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卓
(营口市中心医院骨科,辽宁 营口 115000)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病理基础是腰椎间盘的退行性病变,进而引起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突增生病理生理变化,引起腰椎椎管、神经根管、椎间孔等的狭窄,压迫刺激神经根和马尾,出现腰腿痛等临床症状的一种综合征[1-2]。在该病的临床治疗中,外科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通过外科手术充分减压,并配合脊柱内固定术促进腰椎功能改善。目前,临床上常用的2种术式是部分椎板切除术、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术,本研究就这2种术式的疗效展开对比,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126例患者来源于2018年4月-2019年8月我院骨伤科收诊患者,均经临床检查诊断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年龄>60岁,排除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病理性骨质疏松症、精神疾病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共有63例,男40例,女23例,年龄64-82岁,平均(70.3±5.4)岁;狭窄节段:单节段有28例,多节段有35例;其中有56例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症。观察组共有63例,男37例,女26例,年龄63-85岁,平均(70.7±5.6)岁;狭窄节段:单节段有25例,多节段有38例;其中有58例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症。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方法:对照组:部分椎板切除术,术前进行影像学检查确定狭窄的节段,并在体表做标记,协助患者取俯卧位,并将腹部垫空,于腰椎后侧正中入路做1个纵行切口,将狭窄节段的椎体、椎板、横突以及上下关节突均显露在术野中,然后使用椎弓根固定,将自椎板棘突基部到关节突基底部均使用咬骨钳咬除,保留关节突。观察组:全椎板切除内固定术,术前、麻醉方法、手术体位均与对照组一致,术中显露出狭窄节段后,将狭窄节段的椎板全部咬除后,切除黄韧带,并探查神经根管、侧隐窝的情况,确定是否全部或部分切除关节突,解除神经根与马尾神经的压迫。待减压结束后,切开纤维环,并将病变的椎间盘组织切除,刮除软骨皮质,以促进植骨的愈合,然后应用连接棒撑开椎间盘与滑落部分,在椎间植入碎骨块,若植入骨量小,则可使用异体骨、人工骨颗粒代替,使得连接棒与腰椎的生理弧度保持一致,最后固定连接棒,安装连接杆,清理创口后缝合切口,结束手术。
3 观察指标:术前、术后3个月应用JOA下腰痛评分系统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分成主观症状(0-9分)和客观体征(0-6分),得分越高,症状越轻微,改善率=(术后评分-术前评分)/(15-术前评分)×100%。优:术后JOA评分改善率≥75%。良:术后JOA评分改善率在50%-75%。可:术后JOA评分改善率为25%-50%。差:JOA评分改善率不足25%;术前、术后6小时、术后12小时应用VAS疼痛评分法评估患者的主观疼痛感,得分0-10分。
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4.0软件进行数据的检验,计数/计量数据比较采用x2/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5.1 2组的手术优良率比较:2组的手术优良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2组的手术优良率对比(n,%)
5.2 2组的VAS疼痛评分比较:2组术前、术后6小时的VAS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12小时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2组的VAS疼痛评分对比
老年DLSS的病理基础是腰椎间盘的退行性病变,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髓核水分丢失,以及纤维环的破裂等病理变化导致髓核内的压力明显降低,大大降低了腰椎间盘的承受能力。但是椎体周围的应力却增加,椎体增生致骨赘的形成,进而导致椎管、神经根管的狭窄。同时椎管狭窄又加强对神经根的压迫刺激,从而引起下腰痛、下肢感觉麻木、间歇性跛行等症状。目前临床治疗中以手术减压为基本原则,同时还需维持或是重建腰椎的稳定性[3]。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行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术治疗,该术式能实现彻底的减压,解除神经根所受到的压迫和刺激,并且能根据神经根活动情况、硬膜囊搏动情况对减压效果做出评估[4]。在减压的基础上,应用椎弓根螺钉进行脊柱的内固定,为脊柱提供三维内固定力,从而恢复脊柱的正常序列,并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和刚度,而且还能保留脊柱的活动节段,有利于缩短术后的绝对卧床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尽早进行功能锻炼,增加植骨融合成功率,避免术后长期卧床、制动引起的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5]。而且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手术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6小时的VAS疼痛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但观察组术后12小时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部分椎板切除术,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术更有利于促进临床症状的缓解,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术后康复。
综上所述,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应用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术治疗有利于促进临床症状缓解,促进腰椎功能改善,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