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超*,刘 强,周 围,吕靖薇
(东北石油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8)
随着“一带一路”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高新技术与各大产业的加速融合,工程技术型人才成为了当今时代难以填补的空缺。这一状况的出现给我国在高等教育中如何培养杰出的工科人才带来了无限的机遇与挑战。为满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保障产业变革所需的人力资源,2017年以来,各高校新工科的专业建设与变革工作陆续展开[1]。全力提拔和引领新时代下各行各业的工科人才正是该项工作的核心企图,与此同时契合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英才培养方针。基于上述条件,文章对当前最具魅力的战略性新兴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摸索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理方法及有效途径。
当前,拟订一组实用性强、可塑造性高、性价比优良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要义。而在面向新工科建设的布局中,要控制人才培养实施方案的“步伐”与当前高新技术的繁荣相统一,既要与时俱进,更要迭代更新,因此建立一个合理的、可协调的专业培养目标不可小觑。在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注重“以人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根本思想。如图1所示,在学科建设中也是如此,要把“学生主体―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育人思想贯彻落实、发扬光大[2]。
图1 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
各高校要想培育出德才兼备的杰出人才就要部署好学生的发展路线,实施创新性战略,统筹规划,根据学生的志趣选择合适的方法,因材施教,灵活培养,杜绝“一刀切”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切切实实地参与其中、乐在其中,在以教师为主导的机制下更好地彰显“学生主体”的育人思想。另外,高校在培养导向上要从学科过渡到产业需求,顺应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系列变化;要明确相关的光电企业的人才需求,这类人应具备哪些突出的基本素质,这样我们才能精准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持续输出真正有价值的、能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要多角度考量,把协调与发展、深化与革新、交叉与融合化为有效途径,面向行业,工学结合,强化实践,打造多层次、多维度的人才培养体系,塑造拥有跨学科整合与实践创新相统一的高素质的新工科精英。
精良的课程教学体系离不开有条理的课程安排和丰富的教学模式。课程是知识交互的媒介,更是人才进阶的载体。在现代化教学体系中,优质的课程应该本着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认证,助力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筛查、识别与吸收,让能力与技术有效对接,为学生提供一份具备层次化和实用性的“高配工具箱”。当前大部分工科课程的内容结构庞杂,常规的教学模式难以应对,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上需要摸清脉络。根据学生的未来发展规划、学院自身条件以及企业需求来制定一套有针对性、有代表性的综合课程体系,保证学生在有限的课程时间内学得更深入、更透彻、更灵活,进一步炼造学生的感知力、分析力与决策力。另外,高校教师在教学模式上要下更多的工夫、投入更多的精力,让高效与合适的教学方法相统一,取代传统的死板、强灌输的教学风格。例如,抽象概念可视化,将难懂晦涩的专业名词、定义用动态变化的演示图加以呈现,既生动形象,又记忆深刻;课堂上“互联网学术平台”“微视频”的灵活运用也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此外,通过以课堂分组研讨、专业学科竞赛、跨院校、跨学科的学术汇报等形式来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为了能够做到与社会发展共振,与世界前沿接轨,各高校在培养新工科人才时就应避免“大学与社会脱节”的严重问题。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催生高等教育变革。当下第四次工业革命和前三次的差异在于其是一个全方位的变革,是各行业、领域间的深度融合。因此各高校也要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形态。在此背景下大学要主动置身于社会中,加深与企业的交流合作,培养学生把社会实践中的科学问题提炼出来,上升到理论层面进而引领社会发展。
这里以光电产业为研究对象,高校想要培养出类拔萃的杰出人才,不但要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在培养模式上更要渗入社会、链接企业,搭建联合型科学研究学术平台,实现高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优势互补,推进“校企不分家,齐发并进”的合作培养模式。采取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聘请企业专家深入高校开展系列光电领域的学术讲座、论坛[5],提高学生对当前社会需求的认知,紧跟学科发展动态,不脱节、不掉队;通过合作共建“双创”实践基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潜质,增强实操能力,做到所学有所用;让学生置身于产业区、科技园,根据学生的自身优势和个人兴趣,提供合适的实践、实习工作,让学生不断磨砺,总结经验,以便更好地承接到今后的工作当中。新经济形势下,学校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要通过各种途径有效建立“校企共同体”,形成校企共生共赢的协同育人模式。总之,各高校只有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在社会中摸爬滚打,才能更好地去服务社会、支撑社会、奉献社会,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
新工科视域下,各高校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以学生为中心,培养新时代的接班人”这一主旋律。然而,对于高等工程教育的推进和改革,成败也关键在于人。教师是知识输出的主力军,更是学生成长路上的领航人,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建设良好的师资队伍会使得学生在工程实践、创新创业等领域拔得头筹,更上一层楼。当前,各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改进,例如:队伍结构不完整、松散、参差不齐,个别队伍趋于老龄化,少有新青力量的加入;部分教师在理论课程的输出和传授上过于按部就班,缺乏对外培训和交流,教学视野受限;教师普遍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对企业的走访调查、深入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匮乏,不能把企业的“真需求”带入到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价值传递和引领。纸上谈兵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为改善这一现状,亟须建立一支教学水平高、学术视野广、科研能力强、工程实践经验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遵循“培养、引进、交流”的师资队伍建设原则,鼓励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高校进行学术交流、产学研技术培训;支持学科青年博士到企业或科研所的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工程技术研发、项目跟进等工作,进一步提高工程实践、综合知识整合能力,竭力塑造一批又一批的“新工科”建设的主力;在高校的招聘面试、人才引进过程中,适当地增设应聘者工程实践背景的要求,改变教师梯队结构,完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另外,加强高校与企业的交流合作,有效开展“教师进车间,工程师进课堂”的系列活动,让理论课堂与实践基地有效结合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为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助力新兴产业发展,培育双创应用型工科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依据新工科建设要求,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文章针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开展研究。重点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体系、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四个方面就新时代高校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意见,旨在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就业能力,为社会持续输出高质量的后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