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旭辉 叶志红(福建:厦门市集美区教师进修学校厦门市集美区灌口小学)
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孕育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中草药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自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爆发以来,中草药在这一特殊时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中草药在生活中十分常见,但笔者发现,学生对中草药的相关认识知之甚少,甚至很陌生。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中草药文化?二十多年来,笔者致力于中草药文化研究,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传承与弘扬中草药文化,厚植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因地制宜,开发中草药校本课程;扎根课堂,挖掘中草药育人元素;学科融合,彰显中草药文化魅力;科技赋能,赋予中草药文化传承活力。
本校地处农村,周边有着相对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在STEAM 理念下探索和开发中草药校本课程,是学校科学课程的有益补充,也是中草药文化传承与弘扬的有效途径。
在中草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对中草药在生活中熟悉和应用程度,在不同年级以一些生活中常见药食同源的中草药、果蔬、五谷作为学习载体,进一步优化中草药校本课程开发年级内容设计,提高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表1 :中草药校本课程开发年级内容设计
中草药种类繁多,在许多药籍、药典中,介绍中草药时更多地使用学名、科属、性味、药用价值等表达方式,药名专业、介绍语言生涩,不利于学生认知,而且同一种中草药因地域不同名称也不尽相同,造成学生的畏难心理,成为中草药文化传承和弘扬的瓶颈。因时、因地制宜开展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采用生活化的表达方式,避免变成生硬的药学、植物学再现,使中草药文化更接地气、更贴近学生生活。以下为四年级校本教材案例。
闽南小吃鼠曲粿
小朋友,你吃过以下美食吗?你知道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吗?
鼠曲草是菊科,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鼠曲草茎叶可入药,为镇咳、祛痰、治气喘和支气管炎以及非传染性溃疡、创伤之常用药,内服还有降血压疗效。
鼠曲草是鼠曲粿的主要成分。观察黄、白花鼠曲草,比较其中不同之处。
结构特征 种 类黄花鼠曲草 白花鼠曲草茎叶花
制作鼠曲粿
配料:糯米500克;糖350克;鼠曲草50克。
制作步骤、方法:1.清洗;2.煮软并捶打(搅拌)成泥;3.放入糯米团加水(适量食用碱);4.加糖,捶打至水流状;5.包馅料(花生或芝麻);6.上锅蒸35~40分钟。
附资料:鼠曲粿历史。(略)
为了更贴近学生生活,闽南中草药校本课程开发,结合当地传统风俗产品的制作,与当地特色传统民俗节日及二十四节气相结合。例如:清明节认识鼠曲草、制作鼠曲粿;端午节认识艾草、制作艾草粿;大暑节气认识仙草、制作烧仙草;霜降节气认识薄荷、制作中草药香囊;冬至节气认识姜、制作姜母鸭、姜撞奶等。通过一系列富有特色的传统中草药实践活动,感受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在实践中体会学习中草药文化的乐趣。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充分发挥科学课程育人功能,为全体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与发展机会,满足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科学教学中,充分利用中草药资源,激发学生进行中草药探究、体验乐趣,并从中挖掘育人元素,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例:《中草药的根》STEAM课例
(片段节选)
师:刚才观察了几种常见中草药,它们分别是什么?观察了这些中草药的根,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1:车前草的根很细很多,一条一条的,长长的。
生2:风葱的根与车前草的根很相似,像老人长长的胡须。
生3:鱼腥草的根较细,但是中间有主根。
师:每种中草药有多少条根?每条根有多长?有哪一组测量了?
生4:我们小组量了,最长20厘米。
生5:我们数了有15条根。
……
师:你们观察测量得很仔细,而且还能具体用长度、数量、粗细具体数据等来描述根。除了认识根的形态特征,你还知道它们的哪些作用?
生6:风葱可以炒蛋。
生7:车前草炖汤清热降火。
生8:鱼腥草煮汤喝,用来治咳嗽
……
师:这些中草药可以食用,还可以药用。
《中草药的根》STEAM课例目标分解STEAM维度S(科学)T(技术)E(工程)A(艺术)M(数学)教学目标分解1.知道不同中草药的根可以按照形态特征进行分类;2.不同类型土壤生长着不同的中草药,体会中草药的多样性;3.能够列举中草药的根对人类食用和药用做出了哪些贡献。1.通过实地观察常见中草药的根,了解根在自然界中的状态;2.根吸水的实验,比较不同中草药根的吸水性有什么不同;3.参与种植中草药,了解不同中草药种植方法。1.通过拔中草药,体会根的作用及其对土壤保护的重要作用;2.确定问题,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采集并完成根的压制或浸制标本。1.根据不同中草药,绘制其根的特征;2.对比中草药根的特征,标出重要识别部位。1.观察(测量)中草药的根及根的数量,记录长度等数据;2.尝试画中草药根的平面图,和3D打印的根立体模型对比。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目标已从“能力本位”走向“素养本位”。将中草药文化校本课程与多学科融合,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渠道。通过引入与学生日常密切相关的学科教学和生活情境,遵循融合重组的原则,将情境与任务有效联结,通过“德”“乐”“画”,搭建中草药文化与学科之间融合的桥梁和纽带。
“德”中有“中草药文化”,在“体验”中感受中华传统美德。鼠曲草是常见的中草药,尤其在清明节期间生长特别茂盛。在中华传统节日——清明节中,闽南地区的人们经常会用其来制作“鼠曲草粿”(闽南地区俗称“黑草龟”)。学生在认识了鼠曲草的植物学特征后,教师用资料呈现闽南地区人们为纪念过去艰苦岁月,感念先辈,而在清明前后制作“鼠曲草粿”的历史典故。学生在了解鼠曲草粿后,更深切感受到其背后的中草药文化。在实践体验环节中,让学生了解鼠曲草粿的制作原料、制作方法,亲身体验鼠曲草粿制作的全过程,并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通过这样的德育活动,弘扬热爱劳动的中华传统美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价值观,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乐”中有“中草药文化”,在“吟唱”中丰富中华文化底蕴。音乐课适逢端午节,我们引入朗朗上口的关于中草药文化的童谣:“五月五,艳阳照,家家门上插艾蒿;挂丝线,戴香包,娃娃乐得蹦又跳;吃粽子,划龙船,纪念屈原永记牢。”师生一起一边打着节拍,一边诵童谣。在音乐学习中,融入传统的中草药文化,激发学生对中草药文化的学习乐趣。
“画”中有“中草药文化”,在“创造”中描绘美好未来。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中草药写生,进行干花、花艺制作等。例如:把认识中草药薄荷作为载体,让学生借助放大镜观察薄荷,在实物的观察活动中,学生很容易就能观察到薄荷叶形态及气味特征:叶椭圆形,边缘有锯齿,表面有淡绿色绒毛;闻起来有淡淡香味、凉凉的……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画笔呈现出更为科学的、真实的薄荷。教师进一步提供辅助资料,不断完善薄荷的植物学鉴别特征。同时让学生在中草药的学习实践中的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近几年,人工智能发展迅速,各种智能化设备,如:可穿戴智能设备(VR)、3D 打印等设备的出现,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人工智能是未来的主流。而在中草药文化传承方面,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的思维和表达上,要把中草药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创新中草药文化表达方式。在创编中草药校本课程时,融入可穿戴智能设备、3D 打印等现代技术,用现代科技赋能,赋予中草药新的生命力。
引导学生为常见的中草药,亲手制作中草药铭牌。在铭牌贴上该种中草药的“二维码”,学生通过对中草药植物铭牌信息的读取,即能得知该中草药的植物学特点。指导学生绘制校园中草药园及中草药图谱,打造虚拟中草药园,利用互联网技术,把各种草药植入园中;利用可穿戴设备、手机等既能“云游”中草药园,又能针对中草药问题进行互动交流;在网络中共享中草药园,促进中草药文化共享,提高中草药校本课程的辐射作用,让中草药文化“墙内开花墙外香”。
结合校本课程,开展中草药作品DIY 等创客活动。结合当前时事,制作中草药作品,如:利用豆子制作冰墩墩、雪容融;利用3D 打印制作三叶草、玉兰花挂饰、书签、艺术摆件等;组织中草药文化编程创意活动,开展以讲述“中草药”故事、传承“中草药文化”为主题的创意编程活动,让学生收集古代和现代名医、名著,了解并掌握关于“中草药”趣事、故事,利用编程软件编写中草药故事,采用动画、游戏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开发一批极具创意色彩与科技含量的“中草药文化”纪念作品。例如:中国古代名医、名著,李时针和《本草纲目》;屠呦呦与青蒿素;中草药与新型冠状病毒;等。通过编程竞赛和展示等系列活动,一方面,提升学生的编程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另一方面,让学生对“中草药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尤其是通过科技赋能,赋予中草药文化传承活力,为“中草药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添上富有时代感和科技感的一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学生是天生的科学探索家、实践者,我们要积极创设平台,基于STEAM 理念下中草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动手实践、人际交往等能力,进一步厚植中草药传统文化自信,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草药文化,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