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锋,季 英
(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陕西西安,710049)
在重大灾难事件中,大量受害者死亡是引发社会恐慌的核心因素,更是媒体绕不开的话题:2004年,印度洋海啸累计死亡超22万人;2010年,海地地震累计死亡超22万人;2019年,持续8年的叙利亚战争累计死亡超37万人;2022年“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中132人全部遇难;截至2022年4月25日,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累计死亡已超623万人。重大灾难事件死亡人数迅速攀升,也直接导致社会对讣闻报道需求急剧扩容。
媒体是讲述和大众化个人死亡故事的公共场所[1],讣闻报道则是媒体讲述“死亡故事”的载体。作为一种纪念和呈现“死亡”的特殊新闻文体,讣闻报道具有个体、社会、历史三重意涵:既是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哀悼与赋予,又是对社会价值共识的建构与强化,更是对民族灾难历史的储存与刻印。因此,在重大灾难事件中,科学规范的讣闻报道成为社会修复的重要力量。包含讣闻报道在内的信息发布活动是重大灾难事件应急处置的关键一环,也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内容。[2]不仅有助于安抚死亡恐慌、缓解精神创伤,引发公众对逝者的追忆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3],更能有效推动凝聚社会共识和恢复社会秩序;不仅关乎重大灾难事件中的舆论引导及处置进程,关乎政党治理能力的高低[4],而且对灾后社会重建、风险社会治理产生深远影响。但是,在传媒实践层面,媒体讣闻报道失德失范现象频发,并由此触发系列舆论次生危机。2002年,俄罗斯独立电视台在报道“莫斯科人质事件”时,播放了许多血腥画面(如绑匪杀害人质后,命令其他人质擦拭血迹),被观众指责过于残忍。2013年,韩国channel A电视台主持人在报道旧金山机场韩国客机坠毁事故时,称“万幸死的不是韩国人而是中国人”,该言论招致中国民众强烈抗议谴责。2020年,印度新德里电视台在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直接播出了放在病床上的黑色尸袋、多具被扔进同一墓坑的尸体等场景,这些骇人的画面加剧了社会恐慌情绪的蔓延。2020年,中国某报在新冠逝者肖贤友的讣闻报道中以《歪歪扭扭7字遗书让人泪奔》为题,抹去其遗书“我的遗体捐国家,我老婆呢?”中“我老婆呢”四字,遭公众质疑媒体失德。2022年,《人物》发表报道《MU5735航班上的人们》,在MU5735客机坠毁事故发生不到24小时内对遇难者的亲属或朋友进行采访,引发争议,被指责“二次伤害”“侵扰悲痛”“消费苦难”。此外,网络媒体在不断为讣闻报道注入新动能的同时,也给讣闻报道带来一些新的伦理风险。灾难中死亡事件聚集性涌现,事实核查难度极大,以市场为导向和缺乏监管的网络媒体将更容易出现新闻失实、要素缺失、侵犯隐私、二次伤害、煽情报道等问题,导致讣闻严肃性被削弱,并加速舆论滑向失序化。一方面,网络讣闻报道层出不穷的伦理规范问题将消耗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和耐心,进而削弱媒体舆论引导力;另一方面,网络媒介生产的大量失实性、血腥性、渲染式、煽情式讣闻,会导致公众心理震荡和陷入迷思,由此加速舆论场信息混乱和失序失控。如2020年武汉集中暴发疫情期间,一些微博自媒体为“抢头条”提前宣判武汉某医院院长刘智明死亡,部分主流媒体未经核实便进行了转载。虽然后续有媒体辟谣称仍在抢救,却遭网友质疑是“假抢救”,是“安抚舆论”的拖延之举,许多网民还表现出对国家救援和社会动员的逆反情绪。而刘智明逝世后,又有多家网络媒体发布其妻痛哭追赶灵车的视频,一时间网络空间充满绝望和无助。在重大灾难事件中,这些有悖伦理的讣闻报道将在社会范围内诱发死亡恐慌心理“无接触传染”,引发舆论揣测和公众对政府形象的消极态度,进一步加剧社会秩序的“熵增”危机,也使得其伦理规范问题再次受到各界高度关注。
目前,我国尚无被普遍认可的重大灾难事件讣闻报道行为规范,这不仅极易引发突发舆情事件和次生灾害,而且给媒体形象带来一系列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因此,本研究将以讣闻报道文本内容伦理规范和社会效益伦理规范为两条研究主线,厘清讣闻报道伦理规范的历史发展脉络和现有准则体系,分析重大灾难事件中讣闻报道伦理规范的变化及分野,在此基础上探索重大灾难事件讣闻报道的优化路径,使讣闻报道成为助推灾难社会修复的新动能,实现风险社会下媒体讣闻报道与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良性互动,这些研究成果具有紧迫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讣闻事关公众对于历史的公共记忆。这些被公开分享的“死亡故事”,使属于个体和一代人的记忆转变成公众意识和集体记忆的一部分。长期以来,凭借独特的社会意涵和历史价值,讣闻报道伦理规范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学界和业界对此开展了持续性探索与研究。目前,国内学者虽然尚未就重大灾难事件中的讣闻报道展开专门研究,但既有讣闻报道伦理规范研究已成果颇丰,并呈现出一定的理论流变性与脉络性。梳理讣闻报道伦理规范的理论流变与历史演进,对于更好地理解和优化重大灾难事件中的讣闻报道伦理规范,具有重大参考借鉴意义。
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依据讣闻报道伦理规范研究视角的不同,国内讣闻报道伦理规范相关理论探索经历了3个阶段:集中研究文本内容伦理规范的萌芽与探索期;开始关注讣闻报道社会效益,文本内容伦理规范研究与社会效益伦理规范研究并行的发展与跃升期;以及文本内容伦理规范研究与社会效益伦理规范研究走向纵深的拓展与深化期。
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报刊上的讣告新闻逐步增多,引发了媒体业和学术界关于讣闻报道发展革新的大讨论。早期研究者大多在一线从事媒体新闻报道工作,对新闻报道程式有着深刻体悟,由此展开对讣闻报道文本内容伦理规范的经验总结和业务探讨。一是在文本语言上,主张摆脱程式僵化的写作,以活泼生动的语言写出特色来。讣闻报道不等同于讣告、悼词等官样文章,要把人物“写活而不是写死”[5],不应该只是“公告”或“鉴定”式的语言,也不应该是干巴巴的人生简历,需以流畅生动、新颖独特的文字和不落俗套的文体记叙逝者的一生,写就一篇篇具体而生动的传记美文[6]。二是在内容结构上,强调突破枯燥固定的内容,将题材做大做深。讣闻报道不可只写逝者姓名、何时何地何因致死、享年多少、一生主要经历之类的信息[7],不可满足于一般程序性内容,应从逝者的独特个性特征、典型过往经历,以及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等方面入手,将题材做大做实[8];此外,还需要对逝者作出恰当的评价,并对逝者成就与贡献进行交代。三是在素材选取上,肯定了事先采访的合理性。其原因在于:一方面,评价逝者的前提是掌握全面而准确的逝者材料,采访当事人是获取真实素材的最佳选择;另一方面,前期资料准备越充分,记者的临阵发挥就越出彩,从而帮助报道在竞争中脱颖而出。[9]
概言之,20世纪90年代至2003年是讣闻报道伦理规范的初步探索期,研究多从讣闻报道的业务创新出发,聚焦于讣闻报道文本内容伦理规范,整体上缺乏厚实的理论支撑和对讣闻报道社会效益伦理规范的关切,但该领域的拓荒者留下了真切的工作体会和实用的经验总结,为后来者提供了宝贵资料。
方:我们知道除了研究生教育之外,您一直很重视对年轻馆员的培养,曾对很多年轻馆员进行学术研究指导,从中让人看到您对人才的那份拳拳爱心。
这一时期媒体中出现了专门的讣闻版,《楚天都市报》于2003年最先开创讣闻版“怀念”,《新京报》也随后于2005年开辟“逝者”专栏版面。与此同时,学界对于讣闻报道的研究进入理论建构阶段,研究文献在数量上迅速增长,在质量上也有较大飞跃,并开始进行讣闻报道社会效益伦理规范的探索。一是深化讣闻报道文本内容伦理规范研究。在这一阶段,学者们确立和发展了两个关键性、引领性的伦理规范:故事化的写作范式和人文关怀的情感取向。一方面,讣闻报道的重点应集中在挖掘人物的故事性上。故事化的讣闻内容更容易被读者记住,讣闻需以故事化的手法还原“死者最值得关注的成就或活动”,在追求新闻性的基础上强调可读性,拒绝记流水帐式的报道。西方讣闻报道习惯采用人情味的、戏剧化的细节,生动反映逝者故事和人物特点,让逝者在讣闻中“复活”。[10]从国内实践来看,《新京报》“逝者”版较好借鉴了西方讣闻报道追求故事性的写作思路,这客观上推动着讣闻报道朝高质量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人文关怀应成为讣闻报道最基本的情感要求。媒体讣闻报道通常回避悲恸伤感,这不仅有助于平复心灵创伤,还成为重拾信心的“良药”。富有人文关怀的讣闻报道不仅可以慰藉生者,还可以使读者感到媒体的人情味,有助于媒体良好形象的树立和竞争力的提升。[11]二是强化讣闻报道社会效益伦理规范研究。一方面,解释了遵循社会效益伦理规范的必要性。讣闻是社会与历史的缩影,记录着时代的变迁和历史车轮的辙迹[12],反映着社会的文化认同和精神追求。因此,遵循社会效益伦理规范的讣闻报道将对传承时代记忆、建立社会共识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初步探索了遵循社会效益伦理规范的实践路径。讣闻报道并非政治待遇,而是事关众生平等,需彰显对个体生命价值的敬畏,将视线更多地投向普通人。通过对普通人死亡的关注,讣闻报道将实现从特殊意义到普遍意义的提升,实现从新闻价值向社会价值的转化。[13]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理论探究取得了诸多方面的重要进展,对讣闻报道规范问题的研究更加具体化,同时对讣闻报道伦理问题的探讨开始出现。借由对西方讣闻报道理念的窥视与借鉴,以及国内讣闻报道实践迈入“繁荣腾飞期”,讣闻报道文本内容伦理规范研究已初具规模,部分理论成果逐步发展为行业共识;讣闻报道社会效益伦理规范研究也已得到广泛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学术突破。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内讣闻报道实践的增加,讣闻报道失德失范现象也相应增多。由此,学者们开始将目光聚焦于讣闻报道伦理问题的规制研究上,即从探讨讣闻报道倡导性伦理规范转向研究讣闻报道兜底性伦理规范。
一是厘清讣闻报道存在的伦理规范问题。一方面,调侃、娱乐、炒作“死亡”的新闻,直白血腥地展示死亡画面或细致描写死亡惨状等未给予逝者体面与尊重的讣闻报道,都是对伦理规范的违背,在任何评判标准下都应被批评和禁止。[14]另一方面,报道关于逝者的错误信息,也属于违背讣闻报道伦理规范的范畴。如2019年的英国39人“死亡货车”事件,许多媒体未加核实直接写成“死亡卡车”上的39名遇难者确定为中国人,引发举国关注。[15]二是剖析讣闻报道伦理失范的原因。一些违背伦理规范的讣闻报道(如描绘血腥的死亡现场)可通过使读者震惊和义愤来调动其情绪,有着巨大的新闻作用,可以引发公众关于重要问题的讨论并推动社会进步,由此获得部分媒体的“青睐”。如《纽约时报》曾发表一张帝国大厦枪击案中受害者流血的图片,编辑却表示“这张照片展示了暴力行为的结果和影响,具有新闻价值”。直接展现死亡现场和诡异的死法等直述死亡的报道往往更能得到读者的关注,这也倒逼媒体为迎合受众而抛弃伦理道德准则。但也有学者指出了另一种可能性:媒体讣闻报道行为失范的原因也可能是社会评价标准的不一致。展现“死亡”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悖论和争议的新闻报道领域,对“死亡”新闻的评价会受时代、文化、信仰等因素影响,很难形成统一的道德标准。[16]三是探讨讣闻报道伦理规范问题的规制。对媒体来说,新闻业应该以令社会尊敬的方式展现“死亡”,在讲述事实的同时将伤害降低到最小程度,以同情和尊重的情感来进行报道。[17]记者需注重个人的德行培养,为讣闻报道注入人文主义、加入德行伦理的观念,将受害者的体面和尊严纳入考量中。对社会而言,社会也需要给予理解,要防止将新闻媒体“妖魔化”的思维和简单的道德指责,因为“死亡”是一个“既是禁忌又需要被传播”的悖论性报道领域,媒体也常常处于两难之中。
整体来看,2012年以前,讣闻报道伦理规范研究主要在广度上不断延伸;2012年以后,讣闻报道伦理规范研究开始在深度上持续拓进,从而构建起一个从“高线”要求到“底线”要求的完整的讣闻报道伦理规范体系。自20世纪90年代起,在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的协同推动下,我国讣闻报道伦理规范研究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但仍有不足:讣闻报道伦理规范研究仍停留在对报道本身的浅层探讨,既缺乏对现有伦理规范的总结归纳,也缺乏具体可行的讣闻报道行动指南,仍普遍以宏观描述为主流研究思路,缺乏对重大灾难事件等非常态化社会环境中讣闻报道伦理规范的关照与体悟。
灾难讣闻报道规则建构并非是对讣闻报道一般性规律的生硬嫁接,而是一次对既有讣闻报道教条的范式革命。因此,重大灾难事件讣闻报道不仅需要遵循讣闻报道的一般性伦理规范要求,还需要理解重大灾难事件这一特殊社会情境下的现实需求与报道规则:在文本内容层面,应关注普通个体的生命价值;在社会效益层面,应成为社会重建的关键力量。
灾难讣闻报道更应关注普通个体的生命价值。共时性维度上,灾难是对普通人即大多数人生活常态的破坏,讣闻报道选择普通百姓作为灾难事件的主角,不仅是对现实逻辑的遵循,也是引发读者情感共鸣、强化读者文化认同的手段,更是彰显人文关怀、巩固读者基础、赢得社会认可的关键。从业界实践来看,《纽约时报》率先开启了灾难讣闻报道的平民化转向。“9·11”事件后,《纽约时报》推出“悲恸的群像”讣闻专题报道,以充满温情的笔触再现了上千名普通遇难者的生前故事和美好品德。这些来自普通人的动人故事,不仅感染了同为普通人的读者,激发了人们对灾难的共同情感,并帮助人们重拾对生活的信心;还体现了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推动了社会信仰和公共意识的恢复与重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纽约时报》又推出“千人讣告”,用整个头版刊登1000位新冠肺炎逝者名单,以此悼念疫情期间无数的“平民遇难者”。《华盛顿邮报》、美国之音、CNN、中国新华社、《卫报》《独立报》《中国日报》《环球时报》等世界各国媒体相继转载报道。类似地,《今日美国报》也推出“百人遗照”,以头版刊发了100位新冠肺炎逝者的黑白照片,引发社会强烈关注。历时性维度上,讣闻报道作为“集体记忆的仓库”(repository for collective memory)[18],承担着记录国家灾难和民族悲痛的重大历史叙事功能,必须真实准确地反映社会现实,以便为本民族见证、纪念、传承、回顾与反思国家灾难历史提供统合性场所。普通人的故事作为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缩影,他们的故事反映着更深层次的社会现实,更为接近社会真相。[19]因此,媒体在灾难中理应为普罗大众预留更多讣闻“席位”。
灾难讣闻报道更应成为社会重建的关键力量。媒体不仅构成了死亡仪式发生的空间,而且成为提供道德导向的关键机构。[20]灾难讣闻报道要注重新闻价值向社会价值的转化,注重发挥平复心灵创伤、重建公共意识、审视生命价值等功能。一方面,讣闻报道可以缓解社会恐慌。灾难中的死亡意味着社会无法完成“保护其成员生命”的目标,社会成员由此产生背离感。为了重新培养社会团结,社会需通过公开表达悲伤(如讣闻报道)承认逝者价值并赋予其死亡以意义。公众通过看到有价值的生命出现在讣闻报道中,了解到了所属社会珍视的价值观。[21]因而,通过对社会价值、民族信仰和国家意志的反复重申,讣闻报道构建和强化了社会价值观,有效缓解了社会恐慌。另一方面,讣闻报道可以协助社会反思。人们在灾难中不仅容易忘掉灾难救援的持续性和对良好制度保障的建设,而把救灾和哀悼变成短暂的爱国狂欢[22],因而讣闻报道在重大灾难事件中不仅需要发挥告知死讯的信息功能,更需要延伸到其社会性意涵中,发挥“时代瞭望塔”的社会价值,及时深入反思灾难,积极维护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动员、协助社会重建、参与社会治理。如2020年9月10日,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封面以“一场美国式失败(an American failure)”为题,用密密麻麻的数字记录了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美国持续上涨的死亡人数以及即将逼近的20万死亡总数。在这期封面文章中,《时代》周刊将美国抗疫失败归责于政党架构散漫和领导不力,社会对科学、媒体和专家普遍不信任,以及民众追求个性缺乏统一纪律的文化态度,等等。并进一步发出呼吁:“在缺乏足够领导的情况下,美国民众需要团结起来抗击新冠肺炎。”
媒体如何提升重大灾难事件中的讣闻报道水准?或重大灾难事件讣闻报道伦理规范的优化路径是什么?基于讣闻报道伦理规范现有研究成果和灾难讣闻报道的新增要求,本研究认为,我国重大灾难事件讣闻报道应遵循以下两个层面的要求(图1)。
图1 重大灾难事件讣闻报道伦理规范的基本要求
即从微观性符号维度出发,界定重大灾难事件讣闻报道伦理规范,具体包括选角选材、语体内容、情节处理、情感表达、呈现形式五方面要求。
选角选材上,强调普通个体价值,保护逝者尊严。媒体应深谙新闻接近性特征,重视对普通人生命消逝的纪念和追思,凝视灾难对普通家庭的创伤和摧毁,防止基层甚至底层的社会成员面临“集体失语”危机,从而为讣闻报道赋予更深刻、更普遍的社会意涵,并由此在社会成员间建构起更加广泛牢固的情感共同体。缅怀哀悼个体生命的内在要求是对逝者尊严的维护,灾难讣闻报道的部分内容必须进行隐晦化处理。讣闻不仅仅要提供信息或取悦读者,更需要尊重逝者,不可伤害那些爱逝者之人的感情。[23]不可虚构或戏谑、不可未征得亲属同意暴露逝者社交账户、日记信件、家庭住址、情感状况、私生活等与死亡事实无关的私人化信息。2019年,一名22岁的浙江女生在埃塞俄比亚空难中遇难,其生前就读院校、情感状况、生活照、微博账户等个人隐私被媒体悉数爆出。网友们纷纷去女生微博“观光”,甚至部分网民以各种侮辱性语言对女孩进行人身攻击,对女孩和家属造成严重二次伤害。
语体内容上,委婉陈述死亡事实,确保信息完备。“死亡”这个词不可直接使用,需用隐喻委婉的措辞淡化死亡创伤。灾难讣闻报道应侧重以“终点、休息、离开、旅途、睡眠、辞别”等隐喻表达替代“死亡”,这有助于减缓灾难死亡对人们的直接冲击,并暗示人们对死亡进行集体回避。但是,遮蔽死亡事实并不等同于模糊讣闻内容,这种死亡遮蔽策略并不适用于其余部分的讣闻写作,亦即讣闻需确保新闻信息要素的完整清晰。与讣告(death notice)不同,讣告是宣布某人之死的布告,讣告登报属于广告范畴[24],讣闻(obituary)则是一种专业的新闻产品,需严格遵循新闻的规范。所有讣闻报道都应包含死亡时间、死亡地点、死因、逝者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身份)和背景信息(家庭、教育、工作、成就)等要素。
情节处理上,深挖逝者动人故事,力求生动鲜活。讣闻报道是对个体死亡的记录与纪念,是个人生活故事的讲述与再现;是个人形象的塑造舞台,也是个人价值的赋予仪式,需将故事化写作贯穿讣闻始终。故事化写作不仅有助于让死去的人在讣闻中复活,使讣闻真正成为逝者的纪念碑;有助于让读者从与己相似的人生经历中产生共鸣,并从对逝者的追思中获得宽慰;更是讣闻报道发挥历史叙事功能、完整记录和再现灾难历史的重要手段。故事化写作一方面要追溯逝者的生活轨迹,以逝者生平故事为写作主线。但故事不可简单堆砌,更不可随意选择,要注意故事的典型性、价值性和动人性,选择性讲述能够展示逝者形象的故事和成就,但讣闻记者需要注意辨别故事的代表性和客观性。许多人会事先对自己的讣闻进行“遮蔽与呈现”的安排,以便死后向他人呈现一个理想的身份。同样,亲属们也会在追忆逝者和提供资料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逝者“理想形象”。另一方面,讣闻报道应该是抓人和耐读的。虽然讣闻被视为一种特殊人物传记,需包含逝者整个人生轨迹[25],但讣闻不可仅简单罗列逝者成就,更需纪念逝者过往的美好人生,其语言应是生动而富有情感的[26]。要注意讣闻故事的叙述手法,或刻画细节,或使用修辞,或议论抒情,但要避免非虚构写作,保证所有内容情节真实有出处。
情感表达上,情感本位疏导情绪,感染公众共情。灾难讣闻报道应坚持人文主义情怀,努力在灾难中的逝者、失去亲人的幸存者和目睹灾难的公众之间建立起立即和长期的情感联系。[27]从逝者角度看,讣闻出现在个体生命的尽头,是逝者最后、甚至唯一在媒体上获得展示的“时机”,它代表了社会对逝者生命价值的最终裁决,也成为逝者社会身份建构的重要场所。悲悯温情的讣闻报道态度,不仅是对逝者的尊重,更是对逝者人生价值的肯定与褒扬。从亲属角度看,灾难带来的意外死亡,致使缺乏心理预设的亲属面临更深的悲痛和无助,更加渴求情感支援与安抚。过于严肃冷静的讣闻报道态度,不仅无法缓解亲属的“精神痛感”,甚至将不断强化亲属关于逝者的死亡记忆,使其情绪陷入孤立无援、无处宣泄的窘境。从公众角度看,媒体在灾难中发挥着增强公众同情心和认同感的重要功能[28],借由充满温度的讣闻叙事策略,媒体帮助公众完成了从“灾难旁观者”到“灾难幸存者”“灾难参与者”的角色移情,激起强烈情感共振,也为处于集体悲伤中的民族提供了宣泄出口与情感寄托。
呈现形式上,提升报道视觉美感,创新报道形式。一方面,重视讣闻配图,讣闻通常配有逝者的正面大头黑白照,除此之外,还可包含展示逝者工作成就、生活场景等的配图。讣闻配图的底线要求是避免“心理施暴”,如对死亡现场的直接展示,过多在逝者的死亡痛苦上停留等。BBC《编辑指南》指出,媒体在报道生命陨落及其他涉及苦痛的事件时,必须谨慎处理报道语言与态度,尽可能避免对逝者和家属造成冒犯。应谨慎采用死亡相关图片,如若采用,也须隐晦而模糊。讣闻配图若过于直白或血腥,不仅会对逝者及家属造成伤害,也会令读者反感和痛苦。2010年,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获奖图片《挟尸要价》中因直接暴露逝者尸体饱受质疑,陈力丹教授指责该照片的公开发表和评奖有悖新闻职业道德。讣闻配图的倡导性要求是采用画面清晰、信息量大的高质量图片和构图巧妙、配色舒适的高审美图片以辅助文字报道,增强文章可读性。另一方面,尝试结合音视频、H5、VR、AR等新型数字媒体形式以丰富讣闻文本构成,向读者更直观地展现逝者生平,更生动地塑造逝者形象,提高讣闻内容生产力和信息需求供给力。
即从宏观性价值维度出发,审视重大灾难事件讣闻报道伦理规范,具体包括社会动员、警示公众、知识科普、行动反思4个方面要求。
在当今社会,死亡不再是一个禁忌,它已从私人领域进入公共话题,相应地,讣闻报道成为媒体将个体死亡活动转化为社会死亡仪式的公共场所。通过将符合社会期望的个人故事公开传播,讣闻报道扮演起建构社会共识、弘扬生命意涵的社会舞台[29],成为激发人们对社会规范、希望和恐惧进行反思的象征性时刻,涵摄着强大的社会效能。而重大灾难事件讣闻报道与一般讣闻报道相比,更需重视凸显社会效益。一是社会动员,传递国家意志信心,促进积极行动。裹挟着大规模死亡的灾难,毫无预警地将公众推入到脆弱失控的情绪应激状态之中。因此,媒体在报道死亡话题时,为避免读者产生消极情绪或行动,不可传递消极、无助、质疑等负面情绪,必须主动介入舆论引导,以家国情怀弘扬奉献、奋斗、忠诚等正面精神,传递国家战胜灾难的意志和决心,调动社会情绪的积极面,促进有益于社会维稳和灾难救援的积极行动。二是警示公众,发挥恐惧诉求效果,劝导珍视生命。“死亡”除了能唤起悲悯情感外,还通常含有警示劝诫的功能。在灾难中,讣闻报道作为“死亡”话题的主要载体,可调动人们的死亡恐惧来提高劝服效果,帮助公众提高风险知觉,主动躲避风险。但过激的恐惧诉求(如刻画死亡过程、刊发血腥照片等)会招致读者的心理不适,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强调死因是讣闻恐惧诉求的有效路径之一。通过死因剖析,死亡虽未直接暴露在读者面前,却能够让读者触及到死亡的残酷性,同时,读者也可根据死因比照自身行为,修正可能招致死亡的错误行动。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去过华南海鲜市场、参加聚会、没戴口罩、在外堂食等都是造成感染甚至死亡的原因,读者在知晓后会尽量规避以上场所和行为。三是知识科普,宣传灾难应对技巧,填补知识缺口。重大灾难事件是一种相对罕见的、非常态化的社会环境,大多数民众未进行过灾难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普遍缺乏避险、自救、救援等灾难相关知识,在面临突如其来的灾难死亡时极易产生迷茫无措感,对灾难的认知不足或偏差甚至还可能诱发错误行动。因而,灾难中的新闻报道既要告知人们发生了什么,还需教给人们如何应对。[30]灾难讣闻报道同样应依照灾难传播的基本遵循,提醒规避风险,及时回应关切,满足信息诉求并传授灾难应对的正确技巧。缺乏科普不仅会削弱讣闻报道的社会效益,还可能因与社会信息诉求错位而引发诘问和公众对灾难救援的消极态度。四是行动反思,参与风险社会治理,优化应急管理。灾难讣闻报道要力求深刻。在重大灾难事件中,讣闻报道是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媒体可通过组建专业讣闻报道团队和畅通专家咨询服务渠道,加强讣闻报道反思能力,提升政策建议的有效性、科学性、权威性,协助灾后社会重建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应急管理是面向风险社会的治理,提高应急管理水平是及时有效应对各类灾难事件,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实现社会系统从无序向有序演化的重要保障。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讣闻报道伦理规范研究经过萌芽与探索、发展与跃升、拓展与深化3个时期,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讣闻报道伦理规范体系,但也存在缺憾:缺乏系统性的总结归纳,缺乏操作层面的具体指导,也缺乏对灾难等特殊场景中变化和分野的研究。因而,本研究立足于现有研究框架和成果,以重大灾难事件这一非常态化社会环境为研究切口,对我国讣闻报道伦理规范进行了理论完善和领域拓新。
现今的重大灾难事件通常是突然发生,社会危害十分严重且深远,这要求讣闻报道必须将社会效益置于首位,即关注普罗大众、注重心理疏导、凸显人文关怀。本文由此提出了包含文本内容和社会效益两大层面,涵盖选角选材、语体内容、情节处理、情感表达、呈现形式、社会动员、警示公众、知识科普、行动反思等九个方面的重大灾难事件讣闻报道伦理规范准则。问题是,什么是更好的重大灾难事件讣闻报道?本研究认为,应以人文关怀为根本原则。在重大灾难事件中,为哀悼个体生命、缓解亲属悲痛、抚慰社会情绪,讣闻报道应是充满人性的。这是规范文本内容的必然要求,也是发挥社会效益的内在逻辑。对逝者及家属来说,讣闻报道应是悲悯的,以帮助家属获得宽慰并重拾生活信心;对目睹灾难的公众来说,讣闻报道应是温情的,既要通过“情绪众筹”引发公众情感共鸣,又要避免公众陷入大规模死亡带来的社会性悲痛中,讣闻需竭力避免令读者痛哭流涕的写法。对社会来说,讣闻报道应是宽慰的。作为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讣闻报道可以帮助人们查看和了解被普遍认可的社会价值观。因而,藉由蕴含人道主义的讣闻加工路径,媒体将进一步建构和强化尊重生命意义、认同个体价值、理性面对死亡的社会价值观,并起到凝聚集体共识、提供精神支持、宽慰鼓舞人心的社会动员效果。但同时,充满情感的灾难讣闻报道也需确保语言的严肃性。“死亡”是沉重而悲痛的,灾难中的大量死亡将促使社会“死亡”话题浓度迅速升高,沉重与悲痛也呈几何倍数地增加。因而,重大灾难事件中的讣闻报道更需采用谨慎肃穆的措辞,避免渲染煽情式报道,如强调死亡存在的争议、强调悲痛绝望、叙述离奇夸张或使用耸人听闻的标题等,以减缓公众的心理创伤与死亡焦虑。
现今,我国重大灾难事件讣闻报道伦理规范的研究与优化仍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社会风险升级和灾难事件中的死亡人数攀升,讣闻报道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它不仅构成灾难应急管理的重要一环,而且成为助推国家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动力。未来,如何使讣闻报道充分发挥正向效能,如何确保重大灾难事件讣闻报道伦理规范获得行业认可,又如何确保讣闻报道行为规范的落地实施?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一进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