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婕娟(甘肃:环县曲子镇青天幼儿园)
在幼小衔接阶段,教师在对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和培养中,需要遵循幼儿的思维认知发展规律,创设科学的探究条件,鼓励幼儿在生活教育学习中,能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教师在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过程中,围绕建构主义和认知发展理论,鼓励幼儿在自我结构性认知中,通过对生活事物的异同分析、问题探究、实验论证等方式,剖析生活事物的本质内涵和逻辑关联,促进幼儿科学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发展。教师明确幼儿科学探究的发展目标,在兴趣引导和积极的探究体验中,帮助幼儿获得知识经验,培养幼儿掌握基本的探究技巧和方法,发展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幼儿教育活动的开展需契合幼儿本身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心理特征,直白地告诉幼儿所有的知识理论概念,反而会限制幼儿的综合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需围绕幼儿主体而开展。要根据幼儿的心理特征和思维认知规律,鼓励幼儿对生活事物进行科学探究,在观察分析、猜想假设、实验论证和交流合作中,自主获得对科学知识的学习,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幼儿天性活泼好动,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心,教师要基于幼儿的心理特性,设置趣味性的科学游戏,让幼儿在亲身实践和感知体验中,深化对抽象理论知识的认知。在科学探究的交流分享中,每个幼儿之间都可以分享交流自己的探究成果,在交流互动和反思评价中,促进幼儿语言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通过幼儿之间的互动交流,拓展其思维发散,让幼儿能够从多个维度进行科学全面的客观论证,从而得到正确的理论认知。教师在兴趣引导和积极的活动体验中,强化幼儿的科学探究行为,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展科学探索活动,是幼儿认识世界、学习知识、获得经验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在科学教育引导中,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在很多时候,部分教师将教育的重心主要集中在科学探究的成果上,而忽略了对幼儿探究过程的指导评价。科学探究的发展目标主要围绕三个层面开展:首先是积极的情感态度,在兴趣导向下,幼儿能够自主参与探究活动。其次是在探究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经验的积累,幼儿通过技巧方法,自主完成对理论知识的归纳总结。最后就是,幼儿在趣味性和知识性的综合学习中,发展自己的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教师在对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中,需加强探究过程中的指导,从而在知识、记忆、情感、思维的整合教学中,实现对幼儿的综合培养。教师在探究活动的设置中,有时会脱离幼儿熟悉的生活,并且缺乏对幼儿的启发引导,导致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失去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必须立足幼儿的实际,推行生活化和启发性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幼儿能够立足熟悉的生活情境,在探究实践中完成对抽象知识概念的解构。探究活动的设置脱离了幼儿的实际认知,会导致幼儿科学探究的成效难以得到有效提升。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教师往往会忽略自身指导者的角色。教师在突出幼儿主体地位的同时,需在探究活动中加强对幼儿探究思维、认知路径的点拨启发,而不仅仅是在探究任务驱动中,让幼儿进行自由探究。幼儿在自由探究中缺乏明确的探究目标和方向,会很容易导致探究活动流于形式。教师在充分尊重幼儿主体自由探究的基础上,应对幼儿探究过程进行整体监控,通过思路点拨、错误纠正、问题启发等形式,拓展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提升科学探究活动的实效性。
教师在发展和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过程中,要带领幼儿从课堂走入真实的生活之中,实现知识教育和生活学习的有机联系。教师应避免口授知识的枯燥讲解,而要让幼儿在生活中,通过自身的感受体验和观察分析,进行生活化的探究。应立足幼儿的思维认知特点,引导幼儿通过对生活情境的具象认知,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概念。在生活化的教学中,幼儿通过视觉认知、触摸感知等多感官的体验学习,了解生活事物客观特征的基本属性。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幼儿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生活探究项目,引导幼儿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能够进行猜想假设,并在生活的观察分析中验证自身的猜想。例如,有的幼儿在生活观察分析中,看到同一种类的植物,由于位置方位的不同,导致生长的差异。教师可鼓励幼儿通过对生活事物的观察分析,剖析生长条件的不同对植物的影响。幼儿在认识生活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中,猜测水分、温度、阳光等差异是植物生长异同的关键因素。教师可以启发幼儿在生活中对园区内的植物进行综合分析,让幼儿在真实的形象认知和环境体验中,激发自主探究兴趣,在生活中证明和验证自己的猜想假设。教师应将知识教育还原成为生活化教育,引导幼儿在真实的生活认知中,通过自主探究,完成对理论知识的学习。
教师可在教学中提供趣味性的生活材料,指导幼儿利用常见的生活材料,进行实验探究,深化幼儿对抽象知识理论的认知理解。例如在“沉与浮”的实验探究活动中,可鼓励幼儿搜集各种生活化的材料,并猜测自己所搜集的生活物品放入水中是会浮起来,还是沉下去,并启发他们进行深入思考。在物品浮沉的实验探究中,指导幼儿对每件物品的浮沉数据进行整理,并让幼儿在浮沉现象的观察感知中,验证是否和自己想的一样。为了提升实验探究学习的科学性,教师可将每个幼儿进行合理分组,在幼儿自主研究的过程中,推动幼儿之间的互助交流。可以采取分组实验设置,鼓励每个幼儿小组完成自己的实验探究设计,针对实验猜想、实验过程、实验现象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记录,并鼓励小组成员归纳实验探究结果。在幼儿小组的实验探究之后,教师可启发幼儿思考,沉下去和浮上来的物体有什么不同,通过幼儿小组的自主研究和讨论交流,总结归纳出物体浮沉的知识概念。随后,教师还可启发幼儿根据对知识概念的理解,运用理论知识改变物体的浮沉现象,让幼儿不仅在实验探究中归纳出知识概念,还能通过实验创新,提升运用能力。譬如,有的幼儿选择通过在水中放入大量的盐,从而让沉下去的物体能够漂浮,这时,教师就可借助生活化材料的实验探究,让幼儿能够在科学探究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认知理解。
对于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和培养,本质上是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需通过问题的引导启发,指导幼儿在自我认知和问题导向的矛盾冲突中,产生新的探究问题。引导幼儿在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思辨探究中,拓展思维发散和创新能力。教师在幼小衔接教育中要加强对幼儿的设问引导,鼓励幼儿在具象认知中培养抽象能力。例如可以设置趣味性的手影游戏,让幼儿在光源下,通过手部动作的变化,还原出对应的动物形象。通过对手影游戏的积极体验,启发幼儿思考光和影子之间有什么联系。教师在问题的引导中,应鼓励幼儿进行猜测和实验论证,剖析光和影子之间的联系。幼儿通过手电筒的光源照射,认识到光源受到物体的遮挡产生了影子,而照射光线的高低不同,会影响影子的拉长和缩短。此时,教师可继续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在光源对物体不同角度的照射下,影子的呈现和物体之间有什么联系?启发幼儿深入思考物体不同角度照射下的投影规律。教师在问题设问中,可引导幼儿进行积极思考和思辨探究,在问题导向的驱动中,指导幼儿利用游戏探究,通过手电筒照射物体,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了解光源和投影之间的规律联系。教师通过探究问题的设问引导,让幼儿学会思考。
在科学探究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围绕幼儿的认知结构和学习能力,完成对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内容的整合以及教学组织活动的科学实施。在知识技能教育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介入指导,加强对幼儿情感态度和理念价值的综合塑造。教师应完善对教育环境氛围的塑造,创设安全自由的探究环境,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究积极性。在教育内容的设置上,要充分发挥探究活动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给予幼儿积极的心理氛围,让幼儿乐于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教师在教育指导中,要加强幼小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衔接,实现对幼儿主体的综合发展培养。同时,要促进与家长的合作,让家长也参与到对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中,实现家庭和园区教育优势的有效互补,推动家园共育。教师要定期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观念,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指导方法,让家长可以在生活中加强对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综合培养。教师和家长应保持交流沟通,定期分享幼儿的发展状态,引导家长能够将园区的科学教育转变为家庭教育应用,在家庭指导中,发展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家园共育的相互协作,实现对幼儿的综合培养。
在幼小教学衔接中,教师应促进对幼儿科学探究行为的转化,设置趣味性的个性实践应用项目,鼓励幼儿能够自主完成科学探究,并解决相应的生活问题。教师可鼓励幼儿根据自身的理论认知和探究兴趣,进行生活的个性实践,让科学探究活动回归生活,提升幼儿的创新应用能力。在个性实践活动中,教师可引导幼儿对生活事物和日常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作为科学探究活动的主题。同时对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多方面的猜想,并对探究方向和可能出现的结果做出推测和假设,在探究计划的实施和实验论证中,完成对生活探究项目的解决。教师要引导幼儿走进生活中,根据自身的结构性认知,自主完成对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从而提升自身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生活中,有的幼儿选择了生活调查报告分析,通过对生活事物的观察、数据的罗列,最后得出对生活事物的观察结论。还有的幼儿喜欢做实验,选择了一些简单的趣味生活小实验,作为日常生活的小窍门,完成对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和科学探究。在课堂中,教师应鼓励每个幼儿展示自己的科学实践成果,通过口语讲解、手动演示等方式,分享自己的创意设计和探究思路。教师再对幼儿的实践作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幼儿认识到其中的不足之处,并指导其进行改进。教师在肯定幼儿实践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积极的评价鼓励,能够强化幼儿的科学探究行为,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幼小衔接的背景下,教师要以发展幼儿科学探究能力为教学目标,有效整合统一教学内容和教学主体,根据幼儿的思维发展规律和学习认知特点,科学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引导。要在幼儿的内在兴趣驱动中,鼓励幼儿进行大胆的猜想假设和实验论证,使他们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技巧方法,内化知识经验,从而掌握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