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论坛:共谋旅游复苏 共商高质量发展

2022-09-07 05:19:08褚昆雅
云南画报 2022年8期

文/褚昆雅

杨洪文/摄

2022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在昆明举办期间,结合旅游消费市场需求和旅游业复苏契机,组委会举办了多场专业论坛活动。其中,《智慧旅游创新发展论坛》《中老铁路助力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论坛》《RCEP框架下国际旅游交流与合作发展论坛》备受业界关注。复苏、交流、发展是论坛的关键词,同时还发布了《昆明倡议》和《中老铁路国际旅游发展云南倡议》,将为区域和全球旅游业的复苏及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一:变革与发展

“智慧旅游创新发展论坛”是本届旅交会的首场主题论坛,出席嘉宾、学者、业界专家及代表们围绕着数字科技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主题发表演讲,分享各自在智慧旅游领域的研究成果,希望共同推进中国旅游业智慧化发展,推动文旅产业向更高水平迈进。

论坛上,专家学者们就无人机测绘新技术助力文旅产业、产业元宇宙——数实融合新动能、旅游数字化与目的地品牌化营销实践、数字技术推动现代旅游产业变革、云南省智慧全域旅游的思考与实践、智慧城市建设和旅游发展实践等内容进行主题分享。专家们认为,以元宇宙内容供应链为核心的产业变革,将能够催生新的产业和新业态,在未来十年,中国旅游业会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产生有力度、有规模的一场革命。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演进,大数据、物流网、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旅游业各领域各环节。推动旅游智慧化、高端化、定制化,既是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满足文化旅游消费升级的必然要求。对于云南,着眼于旅游高质量发展和数字云南建设,继续纵深推进智慧旅游创新发展,是旅游转型升级和变革的重中之重。

作为重点打造的核心区域,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站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上,以“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创”产业布局为主线,推进文旅产业由单一的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向复合的文旅融合发展模式转变。

此次旅交会上,滇池国家度假区管委会与云南省旅游规划研究院揭牌成立“度假区产品创新联合实验室”,并为首批专家智库成员颁发了聘书。该实验室由度假区国投集团公司与云南省旅游规划研究院联合创建,以“既守护好滇池生态环境的‘绿水青山’,又打造好周边空间绿色发展的‘金山银山’”为理念,以高站位、大领域、特色化为目标组建专家智库,为度假区在生态保护、业态规划设计、产品研发、金融投资、开发建设、运营管理、项目咨询等环节的创新提供专业支持,为重构生态度假区高质量发展模式和打造全国生态文旅标杆项目注入活力。

何新文/摄

关键词二:开放与复苏

在《RCEP框架下国际旅游交流与合作发展论坛》上,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以《以更加开放的区域主义促进入出境旅游复苏》为题发表演讲。他认为,积极践行开放的区域主义,RCEP将为包括旅游在内的区域和世界经济带来长期利好,而随着RCEP的落地推进,成员国旅游业将在更多领域和更高层面展开竞争与合作,在目的地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旅游推广、数字经济、人力资源和对外开放等方面也将提出更高要求。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2012年由东盟发起,目前拥有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十国等15个成员。截至2020年底,RCEP缔约国GDP达26万亿美元,出口总额达5万亿美元,均占全球总量的30%左右,作为世界上参与人口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在各国经济增长普遍放缓的现实背景下,RCEP为全球疫情后复苏和地区繁荣带来新的动力。缔约国之间不可逆的开放承诺,大大提高了市场准入的确定预期,有利于增强成员国的相互信任和发展信心,并为成员国之间的人员往来和旅游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制度保障。

RCEP与区域内旅游市场关联紧密,对出入境旅游市场的恢复与发展将产生显著的影响。据统计,2019年,RCEP国家接待境外游客总数量达到3.8亿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3000亿美元,出境游客总数量达到2.6亿人次,产生旅游消费4300亿美元,分别占全球的24%和31%。2019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排名前十五位的国家和地区中,越南、泰国、日本、韩国等RCEP成员国就占了10个。

随着RCEP各项承诺逐步落实和建设步伐的加快,各伙伴国对中国出入境旅游市场和旅游服务贸易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增强。但是,在戴斌看来,旅游部门和业界对RCEP还缺少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出入境旅游市场恢复与产业合作的政策储备急需加强。

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国际旅游,特别是中国与RCEP成员国的入境和出境旅游陷入了全面停滞状态。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课题组的综合测算,假设疫情全面结束,在较低和较高的不同恢复场景中,当年的中国游客前往RCEP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人数规模分别为4100万人次和9600万人次,吸引RCEP成员国访问中国的旅游人数规模分别为2900万人次和6300万人次。而在疫情常态化下,中国出境游客最关注旅游目的地的安全因素。

杨洪文/摄

贾翔/摄

此外,RCEP提升贸易和投资开放度,要求更多人员流动方面的便利化政策配套。随着成员国商务人员流动的增多,将会带来更多的旅游客流和旅游消费,成员国良好的旅游产业基础和旅游服务贸易,有助于旅游产业链的重构和优化,为区域内整合旅游要素提供了更好条件,尤其是高品质的人力资源、科技、金融、文化创意,都将为旅游业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从高端酒店、精品民宿的运营、管理人才,到户外潜水、帆船、冲浪项目的资深教练,从度假区、度假地的管理者,到露营、自驾的专业团队,现代旅游业急需的专业人才跨国流动,将助力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特别是自驾游、夜间旅游、研学旅游、冰雪旅游等细分产业的专业化供给不断优化。

戴斌建议,成员国旅游部门及智库机构要积极引导旅游业界和市场主体了解RCEP、融入RCEP、用好RCEP,在制度创新的基础上推进市场创新。要加强旅游数据统计与数据分析领域的合作,鼓励航空、铁路、公路和海洋部门与旅游业界合作研发跨境自驾旅游、专列旅游、邮轮旅游等新产品,推动边境旅游示范区和跨境旅游实验区建设。

关键词三:昆明倡议

2020年11月,RCEP完成正式签署,当今世界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自贸区进入建设阶段。RCEP成员国的旅游市场和旅游产业规模巨大,是推动世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充分发挥RCEP效能,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等地先后出台政策,指导和鼓励企业了解、参与RCEP,有力推进RCEP框架下的国际旅游交流与合作。作为亚洲规模最大的专业旅游展会,为更好地探索RCEP对国际旅游交流与合作的影响,充分发挥旅交会的国际化平台效应,打造RCEP旅游合作亮点,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举行了《RCEP框架下国际旅游交流与合作发展论坛》。RCEP作为国际旅游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制度框架,成为本届旅交会讨论的重要议题。论坛以RCEP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并发布了《昆明倡议》,提出进一步拓展多样化的交流机制、多层次的对话平台和交流合作平台,推动旅游企业以“RCEP视角”重构供应链、价值链,为全球旅游业复苏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杨洪文/摄

云南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依托突出的地缘优势、良好的合作基础,将旅游业作为对外开放的先导产业,把旅游高质量发展中形成的开发模式、技术手段、管理方式、体制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等要素辐射出去,把昆明、西双版纳、德宏、红河、保山、大理等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旅游服务中心和国际人文交流中心,在中老铁路、中缅铁路等跨境通道沿线形成旅游带动跨越发展的先行示范区。

携程集团副总裁李欣玉认为,在RCEP框架下,跨境旅游市场发展潜力将进一步得到释放,各成员国大多为中国重要的客源地和出境游目的地,这为我国旅游企业开拓国外市场带来更多机遇,相信RCEP有助于区域旅游市场消费活力的迅速恢复。康旅集团董事长杨敏认为,RCEP的实施对于旅游行业是个重大机遇,整个行业需要着重加强三个方面的建设。首先,应加强旅游信息平台的建设,以便RCEP成员国游客及时掌握旅游目的地的各类准确信息;其次,要给予旅游投资企业在金融政策方面的支持,这有利于旅游投资企业更好地承担把景区建设好、服务好的责任;最后,需要不断优化旅游市场环境,加强旅游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

论坛上,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了《合奏RCEP最强音,共创旅游好未来》专题研究报告。该报告依托中国旅游研究院长期跟踪研究形成的国际旅游研究基础和与合作伙伴联合建立的自由行大数据联合实验室,梳理了RCEP成员国的旅游发展情况,分析比较RCEP城市的国际旅游影响力,从中国出境游客的视角审视疫情和疫情防控常态化状况下RCEP成员国的旅游目的地旅游状况,对游客的喜好和关注有了更为清晰的理解。

此次论坛致力于搭建起RCEP框架下旅游交流与合作的沟通与对话平台,可以就RCEP伙伴间如何提升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促进投资、建设旅游目的地、开拓市场和优化供应链等方面展开有益的探讨,为RCEP伙伴间开创新的旅游合作空间,期望通过论坛达成广泛共识,并且将高层的推动和产业的自主参与紧密结合,以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RCEP迈上新台阶。

关键词四:云南倡议

在本届旅交会上,中老铁路沿线旅游是最亮眼的主角之一,展厅内的中老铁路展区人头攒动,几场主题论坛中也有同中老铁路宣传紧扣的智慧碰撞和推介活动。

中老铁路自2021年12月3日开通以来深受欢迎,据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消息,截至2022年7月22日,已累计发送旅客436.4万人次,日均近2万人次,今年暑运更是创下单日发送旅客5.1万人次的新高。本届旅交会上,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索“铁路+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其中一项重要的合作内容就是“推进中老铁路旅游开发”。

此外,通过本届旅交会的《中老铁路助力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论坛》,来自中老两国相关部门、企业、协会、专家代表围绕着“中老铁路+旅游开发”,分别发表《中老铁路促进中国—东盟加快形成统一大市场》《云南“铁路+旅游”实践与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以中老铁路为先导,构建澜湄国际文旅黄金经济圈》《创新发展中老铁路国际旅游,构建云南国际国内双循环旅游市场格局》等演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想法和方案。

杨洪文/摄

参会各方在论坛上共同发布了《中老铁路国际旅游发展云南倡议》,倡议开发好沿线铁路资源与产品、建设好中老铁路国际旅游带、运营好中老铁路国际旅游品牌、发挥好中老铁路旅游对亚洲合作与共同发展的促进作用。倡议提出,要持续推动中老铁路沿线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智慧旅游设施、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开发好“铁路+景区”“铁路+村镇”“铁路+城市”“铁路+酒店”“铁路+购物”“铁路+餐饮”等融合性旅游产品业态;开发好“铁路+航空”“铁路+公路”“铁路+航运”等复合式联运国际旅游产品。

同时,充分发挥中老铁路设施联通和RCEP协定政策联通的作用,推动昆明、万象成为中老铁路旅游的双国际集散中心,将西双版纳打造成中老旅游离岸中心,将中老铁路客运打造成亚洲的“东方快车”,推动旅游要素不断向中老铁路集聚,推动中老铁路率先成为亚洲铁路旅游主动脉和亚洲国家之间国际旅游倍增,带动沿线旅游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持续巩固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地位。

各方将共同谋划中老铁路旅游高质量发展,共同塑造中老铁路国际旅游品牌,不断丰富和注入中老铁路品牌新内涵,把中老铁路建设成为提升两国生态环境的风景带、扩大两国往来的旅游带、展示两国风情的文化带、促进两国发展的经济带和增进两国情谊的友谊带。持续提升亚洲国家和亚欧国家之间互联互通水平,推动沿线城市、国家之间的双边和多边旅游合作,促进亚洲形成长期的常态化的旅游合作机制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