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及对眼表的影响

2022-09-09 10:13曾雅彬刘华清吴淑睿
医学信息 2022年15期
关键词:眼红眼表巩膜

曾雅彬,刘华清,吴淑睿

(会昌县人民医院五官科,江西 会昌 342600)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是房水外流受阻而引起眼压升高的一类青光眼[1]。患者角房相对狭窄,受周围虹膜堵塞小梁网的影响,内部房水难以外流,在房水过量分泌情况下造成眼压升高,引发PACG 症状[2,3]。急性发病时多伴有眼球剧痛、夜间鼻根酸痛等症状[4]。临床多采取小梁切除术治疗,能够以切除部分小梁组织的方式促进房水外流,减少内部房水淤积,进而促进循环眼压的形成,有效控制、降低眼压[5]。但术后伴随多种并发症风险,且由于手术对眼表结构形成损伤,术后眼表结构恢复状况不佳[6-8]。在术式的选择上需要在原有手术基础上进行改良[7]。研究指出[8,9],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具有更多的优势,能够摒弃传统术式的多种弊端,在PACG 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但目前缺乏改良术式对眼表影响的研究,故本次研究就此展开具体论述,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21 年6 月会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 例PACG 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PACG 诊断标准;②符合手术适应证;③配合术后观察诊断及随访。排除标准:①合并麻醉禁忌证者;②既往眼部手术史者;③合并精神疾病;④术前合并其他进行性眼病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传统T 组和改良T 组,每组30 例。两组性别、年龄、眼压、病程及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1.2 方法

1.2.1 传统T 组 采取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术前给予局部麻醉,选择角膜缘、穹窿为基底,分别作巩膜瓣、结膜瓣,巩膜瓣大小约为3 mm×4 mm,厚度为巩膜的1/2~2/3[10]。切除巩膜深层组织与巩膜瓣下小梁组织,并切除小梁切口对应的虹膜。缝合、复位巩膜瓣。缝合完成后做好术后抗感染治疗,观察眼压变化等。

1.2.2 改良T 组 采取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术前麻醉,术中作巩膜瓣、结膜瓣操作与传统T 组一致。于巩膜瓣、结膜瓣下方放置浸湿5-氟尿嘧啶(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959,规格:10 ml∶0.25 g)的棉片,3 min 后以平衡液冲洗,反复冲洗几次。而后行前房穿刺操作,穿刺位置选择颞侧角膜缘内1 mm 位置,穿刺成功后观察房水流出情况,观察到有少量流出即可进行下一步操作,切除瓣下及虹膜周围小梁组织,回复虹膜,检查切除情况,确认无残留部分或其他损伤,可缝合巩膜瓣两侧后缘及结膜瓣[11]。结扎时系可调整结线,留置结膜囊内。术后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眼压、前房深度等情况,检查有无渗漏情况,如出现渗漏,需及时用药或松解调解线[12]。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前后不同阶段(术后3 d、1 个月、3 个月)眼表疾病指数评分(OSDI)、眼红分析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CFS)评分、泪河高度(TMH)指标及非侵入性首次泪膜破裂时间(NifBUT)、非侵入性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iaBUT)。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 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OSDI 评分比较 两组术后3 d OSDI 评分高于术前,且改良T 组高于传统T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个月OSDI 评分低于术后3 d,且改良T 组低于传统T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个月OSDI 评分低于术后1个月,且改良T 组低于传统T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OSDI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OSDI 评分比较(,分)

注:与术前比较,*P<0.05;与术后3 d 比较,**P<0.05

2.2 两组眼红分析评分比较 两组术后3 d 眼红分析评分高于术前,且改良T 组高于传统T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个月眼红分析评分低于术后3 d,且改良T 组低于传统T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个月眼红分析评分低于术后1 个月,且改良T 组低于传统T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眼红分析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眼红分析评分比较(,分)

注:与术前比较,*P<0.05;与术后3 d 比较,**P<0.05

2.3 两组CFS 评分比较 两组术后3 d CFS 评分高于术前,且改良T 组高于传统T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个月CFS 评分低于术后3 d,且改良T 组低于传统T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个月CFS 评分低于术后1 个月,且改良T 组低于传统T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CFS 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CFS 评分比较(,分)

注:与术前比较,*P<0.05;与术后3 d 比较,**P<0.05

2.4 两组TMH 比较 两组术后3 d TMH 高于术前,且改良T 组高于传统T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个月TMH 低于术后3 d,且改良T 组低于传统T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个月TMH 低于术后1 个月,且改良T组低于传统T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不同阶段TMH 指标比较()

表5 两组不同阶段TMH 指标比较()

注:与术前比较,*P<0.05;与术后3 d 比较,**P<0.05

2.5 两组NifBUT 及NiaBUT 比较 两组术后3 d NifBUT、NiaBUT 低于术前,改良T 组高于传统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个月NifBUT、NiaBUT 高于术后3 d,改良T 组高于传统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个月NifBUT、NiaBUT 高于术后1 个月,改良T 组高于传统T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NifBUT 及NiaBUT 比较()

表6 两组NifBUT 及NiaBUT 比较()

注:与术前比较,*P<0.05;与术后3 d 比较,**P<0.05

3 讨论

PACG 是常见青光眼类型,患者多伴有视神经损害,眼压升高,急性发病的患者常伴有多种症状,如眼球疼痛、头痛,而慢性发病的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多数伴有视物模糊[13,14]。临床治疗PACG 可选择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该术式下不仅能够限制房水超量流出,也具有减少房水生成、预防术后低眼压、抑制滤过道瘢痕化的作用,更具有应用优势[15,16]。

本研究结果指出,改良T 组术后眼表损伤更轻,且术后眼表结构恢复更好。其中,OSDI、眼红分析评分、CFS 评分均能够用于评估眼表损伤、角膜损伤情况[17,18]。术后3 d 两组上述三项指标皆改善,提示眼表结构皆有损伤;术后1 个月,两组评分皆降低,且术后3 个月改良T 组评分低于传统T 组,说明行改良术式治疗的患者术后眼表结构恢复效果更好。这与术中前房穿刺维持眼压、使用抗纤维增生药物减少滤过口瘢痕形成、术后通过调整缝线调节过滤量等相关。在该改良措施下,可较好的控制眼压,减轻眼表损伤,促进术后恢复。另外,泪河高度、NifBUT、NiaBUT 可用于评估泪膜稳定性。本次改良T 组应用浸湿5-氟尿嘧啶的棉片,促进尿氟嘧啶在体内与脱氧核苷酸合成,干扰细胞DNA 合成,诱导细胞凋亡,减少增殖期细胞,还能够起到滤过作用,减少滤过口瘢痕形成,从而较好地减轻对泪膜的影响,有效维持泪膜稳定性。

综上所述,PACG 患者行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能够减轻眼表结构损伤,促进术后早期恢复,手术效果较理想。

猜你喜欢
眼红眼表巩膜
巩膜生物力学特性及其与近视关系的研究进展
柠檬精
巩膜外环扎术治疗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眼红”原因大盘点
眼表抗新生血管治疗眼红、眼干和眼涩立竿见影
短时间电脑屏幕阅读对大学生视功能和眼表的影响
巩膜镜的临床应用
改良护眼法对高原地区眼表感染的辅助治疗效果观察
老年表层巩膜炎和巩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
眼表热化学烧伤后重度睑球粘连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