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感设计中的多觉叠加解析

2022-09-07 03:07李宜真孙宁娜
大众文艺 2022年16期
关键词:通感交融感官

李宜真 孙宁娜

(江苏大学,江苏镇江 1 820019)

一、通感多觉叠加及分类

(一)通感

通感又被称作“移觉”,就是把多种不同的感官感觉彼此关联、连接、交融起来,即感觉挪移“以感写感”。在《心理学大辞典》里,通感主要指能引起另一种感官的反应。钱钟书在《通感》文章中写道:“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此修辞手法可以解释人的五种感觉能够彼此贯通,互相转化的,从而实现现实与理想的双重综合性体验。通感当中的“本觉”是能够激发用户通感反应的,而通感中的“通觉”是在用户产生通感反应的过程中随之引发的其他感觉,也是一种动态体验。

(二)通感中的多觉叠加

多觉叠加,是在感觉挪移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深化和发展,是多种不同的感觉相互组合在一起,这种组合在一起的感觉通过生活经验,认知联想等关联起来,产生连锁反应,最后再叠加融合相互产生作用,使用户具有更加深层次的感官体验。

(三)通感多觉叠加的分类

多觉即多种感觉。如物体的大小、声音的高低、颜色的鲜亮等特征追加感应到人体的五觉器官时在大脑所呈现的景象,这里主要包含视、味、触、嗅、听等感官觉信息,它是所有认识活动的起点,也是最简单的反映形式。感觉包括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种。(如图1)在本次多觉叠加的设计研究中,主要以感觉分类当中的外部感觉为设计因素(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进行探索。多觉叠加具有连接性、增强性、综合性等设计特征,本文可将其分为连接和交融两种类型。

图1 感觉分类示意图

1.连接

连接是多觉叠加的基础,它是当多种同样的本觉感受出现,接着有一种或者多种不同的通觉跟进,前后相随,互相连接,可使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感觉或是感觉特征都进入到通感表达的范畴。美学专家弗里德里希•西奥多•维舍尔在19世纪讲道:“感官都不是孤立的,它们是一个感官的分支,多少能够相互代替,一个感官响了,另一个感官作为回忆,作为和声,作为看不见的象征,也就起了共鸣”。这样也可以让一些次要的感官可以参与进来,层层递进,相互连接,相互转化,实现用户的多感官体验。(如图2)

图2 多觉叠加本觉-通觉“连接”作用图

如韩愈的《听颖师弹琴》中“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皇。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刚开始琴声响起的时候,轻和缓慢,婉转优雅。作者将全曲的节奏和旋律用不同的通觉感受表达。刹那间琴声高起,如同万匹骏马奔腾,冲向前方,战士们迎战杀敌的以视表通觉的画面,然后琴音变得悠扬飘逸,缓慢的时候,就好像柳絮轻飘,在天空上自由飞舞,这又是一种视觉通觉描写。接着琴声又热闹起来,高低音来回切换,仿佛又看到了一只凤凰在领唱的奇妙景象。最后琴音变高,如同攀登悬崖,寸步难行。琴音滑到低处时,好像失足者一落千丈。作者结合自己的记忆联想将琴声用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受去描绘,都为了能更好地描写琴声的美妙动听。

2.交融

交融是当一种本觉的出现,然后,多种不同通觉感受相互跟进,使参与的感官感觉更加的丰富多样,达到自身感觉和联想之后的各感官感受或感觉信息相互渗透,彼此交融,交相呼应,达到本中有通,通中有本,甚至是本觉和通觉难以分辨的全新体验。(如图3)

图3 多觉叠加本觉-通觉“交融”作用图

如当代作家何立伟先生的《白色鸟》中:“河堤上野花开遍了,有的是红色,有的是黄色,一盏一盏如歌的灿烂。”在这里作者将颜色称之为“灿烂”,歌声原本在语言学的定义当中都是以嘹亮,响亮等词汇润色表达的,但在此句当中,作者通过自己的认识与理解巧妙地用本该修饰鲜花的词汇“灿烂”来表达歌声,通过红黄色的野花让读者潜移默化、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歌声,两者相互配合,互融,都以“灿烂”来修饰,把视觉和听觉交融起来描写。

二、通感设计中的多觉叠加

(一)通感设计

通感设计是在通感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感知觉视角出发,借助基于感知觉经验的触发和联想,通过对产品进行新诠释,将用户从较为单一的感知方式中释放出来,并将不同的感官体验相互融合,创设出具有 “新鲜感”“惊奇感”“趣味性”的感觉路径和形式,触发多维度的用户体验。通过激发用户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可以有效地弥补用户的认知不充分的短板,与此同时为用户的体验添砖加瓦。目前无论是通感产生的生理学、哲学原理、应用的发展规律,还是通感的类型和通感相关联性的理论研究等,都为通感设计研究做好了长足的铺垫,同时也推动了通感设计更好地发展。

(二)通感设计中的多觉叠加

“多觉叠加”是多种感觉的唤起和组合,其突破了单一感觉的局限性,从多维角度唤醒和刺激用户的本能和记忆,也是感觉挪移的进一步的丰富、深化和发展。通感设计中的多觉叠加在产品应用中使设计师一方面将信息有效、准确传递给用户,另一方面帮助用户准确触发和实现感觉转化,同时强调各感官的共同参与,从而丰富用户的感官综合体验。

三、多觉叠加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美国设计家普罗斯说过:“人们总以为设计有三维:美学、技术和经济,然而,更重要的是第四维:人性”。人是设计的根本,设计是围绕人而服务的。以人为本的设计需要设计师去关注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内心情感和使用后的回忆。与此同时Goebert 和 Rosenthal 他们也认为“产品不仅是为利益而生,更多的是为了维系它与用户之间的情感。通感设计作为一种设计方法,是一个设计师在产品创新的过程当中较为有效的设计方法。融混通感设计中多觉叠加理论,使用户的各个感官可以共同参与,并多维视角的接纳认识产品,提升丰富用户的感官综合体验。

(一)多维视角激发用户记忆联想,实现多感官连接

通过立体化、多维度的视角对各感官觉获得的信息进行叠加,激发用户的潜在记忆与思维联想,这一过程不仅把储备知识融化汇合,同时也能让用户具体的所见、所听、所感、所品、所闻相互作用,实现多感官之间的相互连接。

例如:日本Nendo工作室设计的一款由不同燃烧程度呈现不同色彩的蜡烛,间接表达一天的时间变化,名为“ 日落蜡烛”,(如图4)首先,视觉上此蜡烛与普通蜡烛并无太大的差别,但当其燃烧后视觉上便区别于寻常蜡烛,烛芯的颜色从暖黄色变成冷蓝色,就如同太阳缓慢落山的景象,从多个不同的视角激发用户过去的记忆和想象联想,从而勾勒起用户对环境温度下降的触觉感受。然后,在燃烧的过程当中由烛芯的颜色变化所散发出来相应的味道,从清新到浓郁,激起了用户联想到天色渐暗的视觉感受。蜡烛熔化变小的过程中,用户通过视觉信息和嗅觉信息,不由自主地刺激其他感官进行回响。(如图5)

图4 多觉叠加案例-落日蜡烛

图5 多觉叠加案例模型

相对于传统蜡烛无论是从视觉上还是嗅觉上都有一个明显的增强,通过多个不同感受的同一本觉与多个不同的通觉自然的相互连接转化,用户不再是单纯的功能上的使用蜡烛,而是在使用蜡烛的同时联想到渐晚的落日画面,感受到时光逝去,不禁溢出怅然失落之意。

(二)引导用户多感官信息自然转化,实现各感官交融互通

通感设计中的多觉叠加应用到产品包装和广告中,通过感官通道的增射和转化,可以有效地引导用户多感官信息之间的转化,帮助用户准确实现一个感觉与多个感觉之间的叠加融通,帮助使用者在对产品本觉感知的同时,能够自然而然的想象到产品通感表达的感觉感受。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让用户体验到不仅是本觉、同时也是本觉和通觉一起产生的作用,有效地增强体验感,多个感觉相互融合,达到本通觉难以辨别的多感官体验。丰富用户对于产品的情感需求,提升了用户的感官综合体验。

例如德芙巧克力的产品包装和宣传设计中借用带有咖啡色的丝绸质地向购买者传达“心随心动,纵享丝滑”的味蕾联想体验。(如图6)将咖啡色的“丝绸质感”与巧克力的“丝滑感”巧妙和谐地搭配在一起,这样的画面能够引导用户实现感觉转化,使用户从视觉、味觉、触觉多感觉自然的转化,实现了一个本觉到多个通觉的多感官交融互通。巧克力在舌尖上融化的感觉如同丝绸一般丝滑香甜,从视觉到味觉的联想,不由地勾起用户的味觉享受和强烈的购买欲。(如图7)

图6 多觉叠加案例-德芙巧克

图7 多觉叠加案例模型

感官体验是指用户通过感官刺激所得到的视、听、触、嗅、味等感觉信息,并形成的知觉感受和体验,是一切体验的基础。感官综合体验强调用户认识和熟知周围环境的同时,能够获得最大值的各感官感觉信息,并对感知的信息提取加工,这一过程中不仅具有主次性,同时也有一定增强性,是一个综合性的体验过程。而通感多觉叠加是一个复杂的转化过程,要求各感觉之间的相互转译、互为交融。因此,通感必定会丰富用户的感官综合体验。

总结

目前将通感设计应用到产品设计中,首先,对于设计师而言,一方面完善了设计方法,帮助设计师更好地进行实践创新。另一方面,厚实产品力,让产品有更独特的创新性,更好地服务于用户。设计师将多觉叠加应用在产品设计中,使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多感官相互连接、相互融合,赋予产品新的生命力,使产品更加具有趣味性和易用性。其次,对用户而言,使用户对于产品的感觉不停留于一维,而是带给用户1+1>2的感受与感官综合体验。最后,本次通过研究多觉叠加的概念、分类和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案例等,完善了通感设计理论,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

猜你喜欢
通感交融感官
基于像似性理论的俄汉语味觉通感形容词研究
真美
说通感
通感修辞很美妙
感官训练纸模
例谈“通感”修辞手法
感官训练纸膜
交融的独特优雅
王秋杨:自然庭院和现代家居构建交融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