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背景下区域线上体育教学新模式探索

2022-09-09 07:00孙卫华刘娓楠
体育教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铸魂朝阳区双减

文/孙卫华 刘娓楠

2022年5月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袭来,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为了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落实“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工作要求,北京市中小学各学段全面转入线上教学模式。“线上教学”是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体育学科线上教学面临很多困难,场地、器材、空间、时间、防疫等因素都影响了线上体育教学的开展,出现了学生“躺着看体育教师运动”“眼动身不动”“教师孤独表演”等现象,体育线上教学在很多学校被“边缘化”,20分钟的大课干脆被取消。“双减”政策给体育教学带来了新机遇,也带来新挑战,但“双减”政策助力体育教学实现新突破将成为必然。因此,“双减”政策背景下如何提高线上体育教学的实效性,成为体育教师面临的新课题。

北京市朝阳区教科院在线上教学启动初期就设计了线上体育教学的全新模式,在充分考虑体育学科的特点和居家锻炼环境的基础上,制定了适切的居家学习目标,推荐了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体育结构化教学为抓手,把握体育学科的育人价值,进一步提升体育在线教学的实效性,强化学科育人,带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锻炼,育体铸魂。

一、引领线上教学方向,明确线上教学要求,增强线上教学实效性

在后疫情时代,线上学习已经成为一种常规的学习方式,居家学习期间以体育线上教学为抓手保证学生身体素质得到发展的同时,更要关注良好运动习惯的养成及意志品质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能够不受空间的制约并形成不断奋斗与发展的内驱力,方能凸显线上教学的实效性。

(一)整体构建朝阳区线上体育教学模式,落实“育体铸魂”的实效性

线上教学初期北京市朝阳区教科院就组织了全体体育教师的线上教学培训和研讨,教研员带领600多位体育教师对线上教学的整体结构进行了梳理(图1),引领线上教学的方向。

图1 朝阳区线上教学整体设计

我们将线上体育教学分为课内和课外两部分,课内,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主要完成体能锻炼、技能学习及各种游戏竞赛活动,学会热身和放松的方法,进行知识展示、学习规则裁判的学习等;而课外,学生自觉完成自己的锻炼计划,提高体能,主动查阅一些体育文化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分享,达到“育体”的目标。课内课外所做的所有工作都是贯彻体育学科以体育人的目标,具体表现为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规则意识,感受丰富的体育文化,养成锻炼习惯,学会调控情绪,能够适应环境,形成良好的体育品德,达到“铸魂”的目标。区级教研部门组织骨干教师制定整体设计方案,规范课堂常规要求,收集教师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并且分享优秀的线上课例,让大家相互学习交流。

(二)科学制定《朝阳区线上体育教学课堂常规》,保证线上教学的规范性

线上教学对于体育学科具有一定挑战,为了保证课堂安全、高效地实施,我们用口诀的方式制定了《朝阳区线上体育教学课堂常规》(图2)。其中包含四条对教师的具体要求和六条学生参与线上学习的建议,充分体现出朗朗上口、知行合一的特点。

图2 朝阳区线上体育教学课堂常规

(三)精准设计线上体育教学的课外作业,夯实“育体铸魂”的实效性

为了提高课外锻炼的效果,培养学生养成运动的习惯,体育作业的精准设计与有效实施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达到作业设计的精准,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重点考虑三个方面:一是体育作业类型的多样性;二是体育作业的选择性;三是课内外作业的衔接性。我们安排不同学校、不同教师开展不同形式和主题的作业实验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为达到作业的有效实施,教师对作业的反馈与评价至关重要。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作业布置与评价。如通过钉钉、腾讯会议等平台自带的作业布置软件发布与批改作业;利用keep、悦跑圈等APP布置作业内容,并通过后台数据与完成图片对学生进行作业的反馈与评价。阶段性根据学生在运动能力、习惯养成、品质提升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价并颁发电子证书予以鼓励,得到家长和学生的认可与好评,从而促进学生在改善身体健康与提高运动能力的同时树立自律、诚信、拼搏的运动观,以此夯实“育体铸魂”的实效性。

二、开展课程资源建设,实现资源优化与共享

(一)收集整理教学资源,实现资源优化,帮助教师“有米下锅”

线上教学选用什么样的教学素材、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们比较困惑的问题。很多体育教师从网上直接选择一些“网红”视频或者国外锻炼视频用于教学,但并不适合相应年龄段的学生,从而影响线上体育教学的效果。区级教研部门充分利用教研平台的优势,带领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开发优质课程资源,实现保基本、保覆盖,遵循科学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制作了500多个线上教学资源,让教师“有米下锅”。

(二)开发不同形式的推广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增加成果影响力

自2020年,朝阳区便开始进行体育资源建设,资源形式涵盖教学与居家锻炼微课、优秀线上教学设计、线上教学实录、体育作业设计与实施案例、线上体育活动方案等内容。这些资源不仅可供教师用来丰富与完善线上体育教学,部分还可以提供给学生居家自主完成学习与练习。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我们先后建立了朝阳体育教师工作坊、微信公众号平台、朝阳体育视频号平台,将资源上传至平台,供师生进行搜索与学习,此外还在区课程平台与全国各级平台合作进行推送,在“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公众号”推送微课50节,在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连续播出微课20节,供全国进行观摩与学习,影响面积大、受众人群多、实际效果好。

三、积极听课调研,树立典型,深度研讨

为了有效地提升线上体育教学的质量,教研员组织骨干教师在区域内广泛开展听评课活动,通过听评课可以把教学活动的有关信息及时提供给授课教师,以便调节教学活动,使之始终目的明确、方向正确、方法得当、行之有效。教研员坚持每天深入到不同学校进行听评课活动,一个月听课80节,通过听评课发现线上教学的亮点,并制作成小视频及时发布,供全区教师进行无时差的借鉴与学习。同时鼓励学校教研组和骨干教师工作室上传线上教学课例,教师们共同研讨。

研讨活动对处于迷茫的教师如同“雪中送炭”,帮助教师深入理解线上体育教学在疫情与“双减”政策背景下的重要作用,明确体育学科“以体育人、育体铸魂”的目标,全面提高教师线上教学的施教水平与问题研究意识,让线上体育教学实效性更强、趣味性更高、习惯与能力培养的引领性更明确,从而促进“育体铸魂”的目标达成。

线上体育教学面临着实体学习时空的改变、学伴关系的缺失、学习行为与心理的场域变化等,这就要求教师从教育理念、教学思路、教学组织与管理上有所转变,重点关注学生需求、尊重个体差异,让学生在线上体育教学中不仅强健体魄,更激发内驱力、养成习惯、铸牢精神,从而树立自律、诚信、拼搏的运动观,方可达到“育体铸魂”的最终目标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铸魂朝阳区双减
软件“铸魂”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何冰歌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上半年朝阳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632.3亿元
艳绝北京城
多措并举做好新形势下“铸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