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智能停车引导系统的研究

2022-09-06 02:52翟爱民
今日自动化 2022年8期
关键词:空位停车位车位

翟爱民

(北京南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1499)

伴随我国国力的增强,汽车数量变得更多,尤其是在大城市以及沿海一带。现如今,伴随商场以及住宅小区的增多,产生了大面积停车场。就大多数居民区以及商业区来讲,停车管理系统已属于不可缺少的配套设施。由于机动车较多、缺少系统布局以及管理不够有序等因素,造成停车场使用率不够高。车主需入场时找车位,在离开停车场时需取车以及找到出口,这样都会浪费一定的时间,可能导致拥堵情况。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人们更加注重智能引导技术,更加青睐于可视化引导系统,它具备较高的工作效率以及较好的可靠性等。所以对于空位辨别引导系统来讲,具备相当理想的运用前景。物联网技术的进步,为处理此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可借助网络装置、车道设备等,来构建停车系统,它有着空位自动辨别以及引导等功能,进而为使用者提供更加便捷的停车方式。达到智能停车系统属于较为复杂的过程,文章解析相关技术时,针对性地涉及其中有关内容,着重基于无线传感网络以及辅助停车系统进行探究,分析准确选取车位的方法,且结合最佳路径改进选取,来建立停车辅助系统。

1 物联网以及智能交通

物联网主要是利用GPS 系统等信息传感设备,同时结合有关的协议要求,将互联网同有关物品开展全面连接,在此基础上达到信息交换及通信,进一步促进智能化识别及跟踪等流程的泛在网络。针对智能交通系统,其中融合了多项技术,如信息技术等,是在此基础上构建的大范围的、可以实现实时有效运输的管理系统。有利于全面增加运输效率,确保交通安全,降低交通问题,对环境质量进行优化,增加能源利用率。针对智能交通领域,物联网有着广泛的运用,是物联网中产业化成功发展的典范[1]。智能停车诱导的设计,对于智能交通系统,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系统的使用能够显著降低城市拥堵情况,降低对道路的占用现象,进一步增加停车设施利用率,同时有效减少车辆尾气排放,减少噪声污染,充分发挥改善交通环境的作用。

2 影响停车的因素

为促进智能停车的发展,需先对用户在停车过程中的相关因素开展分析。结合统计调查数据得知,针对用户停车选择来看,产生影响的因素是非常多的,一般涉及下述因素,停车位大小、停车位方便程度、到达停车位所需的时间等。需对这些数据开展全面分析,基于用户的视角着手,来明确相关的影响因素。

(1)车位步行至出口的距离。一般情况下,对于停车人员来讲,当其停车完成之后,由停车位置步行到停车场出口,这一过程中所需的距离较为重要,通常会把车辆停放在步行距离最短的位置。以地下停车场为例,一般要乘坐电梯来离开,作为停车场的步行出口,对于停车人员来说,通常会把车辆停放在电梯附近的车位置,如此可以降低步行时间,还能顺利乘坐电梯出去。

(2)停车舒适性。根据停车舒适性来看,它涉及车位的大小、停车及离开的操作难度、车位附近是否停放了其他车辆等。

(3)入口至车位的距离。通常情况下,停车人员都想要以最短的停车路径完成停车。对于停车诱导系统来看,最短停车路径的设计是一个相对困难的问题。

3 智能停车引导系统原理

(1)数据流向。在系统的构成数据流向中数据服务器为关键所在,也属于流向的中心,它除了能够采集多个系统所传送的执行信息,比如车位信息系统,使用者结束停车后,及时更新停车状况与空余车位,并且会把全部信息传递至云端保存服务器内,如此便能够处理对号数据,同时也能够对用户具备准确的引导方案。根据实际传输来分析,数据流通相当密切。具体来讲,对于车辆信息收集来看,它通常为触发式收集方式,把信息传送到处理器内,这样就能够达到科学引导操作。因此相比之下,停车引导以及采集系统之间的数据流动并不多[2]。

(2)工作原理。在开展信息采集时,一般是把监测设备安装到相应的停车位上,从而对具体的停车信息开展全面采集;对路况信息开展采集,通常情况下,都是对主干道车速开展检测,以此获取平均的车速信息。然后把这些信息上传到数据处理中心,根据数据流可以知道相应的信息。因此,在对数据开展处理过程中,在掌握停车位信息后,还可以对各条道路来往车辆的车速信息开展搜集,这样一来,借助数据处理服务器,当车停入相应位置后,可利用数据实时更新,对停车场中所有车位信息开展统计法分析,并把数据发布到云端处理器,以及停车场外数据端,如此将实现采集系统和存储服务器之间的数据流动。根据有关的提示信息,以及手机及网页获取的信息,停车人员能够掌握停车场的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用户的实际需要,来选择停车场停车。基于该描述来看,能够在城市行车中,对停车位开展场外引导。

4 无线传感网络

无线传感网络的核心功能为空位辨别以及车辆登记,这属于智能引导的基础。系统会把辨别的空位展现于模型之中,便于使用者停车取车,为路径引导提供地点。基于此,系统结合物联网环境,针对不同模块芯片,开展研究选型,设置硬件电路,同时开展测试,构建无线传感网络。它融合了多项功能,比如信息收集、研究以及控制等,为方案执行奠定硬件基础[3]。选择了嵌入式模块,将其当作主控制端,通过ZigBee 模块采集以及传送信息,期本质上属于无线网上协议,在此之后,同数个传感器装置进行融合,进而构成无线传感网络。当对主控制器进行选取时,鉴于有着较多车辆,需对位置以及车牌进行上传,同时需安装路径辨别算法,所以应该具有较强的数据处理以及保存能力,对处理快慢方面也提出较高要求。故而,选择了集成ARM 单片机以及DSP 芯片,后者功耗不高、运算准确,并且拥有了主控以及信息处理功能。空位辨别能够利用的传感器较多,像光敏传感器。通过进行有关的测试,最后考虑使用磁阻传感器,它的灵敏程度较高以及有着高分辨率。现如今很多停车场均选取红外线检测器来开展空位辨别,实际上根据有关调研得知,无论是红外线传感器还是超声波传感器,它们的准确度并不高,并且可能会被损坏。本文所阐述的系统,空位辨别为停车线路布局的基础,需尽可能避免传感器出现异常,提升准确度,所以考虑磁阻传感器更满足该场景。对于传感器节点,它基于总线以及监测节点衔接,来对车位情况进行监测。通过ZigBee 把信息传输到主控平台,基于保存以及整合车位信息,借助路由节点把数据传输到上位机,在合理设计节点的基础上,达到消息传送以及接收。

5 智能引导停车路径算法

(1)选取最佳车位。对于非智能车位选取方式来讲,它通常由使用者自行选取,不过因为种种因素,比如不了解停车场,选取停车位并非最佳。本算法以使用者层面看待问题,鉴于对有关因素的考虑,比如车位占用状态,为使用者选取最佳停车位。用Ri 表征路径编号,Si 代表空位编号。基于车位检测模块获取占用情况,研究相关因素,比如行车时间等,对备选停车位进行明确,鉴于对有关因素的考虑,像停车场之中的车流量,向路径提供适当权值。针对每一条道路,设置车速是V<Ri,Rj>(i,j=1,2...),场中车速上限是V1,则某一道路(编号是i 至j)的车速是:

其中μ表示车流量系数,基于统计数据获取。结合上式,将实测道路距离和速度进行相除,进而能够获取道路权值:R<Ri,Rj>=D<Ri,Rj>/V<Ri,Rj>(i,j=1,2...)(2),针对目标路径,若其长是D,在停车场之中,车辆行驶均速是V1,步行均速是V2,据此能够算出由入口到停好车,走路到出口的时长:

式中,T'表示泊车所需时长;α代表时间系数,数值大小介于0~1,可基于变化该系数大小,进而针对行车、步行时间,对二者的比重进行调节。系统测试中,通常选取α=1,不考虑步行时间[4]。结合式(3)算出入口到备选车位,所需要的一共时长(T),在总时长最小的情况下,即停车所需时长最短,则对于这一备选车位,就能够看成目标车位。

(2)路径规划。对于Dijkstra 算法来讲,它属于相当经典的路径算法,可以获取某一节点至全部节点最短行车路线。其计算原理为:由起点朝着外围搜索,遍历全部节点,直到搜索到出库,获取最理想路径。它的不足为,计算不快,效率不高。当具体运用时,通常情况下均加上预处理方式,也就是分层计算。因为在不同停车场之中,环境有所差异,较为复杂,对此,优化传统算法,也就是Dijkstra 算法,通过有向带权图,向路径提供适当权值,其符号要求的道路才进行考虑。为更好进行简化,把路径都视为节点,同时开展编号,当对路径进行搜索时,把车位以及路径节点依次处理。对于路径节点的处理:结合目标车位地点,获取相应的路段编号。构建2个路段节点集合,用M、N 来表示,前者涉及入口路段节点与它的最低权值,后者涉及别的路段节点和有关的权值。由N集合获取权值最低节点,把它转移到另一个集合内,且对N的权值进行更新处理。重复此操作,直至目标节点存在于集合M内,在这个时候,把节点进行连接,就能够建立最佳行车路线。

(3)测试效果。在进行硬件测试时,编写程序烧录到主控平台,对传感器进行检测,判断能否实时更新占用状况,数据信息能否利用ZigBee 发送到主控平台。同时测试不同的干扰情况,是否影响数据的精准以及全面。通过测试,数据收集终端工作没有异常,有效完成无线网络传输,满足预期目的。对于软件测试,把平面模型以及车辆状况当作参考,判断软件能否获取有效路径。首先需结合相关内容,比如备选车位以及道路状况,进而来明确最佳停车位。按照空位识别发现,停车场一共存在6个空位,编号是S1~S6。场内路径长度恒定,若仅对距离权值进行考虑,则S3属于最佳车位。在进行计算时,全面考量了距离以及路况权值,该车位所处路段(R11),目前道路情况相对拥挤,路段权值偏高,忽略不计。在全面考量之后,选择了S4节点,将其看成最佳车位,结合路径布局算法布局出最优路线是:停车场入口-R2-R4-R13-R14-S4。显而易见,最后设置的路径很好地避开了拥挤路段,比如R5路段以及R11路段。

6 信息的处理与发布

数据收集以及处理端,主要借助了C 语言来设置软件程序,使得开发变得更加容易。同时根据MySQL 数据库,保存车位以及车辆信息,能够符合服务器的应用需要。信息传递以及发布端,软件上应该达到的功能为:在车辆进场的情况下,先明确全部空位信息,再通过算法找到最佳车位,同时给出最佳停车路线;利用网络装置把信息传输到服务器,基于其可视化界面,把信息展现于使用者终端之上,引导使用者驾车到最佳车位[5]。信息发布端选择了B/S 架构,达到了客户端统一,把功能统一于云端,也就是服务器,终端在合理安装浏览器的基础上,就能够达到信息共享,进一步完善了客户端功能。详细实现过程为:使用者借助浏览器朝着服务器发出请求,接收同时产生响应,将请求信息返回至浏览器,一般是车位以及路线图;浏览器解释实施HTML 文件,展现于使用者界面。此外,系统借助了RSTP 协议,进而达到了信息发布目标,它属于双向通信协议,能够有效传递相关多媒体信息,比如声音以及影像,本系统传输的为车位以及路线信息。

7 结语

智能停车引导系统的开发,达到了空位辨别且产生有关平面图,辨别出最理想空位以及引导路径。本系统运用之后,能够充分使用车位与提升运行效率,为车主节约时间,从而针对停车场管理,有效提升其水平以及效率。此外,系统具备可视化界面,基于车场环境构建模型,实时展现空余车位。在行驶至停车场中,就能够借助终端平台来获取车位位置,且及时停车。如果车主不了解停车场环境,则能够开展停车引导;系统会通过多种提示方式,比如语言来开展停车诱导,助力用户提升停车效率。

猜你喜欢
空位停车位车位
为了车位我选择了环保出行
蹲守停车位
我自己找到一个
车位上的数
Zn空位缺陷长余辉发光材料Zn1-δAl2O4-δ的研究
地下停车位不动产登记探析
开车出行的你,今天找到停车位了吗?
一个车位,只停一辆?
空位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片谈语言交际中的空位对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