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晓旭,胡瑞,万丹雨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新生儿科,河南 郑州 450006)
当新生儿由母体内脱离后,需要对外界环境进行适应,因该阶段新生儿机体各种系统脏器功能还未完全发育成熟,免疫功能较低,并且在体温调节功能方面不足,极易发生感染以及其他疾病,同时还容易出现疾病后遗症。对于需要开展蓝光治疗的黄疸新生儿而言,其在接受治疗时通常需要全身裸露,并佩戴好眼罩。由于面部会出现异物感,故而患儿安全感较差,容易出现哭闹不安以及乱抓眼罩等情况,会对皮肤造成损伤。另外频繁哭闹还会导致患儿出汗,对蓝光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故而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采取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全面提高护理工作水平。全程无缝衔接护理是基于无缝护理而发展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能够全面优化无缝护理措施,促使护理工作更加全面完整,各项护理环节间能够达到无缝隙衔接,进而可提高护理质量。但是当前全程无缝衔接护理在新生儿蓝光治疗应用方面的研究较少,需要以此为切入点开展深入分析。本次研究选择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期间40例试验组患儿,对其开展全程无缝衔接护理,现针对研究相关情况作出以下介绍。
研究群体为本院接收的蓝光治疗黄疸新生儿80例,研究开启于2019年1月,完结在2021年12月。分组方式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其中40例为常规组,40例为试验组。试验组与常规组内,平均日龄值分别为(15.21±1.32)d、(15.26±1.35)d;女性患儿数目有19例、18例,男性患儿数目有21例、22例;平均出生体重值分别为(3 025.69±121.31)g、(3 026.18±122.05)g。针对本次研究内一般数据选择统计学软件实施分析,计算结果得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证实该种分组形式具有可行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纳入标准:(1)均存在蓝光治疗适应证;(2)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在8~10分;(3)家长了解研究内容,主动要求参加。
排除标准:(1)伴有先天性疾病者,例如先天性心脏病等;(2)极低体重的新生儿;(3)巨大儿。
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常规组患儿中,当患儿进入蓝光治疗箱内后,护理人员需为其佩戴眼罩,并进行相应保护措施,可选择尿不湿或是长条尿布对患儿会阴部实施保护。其中男性患儿需要重点保护阴囊,在完成光照治疗后开展常规护理,严密监测患儿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判断黄疸病情改变情况,若有异常情况出现,需要及时进行干预。
将常规护理以及全程无缝衔接护理应用于试验组患儿中,全程无缝衔接护理措施有:(1)建立专项干预队伍,在科室内抽取工作年限较长且有丰富临床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组成全程无缝衔接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在开展工作前,需进行两周培训,培训内容为新生儿蓝光治疗专项护理,分别从蓝光治疗箱的使用、蓝光治疗前后准备工作、治疗过程中护理措施及各项参数的合理设定等方面开展。另外,可通过模拟各项护理场景,对护理人员操作能力进行培训,提升其快速反应能力和综合护理水平。在完成模拟训练后,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制定相应整改措施,持续改进。(2)护理制度规范化,小组成员每周举行一次自查自评活动,督促每位小组成员注重护理工作细节。利用晨会对蓝光治疗护理工作反复温习,记录学习内容,护士长不定期检查组员学习笔记,并评价其学习效果,持续提升其专业水平。(3)对家长开展健康教育,为患儿家长分发健康宣传手册,利用座谈会以及面对面交流等形式,促使家长掌握新生儿蓝光治疗内容,了解开展蓝光治疗的必要性、护理措施以及有关注意内容等。告知家长严密观察患儿精神状态、排便以及进食等情况。(4)心理指导,护理人员需关注家长心理状态,对于出现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者,需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向其讲解蓝光治疗成功案例,对于家长提出的问题予以耐心解答,改善其负性情绪。(5)蓝光治疗护理措施,在开展蓝光治疗前,护理人员需全面检查患儿体格,对于选择普通灯开展治疗者,需要提前进行擦拭,并查看设备能够正常工作。查看蓝光箱内温度,当温度到达30℃后,患儿才可进入蓝光箱内开展治疗。在治疗前,使用白色床单对患儿四肢进行保护,防止肢体同周围物体接触。告知家长在治疗前需清洁患儿皮肤,剪短指甲,防止抓伤皮肤。皮肤勿涂抹任何乳霜类物品,同时注意保护好会阴部位,其他部位能够裸露。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可将患儿踝部以及肘部使用透明贴保护,同时佩戴眼罩,予以持续心电监护,便于及时掌握患儿病情。将患儿放置在光照箱中央部位,确保机体各部位能够获得充足光照,实时调整光疗灯位置以及患儿体位。在治疗过程中需对温度进行严格控制,间隔四小时检查一次患儿体温,对于皮肤温度超过38℃者,需开展降温干预;对于皮肤温度在37.5~38℃者,需要将箱内环境温度降低5℃。在治疗过程中,需确保患儿体液平衡,并及时补充体液。当其出现躁动情况时,需要开展镇静以及安抚处理。在完成治疗后,护理人员需及时擦拭患儿身体,检查有无炎症以及皮肤损伤等情况。对患儿24 h胆红素水平进行监测,若发现异常需要及时进行干预。间隔2 h为患儿变换一次体位,提升患儿安全感。(6)并发症护理,在蓝光治疗1~2 h后,是发生皮疹的常见时期,因此在治疗前后护理人员均需对患儿皮肤进行清洁,积极预防皮疹。对于皮疹长时间存在的患儿,可选择炉甘石樟脑洗剂开展涂抹。在发热方面,护理人员需将蓝光灯与患儿之间距离进行调节,维持玻璃灯和灯管之间距离是40 cm,将蓝光箱内温度控制在30~33℃。治疗过程中,需定期对患儿体温进行监测,当体温超过38℃时,需要开展物理降温干预。在青铜症方面,护理人员需要强化巡视,若患儿皮肤有青铜色表现时,需要及时停止治疗。该种表现通常无需特殊处理,一般可自行消失。
(1)对比每组患儿出暖箱时间、退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2)对比每组患儿体温波动以及血氧饱和度水平。(3)对比各时期每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观察时间分别为护理前以及护理后6 d。(4)对比每组患儿不良反应出现情况。主要不良反应有哭闹、发热、皮肤干燥、皮肤损伤以及精神倦怠。(5)对比每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情况。选择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开展判断,该量表共包含19项内容,每项均采用5级评分法,依据最终得分情况制定满意程度,分别为非常满意(得分区间是77~95分)、满意(得分区间是58~76分)、不满意(得分区间是0~57分)。非常满意和满意总和即为满意度。
试验组患儿出暖箱时间、退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出暖箱时间、退黄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s )
试验组患儿体温波动水平低于常规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体温波动以及血氧饱和度水平比较(± s )
同组组内护理前血清胆红素水平均高于护理后6 d,护理后6 d试验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各时期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 s )
试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出现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出现情况比较[n(%)]
试验组患儿家长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情况比较[n(%)]
目前临床在新生儿黄疸等疾病方面通常选择蓝光治疗,蓝光照射属于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一项措施,当接受蓝光照射时,未结合的胆红素能够转变成水溶性异构体,通过尿液或胆汁排出。该项治疗措施能够发挥良好效果,操作简便,治疗费用较低。但是在长期应用过程中也发现,治疗期间患儿会有相关不良反应出现,例如哭闹以及恶心呕吐等,甚至有部分家长因过度担忧患儿健康,害怕蓝光照射会损伤患儿机体,因此拒绝开展蓝光治疗,给病情控制产生不利影响。故而在开展蓝光治疗的同时,需要实施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但是目前在护理措施选择方面尚未形成统一结论,因此将合理选择护理措施作为研究关键。
对开展蓝光治疗的新生儿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患者容易发生相关不良反应,同时无法显著缩短治疗时间。在刘洋等人的研究中,其对蓝光治疗新生儿开展全程无缝衔接护理,干预后患儿出暖箱时间较短,睡眠时间增加,血氧饱和度提高。因此其认为将全程无缝衔接护理应用在蓝光治疗新生儿中,能够发挥良好效果。通过开展本次研究后发现,在出暖箱时间、退黄时间、住院时间、胎便转黄时间以及首次排便时间方面,试验组对比于常规组短;在体温波动水平方面,试验组对比于常规组低;在血氧饱和度水平方面,试验组对比于常规组高;护理后6 d在血清胆红素水平方面,试验组对比于常规组低。针对研究结果开展进一步分析,对实施蓝光治疗的新生儿开展全程无缝衔接护理,通过组建专项护理小组,并对小组成员开展蓝光治疗护理专项培训,对护理制度进行规范,能够全面提高护理人员自身专业水平,完善护理规章制度,确保能够为患儿提供优质且全面的护理服务。同时医护人员需为家长开展心理指导以及健康宣教,这不仅能够提升家长在蓝光治疗以及护理方面的依从性、配合度,保障护理措施顺利开展,还可改善家长不良情绪,提升其参与患儿治疗以及护理的信心。尤其是在蓝光治疗全过程中进行各项干预,能够确保各项护理措施均能获得有效衔接,提升护理工作完整性以及持续性。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可获得综合且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进而能够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机体康复。本次研究中,在不良反应方面,试验组对比于常规组低;在满意度方面,试验组对比于常规组高。针对研究结果开展进一步分析,在实施全程无缝衔接护理期间,对并发症进行有效干预,同时采取多项措施对于患儿进行保护,能够避免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对此患儿在治疗期间不仅能够获得良好效果,还可获得优质的护理服务,因此家长满意度较高。
综上所述,将全程无缝衔接护理应用在开展蓝光治疗的新生儿中,能够缩短其出暖箱时间、退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避免体温较大波动,提高血氧饱和度水平,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减少不良反应,提升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