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华,苏 涛
(1.丽水学院工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2.平顶山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99)
宿舍人际关系,就是宿舍成员在共同的学习、沟通、交流等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建立在个人情感之上的相互联系。它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 年3 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网络问卷对1 355 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70.5%的受访学生曾为寝室矛盾而感到烦恼,67.6%的受访学生曾想调换寝室;导致寝室矛盾的主因是:生活习惯不同、室友间缺乏沟通、性格不合[1]。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宿舍问题不断,小则表现为争吵、殴打,大则升级为投毒、杀人。当前,我国高校宿舍人际关系存在着不少问题,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2]。
国内外心理学工作者始终关注宿舍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Emily 等从社会感知的角度进行了一系列探究,结果表明,人们普遍认为同伴对他们的了解比不过他们对同伴的了解;其中的一项研究发现,大学生室友们觉得他们对自身的了解超过室友对自身的了解[3]。张燕飞研究发现,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具有正向预测作用[4]。肖建伟研究发现,人格、宿舍人际关系均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其中人格因素通过作用于宿舍人际关系进而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5]。刘亚慧的研究表明,大学生人际困扰对其心理健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6]。黄伟东研究了高校大学生宿舍人际和谐度与心理健康程度,发现高校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越和谐,心理就越健康[7]。迟丽杰研究发现,女大学生具有与男生不同的生理、心理素质,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在一起生活的时候极易导致不良人际关系的产生[8]。闫虹宇专门针对女生宿舍的调查发现,45.5%的女生从来不会或很少会以合适的方式与舍友交流[9]。赵小红等人发现,大学女生宿舍人际关系好于男生[10]。何林姣等人研究发现,男生宿舍的人际冲突高于女生宿舍[11]。
综上所述,高校宿舍人际关系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在面临相同的或相类似的宿舍人际关系时,有的大学生适应良好,有的却难以适应,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而且,这种现象还存在性别差异。有些研究发现,男生宿舍人际关系更紧张,容易出现宿舍冲突[12];但也有研究表明,女生宿舍更容易出现宿舍矛盾[13];还有些学者研究发现,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在性别方面并无差异[14]。出现这种局面是因为这些研究大多只对不同性别做了定性分析,或按协变量处理,并没有把性别作为宿舍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影响的调节变量来考虑,鉴于此,本研究拟考察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同时考察性别在二者之间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丽水学院一年级至四年级350 名全日制本科生展开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08 份,有效率为88%。有效被试构成情况见表1。
表1 样本分布表
采用杨荣改编的宿舍人际关系诊断量表[15]。该量表的分半信度与内在一致性比较好,分半信度为0.972 5,Cronbach's α 系数为0.891 5。量表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
采用由王欣、左晓冬等人编制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16]。该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各系数为:CFl=0.927,NFI=0.971,TLI=0.934,各拟合指标都达到统计要求。该问卷Cronbach's α 系数为0.94。该量表使用正性项目,反向计分,分数越低,代表心理健康水平越高。量表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
研究者本人担任主试,采用整班抽样问卷调查法,问卷有统一且详细的指导语,要求学生如实作答,回答没有对错之分。施测过程大概15 分钟,被试答完问卷提交后,立即收回问卷。
采用SPSS 25.0 for windows 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主要采用的方法有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依据宿舍人际关系诊断量表的评分标准:0~8 分,表示宿舍人际关系困扰很少;9~14 分,表示存在一定的宿舍人际关系困扰;15~20 分,表示宿舍人际关系困扰严重;超过20 分,表示宿舍人际关系困扰非常严重。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得分进行描述性统计,发现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平均分为8.27,标准差为5.55,宿舍人际关系困扰很少共计173 人,占比56.17%;存在一定的宿舍人际关系困扰共计97 人,占比31.49%;宿舍人际关系困扰严重共计26 人,占比8.44%;宿舍人际关系困扰非常严重共计12 人,占比3.90%。从数据上可以看出,43.83%大学生存在宿舍人际关系问题。
大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在性别、年级、专业上的差异分析,结果见表2。由表2 可知,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在性别、年级、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
表2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在各年级上的差异进行LSD 多重比较,结果见表3。
表3 大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的年级差异事后多重比较
通过事后多重比较可知,大一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困扰较少,大二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困扰最多。大二与大一、大四和大一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存在显著差异。大二和大四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困扰高于大一新生。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性别、年级、专业上的差异的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
由表4 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健康在专业上没有显著差异,在性别及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
表4 大学生心理健康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在年级上的差异进行LSD多重比较,结果见表5。由表5 可知,大四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较少,大一、大二、大三分别和大四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显著差异。大一、大二和大三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均显著低于大四学生。
表5 大学生心理健康年级差异事后多重比较
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及其各个因子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结果见表6。由表6 可知,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及其各个因子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P均小于0.01。
表6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及其各个因子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矩阵
依据方杰、温忠麟的建议[17],将心理健康作为因变量,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作为自变量,性别作为调节变量,采用分层回归的方法分析性别在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预测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把性别进行虚拟变量处理,男生取值为1,女生取值为0,将中心化后的自变量和调节变量的乘积项作为交互项,分层回归结果见表7。
表7 性别在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的调节作用检验
从表7 可知,第一层中心化后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预测的决定系数R2为0.159,第二层变量中心化后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性别,进入回归方程,对心理健康预测的决定系数R2为0.178,将两者的交互作用“宿舍人际关系×性别”作为第三层变量,进入回归方程,经过数据处理后,决定系数R2变为0.201,比前两层的决定系数有显著提高,并且交互项的回归系数显著(β=0.178,P<0.01),说明调节效应显著,性别是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变量。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性别在宿舍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效应,将宿舍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总分进行标准化处理,分别抽取低宿舍人际关系组(M-SD)和高宿舍人际关系组(M+SD),做性别与宿舍人际关系的简单斜率图,见图1。
图1 性别在宿舍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作用
由图1 可知,不论是男生还是女生,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都具有正向影响。在男大学生中,宿舍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正向预测作用显著(simple slope=0.65,t=6.12,P<0.001);而在女大学生中,宿舍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正向预测作用显著(simple slope =0.29,t= 4.78,P<0. 001),即宿舍人际关系每增加一个标准差,男生心理健康增加0.65 个标准差,而女生心理健康增加0.29 个标准差,男生宿舍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影响要大于女生。
本研究调查的样本中,存在不同程度宿舍人际关系困扰的数量占到了43.83%,表明在校大学生或多或少被宿舍人际关系影响着。究其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从社会文化背景方面来说,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有自己地方特色的生活习惯和语言习惯,宿舍成员地区跨度越大,这种差异就越明显;从家庭教养方式来说,不同的家庭也造就了一些学生在生活技能、社交等方面的差异,而这些细节在宿舍关系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从学生个体层面来说,个体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人格、气质、性格和个性化的倾向,在宿舍这样一个团体中,需要个体为团体的和谐做出一些从众行为,一旦有个体没有遵守群体的规范,往往就会引发一些矛盾冲突。
大学生心理健康在年级上有显著差异,大四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较少,大三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较多。可能是因为大三学生课程多,学业紧张,并且大三学生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面临着即将毕业择业或者继续考研的问题,就业压力和考研的学习压力大,使得大三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而大四学生即将毕业,经过大三一年的深思熟虑,相对大三来说,有了非常清楚的生活、奋斗目标,并为了目标而努力,并且大四课程少,学生可以更多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来做,因而压力相对较小,心理问题较少。
性别在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之间具有调节作用。无论男生还是女生,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都具有正向影响。但男生的宿舍人际关系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要大于女生。也就是说,对于女生来说,男生对宿舍人际关系的反应更为敏感,女生处在高宿舍人际关系时,没有表现出心理健康水平急剧增加的现象,而是表现得比较缓和;当处于低宿舍人际关系时,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女生。这跟人们通常所认为的“女生比男生敏感,因此更容易受宿舍人际关系影响”的观念不一致。造成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男女解决矛盾冲突的方式不同所致,女生遇到矛盾冲突,更愿意表达出来,因此给人的感觉,女生宿舍问题多于男生,但女生在处理宿舍人际关系问题方面的自我调节能力、挫折耐受能力强于男生,并且女生更重视人际关系的质量、品质,也比男生更重视宿舍卫生与宿舍成员间的情感建设;而男生往往不善于沟通交流,遇到问题往往采用忽略、逃避或者激化的解决方式,给人一种男生宿舍人际关系比女生处理得好的感觉,现在看这是一种误解。
1.大学生存在宿舍人际关系困扰。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在性别、年级、专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及年级方面差异显著。
2.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及其各个因子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
3.性别在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男生宿舍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要大于女生。寝室是学生共同生活的归宿地,也是最容易引发矛盾的地方。本研究提示高校的教育工作应更注重男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第一,老师要多深入宿舍,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校领导走访寝室、中层干部联系寝室以及住楼辅导员的寝室双化建设,都可以从男生寝室人际关系、寝室行为问题入手,多角度挖掘信息,做好学生的寝室心理问题辅导。特别是住楼辅导员与学生有更多的亲近感,容易取得学生信赖,平时要多深入学生寝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在学生认知、行为出现偏差时,能够予以引导。第二,加大对男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大一新生的必修课,其中人际交往技巧和寝室人际关系处理应该作为重点章节讲授,并且应针对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年级,实施不同的心理辅导策略和心理咨询方案,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提高大学生对他人的包容性、人际沟通的技巧性以及矛盾冲突的化解力。当学生尤其是男生出现宿舍人际关系问题与心理健康问题时要做好引导工作,鼓励他们用建设性的方法看待和处理宿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