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淦昌:我愿以身许国

2022-09-03 06:58
领导月读 2022年8期
关键词:王淦昌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微子

王淦昌,1907年5月出生于江苏常熟,是中国实验原子核物理、宇宙射线及基本粒子物理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在国际物理学界享有盛誉。1929年,王淦昌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3年获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64年,他独立地提出了用激光打靶实现核聚变的设想,是世界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理论和研究的创始人之一。

王淦昌参与了中国原子弹、氢弹原理突破及核武器研制的试验研究和组织领导,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曾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等诸多奖项。

三次与诺贝尔物理学奖擦肩而过

王淦昌一生中三次与诺贝尔物理学奖擦肩而过。这三次载入史册的重大发现分别是:1931年发现中子,1942年发现中微子,1959年发现反西格玛负超子。

王淦昌

1931年上半年,用某种粒子轰击铍核产生强贯穿辐射的实验报告,让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王淦昌产生了深刻印象。他始终怀疑这种粒子是否存在这么强的贯穿力,于是两次向他的导师迈特纳建议用云室重复这一实验,以便弄清楚这种粒子的性质,但是没有得到允许。1932年初,英国的查德威克用王淦昌提出的方法完成实验,证实这种粒子是中性粒子流,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中子。查德威克因此获得1935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迈特纳对这件事深感惋惜,但王淦昌并未懊恼,只是将这次教训记在心头,告诫自己今后要坚定自己的科研主张。

1947年,王淦昌在论文中提出三种验证中微子的方法和通过裂变来检测中微子的思路。1956年,美国学者基于王淦昌的构想完成探测中微子的实验,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彼时国家贫弱,王淦昌只能无奈地选择“让别人去做”,每每提及此事,他虽言语平淡,却难掩心中遗憾。

1956年9月,王淦昌作为中国代表,到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任研究员,从事基本粒子研究。在苏联工作期间,他领导的物理小组首次发现了反西格玛负超子,把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轰动。正当大家希望看到新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诞生时,王淦昌却突然在科学界“人间蒸发”了。

隐姓埋名17年

1960年,王淦昌收到一封来自国内的电报,从此“失踪”了17年。当时,苏联撕毁了援助协议,我国的核武器研究事业遇到了严重困难。面对国家的迫切需要,王淦昌毅然放弃自己的研究方向,转头扎进了他并不熟悉的核武器研究之中,“我愿以身许国!”是他最铿锵的回答。从那时起,大漠深处多了一个叫“王京”的老头。王淦昌的孩子小时候老是见不到爸爸,不停追问爸爸在哪里,得到的答案总是:爸爸在信箱里。

早期的爆轰试验是在长城脚下进行的。王淦昌和其他老一辈科学家带领工作人员,夜以继日地计算数据、开辟试验场地、进行爆炸实验。他从不讲特殊,总是亲临爆炸现场,与大家同甘共苦,抢修实验设备,一起搅拌挥发着有毒气体的药泥……

为了适应大规模实验的要求,试验团队来到条件更加艰苦的青海高原,因为保密要求,王淦昌只能欺骗自己的夫人,说自己在兰州出差。

王淦昌很少住在舒服的暖楼里,而是和大家吃住在一起,经常深入试验厂区和大家一起探讨难题;他关心原子弹制造的每一步,连一个小小螺丝钉的制造或者一个焊点的确认,都要严格把关,确保试验结果的万无一失。曾有一次,一批雷管在运输过程中突然发生爆炸,同事们苦于找不到事故的原因,为突如其来的失败灰心丧气,王淦昌沉着应对,很快发现事故是由静电引起的,大家反复验证后发现果然如此。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30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蘑菇云的那端,是一位花甲之年的老人,在冰雪高原上和戈壁沙滩中的辛苦奔忙。

科学家有祖国

孩提时,外婆总是给王淦昌讲历史典故,留给他印象最深的是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1926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就读的王淦昌,目睹“三一八”惨案中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欺侮,这让他深刻认识到科技强国的重要。当时的清华校歌“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的曲调,萦绕在他脑海中,久久不能散去。

1934年,王淦昌在德国柏林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中国那么落后,你回去是没有前途的。”回国之际,他婉拒导师的挽留:“科学虽然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我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报效我的祖国。”

作为青海高原上最年长的科学家,他不顾高血压、不惧高原反应,经常凌晨便开始工作,他身体力行教导年轻人,到艰苦的地方去实现人生价值,在必要时为国家做出牺牲。

王淦昌为科学事业奋斗了一生、奉献了一生,即便是年逾古稀,仍然保持着执着的探索精神,并且以高昂的激情站在科学的最前沿。他不仅在科研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更为可贵的是他有一颗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他以民族振兴、祖国强盛为己任,有一股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他为我们树立了科学、道德的典范,无愧为“一代师表”,他的功德和为人将名传千秋、光照人寰。

中国理论物理奠基人之一的周培源先生说:“王淦昌以科学为生命。”但对王淦昌而言,祖国重托高于生命。他用一生所学和一腔报国赤诚履行着“以身许国”的誓言。“我愿以身许国”展现的不仅是王淦昌一个人的事迹,还有以他为代表,千千万万为我国核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们。他们为了“两弹一星”事业的成功,把生命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中,把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他们所代表的“两弹一星”精神,成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勇前进的重要精神力量。

随笔:

唾手可得的东西只能使人舒适不能令人激动,就像绝对的自由必会葬送自由的魅力。

——史铁生

猜你喜欢
王淦昌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微子
纠缠光子的量子实验获得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我愿以身许国!”
——纪念王淦昌诞辰115 周年
王淦昌我愿以身许国
“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78载爱情路
当之无愧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第三类中微子振荡的发现
——2016年自然科学一等奖简介
三位引力波发现者分享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太阳中微子之谜
中微子是个“什么鬼”?
探测中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