震地质条件

1.1 盆地成矿地质条件

1.1.1 地层

区域出露地层主要有太古界太华群;中元古界熊耳群、汝阳群;古生界寒武系辛集组、毛庄组、长山组;奥陶系铁仙沟组;三叠系二马营组及第四系更新统。

太华群以混合片麻岩和眼球状混合片麻岩为主,部分为均质混合岩和混合花岗岩,其中多有斜长角闪质岩石残留体;熊耳群底部为一套碎屑岩建造,上部为中(偏基)性—酸性—中性的火山岩建造;汝阳群下部为紫红、灰紫色砾岩、石英砂岩,局部夹赤铁矿透镜体,中部为页岩及不等粒石英砂岩,上部为紫色中—巨厚不等粒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夹少量页岩。寒武系主要为砾岩、页岩、白云岩;奥陶系铁仙沟组为灰色、黄灰色厚层含燧石团块(或条带)细晶白云岩,上部夹含生物屑亮晶砂屑灰岩和泥晶灰岩各一层,厚454 m;三叠系二马营组为黏土岩与黏土岩互层。古近系地层为始新统门里组、坡底组、小安组,渐新统柳林河组。新近系缺失中新统地层,存在上新统棉凹组,主要岩性为黄色黏土岩,棕红—紫红色泥岩与灰白色砂岩、砾岩互层。第四系更新统黏土岩、泥岩。

1.1.2 构造

(1)断裂。盆地内有多条北东向和近东西向区域性断裂,其产生的强烈差异性断块运动,构成地堑和地垒。喜山期构造运动,进一步加大了断块间的断距,主要断裂有文底—宫前、温塘、吕家庄断层,现就各断层主要特征简述如下。

文底—宫前断层为小秦岭、崤山北侧大断裂,西端在潼关—灵宝境内称太要断裂,三门峡境内称宫前断裂。该断裂自研究区南部通过,为控制野鹿次凹南部边界的区域性断裂,区内出露长约46 km,走向近东西,总体北倾,倾角60°~80°,盆地南缘局部地段形成断层三角面。断层北盘下降,地层为新生界;南盘上升,地层为中元古界熊耳群、汝阳群,断距 1 000 m以上,是研究区当前仍在活动的区域性断裂。

温塘断层自灵宝市川口经陕州区温塘至三门峡湖滨区会兴镇,区域上称灵宝—三门峡断裂,全长约40 km。走向北东42°~45°,倾向北西,倾角55°~65°,断带宽50~70 m,温塘地表出露地段断层带内可见角砾岩。断层在灵宝市境内控制了基岩山地隆起和盆地边界,在三门峡市境内仅温塘出露,大多地段隐伏于第四系沉积物之下,为野鹿盆地西部控制边界断裂。

吕家庄断层自温塘南经三门峡市张村至菜园出区,为文底—宫前断裂近于平行的次级断层。区内被第四系全覆盖,其走向近东西,倾向北,倾角50~60°,南盘上升、北盘下降,为一正断层。

(2)盆地。三门峡盆地为汾渭盆地向东的一个分枝。太行新华夏构造体系使三门峡盆地西段呈东西向,灵宝以东变为北东向。由于盆地基底起伏差异,后期构造应力强弱不同,造成盆地沉降幅度不一,依据沉降的不同、新生界的沉积物质和厚度的不尽相同,将盆地划分为潼关、灵宝、五亩、野鹿、淹底5个小盆地。

根据电测深成果,潼关小盆地在潼关附近凹陷深度可达2 883 m,由于第四系广泛分布,其构造特征不清。

灵宝小盆地东西长约45 km,南北宽约30 km,基底凹陷有南深北浅的趋势。盆地主体部分全被第四系覆盖。在其东南部边缘剥露出了古近纪地层,全为一套边缘相的粗碎屑岩。

五亩小盆地位于西涧河流域项城,五亩至朱阳的狭长地带,呈北东40°左右展布。古近纪沉积中心推测在盆地北部,即项城至五亩附近。

野鹿小盆地北至上村—官村一线为界,与淹底小盆地相隔,南北宽约15 km,东西长约25 km。盆地古近系零星出露,主要分布于郭家庄、马家店、大安3个地区。在磁钟古陆梁的北侧,古近系倾向北西约320°左右,而在其南侧马家店地区,则倾向南东140°左右,倾角20°~30°,形成了一个明显的背斜构造。电测深结果表明在磁钟古陆梁的两侧形成2个小的凹陷,北侧为东坡凹陷,自三门峡新车站至东坡,呈南东50°左右展布。基底凹陷深约1 600 m,呈现南东坡较陡,北西坡较宽缓的现象。南侧为交口凹陷,自马家店至交口、野鹿,约成北西80°左右展布,其凹陷自东而西逐渐变深,最深在野鹿附近,约2 800 m。另外,在交口附近也局部地出现了一个深约2 300 m的凹陷区。

淹底小盆地。位于黄河以北,中条山以南的狭长地区,南、北、东三面为老基岩所限。盆地东西长约44 km,南北宽8~16 km,古近系广泛出露于过村至坡底的各大沟谷中。过村和坡底为2个小的沉积中心,其凹陷深度在1 600 m左右,并通过狭窄的东坡凹陷与野鹿小盆地相通。

1.2 研究区地质特征

1.2.1 地层

依据以往资料,野鹿次凹为一早新生代沉积盆地,基底为石炭、二叠系地层,新生界古近系始新统、渐新统地层不整合于覆盖基底之上。

凹陷内主要地层有新生界古近系始新统门里组、坡底组、小安组。新生界古近系渐新统柳林河组,新生界新近系缺失中新统地层,存在上新统棉凹组,新生界第四系地层。

现就野鹿次凹中新生界各组地层自下而上简述如下。

(1)古近系始新统。据地层韵律、岩性组合及化石研究资料,新生界始新统地层划分为3个组,即门里组、坡底组、小安组,门里组与南阳凹陷大仓房组及玉皇顶组上部地层相当,坡底组、小安组与核桃园组地层相当。

门里组为山麓河流相—河湖相沉积。下段为灰褐色—棕红色厚层状砾岩,厚约127.16 m。中段以砖红色—紫红色砂质泥岩或泥质砂岩为主,含少量次生网脉状石膏,在紫红色泥岩中发育有较多的灰绿色泥质花斑,厚约202 m。上段以紫红色泥岩与灰绿色、灰黑色泥岩、泥灰岩互层为主,其中上部灰绿色—灰黑色泥岩中含较多网脉状及薄层状石膏和岩盐。野鹿次凹南部边缘该组地层出露地段,Clˉ含量较高,以往采集的水样的氯化钠含量已达1 265 mg/L,已接近卤水状态,上段厚约205 m。

坡底组为一套滨湖、盐湖—浅湖相沉积。下段岩性为棕色—紫红色厚层状砂砾岩与砂砾质泥岩或泥质砂岩互层,厚约402 m。上段岩性为灰绿色泥岩、泥灰岩互层,发育有厚约80 m的紫红色泥岩夹多层似层状膏泥和膏盐层,是区内主要含盐层位,该组与门里组为整合接触。

小安组为一套浅湖相沉积,底部以一层砾岩与坡底组分界,两者为整合接触。下段岩性为紫红色砂质泥岩夹多层灰白色松散状细砂岩,并含有似层状或网脉状石膏层,厚约167 m。上段以灰绿、黄绿及杂色泥岩与泥灰岩互层,间夹细脉状石膏和层状膏盐层,局部褐色泥岩夹少量黑褐色油页岩。该层中下段见有大量盐类矿物被水溶蚀的小洞,上段地层厚约152 m。

(2)古近系渐新统。新生界渐新统在区内划分为一个组即柳林河组,柳林河组与南阳凹陷廖庄组地层相似。

柳林河组为一套多韵律的河流相沉积,主要岩性为棕红、土黄、紫红色厚层状砂砾岩夹含砂砾泥岩及少量的灰白—灰绿色泥灰岩,厚约500 m。以往钻孔岩心岩性统计分析资料表明,始新统门里组、坡底组、小安组地层自下而上其碎屑粒度具有逐渐变细趋势,渐新统柳林河组地层为一套河流沉积相的粗碎屑岩沉积,与下伏岩层有一沉积间断。

(3)新近系上新统。新近纪中新世时期,区内地层上升遭受剥蚀,造成缺失新近系中更新统地层。上新统划分为棉凹组,零星分布。

棉凹组主要岩性为黄色黏土岩,棕红—紫红色泥岩与灰白色砂岩、砾岩互层,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该区厚4~112 m。

(4)第四系更新统。岩性为砾砂层与棕黄色、灰绿色钙质黏土、亚黏土、亚砂土呈不等厚互层,厚13~393 m。

1.2.2 构造

研究区大部分位于野鹿次凹内,野鹿次凹位于张汴—交口一带,东西长约25 km,南北宽约15 km。野鹿次凹北东部、磁钟凸起南侧为交口凹陷,自马家店到交口、野鹿,该凹陷自东向西逐渐变深,最深处在野鹿附近。

1.2.3 岩浆岩

研究区全区为第四系覆盖,无岩浆岩出露。

1.2.4 矿体地质特征

研究区位于三门峡盆地东端的野鹿次凹中,南部受文底—宫前断裂及其次级吕家庄断裂控制,北隔磁钟凸起带与淹底次凹相邻,基底西南高北东底,为一新生代沉积的南薄北厚的箕状盆地。据以往电法测深及钻孔资料,凹陷内发育新生界始新统门里组、坡底组、小安组地层,为一河湖—盐湖、滨浅湖——河流、洪积扇相沉积,基底埋深1 000~2 300 m。由于是多旋回沉积,含矿层位较多。根据以往资料显示主要含矿层位为坡底组上部,该层位主要为一套泥灰岩、石膏层、泥岩、粉砂质泥岩组合的咸湖相沉积地层。盐层一般赋存在石膏层之上,固体形态赋存的盐呈灰色—暗灰色,兼有黄褐、灰黑色、浅肉红色等。盐层厚度一般在3~8 m,呈多层分布,含矿厚度达160 m以上,埋深在700~900 m,埋深向凹陷底部逐渐加深;其次在门里组上部含矿层位与坡底组相似,主要以一套粉砂质泥岩、泥岩、石膏层为主的咸湖相沉积为主,含矿层位厚度超过120 m,埋深1 300~1 500 m。

1.3 地震地质条件

1.3.1 表层地震地质条件

研究区为第四系全覆盖区,在该区中西部,地面相对高差大,地形切割强烈,山坡坡度较陡,在研究区中东部,虽然地形相对比较平坦,但区内村庄较多,影响测线布设。

1.3.2 浅层地震地质条件

研究区浅部地层为厚黄土覆盖,局部含姜结石、冲积砂、卵石层,对地震波能量在传播上有较大的屏蔽和阻碍作用。

1.3.3 深层地震地质条件

盐岩的物性特征是密度低,速度较低,电阻率高,具有较强的可塑性。盐岩层顶板岩性主要以泥岩为主;底板主要岩性为砂质泥岩或泥质砂岩互层。其顶、底板围岩刚性较大,含盐岩地层与其顶、底板岩层间具有较大的波阻抗差异,有能够形成反射波的条件,为此次追踪的主要反射波。研究区内第四系多为厚黄土覆盖,存在严重的能量衰减作用,从而使得深层地震反射波能量较弱。但是根据所收集到的地质资料显示,同研究区内由于受沉积环境不稳定,导致岩盐沉积不稳定,厚度较小,因此深层含岩盐地层的反射波会存在能量较弱、同相轴不连续等特点。

2 野外采集方法

结合前人工作及厚黄土覆盖区的地震施工经验,根据此次数据采集工作试验工作成果,确定采用如下的采集参数,见表1。

3 资料处理和解释

3.1 资料处理

资料处理过程如图1所示。

3.2 资料解释

资料解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波组特征及主要地质层位确定、交点闭合及波组对比、速度研究、构造解释、岩浆岩解释、图件制作。

表1 研究区野外数据采集参数Tab.1 Field data acquisition parameters in the study area

图1 资料处理流程Fig.1 Data processing flow chart

4 地质成果

4.1 新生界地层层序

通过收集资料和此次所取得的工作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初步了解了研究区内新生界地层的层序,由下至上分别为古近系、新近系和第四系。

古近系地层主要有始新统门里组、坡底组、小安祖和渐新统柳林河组。该地层主要为河流—湖泊相沉积,为区内的岩盐沉积层位,其中坡底组为区内的主要含盐层位。

新近系地层主要为棉凹组,该组地层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4.2 新生界新近系底界埋深及形态

研究区新生界新近系底界与下伏岩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波阻抗差异较大,能够形成可以连续追踪的反射波组(T0波)。研究区新生界新近系底界等深线平面如图2所示,由图2可以看出,研究区内新近系底界埋深基本在450~625 m,整体变化小。大体呈单斜形态,走向南东,倾向北东向,倾角较小,南部埋深较浅,在450~500 m,北部埋深较大,在550~600 m。

图2 研究区新近系底界埋深等值线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buried depth contour of Neogene bottom boundary in the study area

4.3 新生界古近系底界埋深及形态

研究区新生界古近系底界形态如图3所示。由图3可以看出,古近系底界埋深在1 350~2 100 m,其中西北部埋深较浅,在1 200~1 550 m,地层倾角5°~7°,并有2个较小的褶皱构造;东北部埋深较大,在1 500~2 100 m,地层倾角为3°~7°,呈凹陷形态。研究区南部大体呈单斜形态,倾向北,走向近东西向,埋深1 350~1 550 m,地层倾角5°左右。

4.4 构造

4.4.1 断裂构造

全区共解释断点5个,其中A级断点3个,B级断点2个,结合这些断点的形态特征和以往区域地质工作成果,共组合断层2个。研究区构造复杂程度为一般。

(1)F1断层。位于研究区中部,为正断层,走向北东向,倾向南东,倾角为26°~53°。落差0~300 m。在区内延伸长度近16 km,此次勘查工作有4条测线控制,控制程度高,属可靠断层。F1断层在D20线时间剖面上的显示如图4所示。

图4 F1断层在D20线上的显示Fig.4 Display of F1 fault on D20 line

(2)F2断层。位于研究区西北部,为区域上温塘断裂在研究区的表现,正断层,走向北东向,倾向南东,倾角大致42°,落差>240 m。此次勘查工作仅有1条测线控制,控制程度较差。

4.4.2 褶曲构造

由古近系底界埋深等值线(图3)可以看出,在研究区内古近系地层发育有2个较大的褶曲构造,分别为野鹿次凹和温塘凸起。

(1)野鹿次凹。位于研究区东北部,凹陷中心大体位于研究区东北角,其古近系底界埋深大体在2 100 m,轴向近南北向,两翼基本对称,倾角为5°。野鹿次凹在D8测线地震时间剖面上的显示如图5所示。

图5 野鹿次凹在D8测线时间剖面上的显示Fig.5 Display of wild deer secondary depression on time profile of D8 survey line

(2)温塘凸起。位于F1断层和F2断层之间,研究区内温塘凸起中心古近系底界埋深约为1 200 m,其东北部与野鹿次凹相邻,轴向南西向。两翼埋深在1 250~1 550 m,倾角为4°~6°。

4.5 盐岩赋存情况分析

从区域构造上看,研究区位于三门峡盆地,三门峡盆地为汾渭盆地向东的一个分支,太行新华夏构造体系使三门峡盆地西段呈东西向,灵宝以东变为北东向。由于盆地基底起伏差异,后期构造应力强弱不同,造成盆地沉降幅度不一,依据沉降的不同、新生界的沉积物质和厚度的不尽相同,将盆地划分为潼关、灵宝、五亩、野鹿、淹底5个小盆地。

研究区大部分位于野鹿次凹内,野鹿次凹为一早新生代沉积盆地,新生界古近系、新近系和第四系地层不整合覆盖于基底之上。凹陷内发育有新生界始新统门里组、坡底组、小安组地层,为河湖—盐湖、滨浅湖—河流、洪积扇相沉积,基底埋深在1 000~1 900 m。由于是多旋回沉积,含矿层位较多。根据以往资料显示,主要含矿层位为坡底组上部,该层位在研究区内广泛分布,为一套泥灰岩、石膏层、泥岩、粉砂质泥岩组合的咸湖相沉积地层。岩盐层一般赋存在石膏层之上,固体形态富存的盐呈灰色—暗灰色,兼有黄褐、灰黑色、浅肉红色等。

根据此次工作获得的地震时间剖面来看,研究区内古近系地层反射波能量较弱,波组连续性较差,未出现完整的盆地形态。褶曲较为发育,表征该区断裂多发,地层多破坏。

整体表明,本区含岩盐层位沉积环境不稳定,难以发现厚大盐层矿体,可能存在较薄盐层。有进一步进行钻探验证的必要。

4.6 成矿有利部位分析

古近系坡底组上部为一套泥灰岩、石膏层、泥岩、粉砂质泥岩组合的咸湖相沉积地层,盐层一般赋存在石膏层之上,研究区内盐岩层顶板岩性主要以泥岩为主;底板主要岩性为砂质泥岩或泥质砂岩互层。

岩盐矿属化学沉积物,在靠近凹陷中心的地段沉积环境较为稳定,需要在远离断层、层位稳定的地区作为钻孔验证部位。据此选择位于D8测线桩号9852处进行验证(图6、表2)。

图6 D8测线时间剖面Fig.6 D8 line time profile

表2 D8测线峡盐1井预想地层及各界面埋深Tab.2 Expected stratum and buried depth of each interface of Xiayan No.1 Well on D8 survey line

4.7 钻探验证

根据峡盐1井的钻探揭露情况和地球物理测井成果,综合分析后确定钻孔出新生界底界埋深为542.35 m,二维地震推测解释埋深为550 m,解释误差1.4%;钻孔终孔深度1 751.18 m,未揭穿古近系地层底界面,地震推测解释埋深大于1 700 m,其解释误差不能进行定量评价。根据钻探取得的岩性来看,虽未见有岩盐层发育,但是在孔深945~1 170 m和 1 280~1 430 m均见有石膏颗粒存在,石膏颗粒含量在1%~5%,说明当时含岩盐层位沉积环境不稳定,沉积条件较差,与地震时间剖面反映的特征一致。地震勘探成果和钻探成果均显示了区内岩盐矿沉积环境的复杂、不稳定。

5 结论

(1)通过二维地震工作,查明研究区内新生界地层分布形态;新近系大体呈单斜形态,走向南东,倾向北东向,倾角较小;底界埋深基本在450~625 m,整体变化小;古近系底界埋深在1 350~2 150 m,其中西北部埋深较浅,大体呈凸起形态;东北部埋深较大,呈凹陷形态;南部大体呈单斜形态,倾向北,走向近东西向;区内发育野鹿次凹、温塘凸起2个褶曲构造。

(2)二维地震勘探成果表明,研究区内褶曲较多、断层发育,地层连续性差,没有规模较大、形态较完整的盆地存在。推断豫西三门峡盆地东部交口地区难以发现厚大盐矿体,但可能存在有较薄盐层,经钻探验证,仅发现石膏颗粒存在。表明交口地区找盐不容乐观,三门峡盆地找盐突破需要进一步开展勘查、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泥岩盆地断层
泥岩路基填料抗剪性能实验研究
不同pH条件下红层泥岩崩解特性研究
页岩断层滑移量计算模型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谱元法的三维盆地-子盆地共振初步研究
如何跨越假分数的思维断层
嘛甸油田喇北西块一区断层修正研究
X油田断裂系统演化及低序级断层刻画研究
盆地是怎样形成的
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探明全球最大的变质岩凝析气田
胜利油田垦119区块塑性泥岩钻井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