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职业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2-09-09 01:16郑长焰彭毅弘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竞赛应用型学科

程 丽 郑长焰 彭毅弘

1.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2.福建农林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2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和不断提升的综合国力,使得行业人才需求出现较大变化,充满无数机遇与挑战,未来将有大量新兴职业出现。在未来的经济体中,坚实牢固的学术、技术、就业技能知识,是大多数职业的要求和基础。人才培养既需要学校对内部教育质量进行评价,同时也需要经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监督和考验。人才培养模式要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对地方应用型高校提出了挑战:如何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培养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标准来培养人,培养的人才是否满足社会的需求。

1 本科职业教育

本科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7年修订的《国际教育分类标准》,它被划分为高等教育第5层级中的5B教育类型,是侧重应用性的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属于同一个教育层次。《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高等教育层次也进行了区分,本科职业教育被划分为授予本科学历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的层次。由此可见,本科职业教育是本科教育中的新类别,与本科教育处在同一个层级,但分属于不同的类型;本科职业教育属于职业教育中的新层次,与高等职业教育分属于不同的层级,但属于同一个类型。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以应用技术类型为办学定位的普通高等院校,很好地满足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其宏观上定位在行业,微观上定位在特色,整体贯穿了应用。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教授认为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将会面临以下几种情况:已经具备行业背景的地方本科院校,将会一直坚守应用型办学;不具备行业背景的地方本科院校,将会主动探索应用型办学之路;还有一些对转型发展尚未付诸实际行动的地方本科院校,将会持观望态度。

2 本科职业教育国内外现状

2.1 国内现状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要求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研究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形成定位清晰、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针对准备转型谋求新发展的高等院校给出了指导意见,要求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来办学,着力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2019年,国务院针对职业教育改革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在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校开办应用技术类型专业或课程,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门户网站上公布了课程、证书等转换规则,涉及课程置换、双证融通和立交搭建3种转换模式,从横向来看,将非学历教育证书与开放教育的专科专业相互融通;从纵向来看,将高职专科专业与开放教育、网络教育本科专业相互衔接。一系列的政策和文件表明了国家积极引导普通本科院校转型的决心,从教育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到教育内容进行纵深改革,为受教育者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和更多的学习时间,从而达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目标,实现社会需求与自我实现相统一。

2.2 国外现状

2005年,德国作为最先响应《欧洲高等教育区资格总体框架》之一的国家,发布了《德国高等教育学位资格框架》(简称《框架》)。《框架》中要求,除了普通高等教育的需求外,职业领域的需求也不可忽视,实现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终身教育互相融合。2017年,德国对《框架》进行了修订,强调专业、职业、交流合作、自我认知能力在诠释学术教育内涵方面的作用,以培养学生知识创新与运用能力、个体的主体性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为重点,积极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15年3月,英国政府通过建立学位学徒制,将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不仅推进了雇主与大学等教学机构之间的联系,还推动了高等教育多方面的创新发展。美国职业教育立法制度始于1862年的《莫雷尔法案》,在2006年,美国对《卡尔·D.帕金斯生涯与技术教育法案》进行修订,将之前法案中的“职业教育”更名为“生涯与技术教育”。2018年颁布的《加强21世纪的生涯与技术教育法案》是自1984年《卡尔·D.帕金斯职业教育法案》颁布实施以来的第4次重大修订,通过对职业教育进行顶层设计,使其定位更加明确、对象更加精准、内容更加完善。法国在构建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上,以需求为导向,转变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以政府为主导,加强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以立法为手段,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以证书为评定标准,建立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等。按照学历教育学习的5个不同阶段,依次从初中毕业+两年学徒、职业高中、高职、本科、硕士层面划分职业能力等级。

3 应用型本科职业教育模式探索

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引导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应用型本科职业教育是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它不同于学科教学体系,更加强调学习基础和成熟、适用的专业知识以及进行专业能力的培养。正确看待当前面临的挑战,积极把握机遇,以需求为导向,从知识结构、能力目标、职业层次3个方面设定人才培养方案,关注专业知识学习的广度和实用性、专业知识综合开发与应用能力,以及制定现场专业技术方案的能力,打破人才供需瓶颈,解决产业人才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3.1 应用型本科职业教育目标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跟随国家产业升级的步伐,坚持“行业引领、能力驱动、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观。因此,应用型本科教育除了具有普通高等教育的一般职能之外,还具有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产业布局,根据地方(行业)急需,灵活和有前瞻性地规划、调整人才培养结构的特殊使命,它的目标是:以立德树人为本,以行动能力为主,面向地方经济发展,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需求,培养既有理论功底又有实践技能的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

3.2 应用型本科专业能力与职业能力贯通模型

应用型本科职业教育是一种更加面向产业、面向市场、面向地方的高等教育,在专业知识、理论基础、创新能力等方面达到本科教育标准,与原有的普通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具有相同的目的和期盼。向下与生产现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密切相关,具有明确的一线活动指向,体现了实践性和应用性;向上与系统的专业知识衔接,具有高等专业教育的特征,体现了必要的学术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职业教育无论是从专业教育的角度还是从职业教育的角度都需要体现“应用”二字,但是应用的层面有所不同,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灵活确定专业培养和职业培养的占比。

当应用型本科开展职业教育时,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可以从对标国际认证标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职业分类大典》几个方面入手。国际认证标准是专业技术人才进入业界从业的教育质量保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提出了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素质要求,是专业人才培养的规矩和目标;《职业分类大典》从人才市场目标及行业发展目标出发,确定了职业道德、工作要求和基础知识,是统一规范的职业标准体系(图1)。

图1 应用型本科专业能力与职业能力贯通模型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施人才培养和开展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在制定时需统筹考虑产业需求、职业标准、专业标准,使之成为贯通学科导向与职业导向的产物。针对每一个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做了统一的规定,明确了学科导向的课程体系,该体系既体现原则性又体现灵活性,特色之中不失本色,因此,学科导向的课程体系在以学科为主的同时,可以嵌入真实项目,使得教学任务工作化。从职业功能的角度,《职业分类大典》分析并建立功能模块,与生产和就业紧密结合,是一个动态和开放的标准体系,因此,职业导向的课程体系在以工作过程为主的同时,可以融入理论知识,使得工作任务课程化。应用型本科开展职业教育,兼顾专业能力与职业能力的培养,这两者既各自独立、各自发展,又互相依存、互相影响,承担着共同的和各自分担的责任。

4 应用型本科职业教育实施路径探索

应用型本科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以及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体系有别于学科式教育模式,从以知识为主向强调“知”与“行”转变,培养既掌握科学理论知识、系统专业知识,又具备较高技术技能水平、一定创新创业能力和适应新技术革新的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生。实施应用型本科职业教育需要探索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坚持以专业教育为载体、以教学方法为手段、以课程体系为依托的原则构建能力台阶,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融入学科竞赛、职业资格、产业标准的要求和内容,将抽象的专业要求转化为可实施的教学内容,使教学活动与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提升及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和人文关怀等的训练融为一体,在完成本科教育的同时,培养出具有工匠精神的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才,实现劳动者全面发展。

4.1 竞赛驱动,以赛促学

学科竞赛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载体,是提升创新能力的平台,其不仅将行业前沿、最新技术、学科焦点等知识和技能与学生的学习内容相融合,还引入了社会热点问题,而且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质量观植入人才培养环节,通过以赛促学,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实践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实践教学形式灵活多样,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开拓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科竞赛需要有学科和专业作为支撑,在具备一定知识储备的基础上,从机制和原理上分析问题,从技术和方法上解决问题,通过参加学科竞赛,能有效提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将学科竞赛融入专业教育,让学科竞赛为专业教育服务,使得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能力培养同向同行。学科竞赛按照从需要单一学科知识到需要多学科交叉知识,可以分为学科基础型竞赛、学科综合型竞赛、学科交叉型竞赛,另外还有专业技能型竞赛。要分析竞赛需要的理论知识、实操技能、创新思维、心理特征、合作共赢精神,将其融入日常教学活动和探究活动,选取合适的专业技能竞赛做深入的研究和必要的改造,把它变为实践课程后将其纳入培养方案,也可以以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为载体,进行深度训练并参加专业技能竞赛。在学历教育过程中,应渐进式融入学科竞赛活动,确保大学学习期间学科竞赛不断线。从单一学科知识竞赛到学科综合知识竞赛,再到交叉学科知识竞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让能力提升看得见。学科竞赛融入专业教育途径如图2所示。

图2 学科竞赛融入专业教育途径

4.2 两证衔接,课证融通

应用型人才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宗旨,将掌握的知识与能力,应用在社会实践中,使社会需求得到满足和保障。专业标准有效对接职业标准方可实现本科职业教育。为实现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同步培养,在推进资历框架建设的过程中,把职业行动能力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职业资格培养融入学历教育。具体可以从职业标准、专业目录、专业标准入手,分析职业技术技能标准、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大纲,强调知识与能力融合,将职业技术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循序渐进地融入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在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获得某种职业资格所要求的技能水平。并行开展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有效接轨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制度。通过其中的隐性教学目标,培养工匠精神,通过其中的显性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理论、专业技能,优化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将本科教育与职业教育融为一体,两者相互渗透,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达到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要求。实施方案如图3所示。

图3 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同步培养实施方案

4.3 校企协同,产教融合

担负着供给侧任务的高校,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在解决人才和成果“出口”问题时,坚持“从产业中来,到产业中去”的初心,主动推进人才培养改革。“入口”设计时,从产业亟须解决的问题入手,创新发展体制与机制,将理念、制度、文化、技术、资源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实施以及师资队伍建设中,以产教融合发展为导向,探索全新的教育评价体系,将教育链、人才链与需求侧的产业链和创新链有机结合,同频共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服务方式,为产业一线输送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把科学理论知识与行业产品技术有机结合,促进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相互转化,有效解决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脱节和科研转化动力不足的问题。产教融合本质上是一种跨界融合,高校和产业供需双方均以问题为导向,以合作共赢为目标,以项目实施为抓手,取长补短,集聚高校和行业的人才、技术、资本、管理等资源,打破供需双方的边界,从边界模糊走向部分融合,再从部分融合走向完全融合。产教融合框架如图4所示。

图4 产教融合框架

5 结语

应用型本科职业教育介于普通高等教育类型的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在普通本科教育体系中融入一定的专门训练,以培养兼具知识、素质和能力的人才为宗旨。在培养模式上,应用型本科教育不同于传统的高等职业教育,又区别于现行的学科专业教育,在注重系统知识学习和综合素质培养的同时,关注职业适应性培养,人才培养的预期是“卓越工程师”。因此,应用型本科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需要研究多主体、多层次、多维度教学视野与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之间的关系,教学与社会服务的理论与实践,融专业能力与职业能力于一体的优化策略,跨层次项目驱动式的教学设计,以及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途径。通过统筹规划满足高等教育教学规律,以及涵盖专业标准和恰当职业标准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教育链与产业链融合,主动服务产业需求,不断提升教育服务社会的质量。

猜你喜欢
竞赛应用型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我看竞赛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创新思维竞赛(3)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