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实习基地建设改革与探索
——以南阳理工学院生物工程专业为例

2022-09-06 15:53郭书贤罗建成李慧星于海彦
科教导刊 2022年19期
关键词:工科基地生产

程 爽,郭书贤,罗建成,李慧星,于海彦

(南阳理工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河南 南阳 473004)

新工科建设是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大力培养“大国工匠”和高层次工科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在新工科建设中,除了建设新兴的工科专业外,对传统工科专业进行有效改造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工科的新要求,利用传统工科大学集约的工程技术优势面向新兴产业进行战略调整,并进行相应的学科重组和扩展。南阳理工学院生物工程专业作为地方本科高校的传统工科专业,如何将新工科理念融入并贯穿到培养方案和培养过程中,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生物工程专业一直在努力探索和实践。

生物工程是以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为基础,由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工程学等课程作为基础课程,一个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宽口径专业。南阳理工学院生物工程专业自2004 年创办,同年正式招生,从专业办学开始就始终紧紧围绕生物工程专业培养目标,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生物工程专业培养模式建立和培养方案制定;在生物工程专业教育中实践教学活动占总学时比重不低于25%,其中,校外实习是高等学校实践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该环节能使学生直接接触社会和生产一线,通过生产实习获得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同时在生产实习中,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发挥主导作用,是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良好机会,在生产实习中,不仅使动手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提高,而且大大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现阶段本专业以新工科的全新视角探索生物工程人才的培养新模式,旨在培养能胜任在高等院校、相关科研机构,或在轻工、医药、化工等行业从事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在生物工程专业实习实践环节中,学院和生物工程专业教研室高度重视实习实践教学活动,培养了一批从事生物工程实习指导的年轻教师,建设了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并通过健全实习的管理体制和教学改革,实习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南阳理工学院生物工程专业于2012 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于2021 年获批河南省一流专业,与河南省京德酒业有限公司、河南巨龙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福森药业有限公司等多家河南省知名企业共建生物工程专业实习基地,在实习基地的建设和维护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将其进行总结,希望对应用型地方高校生物工程本科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和维护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借鉴。

1 生产实习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

生产实习是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学生一次难得的接触工业化生产的机会。由于联系实习单位难度大、师资队伍薄弱、学生积极性不高、考核制度不健全等原因,使生产实习并未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总体上看,不管是地方本科高校,还是211、985院校,包括生物工程专业在内的本科生产实习教学效果欠佳,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1 企业配合度低

企业接纳学生进行实习实训,会从不同程度上影响或干扰企业正常的生产活动。例如啤酒生产企业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企业在旺季往往要加班加点进行生产从而保障市场供应而无暇接纳学校的实习外,而在淡季通常处于半停产状态,学生在此时去企业则无法接触到每个生产环节,生产实习效果不佳。在接收实习学生的过程中,企业除了要派出骨干技术人员指导实习外,还需要在管理和安全方面投入额外的人员和精力来配合校方完成实习工作。目前接收实习的企业多是与高校老师存在一定的合作关系,迫于人情压力而勉强接收学生实习,对于实习效果并不关注,这种对企业没有“好处”的实习模式使生产实习基地建设困难重重。

1.2 师资队伍不足

高质量的实习实训的完成,需要理论知识扎实并具备行业背景的实习指导教师和认真负责的企业兼职教师共同配合。在实习开始前,需要实习指导教师在了解整个行业的发展现状和熟悉企业生产现状的基础上先向学生普及理论知识,学生进入企业后,由企业兼职教师具体指导实习过程。由于实习实训环节实践性要求比较高,从而对指导该环节的老师要求也很高,要求指导教师既懂专业又懂技术,而且对本行业具备一定的认识和资质。目前,高校教师的来源通常是青年博士毕业后直接应聘进入高校任教,即使其教育经历有工科背景,但是由于任教时间短,在学校往往只承担一两门专业课,缺乏本专业系统知识和在生产一线进行实际生产的经历,往往无法胜任指导实习这一教学任务;而企业兼职教师通常没有纳入学校实习环节的统一管理,在实习过程中通常也是走个过场,敷衍了事。

1.3 学生兴趣不高

生产实习一般安排在大三下学期(第六学期)进行,此阶段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对本专业有一定的认知,但缺乏对将来就业的具体规划。部分学生已经确定考研的方向与学校,感到实习对考研并无直接帮助,对实习无法全身心投入;而有就业意向的同学往往眼高手低,虽然学校定期有职业规划辅导,然而对就业市场的需求并不了解,对于生产一线的岗位也缺乏足够的求职热情。基于以上原因,学生对生产实习的热情普遍不高,实习效果欠佳。

1.4 实习考核方式不当

生产实习在生物工程培养方案中属于必修环节,但是由于以上种种原因,生产实习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实习往往成了“工厂一(几)日游”,学生走马观花地看,返校后交一份“搬运式”的实习报告,整个实习就草草收场,学生很难在实习环节中对理论课学习到的知识进行验证和提升。

2 新工科背景下的生产实习基地建设

2.1 学校的高度重视

南阳理工学院于2010 年全面启动了“星月计划”,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行业产业布局,加强与南阳及周边地区重点企业联系,鼓励教师们各自发挥专业特长,带领学生进企业、入车间,为企业技术革新、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等提供支持,联合申报课题100 余项,共建了100 余个校外实训教学基地。广大教师积极到企业一线实践锻炼,通过深入企业,了解企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更新了专业培养方向;青年教师们的专业基础能力、科研能力、实践教学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行业或工程背景的“双师双能型”教师,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有了更多接触企业的机会,也高度符合学校培养服务地方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办学定位。

2.2 教师的积极响应

在学校积极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大背景下,青年教师纷纷走出校园,积极联系企业赴基层一线进行挂职锻炼,努力向“双师双能型”教师转型。教研室根据教学计划,动员并分批选派青年教师通过“河南省博士服务团”、南阳市“百人进百企”等不同形式赴企业进行全脱产和半脱产的挂职锻炼。目前,生物工程专业青年教师70%以上具有企业或行业挂职经历,通过在企事业单位的锻炼,青年教师纷纷表示收获很大。在企事业单位挂职期间,通过考察、学习、参观,对所服务企业的企业历史、企业文化、发展前景等有了深入了解,获得了所在企业及相关行业的许多新信息、新思想、新观念,学到了很多新方法、新知识、新经验,锻炼了能力,扩展了视野,丰富了经历,部分老师还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签订横向项目合作协议,为企业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2.3 实习基地的开辟与维护

要与企业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必须要给企业一些“甜头”。通过学校的大力支持,广大教师主动出击,在与企业建立起联系的基础上为企业进行更深入更广泛的合作。学校老师根据企业的要求,为企业解决生产一线遇到的各类问题,有的问题在挂职期间未能完成,通过签订横向合作项目合同的形式可让老师们回校后继续为企业服务。仅以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为例,2018—2021 年度,与企业签订“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合同共计100 余份,合同到账金额达1200 余万元,与企业合作申报各类专利50 余项。企业通过与学校、老师的广泛深入合作,得到了实惠,也愿意为学生实习提供更多的便利。

2.4 实习模式的改革

根据新工科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生物工程专业对原有的生产实习实施方案进行了深度改革,学院新建了可同时容纳50 人的虚拟仿真实验室,购买或自主开发了适用于本专业的工程化虚拟仿真软件,新建了啤酒、黄酒、酶制剂3 个工程化实验室作为校内实习基地。从以前单一的实习模式改为由理论及虚拟仿真实习、校内工程化实验室实训、企业综合生产实习三部分组成,具体实习内容及主要组织形式见表1。通过实习模式的改革,一改之前单一的实习模式,不仅丰富了实习内容,考核方式更加多元化、过程化,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尤其在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学生无法外出到实习企业进行实习,在校内通过工程化实训和仿真上机实训也较为圆满地完成了实习这一必修环节。

表1 改革前和改革后生产实习的比较

3 校企双方共建实习基地,实现双赢

学院积极开展实习基地建设,以生物工程专业为例,目前有较为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10 余家,均为河南省企业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其中与河南省京德酒业有限公司共建的实习基地已获批“2020 年本科高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平均每年接纳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实习200 余人次,是目前实习基地中基础条件建设较好,稳定有序运行的代表之一。在该实习基地的建设和维护过程中,我们也初步取得了一些成绩。

3.1 科研成果层出不穷

2018 年度,由河南省京德酒业有限公司和南阳理工学院共同申报并获批“河南省工坊啤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该平台,南阳理工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参与制定《工坊啤酒及其生产规范》团体标准1项,《工坊啤酒机械煮沸回旋锅》等行业标准4 项;申请并或授权发明专利5 项,实用新型专利10 项,外观专利20项,软件著作权5 项,编写“十三五”规划教材《精酿啤酒酿造技术》1 部,发表相关科研论文10 余篇。

3.2 师资队伍能力得到提升

通过多种形式的挂职锻炼,多位老师考取了如食品检验工、酿酒师、品酒师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生物工程专业老师获得国家二级酿酒师资格十余人,品酒师资格十余人,其中刘冰冰老师还荣获“河南省技术能手”称号,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培养大大充实了生产实习的校内指导教师队伍。除此之外,学院聘请了多位在行业企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人员作为兼职教授,除了在生产实习环节进行指导外,还深度参与到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环节,与校内指导教师进行深度合作,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3.3 实习效果初见成效

同学们通过实习不仅完成了教学大纲中既定的任务,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种形式的实习掌握了Autocad、Aspen等常用绘图和设计软件工具,能完成简单的工程设计和图纸的规范绘制;收获满满的同学们都感到实习过程中下的功夫没有白费,在进行毕业设计时得心应手;部分毕业设计题目更是来自企业生产一线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由企业导师和校内指导老师共同指导,其中部分优秀的毕业设计已经被企业应用于生产实际。依托生产实习,2017 年—2019 年,本院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100 余人次,其中在全国化工设计大赛中取得了全国二等奖、河南省赛区一等奖,李慧星老师指导的《酿造型百香果果汁发酵型精酿啤酒的研制》荣获全国移动互联创新大赛中原赛区本科组银奖。

3.4 实习带动就业

改革后的生产实习受到了学生的广泛好评,学生在实习结束后表示收获很大,不仅是对于课程的一次练兵,而且对于实习企业所属的整个行业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觉得这个方向很有发展前途,毕业后有投身该行业的意愿。学院成立“精酿啤酒”社团,团队成员的“大学生精酿啤酒的生产与销售”项目入选2017 年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其中的核心骨干成员江玉成同学入驻南阳理工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创办南阳市问鼎啤酒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并荣获2017 年河南省大学生创业之星选拔赛三等奖。2015 届毕业生刘庆国毕业后就入职河南省京德啤酒有限公司,目前已取得国家三级酿酒师资格证书,是该公司的金牌酿酒师,迅速成长为该公司的青年骨干。

综上所述,通过持续的实习改革,实习效果初见成效,校企双方、师生双方都受益多多,尤其是从2019 年底至今,许多学校的生产实习因疫情影响无法正常开展,本专业通过虚拟仿真项目实习和校内工程化实训仍然保质保量完成了生产实习,而且做到了校企双赢,实现了师生共同成长进步这一良好效果。新工科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生产实习作为生物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永远在路上。

猜你喜欢
工科基地生产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建设研究
阿宽的生产小组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注意注意!吸管来袭
天津大学:成立全球首个新工科教育中心
2017年农药生产企业新增生产地址备案名单
食品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