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幽灵”水晶仿制品的检测

2022-09-07 05:23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手串水晶红外

鲍 勇

(烟台市标准计量检验检测中心,山东 烟台 264003)

“绿幽灵”指水晶中含有绿泥石包裹体的特殊水晶品种[1,2],绿泥石包裹体在晶体内部常形成特殊的针点状、颗粒状、团块状、云雾状、蠕虫状等形状[3],因此,“绿幽灵”水晶因其图案多样、生动写意而受到广大收藏者的喜爱,成为水晶市场中的热销品种。

最近,笔者所在的实验室接受了一条特殊的“绿幽灵”水晶手串的委托检测。该样品为一条圆珠串手链,外观与常见的“绿幽灵”水晶十分相似,笔者采用常规宝石学测试、红外光谱仪等对样品进行了检测,发现这是一种新型的包裹体造假技术,值得珠宝鉴定工作者引起足够重视,消费者在选购“绿幽灵”时也要注意识别。

1 样品及测试方法

1.1 样品特征

样品(图1)为一条由20粒直径8~9 mm圆珠串连而成的手串,总重量24.8 g。手串圆珠体色为无色透明状,玻璃光泽,内部包裹体呈绿色至灰绿色,呈三角锥状或山峰形,有平行层状结构(图2),与常见的“绿幽灵”水晶极为相似。

图1 “绿幽灵”仿制品手串样品Fig.1 The “green phantom crystal” imitation sample

图2 样品中的暗绿色包裹体Fig.2 Dark green inclusions in the sample

1.2 测试方法

采用偏光镜、折射仪、紫外荧光灯、宝石显微镜等仪器进行了常规宝石学特征测试。

使用德国布鲁克BRUKER TENSOR 27型傅里叶红外光谱仪,采用表面漫反射法对样品及其包裹体进行了测试,测试条件:实验温度27±2 ℃,相对温度60%,分辨率4 cm-1,扫描次数16次,测试范围为400~4 000 cm-1。

2 测试结果及讨论

2.1 常规宝石学特征

常规宝石学检测结果显示,样品手串的珠粒为非均质体,偏光镜下可见“牛眼干涉图”,折射率为1.55(点测法),样品主晶(无色透明部分)显微观察可见气液两相包裹体(图3)。检测结果表明,样品可能为天然水晶手串[4]。

图3 样品中的气-液两相包裹体 100×Fig.3 Gas-liquid two-phases inclusions in the sample 100×

放大观察发现,“绿幽灵”包裹体有些异样,与常见的“绿幽灵”水晶内部的点状、线状、不规则弯曲状的绿泥石包裹体不同,样品的绿色包裹体由大量不规则矿物晶体颗粒组成,颗粒大小较为均匀(图4),呈三组平行排列“V”字形,且包裹体“V”字形条带的边缘平直、间距及宽度基本相等(图5)。

进一步检测发现,样品的暗绿色包裹体部分由大量不规则晶体颗粒组成,颗粒硬度较高,部分颗粒断面呈金刚光泽至亚金刚光泽(图6);在365 nm长波紫外灯下包裹体部分颗粒呈现弱至强橙黄色荧光(图7)。

图4 暗绿色包裹体由大量不规则矿物晶体颗粒组成 60×Fig.4 The dark green inclusion is composed of a large number of irregular mineral crystal particles 60×

图5 包裹体呈规则的三组平行排列的“V”字形Fig.5 The inclusions are arranged in regularsets of three papralleled V-shapes

图6 包裹体内的不规则晶体颗粒呈现亚金刚光泽Fig.6 The irregular particles show subadamantine luster in the inclusion

图7 包裹体内不规则晶体颗粒在长波紫外灯下呈弱橙黄色荧光Fig.7 The irregular particles show a weak orange-yellow fluorescence under LW UV light

2.2 红外光谱测试

分别对样品无色部分及绿色包裹体部分进行红外光谱测试,并使用OPUS软件进行分析。

测试结果(图8)显示,样品主晶(无色部分)在中红外区吸收带主要位于480、 550、780、800、1 120 cm-1和1 180 cm-1处,为水晶的特征吸收谱带[3]。

图8 样品的红外光谱Fig.8 FTIR spectra of the sample

绿色包裹体中红特征吸收谱带呈类似氧化物矿物吸收谱,即红外光谱在1 000 cm-1以上无吸收,吸收带一般在800 cm-1以下,谱带数目少且常为宽带[5],检索并比对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团体标准T/CAQI73-2019《珠宝玉石鉴定红外光谱法》第A.2.79合成碳硅石的红外反射谱图A.182[6],结合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出版的国家标准GB/T 16553-2017《珠宝玉石 鉴定》第5.4.13合成碳硅石鉴定特征[7],确定样品中绿色颗粒状包裹体为合成碳硅石。

2.3 讨论

水晶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宝石材料,通常,含有丰富包裹体的水晶会比纯净的水晶商业价值更高。如含有丝状、针状金红石矿物的“金发晶(钛晶)”、含有红色赤铁矿的“草莓水晶”、含有绿泥石矿物包裹体的“绿幽灵”水晶等。市场上利用包裹体造假技术制作的各种仿制品屡见不鲜,如利用激光内雕制作的“白幽灵”水晶[8],拼合处理的“金发晶(钛晶)”等。

天然碳硅石是Henri Moissan于1893年在陨石中发现并以其姓名命名的矿物。随后在陨石、金伯利岩及蛇纹岩中都发现了天然碳硅石SiC[9],但水晶中出现碳硅石包裹体却未见报道。合成碳硅石作为新型宝石学材料出现,便以其亚金刚光泽、高硬度、高折射率、高热导性、强色散等良好的宝石学特性成为天然钻石的替代品。本次检测中发现将合成碳硅石用于宝石的优化处理还是首次,这类仿制品具有一定迷惑性,在鉴定和购买时需注意。

3 结论

(1)本次检测的“绿幽灵”样品实际是人工“注”入包裹体的仿制品,仿制品由天然白水晶加工而成,内部的暗绿色晶体颗粒为合成碳化硅(SiC)晶体颗粒,造假者将天然白水晶开出三组平行的“V字型”槽,再注入合成绿色合成碳化硅(SiC)颗粒模仿天然“绿幽灵”的绿泥石矿物包裹体。根据GB/T16552-2017《珠宝玉石 名称》应定名为水晶(处理)或者充填水晶,且应在附注中说明“绿色包裹体为人工充填处理的合成碳化硅”[10]。

(2)由于水晶是一种较常见的宝石材料,特殊的包裹体往往会提升水晶的价值。造假者选择天然水晶做原料,加入人工包裹体,使检测难度加大。鉴定时要注意放大观察,结合包裹体的红外光谱分析。

猜你喜欢
手串水晶红外
网红外卖
“资源一号”02卫星可见近红外相机、宽幅红外相机在轨顺利开机成像
一张水晶卡告诉你浪漫都在哪
闪亮的中国红外『芯』
汤定元:中国红外事业奠基人
什么样的文玩佛珠手串值得收藏
蓝水晶般的大眼睛
文玩手串有怕
玛瑙手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