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宾年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化于“文物保护和修复基础”课程教学中,旨在寓价值观引导于文物保护与修复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之中[2],形成同频共振的育人成效,对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艺术修养、文化素质,能志愿从事文物保护与修复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潮州市考察时强调:“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文物保护与修复基础”是面向高职院校文保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以文物保护和修复为主题,较为系统地向学生交互式地介绍了我国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文物,以及实施的保护原则和修复工艺技术、方案。课程蕴含了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素养教育等课程思政元素,充分挖掘和运用课程思政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在“润物细无声”中将其转化为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价值观、勇于担当历史使命的具体行动,对涵养专业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就业质量、培养非遗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具有重要意义。
“文物保护与修复基础”课程包含文物保护和文物修复两个方面。文物保护,是为防止文物受到损害而实施的对本体和周边环境整体保护的过程;文物修复,是为恢复文物本来面目而对文物标本附着物进行清除、对残缺部分修补的过程。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既相互补充,又相互影响。本课程依据文物常见分类,以不同模块分别呈现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典型文物特点及其价值内涵,并通过对文物实施保护与修复技艺的讲授和实训,使学生掌握从事该行业工作岗位必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同时,通过对渗透在文物背后的审美创造、工匠精神、职业素养等课程思政内容的嵌入式体验、情景式互动、项目式训练,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行动自觉,积极主动地成长成才,自觉承担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使命担当。
本课程的目标是通过对书画、陶瓷、青铜器、纺织品等不同种类文物实施保护与修复训练,使学生具备后期“纸质文物保护和修复”等后续课程、技能发展所需的学习基础和技能要求。各项培养目标见图1。
图1 “文物保护与修复基础”课程目标
2015年,考古专业人员、文物藏品专业人员、可移动文物保护专业人员、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专业人员、讲解员、考古探掘工、文物修复师、古建琉璃工、古建筑工等九类文博行业职业列入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1年9月30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印发的《关于颁布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通知》(人社厅发〔2021〕73号)成为我国文物行业第一个职业技能标准。
《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对从事文物修复人员,从13个职业方向、65个职业等级进行了有关职业素养、技术技能、知识结构、入职条件等方面的标准规范[3]。要求本专业的毕业生和从业人员,在具备较强的美术基础和动手能力的同时,具有“遵纪守法,不以物惑;道德当身,心存敬畏;实事求是,谋定后动;爱岗敬业,精益求精;钻研业务,科技创新”的素质和能力。
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内容,必须紧紧围绕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因素优化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资源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4]。对标课程定位、目标和岗位要求,“文物保护与修复基础”课程作为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载体,在遵守课程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地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学大纲修订、教材开发、课件案例编写、课堂讲授训练、教学改革研究、作业论文评价等各个环节,达到水滴石穿、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文物,彰显了中华文明的血脉延续,反映了历史,并且成为历史的最好佐证。作为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的基础课程,本课程所涉及的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具有很强的知识性、人文性。笔者根据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学情特点,结合甘肃文化大省的实际,充分挖掘和利用甘肃文化元素作为课程思政主题(见表1),并将其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和实习实训当中,着力提升教书育人成效,实现课程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相统一。
修复、还原文物本真面貌,就是对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实物见证的保护。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与开展“文物保护与修复基础”课程教学有着诸多不谋而合的契合点。如何利用二者之间的契合点,实现思政元素与学科之间的显性、隐性教育相统一,是探寻课程思政的路径走向,也是优化课堂设计、提升课堂质量、推进课程改革、落实课程思政的关键环节。由此,笔者根据高职文物保护与修复课程教学现状以及课程目标与特点,结合课程思政元素,总结归纳出“三合三融”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设计思路(见图2)。
结合课程绪论,通过导入中华灿烂的文物发展历史,融入甘肃本土文物,激发学生热爱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转化为高素质的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思想和行动自觉。结合课程各模块单元,通过实施文物保护和修复分层分类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融家国情怀、工匠精神、审美情趣、法律法规、职业道德、价值责任等思政主题于专业教学,培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自觉成长为有担当、有追求、有情怀、有操守的“四有”好青年。结合课程评价,通过混合式教学和多元自主学习,融价值观和就业创业思政主题,培养学生自我认同的时代责任和建功立业的人生梦想。
表1 “文物保护与修复基础”课程思政元素分析表
图2 文物保护与修复课程思政整体设计
基于“文物保护与修复基础”课程思政的总体设计,教学中以不同文物模块为依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线上线下两种主要方式、过程和结果两个维度予以综合实施。
根据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课程内容划分为绪论、纺织类文物等8个模块,共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家国情怀等12个主题、43个思政元素融入点。比如,笔者在“开学第一课”绪论模块中,通过梳理中华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发展历史,遴选出极具代表性的文物实物,通过情景讲述、四维展示、播放视频等方式,对文物及其价值进行讲授,引导学生认知专业的同时,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达到思想认同、行动认同,自觉地转化为坚定“四个自信”的实际行动,自觉地将个人成长成才和国家的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比如在青铜模块技能实践中,通过甘肃省博物馆“铜奔马”的参观学习,“四羊方尊”等青铜器修复的过程演示、课后小制作——用纸盒制作鼎实训操作,“一言九鼎”成语故事等一系列实训任务,在巩固青铜器文物基础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并适时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现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融盐入水。
为了使课堂活起来,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将“教法”研究作为提升教师素养的重要环节来实践。通过提升专业素养,历练教学艺术。比如在教学语言中做到准确、精炼、富有幽默感。特别是在讲授典型文物时,积极创设故事情境,引起学生的持续关注和广泛参与。通过提升信息素养,强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综合使用,吸收网络资源,开展情景教学,增强课堂教学互动、教学评价的实效性,培养学习的专注力。比如采取“四维看展”的方式,让学生把玩瓷器、书画、青铜器等文物物件,营造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通过穿插教学视频、虚拟演示、实地参观等互动环节,增强实训教学中的体验深度。比如对马王堆汉墓挖掘现场的视频观摩,强化学生对考古工作的认识和体验。通过实地参观甘肃文渊阁、兰州碑林,强化对纸质文物、石器保护等工作岗位体验。
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在开展课程思政中,通过“学习通”“蓝墨云班课”“腾讯会议”等线上平台,强化学生参与课程讨论、互动交流、作业考试、考勤签到等任务,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自学能力,形成学生日常表现过程报告和阶段性结果报告,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其他科任教师。在实习实训环节,运用学生作品展、小组合作撰写小论文等形式,将专业技能与思政教育相融合。采取线上主题研讨、参加“双创”大赛、网络平台直播带货等方式,鼓励学生交流学习。并定期开展学生课程评教问卷,及时做好教学反思,提升自身课程思政建设能力,优化课程建设。
近几年,文物保护与修复课程“三合三融”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专业认知、培养其工匠精神和职业道德素养等方面,发挥了较为理想的育人作用。表现出三个特点:一是突出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实现在专业知识教学中育人的目标;二是突出多样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实现多种课程元素与学生专业成长成才的集中统一;三是突出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实现学生学习主体和教师主导的相互提升。下一步,将不断优化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方式方法,结合新形态教材开发、教法改革、技能竞赛、校企合作等渠道,提升专业深度和“双师型”教师素养,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帮助学生发展职业技能的同时,为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