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万里风鹏正举黑土地点“豆”成金
——记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江连洲教授

2022-09-07 09:19
黑龙江粮食 2022年8期
关键词:大豆加工教授

□ 兰 欣(本刊记者)

位于中国东北方的黑龙江省有着“中国大豆之乡”的美誉,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不仅生长着优质的中国大豆,更执着坚守着一位为提升我国大豆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他就是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原院长、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江连洲教授。他几十年如一日倾心致力于大豆加工理论和技术研究,主持完成了联合国UNDP和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近50项;推动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大豆加工产业技术体系,与国内大豆业同行一起,通过不断创新大豆加工技术拉动大豆生产、推动技术成果转化。身处三尺讲台,他教书育人、改革创新,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研人才,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九万里风鹏正举,黑土地点“豆”成金,江连洲教授将自己的全副身心都无私奉献给了他热爱的大豆事业,2020年被国际食品科技联盟遴选为国际食品科学院(IAFoST)院士,成为国际公认的大豆“院士”。

结缘悠悠豆香 逐梦龙江黑土

江连洲教授出生于1960年,祖籍安徽省。那时南方的大豆种植规模有限,只有在逢年过节时才能享用到的豆腐是他心中最为渴望的珍馐美味。1986年,江连洲教授顺利取得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系硕士学位,又在2005年获得中国农业大学农产品加工学科的博士学位。缘于对儿时那抹豆香的深深怀念,他毅然放弃了其他诱人的工作机会,坚定不移地选择留在黑龙江这片生机勃勃的黑土地上,投身于他所挚爱的大豆深加工研究事业。

“风烟绿水青山国,篱落紫茄黄豆家。”大豆是我国传统的粮食油料兼用作物,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还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在国家食品安全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大豆深加工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及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对于改善国民生活质量、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意义重大。

江连洲教授始终把“科教兴国”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大豆加工领域正处于起步发展时期,道阻且长,很多项目都是一片空白,需要从零开始做起。中国是大豆的故乡,而我们的精深加工技术却远远落后于国外。有一次,江连洲教授到国外参加会议,主办方自豪地和他提起自己国家先进的大豆精深加工技术,并十分骄傲地表示他们在中国消费市场实际上已经形成一种垄断。这深深刺痛了江教授,他下定决心,作为一名食品领域的科研人员,最高追求就是要让国家的科技实现超越,让最新最高水平的科技成果服务国家,服务百姓,一定要扭转现在这种局面!

1996年,以黑龙江省大豆技术开发研究中心和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为主体,依托东北农业大学联合组建的国家级开发机构——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江连洲教授怀着一腔科研报国的热血,干劲满满地走上了工作岗位。通过超强度的劳动和付出,他在最短的时间里接连完成了《新型豆制品保鲜技术的应用》等课题的研究。出色的工作成绩、过硬的科研实力以及诚恳踏实的工作作风使他得到大豆中心上下的一致认可,他被组织任命为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分管大豆深加工各项课题的科学研究工作。

在领导岗位上,江连洲教授在抓好行政工作同时,总是身先士卒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改造实验室、创建股份制公司,夜以继日奋战在实验室里。顾不上吃饭、把办公室当卧室都是常事,他“拼命三郎”的敬业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大家的斗志。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自1996年开始,江连洲教授带领他的团队先后与十余家单位通力合作。历时15年,通过21项国家、省部级课题的支持,开展了大豆蛋白生物改性、醇法连续浸提浓缩蛋白等一系列研究与应用,突破了大豆精深加工共性关键技术瓶颈。江连洲教授不仅在计划时间内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科研任务指标,也为大豆中心开展新产品研制、开发和推广转化成果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了提质增效和技术创新,显著提升了我国大豆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江连洲教授于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两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承担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等学术兼职,先后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多个奖项。当选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农业部大豆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十二五”国家“863计划”主题项目首席专家等。面对诸多荣誉,江连洲教授平静地说:“这只是我的一个起点,大豆的奥秘无穷无尽,我将为此奉献毕生。”他全身心投入到大豆加工理论和技术探索上,心无旁骛的样子被周围的同事们戏称为了不起的“江大豆”。

守护舌尖安全 成果再创新高

虽然已经在大豆精深加工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但江连洲教授并不满足于此。民以食为天,大豆在中国人的膳食宝塔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研发出绿色、安全、方便、营养的大豆制品成为江连洲教授攻克的下一个目标。

灵感总是来源于生活中的有心人。江连洲教授平时非常喜欢喝豆腐脑,他到外地出差时,晚上想喝一碗豆腐脑却没有买到,只好泡方便面充饥,这时灵感的火花瞬间闪烁:如果豆腐脑也能像泡面一样泡着吃就好了!于是,粉末豆腐中试项目诞生了。在他的带领下,团队刻苦钻研三年,最终获得成功,成为大豆食品加工领域的又一创新成果。

我国食用植物油生产主要以压榨法和浸出法为主,但这些加工方法存在油料资源利用率低、使用有机溶剂等问题。为了让百姓能够吃上安全放心的健康食用油,守护“舌尖上的安全”,江连洲教授把解决这些突出问题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带领团队开始着手研究更高效、更健康的榨油方式。

“做科研,实际上就是一个‘坚持’。”江连洲教授经常这样说,也始终是这样做的。在“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等项目支持下,以我国主要油料(大豆、花生等)为研究对象,江连洲教授经过10余年的深入研究开发,成功主持完成了《生物酶法联产植物油脂与蛋白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项目,重点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植物油料生物解离同步提取功能蛋白等关键技术,建立起生物法同步制取植物油脂与蛋白技术体系,开辟了油脂绿色加工战略性新兴产业。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对此,江连洲教授深有感触:“与企业联手拿项目是我们的灵丹妙药,项目只有产业化才能让科研心血变成经济效益、产生社会效益。”2018年11月16日,由江连洲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植物油料高值化生物加工与利用关键技术》,荣获2018年度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农产品加工业十大科技创新推广成果奖。在他的全力推动下,该项目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解离、乳状液破除、产物高值化利用、油脂生物精炼、功能脂质制备等系列关键技术已应用于7家粮油企业,三年里新增销售额52766.25万元,新增利润5921.50万元,出口创汇450.43万美元。

中国大豆有了自己的技术优势,江连洲教授开始把发展目光投向对外合作、网络建设和技术开发上。借着加入WTO等国际间合作的契机,先后与韩国、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相关部门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在大豆育种、栽培、检测、深加工等方面展开研究、交流合作,促进国际大豆产业发展,使中国大豆事业的发展真正走上巅峰。

坚持立德树人 笃行守正创新

在大豆领域,江连洲教授是一往无前的“科研先锋”;在三尺讲台,他则是立德树人的“模范教师”。多年来,江连洲教授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科研接班人。他先后主讲了《植物蛋白工艺学》、《大豆加工新技术概论》、《食品工程学科前沿专题讲座》等9门本硕博课程,其中主讲的《大豆与人类健康》入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编写的《植物蛋白工艺学》(第二版)入选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植物油料生物解离技术》、《植物蛋白柔性化加工理论与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等。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教书育人,江连洲教授始终恪守“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待教学任务,他态度严谨,无论是重复课程还是新开课程,他都会在上课前充分备课,事无巨细。他教学风格独特,习惯于将复杂的专业知识用精炼准确又不失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解给学生听,并不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学会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们热情高涨,学习效率不断提升。他还多次指导学生参加中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等各大赛事,斩获一、二、三等奖共计30余项。

在学生的眼中,江连洲教授亦师亦友,非常关心他们的学习状态和生活状况,谆谆教诲如春风化雨,滋润着他们渴慕知识的心田,鼓励着他们勇攀科研高峰。“老师平日里特别随和,像长辈一样非常关心我们的生活。但是在科研上,对我们要求又非常严格。比如做重复试验,正常做两次就可以。但为了检测数据更精准,老师要求我们至少要做三次。虽然老师科研工作非常繁忙,但对于我们提交的科研论文,特别认真负责审阅,逐字逐句修改,甚至标点符号的错误都会给标注出来。针对论文中‘和’‘与’‘及’三个字应用不准确的问题,老师专门给我们上了一堂讲解课。”博士研究生丁俭回忆说。

脚踏实地、守正创新,江连洲教授用行动践行着自己心中的理想与信念。在他的带领下,学院的科研水平和教学实力不断提升,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承担了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技支撑项目、国家奶业重大专项、国家大豆重大专项、国家星火计划、国际合作项目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80项,科研经费总额达4500万元。已获得科研成果98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50多项,发表科研论文1097篇,其中SCI收录550篇。

风雨润桃李,黑白画春秋;德高有鸿儒,硕果满神州。执教以来,江连洲教授先后为2000多名学生上过课,指导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80余人。主持完成各级教改课题15项,出版著作11部,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和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各1项,发表教改论文16篇。2018年,江连洲教授荣获全国“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称号。

“我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而长大,围绕着大豆产业为社会作出了一定贡献,这是我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为了这份追求,我不断地在努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江连洲教授的话语总是简单朴实,然而他在大豆研究方面做出的成绩却惊天动地。2020年6月2日,江连洲教授成功当选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在江连洲教授和他的团队共同努力下,研发出的40余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的新技术装备陆续在全国18家企业得到推广应用,建立生产线45条,累计创经济效益64亿元,其中9家企业近三年新增利税7.1亿元,创汇2.1亿美元,节支4600万元,真正实现了全行业技术升级、增质提效。

几十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江连洲教授卓尔不群的人格魅力,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让中国大豆颗粒生辉,让大豆食品在舌尖上活色生香。

猜你喜欢
大豆加工教授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杂志订阅单
可加工陶瓷精密铣磨加工技术研究
自由曲面加工中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
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
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
大豆农场
看,塑料制品是这么加工来的
开心格格
恐怖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