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雪姣,金海强,马艺祥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北京市100034)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卒中类型,发病率占70%,该疾病的特点是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发病率及高病死率[1]。此外,伴随老龄化进程的加剧,患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呈年轻化趋势,给社会、家庭造成严重的经济、精神负担[2]。目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常用手段有支架取栓与静脉溶栓术,由于治疗时间窗短,使部分患者不能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3]。所以,在有限时间窗内设计出高效、科学的卒中救护体系为提升救治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多学科协作为当前诊疗疾病的重要医学方式,它将疾病涉及的相关医学领域的专业人员组建成一个小组,以患者为中心提供服务,不仅能规范化、系统化相关护理、诊疗工作,还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预后[4-5]。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就诊的12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探讨多学科协作护理路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6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就诊的12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6];②发病时间<6 h,首次发病者;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6分(局灶性)。排除标准:①伴有恶性肿瘤者;②不同意介入手术者;③伴有严重精神疾病者;④血管治疗禁忌证、凝血功能障碍及出血倾向病史者;⑤脑卒中再发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男41例、女23例,年龄48~79(61.96±7.24)岁;合并症糖:糖尿病16例,高血压47例,心房颤动11例;发病至入院时间43~151(112.15±23.07)min。研究组男43例、女21例,年龄49~77(62.36±7.47)岁;合并症:糖尿病18例,高血压46例,心房颤动12例;发病至入院时间45~159(113.72±24.11)min。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原则。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分诊护士于10 min内筛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其开启绿色通道,告知神经内科医生,同时送至治疗室。②到达治疗室后,快速建立静脉通路,询问病史、收集检验标本,准备CT、心电图检查,神经内科医生在15 min内展开会诊,CT报告需<45 min;治疗室护士于60 min内配合实施溶栓。研究组采用多学科协作护理路径,具体内容如下。①成立多学科协作小组:小组由神经内科1名住院总医师、1名主任医师及2名医生,急诊室1名副主任医师、1名5年以上从业经验护士,介入手术室2名主管护师、1名技师,影像科1名副主任医师、1名医生,神经外科1名医生,检验科1名医生,1名医务科工作者,1名麻醉科医生构成。②小组统筹工作:神经内科医生参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标准,依据医院管理制度,设计救治流程。急诊科将脑卒中的识别流程图张贴于醒目位置,护理人员、医生选择言语、面、臂、时间评分量表辨别并开启绿色通道;符合绿色通道的患者,依据先救人后缴费原则优先救治,于治疗室开设卒中单元,医生于就诊系统中的绿色通道开具绿色纸张检验单、医嘱等,绿色检验单、标本由配送师傅直接交由检验科,同时电话通知检验科相关人员。③临床具体实施措施:设计医院脑卒中急救App,包括神经内外科、急诊科、影像科等科室成员,当天值班医生于App界面将救治患者的基本信息、创建时间、联系信息、基础生命体征、治疗措施等情况推送,小组成员及时了解相关信息,方便沟通。于签署溶栓、CT检查等同意书时需一起签署介入手术同意书,提前开启介入室,治疗室护理人员同神经内科相关人员准备好抢救药物与静脉溶栓包后,将患者送至CT室,若患者CT期间发现大血管闭塞,勿取CT报告,若处于溶栓时间窗中立即开展静脉溶栓,否则送至介入导管室开展血管再通术。手术医生、护士及急诊护士需再次确认手术同意书后,将患者送至手术室,可于App中查看患者的其他资料,以缩短交班时间。培养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提升相关人员的抢救能力,定期培训、考核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救治能力,确保掌握救治技术,备齐手术药品、材料,开设脑卒中专用标识,方便应急使用,急诊相关人员接到电话后立即开启介入室,迅速配合医生,提高救治效率。设计脑卒中手术救治流程、重视护理重点,充分评估患者的瞳孔、呼吸、意识情况,同时结合疾病特点,进行有效、安全的约束,减少手术过程中出现的术中不合作、意识不受控制、烦躁等情况发生,约束固定双上肢、头部、管路(导尿管、输液管)、下肢等位置,确保链接监护器的缆线牢固,防止脱落,进而影响医生操作、病情观察。若术后发生大面积脑梗死、高灌注或技术性出血等并发症,通过App及时推送影像学信息、病情,同时由神经外科医生持续跟进、关注,发挥多学科协作作用。
1.3 观察指标 出院时,比较两组等待手术时间、转诊时间、入院到CT时间、入院到溶栓时间、入院到股动脉穿刺时间;溶栓前后NIHSS评分;症状性脑出血、致残情况。NIHSS评分[7]:该评分包括足底反射、感觉功能、瞳孔反射等15个方面。
2.1 两组等待手术时间、转诊时间及入院到CT、溶栓、股动脉穿刺时间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等待手术时间、转诊时间及入院到CT、溶栓、股动脉穿刺时间比较
2.2 两组溶栓前后NIHSS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溶栓前后NIHSS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症状性脑出血、致残情况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症状性脑出血、致残情况比较
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变化速度快,且病情危急,在确定病情后需及时接受科学、有效的治疗及护理,使病情尽快得到控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8]。以往,医护人员在面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行常规护理,即按照设计的标准(流程)给予患者对应的指导、护理措施,一方面护理内容比较常规,另一方面与患者的实际需求不相符[9]。
近几年,多学科协作为国际上提出的重要医学干预手段,其目的是转变传统经验式、个体式医疗方式为现代的小组决策、协作模式,以加快诊治策略规范化、全方位专业化及医疗资源配置合理化,进而通过质量控制系统提高专业水平,同时进一步加快多学科交叉发展[10-12]。多学科协作护理由多科室部门医生、护理人员共同成立护理小组,集体分析讨论病情后,设计出具有科学性、连续性等特征的护理措施,进而使患者恢复良好[13-14]。
脑组织在中断供血4~6 min后会发生不可逆的损伤,故救治时间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成功治疗的关键[15]。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等待手术时间、转诊时间及入院到CT、溶栓、股动脉穿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分析原因:主要是多学科协作护理路径完善、优化了临床实践中救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程序,组内成员仅需严格执行规定就能取得良好的干预效果,进而缩短救治时间。多学科协作护理路径,使各科室的准备充分,急诊科护理人员术前建立静脉通路,防止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再次实施静脉通路穿刺,节省时间[16]。此外,简化交班缩短了交、接班时间,设计院内App,便于查看患者资料、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沟通,进一步缩短救治时间。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溶栓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多学科协作护理路径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快速取栓后,脑组织血灌注快速恢复,使脑组织损伤降低,有利于恢复脑神经功能,从而提高救治能力[17]。由于多学科协作护理路径的实施,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救治时间,进而使患者得到有效、及时的干预,最终加快神经功能恢复。多学科协作护理路径实施期间,需成立多学科协作小组,划分职责,故促进组内成员充分发挥不同的角色功能,弥补常规护理方式的缺点[18-19]。多学科协作护理路径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个体化、针对性的干预,可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使患者感受到护理服务的全面、优质[20]。
综上所述,多学科协作护理路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救治可缩短救治时间,改善神经功能,降低致残率,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