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龙 图片提供/方八另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在日本学者星川清亲所著的《栽培植物的起源与传播》一书中,发现了一种自己从未听说的粮食作物——䅟。书中介绍:䅟起源东非,其栽培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䅟从非洲传到印度后扩散到东南亚,又从东南亚传到中国。但具体年代不详。
“䅟”字很少见,查《辞海》得知:䅟有三个读音,一读shān(一声),意思是穗不实;二读作cēn(一声)的时候,指的是禾长的样子;三读cǎn(三声),音同“惨”,才指这种植物。《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历史卷》有《䅟栽培史》一节,据载:䅟字始见于《广韵》(我国北宋时期官修的一部韵书),栽培历史最少已有1000多年。《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卷(上)》介绍得更详细些:䅟子,禾本科䅟属中的一个栽培种,学名Eleusine coracana(L.) Gaertn,一年生草本,通常称龙爪稷、龙爪粟、鸭足稗和鸡爪谷等,是一种粒小、耐储存的热带耐旱谷物,主要用作粮食或酿制啤酒,也兼作饲料。
这种外来谷物,引起了我极大的好奇心。为了解䅟,便有目的性咨询各路朋友,包括学习农史的很多人都不曾经听说和见过,看来只有继续在资料中寻觅它的蛛丝马迹。
䅟的植株与黍、稷及稗接近。区别是穗状花序,簇生茎端,成熟时向内外弯曲,形如龙爪或禽爪,故又有鸭爪稗、雁爪稗、拳头粟及云南稗等别称;因其自非洲来,又叫“非洲黍”。它的适应能力极强,既耐涝、又耐旱,也无需施肥浇水,春夏之际自然会萌发出幼芽。䅟的产量不高,颖果为黄褐色或茶色等,子实为球形。
䅟在我国南北均有种植,它曾是古 代重要的粮食和救荒作物,明代朱橚把它收录在《救荒本草》中:“䅟,生水田中,及下湿地内。苗叶似稻,但差短,梢头结穗,仿佛稗子穗,其子如黍粗大,茶褐色。”李时珍《本草纲目》载:“䅟乃不粘之称也。又不实之貌也。龙爪、鸭爪,像其穗歧之形。山东、河南亦五月种之。……簇簇结穗如粟穗而分数歧,如鹰爪之状,内有细子,如黍粒而细,赤色。其稃甚薄,其味粗涩。……捣米,煮粥、饮饭、磨面皆宜。”
清代同治年间,山东《黄县志·食货志》记载:“俗呼‘䅟子’,一名‘龙爪稗’,与稗相似而已,旧志误合为一”。蒲松龄在《农桑经》中也曾提到䅟。民国初年胡适、罗尔纲曾在《聊斋全集》抄校本中专门对“䅟”作注。在山东高密至今有个“䅟子庄”,明代时期胶东曾出现一次大水灾,因䅟子不惧水涝保了村民的性命而以它命名。无独有偶,在高密的邻县平度也有一个“䅟子庄”。
依此线索,就尝试着在万能的微信群中求助。“壹木自然读书会”群中的石韵梅是山东临沂人,她回复说:“只是听父辈的人讲过䅟子,沂蒙山区和䅟子的感情很深的。可在我记事的时候已经不吃了,所以也不知道啥味。但是小时候穿的蓑衣就是用䅟子的叶子编的,结实而铮亮,回想起来心情还是激动的。如今种子不吃叶子不用,䅟子快被遗忘了。看到你的信息,今年打算让老妈找种子种一些,也想尝尝䅟子的味道呢!”
湖南长沙的卢刚说:“他小时候在农村赶集时,有老人在集市卖这个东西,因为很久没有人种,现在就很难见到了。䅟子是褐色的小圆粒,很粗拉嗓子,不好吃。那时村里人谁长了雀斑称为长了“䅟子皮”;如今只有60岁以上的人对它依然有感情”。这个信息又为我提供了湖南的新线索,湘籍朋友邵进和许璨帮我联系到了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湘菜研究所研究员、笔名巴陵的方八另,他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美食旅游专栏作家,出版饮食文化专著有20余部。由于方先生是湖南新化人,从小对䅟子就有特殊的感情,还曾发表过散文《新化䅟子粑》,对䅟子的历史和文化有深入的研究。
据方八另先生考证:战国末年编撰的《吕氏春秋·孝行纪·本味》载:“饭之美者:玄山之禾,不周之粟,阳山之穄,南海之秬。”郑玄认为“穄”就是“糜、穈”,“黄黍也”。邱庞同把“穄”与“稷”相通,注释为“黍类当中不粘者”。其实,穄子就是稷子,稷子就是䅟子,所以说《吕氏春秋》是䅟子这个物种最早的记载文献。如果䅟子就是稷子的话,那么其历史就提前到2000多年前。
晋代郭义恭撰的《广志》载:“穄,有赤、白、黑、青、黄燕鸽,凡五种。”南北朝贾思勰撰的《齐民要术·黍穄》载:“凡黍穄田,新开荒为上,大豆底为次,谷底为下。地必欲熟。再转乃佳。若春夏耕者,下种后,再劳为良。一亩,用子四升。三月上旬种者为上时,四月上旬为中时,五月上旬为下时。夏种黍穄,与植谷同时;非夏者,大率以椹赤为候。刈穄欲早,刈黍欲晚。皆即湿践。穄,践讫即蒸而浥之。黍,宜晒之令燥。”才有对穇子种植方式方法准确的记载。
元代王祯撰的《东鲁王氏农书·百谷谱》载:“穄,禾从祭,谓可以供祭也。其苗、茎、穗、叶,与黍难别,故言黍必及于穄者,其米用有异也。种治之法,与黍俱同。凡穄,味美者,亦收薄,难舂。割穄欲早,盖晚多零落。收讫,宜蒸而浥之。曝干,舂而为米,其米疏爽,可炊煮作饭。时诸谷未熟,可以接饥。其色鲜黄,其味香美。然所种特少,为农家之稀馔也。”
䅟子在历代均有记载,如明代徐光启撰的《救荒本草·草部》载:“穇子,生水田中及下湿地内。苗叶似稻,但差短,稍头结穗,仿佛稗子穗。其子如黍粒大,茶褐色,味甘。采子捣米煮粥,或磨作面,蒸食亦可。”清代《人海记》也云:“三峡产云南稗,一名鹰爪稗,播种畦植,与五谷争价。”
䅟子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或黄河流域地区。䅟子对土壤的种类和厚薄要求不高,春季随早稻种入水田田垄的土里或者台地。它耐旱耐贫瘠能力强,在别的农作物难以生长的土地上种䅟子,它的长势很茂盛。入秋之后,䅟子的果实开始成熟时,割下穗晒干。通常是以备无粮时作为口粮用。
䅟子的种仁近似球形,颗粒饱满,质地较硬,直径约一点五毫米。种皮呈灰褐色,表面看上去有不明显的皱纹。种仁剥掉外壳后呈黄白色,气味微淡,不是很明显,口感润滑,味道独特。䅟有糯䅟和粳䅟之分,糯䅟子口感相对来说要好些,但产量不如粳䅟子高,而粳䅟子的口感很粗糙。
在湖南等地区仍然保持着食用䅟子的古老习俗,如娄底新化的农家饭食“䅟子粑”,传说在南宋时就有了。由于过去多是用石臼去壳磨成暗红色的纯䅟子粉做的“䅟子粑”,其粗粝的口感难以下咽。因此在当地还流传:“不到高山,不显平地;冇呷(没吃过)䅟子粑,不知粗细”的俗语。说出了世间做任何事情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体会到其中艰辛的道理。如今做法是在䅟子粉中掺入1/3的糯米粉,用热水和成面团就有很好的可塑性,再团成小饼状,蒸或油炸成“䅟子粑”。鸡剁成块,在热油中略炒调味后,放在䅟子粑上再入屉同蒸。鸡块与䅟子粑的香气互为表里,粗涩和细嫩在齿中交融。这道“䅟子粑蒸鸡”也是当地三大名菜之一。
䅟子粉也可做成䅟子面条、汤圆、煎饼及各种蒸食。而在广西梧州岑溪,每逢夏季家家户户都会用䅟子熬煮成稠密的“粟粥”,配上黑橄榄腌制的“榄角”(也称“榄豉”),既开胃,又解暑。与湖南交界的广西全州东山瑶族还用䅟子酿酒,由于䅟子酒产量小,只有贵客或逢年过节才舍得拿出来喝。
䅟子酿酒在清代《齐民四术》中就有记载:“煮饭甚香滑,益气厚肠胃……酿酒味胜糯米,汁少减。”如今在湖南永州零陵、道县,郴州桂东及江苏兴化等地都有以䅟子为原料古法酿制的高度䅟子酒。䅟子酒口感好不上头,是不可多得的佳酿。
䅟还是药材,中医认为其性甘味温,主治脾胃疾病,易于消化安眠,具备很高的营养价值。《本草纲目》载:“补中益气,厚肠胃,济饥。”民间常用䅟子来治疗尿频、脾虚腹泻、消化不良等症。䅟子有不生虫、久放不坏,且存放越久、颜色越深的特点,贮存一二十年就变成黑色的了,年代久的䅟子药效更好。
明代以前,䅟子作为粮食甚至是某些地区主要的口粮,虽口感粗糙松散,也不易消化,但却有饱腹感。后来,随玉米、甘薯及马铃薯等高产的南美作物传入,䅟子逐渐退为救荒备用的杂粮。尤其是近几十年以来,由于高产细粮的普及,粗贱的䅟子几乎被人忘记,只有在偏远的山区极少数农民还在坚持种植和食用。䅟子的流动性好,民间用饱满圆润的籽粒做婴儿的枕头。䅟子的秆可用作编织和造纸或当作家畜饲料。
现今,随生活富足,䅟子的营养及食疗价值又重新受到关注。其蛋白质含量较高,脂肪含量与小麦相当。富含天然有机矿物质和维生素,特别是含有丰富的抗衰老物质,如锶、硒、维生素E等。
我通过网上购得了来自湖南娄底塑封的䅟子,也使我终于见到了这个古老而神秘的作物的芳容。按照方八另先生传授的步骤:磨粉和面,搓团成型,入油炸香,拍照上传。我自知自制的䅟子粑粑是:有形无神。老师的评语是:比例不协调,光滑度不够。几天后,收到了方先生寄来的成品䅟子粑,对比后发现差距还真的不少。看来要想品尝到正宗“䅟子粑”和“䅟子粑蒸鸡”的美味一定要湖南乡里喽!
䅟子千百年来养育的生命不知凡几,我们从“䅟”字的会意可以体会到古人命名的智慧,理解“禾中人参”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