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安琪
《游吟诗人》是威尔第最著名的歌剧之一。歌剧的旋律壮美悠扬,令人回味无穷,所有的歌剧院排演这部歌剧时,必须找到声乐技巧最高超的歌手,才能完美演绎该剧。我们对威尔第的很多歌剧都非常熟悉,因为他的旋律是非常有代表性的,节奏分明,旋律性很强,让人过耳不忘。对于歌剧《游吟诗人》以及威尔第的研究我们接触得很多。对这部作品也很熟悉,但是关于《游吟诗人》、背后的故事,尤其是戏剧原著中潜藏着的许多有意思的东西,同样值得我们挖掘与思考。
卡尔西亚·古铁雷斯(García Gutiérrez)生活的年代是西班牙浪漫主义文学兴盛的时代。他在医学院学了两年就放弃医学,专写剧本。他写了很多作品,其中代表作就是《游吟诗人》。1836年,年轻的古铁雷斯就完成了该剧本。一开始大家觉得他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诗人与小作家,没有演员愿意认真考虑这部剧。于是古铁雷斯决定参加卡洛斯战争,加入政府军,驻扎在离马德里不远的地方。后来他得到好消息,著名演员安东尼奥·古斯曼(Antonio Guzmán)可以参加这部剧的演出,所以古铁雷斯常偷偷溜到剧院里参加排练。
根据当年的报道,首演日大获成功:“首演当晚,走廊、过道都被堵得水泄不通。演到第三幕结尾,剧就没法继续演下去了,所有的男人站起来喝彩,女人们手中的手绢被泪水浸湿了,不停地在哭泣,戏剧演出不见了,只有大家对剧中人物、对作家、对西班牙的喝彩。当时还没有让作家本人上台谢幕的礼仪,但是这部戏剧结束,观众不停地鼓掌,一定要作家古铁雷斯本人出来谢幕。他慢慢地被观众们的喝彩推到台前,他穿着深色的朴素外套,眼镜上是被泪水打湿的水雾,他的胡须也被泪水打湿。他的表情谦虚,凝重又有点悲伤,双臂如同灌铅一样垂下来,他不善于表达此刻的感情,但是他晶莹的黑色眼珠中噙着泪水。”
西班牙19世纪文学创作背景
19世纪头三十年,是18世纪的新古典主义继续存在的时期,另外在英法流行的浪漫主义也在西班牙文坛流行。大批流亡国外的文学家、知识分子回国,其中有里瓦斯(Rivas)公爵,也有古铁雷斯等人。他们受到欧洲其他国家的文学熏陶,于是西班牙的浪漫主义文学发展起来。其文学特点是:捍卫个人与民众的自由,为了追求民族的根、追溯历史的源,很多作品喜欢回归到遥远的过去,抒发对中世纪的怀念;著作中充斥着伤感情绪,突出个人主义,认为现实枯燥无味,不接受现实,追求异国情调、东方主义、美洲主义等;作品中极力赞赏粗犷的大自然,把民间的东西提高到艺术高度,使得歌谣曲、民间文学复兴;宗教观念是泛神论,对国内政治、伦理道德、哲学、宗教等领域发生的事件极为关注;作品中显示出强烈的叛逆和独立精神,他们都有改变社会与世界的强烈愿望,但又对社会期望值过高,对一切都理想化,愿望无法实现,于是对现实社会产生不满;他们的作品大多带有悲观态度,甚至颓废、病态的情感,喜欢追忆逝去的时代,十分喜欢撰写中世纪或黄金世纪的主题和人物。《游吟诗人》就是典型的浪漫主义剧作,是一部骑士戏剧,散文文体与韵文体并用,主题触及捍卫荣誉等问题。浪漫主义剧作特点是打破“三一律”的束缚,突出了人类的激情,充满神秘气氛和夜晚景观,舞台设计复杂,场面壮观。
原始戏剧剧本创作特点
戏剧的原作作者卡爾西亚·古铁雷斯,他同样也是威尔第另外一部歌剧《西蒙·波卡涅拉》的戏剧原作的作者。威尔第对西班牙文学非常熟悉,对于诗歌、散文也有很多的研究,而古铁雷斯本身就是诗人出身,所以他的戏剧作品语言韵律感强,具有歌唱性。一部歌剧脚本在这样的诗韵性强的戏剧脚本中诞生,首先就具有了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古铁雷斯的戏剧原著采用的是诗与散文的文体,使用了很多西班牙诗歌体常用的手法,如收尾四行诗(Redondillas)、八音节五行诗(Quintillas)、民谣体(Romance)、自由十一音节诗(Endecasilabossueltos)、自由体诗(Silva)等等。当然剧中也有散文体,这是作为诗人出身的古铁雷斯所挑战的文体,他需要寻找散文中特别的韵律,而不像诗歌那样更加容易寻找到节奏与韵脚。用散文体描写的戏剧场景也是为了用散文文体的独特语言表达方式,来丰富之前的诗歌体中单调的押韵规则。
从词汇上来说,作家使用的还是相对简单的词汇表达,只是有一些特殊的专有名词和需要表达特殊语气的动词,还有一些比较陈旧的名词的用法,这些在首演时也使观众们不太容易理解。整部剧作还是保留了西班牙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风格。除了历史背景的重要性,戏剧文本利用了他的音乐性线条的文学语言,给予了我们人文的情感表达。即使在戏剧冲突最激烈,剧中情节最残酷最悲剧的时刻,还是能够转化成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特有的一种歌唱式的表达与韵味。另外从戏剧节奏上来说,古铁雷斯比较擅长的写作方式就是在每一幕结尾都设置悬念,在平衡与不平衡的节奏中推进了情节的发展,整个戏剧强度有着一个坚强的发展曲线,这样可以牢牢地抓住观众的心,让矛盾不断叠加、推进。
原剧中的历史背景
首先,我们确定一下“游吟诗人”的定义。游吟诗人是中世纪出现的,主要是以贵族与骑士为主,其中包括一些平民艺术家。他们擅长吟咏英雄与其功绩、讲述英雄们的爱情故事、批判时事等。比如西班牙中世纪出现的《熙德之歌》,就是游吟诗中保留最完整的长篇战功歌。它是无名游吟诗人们演唱的民间叙事体诗歌的最初表现。在很多文学作品中,游吟诗人也被认作是有魔法的一类人,歌声充满了魅力,通常通过歌声去引诱大家闺秀坠入情网。正如此剧中的曼里科用歌声吸引了皇宫之内的女侍官莱奥诺拉,虽然他们之前有过一面之缘,但是曼里科的歌声魅力才真正使她无法自拔。
另外,古铁雷斯把《游吟诗人》的故事背景设定为1409年的阿拉贡地区,那么让我们看看具体的文学历史背景是怎样的。当时,阿拉贡国王马丁一世的唯一男性继承人,“人道者”(西西里岛国王)小马丁去世,马丁一世想让小马丁的私生子法布里克·德·鲁纳(Fabrique de Luna)继承王位,然而鉴于法布里克的私生子的身份,没有等到王室召开会议讨论解决方案,马丁一世辞世,留下这个问题造成了两年的王室继承之战,这就是歌剧《游吟诗人》的历史背景。当时除了这个私生子,还有六位势力庞大的继承候选人。在阿拉贡最有势力的贵族鲁纳(Luna)家族,当时最受支持的是哈伊玫·德·乌尔贺(Jaime de Urgel)伯爵,并且鲁纳家族也参与到内战之中。所以在剧中,古铁雷斯笔下所写到的曼里科(Manrique)支持的是哈伊玫·德·乌尔贺,而鲁纳伯爵(Conde de Luna)支持的是费尔南多·德·安特盖拉(Fernando de Antequera),故事是与历史事实相反的。当然在整部戏剧中所提到的所谓国王与王后,也是不存在的。1410年到1412年,阿拉贡正处于内战之中,没有确定王位所属。最后是费尔南多一世(FernandoI)登上阿拉贡王位,他的妻子也就是王后,名字叫唐娜·莱奥诺尔(Do?aLeonor)。费尔南多一世登上王位也是通过教会投票选举当选的。当时费尔南多获得了6票,乌尔贺伯爵是2票,1票弃权。当时迫于局势,乌尔贺佯装臣服于费尔南多,而之后他与安东·德·鲁纳(Antónde Luna)联合起来,再次发动对新王室的战争。1413年乌尔贺被抓,并被判叛国罪,最后死于毒药。
原剧中真实的历史人物对照
剧中的男主角游吟诗人曼里科(Manrique),历史中并无溯源,但在剧本中是鲁纳伯爵(Conde deLuna)的亲弟弟,被吉卜赛女人阿苏切娜(Azucena)偷走并抚养成人。正如前文分析过的,历史上的鲁纳伯爵实际上是哈伊玫·德·乌尔贺的支持者,而在原著剧本中鲁纳伯爵被剧作家设定为乌尔贺的反对者,而去支持费尔南多,并设定曼里科支持哈伊玫·德·乌尔贺,这也是为了戏剧情节考虑,让两人未来的矛盾更加尖锐,这样两个人除了情敌,也是政敌,必然造成你死我活的結局。剧本二幕一场的时候,从鲁纳伯爵与莱奥诺拉(Leonora)的哥哥奇延(Guillén)的对话中可以看出,鲁纳伯爵的权力极大,这也是与历史相符合的。鲁纳家族是阿拉贡地区中最有权势的贵族,也是当地的大法官。所以在剧中鲁纳伯爵想利用自己的权力去惩罚背叛者们,并且他也有权力抓住阿苏切娜(Azucena)与曼里科,并且处决了他。另外,此处剧中还对应了一个历史事件,就是之前提到的反叛者安东·德·鲁纳发动的战争,杀害了新国王费尔南多一世的支持者萨拉戈萨主教加尔西亚·费尔南德斯·德·贺勒迪亚(García Fernandez de Heredia)。他因为支持费尔南多·德·安特盖拉而被谋杀。在原剧中鲁纳伯爵负责调动皇家军队去镇压叛乱者,曼里科被设定为叛乱者的领袖;但在历史中掀起叛变的实际上正是鲁纳家族的安东·德·鲁纳。另外西班牙原剧中女主角莱奥诺尔(Leonor)就是歌剧中的莱奥诺拉,在原剧与歌剧脚本中都说她是王后的侍女,但这是原剧作者古铁雷斯杜撰出的角色,也许是影射了之后真正继位的费尔南多一世的妻子唐娜·莱奥诺尔。戏剧本中还有一些人物,在歌剧中被压缩成了一个人,比如伊内丝(Inés),在原剧中她叫希梅娜(Jimena);歌剧一开始讲述鲁纳家族故事的卫队长费尔南多,在西班牙原剧中是侍卫长希梅诺(Jimeno),他对古斯曼与费尔南多讲述鲁纳家族的往事,引出之后的情节发展,而原著中希梅诺正是鲁纳伯爵最信任的心腹。
此歌剧分为四幕,原著戏剧分为五部分。歌剧把原剧中二幕与三幕做了删节与压缩,另外第三幕歌剧的结婚场景,在曼里科(Manrique)逃走之后,与莱奥诺拉在王宫之中偷偷相见,并且承认自己是吉卜赛女人的儿子。另外,原剧中莱奥诺拉并没有介意他的身份,只是默默祈祷他能够逃出险境,而剧中的哪个人物又能逃过命运之手呢?伯爵以为杀了吉卜赛女人的儿子就能够为自己的弟弟报仇了,就能清理政敌与情敌,然后再占有莱奥诺拉,但没有想到杀死的是自己的亲弟弟,而莱奥诺拉为了救曼里科服毒自尽——伯爵首先就是被命运戏弄的悲剧人物;之后就是吉卜赛女人阿苏切纳,她当年为了报母亲的火刑之仇,偷走伯爵的弟弟,却被襁褓中的曼里科的哭声吸引,忘记了自己的儿子,误把自己的儿子扔进火堆烧成灰烬,从此自己疯疯癫癫,半醒半疯,寄希望于偷来的仇敌的儿子,她想利用曼里科去报仇,杀死伯爵为母亲报仇,但是没有想到自己首先输在亲情之上,曼里科在战斗时竟然莫名地对伯爵下不去手,仿佛冥冥之中有天意一般。阿苏切纳养育了曼里科也对曼里科动了真情,把他当作是亲儿子,并不忍心失去他。而当伯爵得知自己杀死的是自己的亲弟弟时,阿苏切纳虽仰天长叹,已为母报仇雪恨,但是她的使命完成时自己也彻底崩溃,因为曼里科已经是她生命中唯一的依靠,所以当他被杀时,阿苏切纳也一命呜呼。莱奥诺拉从头至尾就是一只“可怜的小白鸽”,她首先被命运的驱使爱上了曼里科,又无法摆脱伯爵的胁迫,于是她想用自己的命去换曼里科的命,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她的死却也没有换来曼里科的生,竟然更激怒了伯爵,并加速了曼里科的死亡。
威尔第的《游吟诗人》的创作背景
威尔第被古铁雷斯的戏剧情节深深打动,熟读了很多遍之后,写信给自己的脚本作家萨尔瓦多·卡马拉诺(Salvadore Cammarano),让他务必要把此剧改好。但没有想到卡马拉诺在写到最后一幕结尾时,不幸去世,所以威尔第在悲痛之中,找到卡马拉诺的学生莱奥内·埃马努埃勒·巴尔达雷(Leone Emanuele Bardare),巴尔达雷在整理老师的草稿中找到最后一幕,并且补充与修改,完成了此剧的脚本创作。因为此剧完成时,意大利尚未统一,正处于抵抗奥地利的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中,意大利当局要求威尔第把此剧的首演之中融入意大利内战的政治背景,另外要求突出天主教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还有一个细节,当局也对威尔第提出了要求,就是莱奥诺拉的自杀场景。由于当时教会不允许舞台上有死亡的表演,所以莱奥诺拉只能背对观众服毒自杀。有意思的是,《游吟诗人》与《茶花女》都在同一年上演,《游吟诗人》首演之后,好评如潮,很多著名唱段第二天就传遍街头巷尾,大家都能口口传唱。而在《游吟诗人》上演期间,威尔第还在完成《茶花女》的收尾工作,并没有把《游吟诗人》的首演成功放在心上,而是全心地投入到《茶花女》的创作之中,但是没有想到的是,《茶花女》的首演却是失败的,真是造化弄人,威尔第也有点不知所措了。
国家大剧院版的《游吟诗人》特点
国家大剧院版《游吟诗人》的首演是由乌戈·德·安纳(Hugo de Ana)导演执导的,正如同1853年的首演,他把歌剧设定在了意大利独立战争的背景中。但不同的是威尔第为了通过审查不得不根据政治的需要,把中世纪的歌剧背景挪到19世纪的意大利内战之中。我认为乌戈导演把歌剧放在意大利独立战争的背景之下是意义深远的。2019年复排《游吟诗人》时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剧中的历史背景设定为意大利独立战争,也映射了我们祖国曾经经历的民族独立的壮丽事业。意大利人民为了民族统一,经历了20多年的艰辛历程,国家大剧院版的《游吟诗人》中有红衫军的影子,而他们正是为意大利民族独立统一立下汗马功劳的人民志愿军,是意大利的民族解放领袖加里波第领导的所向披靡的红衫军。他们在意大利人民的心中如同中国人民解放军当年在老百姓的心中一样是神圣与伟大的。另外,有趣的是,加里波第率领的红衫军也是善于打游击战,在意大利南方配合北部政府军协同作战,解放了西西里等地区,加里波第的这支千人远征军因为受到老百姓的拥护,一下子就扩展到了10万人,也与我们当年为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立下硕硕战功的人民解放军一样,他们都是从人民中走出来的子弟兵。
所以我们通过深刻解读《游吟诗人》历史与戏剧文学背后的故事,可以看出国家大剧院版的《游吟诗人》不论从艺术、政治还是社会意义上,都已经超越了西班牙原著,配上威尔第带有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激情的动人旋律的鼓舞,让人仿佛再次回到了血色的革命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