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0 上海市莘松中学 杨玲慧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初中数学教育的本质,从某方面而言,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自开展以来一直注重测评数学核心素养中的学生问题解决能力.PISA评价委员会认为,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不只是看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水平的高低,还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更应该关注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也就是说,问题解决能力是一种思维习惯或者思维范式,它是一种能够科学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这种能力应当成为现代人的一种必备的科学素养和基础能力,是学生能力培养的核心,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公办初中,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差异性较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不会及时梳理学过的知识.
第二,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大,课堂上不能认真、积极地思考.
第三,部分学生遇到问题时不会积极寻找解决路径,而是经常选择放弃.
这些原因实际体现了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匮乏.因为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问题解决的一系列思维方式,学生才会没有学习的内驱力,不得不选择放弃.数学课堂是数学教学的主阵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笔者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通过解构复杂的几何图形,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笔者以“线段的中点”为抓手,阐述如何引导学生从“中点的联想”切入,恰当地利用中点和处理与中点有关的问题.
中点是将一条线段等分成两部分的特殊点,要想利用好中点解决有关几何图形问题,首先必须掌握中点的性质及与中点相关的几个常用模型.
1.八字全等模型
当已知条件中出现三角形的中线时,常常将此中线倍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
模型解读:如图1,在△ABC中,D为BC中点,延长AD到E使AD=DE,联结BE,则有△ADC≌△EDB.
图1
作用:可以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转化相等的线段和相等的角.
2.“三线合一”模型
当图形中出现等腰三角形时,常隐含有底边中点,将其与顶角的顶点联结,可构成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
模型解读:如图2,在△ABC中,①AB=AC;②AD平分∠BAC;③BD=CD,④AD⊥BC.
图2
“知二得二”:例如由①②作为条件可得结论③④,又如将②③作为条件,就可利用构造“八字全等模型”证明得出结论①④.也就是说,以上四条语句中,任意选择两条作为条件,就可以推出其余两条结论.
作用:可以利用“三线合一”模型证明相等的线段或相等的角、半角倍角以及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
3.斜边中线模型
当中点出现在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上时,就可以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长等于斜边的一半).
图3
此定理的证明也是利用了倍长中线构造“八字全等模型”完成的.
作用:可以利用“斜边中线模型”证明相等的线段或求解线段的长,还可以构建等角关系,实现等角转换.
4.中位线定理模型
当已知条件中同时出现两个及以上中点时,常考虑构造中位线;或当出现一个中点,要求证明平行线段或线段倍分关系时,也常考虑构造中位线.
图4
此定理也是利用了中点构造“八字全等模型”后构建了平行四边形完成证明.
作用:可以利用“中位线定理模型”证明平行线段或线段倍分关系,还可以构建相似三角形获得相关线段长的比例关系.
单有这些数学模型并不能达到真正问题解决的目的.由于每一位学生都有各不相同的知识体验和生活积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会有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所以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所遇到的困难并不是单一的,而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
1.目标指向单一
学生学习几何的现状是能做几何单一图形题(例如已知线段AB的中点为C,求证AC=BC;当AB=5时,求AC;已知中位线求其第三边等),在图形给出、线条单一的情况下,基本能够独立解决问题.但是随着几何学习的不断深入,图形的复杂度也会不断增加,这使学生的问题解决更显困难.即使题设中有中点的条件,但不同的中点模型可以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几种模型之间又可以相互关联应用.事实上,“三线合一”模型、“斜边中点”模型、“中位线定理”模型都是由“八字全等”模型转化证明而得,但是很多学生却只会单一知识点的应用,不会灵活合理地关联知识点,无法将相关知识点运用到当前的问题情境中,这体现出学生知识结构的缺失或者杂乱无章.
2.不会关联条件
中点的条件常常隐含在一定的情境中,需要学生自行挖掘后表征出来,才能转化为合理的模型进行应用.
例如,如图5,在Rt△ABC中,∠ACB=90°,BC=3,AC=4,点D为边AB上一点.将△BCD沿直线CD翻折,点B落在点E处,联结AE.如果AE∥CD,那么BE=________.
图5
此题的关键就是要利用翻折的性质发现线段BE被CD垂直平分,即BE与CD的交点是线段BE的中点,根据平行线得到点D是边AB的中点(中位线模型),再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模型完成等角的转化,进而实现锐角三角比的转化来求解.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学生不会将翻折得到的中点与已知的平行线关联,也就无法利用中位线定理模型表征出点D是斜边AB的中点,解决问题的关键戛然而止.
3.不会还原模型
有些情况下,需要添加一条或几条辅助线才能还原几何图形中蕴含的基本模型,进而解决问题,而模型只是给出了几何图形的基本框架,这就需要学生对自己的数学问题解决过程有一定的反思和调控.根据现有的条件,这样添加辅助线行不行?那样连线又会得到哪些结论?对目标问题解决有没有帮助?如果学生平时数学元认知水平低下,就不会根据条件分析问题,从而联想出问题解决所需的几何模型.
所谓认知结构是指人关于现实世界的内在的编码系统,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非具体性的类目,它是人用以感知、加工外界信息以及进行推理活动的参照框架.学生的认知结构,简单来说就是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结构.德国拓扑心理学家K.勒温指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这个变化表现为分化、概括化与再组织三种方式.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单一,不会灵活应用数学模型,不会关联知识点,其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对知识点的深刻理解,没有把几何模型与问题关联起来进行重新组织,也就找不到问题的突破口.怎样才能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点?可以从不断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做起.要让学生经历知识框架的形成过程.例如,对于中点模型的构建,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境的形式,以中点条件为起点引导学生不断累加其他条件进行适切的联想.而学生也会根据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不同类别的几何图形进行联想,由中点加等腰联想到“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由中点加直角三角形联想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定理”,由中点加中点联想到“三角形或梯形的中位线定理”,由中点加平行四边形联想到“中心对称的全等三角形”.整个学习活动是一个“顺应”的过程,它不是知识的简单积累,而是学生在联想的过程中通过对原先头脑中的点状知识进行分化、概括、梳理、重新组织构建的过程,是认知结构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中主动经历了新旧知识变化和关联的形成过程,才能让学生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真正理解数学知识点不是单一的,而是可以指向不同路径,不同的路径也是可以关联的,学生才愿意由单点指向多点地发展自己的思维过程,多角度寻求问题解决的突破口.
问题表征是指问题状态在问题解决者的头脑中是如何呈现的.它反映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涉及在问题情境中如何提取有关信息,包括目标是什么,目标和当前状态的关系等.问题表征方式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解决方案.如果不能恰当地进行问题表征,在一个错误的问题空间搜索,就无法解决问题.上述例子中,学生不能很好地关联问题中的条件,不能把图形中隐藏的中点D挖掘出来,就是因为学生在问题表征时没有沿着合理的表征方式进行说明,导致问题无法继续进行.所以,课堂上引导学生正确问题表征是问题解决的关键.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设问解惑的过程循序渐进地达到问题解决的目的.针对上述例子,笔者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读题和思考后,抛出了以下问题链.
问题1你目前读题读到了怎样的信息?
问题2这些信息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问题3你对这个发现如何处理?
问题4这样处理能解决问题吗?
带着这些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逐步让问题表征走向明朗化、合理化,具体如下.
表征方式1(如图6所示)
图6
问题1你目前读题读到了怎样的信息?→我读到了“△BCD沿直线CD翻折,点B和点E是对称点”.
问题2这些信息让你联想到了什么?→联想到了“线段BE被CD垂直平分,即BE与CD的交点H是线段BE的中点”.
问题3你对这个发现如何处理?→我准备将这个中点与另一个条件“AE∥CD”相结合,利用比例线段得到点D是斜边AB的中点.
问题4这样处理能解决问题吗?→这样可以利用“斜边中线模型”实现等角转化,即∠DBC=∠DCB,再利用锐角三角比可求出BE长的一半.
表征方式2(如图7所示)
图7
问题1你目前读题读到了怎样的信息?→我读到了“△BCD沿直线CD翻折,点B和点E是对称点”.
问题2这些信息让你联想到了什么?→联想到了“△BCD≌△ECD”.
问题3你对这个发现如何处理?→我准备根据全等三角形性质得到DE=DB,∠EDC=∠BDC,再由另一个条件“AE∥CD”得内错角相等,同位角相等,实现等角转化,即∠AED=∠EAD,再得DE=DA,于是可转化为DB=DA,也就是说点D是斜边AB的中点.
问题4这样处理能解决问题吗?→这样可以利用“斜边中线模型”实现等角转化,即∠DBC=∠DCB,再利用锐角三角比可求出BE长的一半.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在一个个引导进一步思维的问题的指引下,学生利用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把分散的条件逐渐关联起来,逐步走向正确的问题表征,为问题的成功解决打好了基础.如果学生长期经历这样以问题链促问题表征的训练,自然而然会构建一个良好的问题结构,不仅可以减少问题解决的盲目性,而且有助于培养克服困难的品质,发展探索精神,形成数学思维方式,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什么是元认知?元认知就是认知主体对其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倡“题海战术”“熟能生巧”,导致学生在尝试一种解决策略进入死胡同时,不能及时反思、及时自我调控而陷入不知所措的局面,于是也无法再对问题进行重新表征,无法解决问题.复杂的几何图形往往需要添加一条甚至几条辅助线,才能从中解构出图形中蕴含的基本的几何模型.这些问题难就难在要添加怎样的辅助线.众所周知,辅助线添加得巧妙与否,直接决定了问题解决的可能性、时效性、便捷性.添加不当的辅助线有可能使问题解决的策略复杂化,甚至陷入僵局而无法自拔.所以,需要提升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做到边思考方法,边反思调整.
以如下题目为例进行阐释.
如图8,已知在△ABC中,AB=AC,CM平分∠ACB交AB于M,AD⊥BC于D,ME⊥BC于E,MF⊥CM于M且交BC于F.CF=10,求DE的长.
图8
显然,此问题的题干中条件比较多,需要关联条件去沟通DE与CF的关系,依照问题链的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列出问题表征.
表征1AB=AC,AD⊥BC⟹BD=CD,AD平分∠BAC.
表征2AD⊥BC,ME⊥BC⟹ME∥AD.
表征3MF⊥CM,CM平分∠ACB⟹.
……
学生边自问“这样关联条件可行吗?”“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还有其他方式考虑吗?”边进行问题表征,一连串的反思自问实际上就是开发元认知的过程.通过反思与监控发现,表征1与表征2是单一的知识点,很容易得到,但是还无法沟通DE与CF的关系,表征3有一条角平分线CM,且CM还是垂线,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立刻能联想到“三线合一模型”,于是延长FM和CA交于点G(如图9所示),等腰△CFG就诞生了,点M是FG的中点.继续联想,反思,发现再取CG的中点N构建“中位线模型”(如图10所示),就可以在DE与CF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DE的长度也就不难求得了.问题的思维过程是一个有机整体,在对复杂问题进行表征的同时,必须要对整个思维过程反复监控,不断反思,才能让问题表征更加合理化,让问题解决过程从模糊变得清晰.让反思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反思能力,提升元认知水平.
图9
图10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让学生亲历和完善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培养以问题链促问题表征的思维方式,养成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不断自我监控和反思的习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形成一些基本的策略和路径,学生解构复杂图形的能力提高了,成功体验到了通过自己主动研究学习后解决问题的快乐,学习数学的兴趣自然就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会变得更加轻松.当然,数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必须从学生的视角入手,分析学生问题解决困难背后的各种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找到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