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飞跃
摘要:高中化学教学改革的本质是改变重分数轻能力的落后教育教学观念,着重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目前的高中化学教学存在教学模式陈旧、师生交流互动不足、不重视学科建设等情况。基于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加强知识整合,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整合;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14-0093-03
对于今后打算从事化学相关工作的学生而言,高中化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影响其综合能力的发展。而基于素质教育的要求,核心素养不能空谈,要具体落实到学科教学中。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影响,高中化学教学存在“脱离实际,应付教育”的现状,即学校、教师、学生、家长都只看重分数,不看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快速“提分”,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只专注于教材知识的讲解,重识记轻理解,重理论轻实践,不引导学生探究科学原理,也不注重培养其科学精神,不关注实验,也不愿意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在化学考试中能取得优异成绩,却很难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化学知识。为分数而学,久而久之,学生就对学科本身失去兴趣,越学越“落后”,越学越“没劲儿”。可见,将成绩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而忽视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将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学科能力难以提升。因此,将学科核心素养与实际化学教学结合起来非常有必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析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的不足,重点探究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1.化学课堂教学模式陈旧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要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开展化学实验等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从教学现状看,部分教师以高考为风向标,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更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而没有采取有效策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没有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对于化学实验等探究活动,部分教师从安全角度出发,很多实验环节都是自己演示,而没有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另外,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部分教师并没有及时更新教学理念,采用最新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如采取智慧教室、电子白板等现代教学设备,而依旧采取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不仅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还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与教师交流互动不足
学生和教师互动不足是目前化学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不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可以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高中化学学习中的不足,然后以此为依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逐步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高中阶段的学习直面高考,因此,师生的压力都非常大,而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学习,学习效率必然会逐步提升。反观当前的高中化学课堂,部分教师以成绩为中心进行课堂教学,将化学反应中的原理、结果详细地告诉学生,要求学生进行背诵、记忆。这种教育模式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也不注重师生互动,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无法落实。
3.不重视高中化学学科建设
从高考志愿反馈来看,部分学生、家长对化学学科不重视,这就导致部分学校、教师不重视化学学科建设。例如,部分学校的化学实验器材或耗材严重不足。有的学校基于安全考虑,化学实验用品定量供应,对于一些挥发性大、腐蚀性强的化学用品更是谨慎使用。而学校对化学学科建设的不重视,严重阻碍了高中化学教学改革的进程。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是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师要想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就要采取有效措施,基于教学实际需要,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与技能,构建全面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1.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多方引导
考虑到高中化学的学科属性,教师不能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而要多方引导学生,采用课堂演示实验、信息技术演示实验等有效方法,展示课堂教学的内容,突破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多种教学方法的引导下,理解化学知识,掌握化学知识。在高中化学中,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诸多知识的体现,需要学生具有足够的耐心与一定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可通过化学实验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工作。
例如,在“盐类的水解”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忽视教材上的实验环节,要积极引导学生做好活动探究。为此,教师可首先对碳酸钠进行分类,引入“碳酸钠为何叫纯碱”的问题,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用pH试纸测定6种盐溶液的酸碱性,即中性的强酸强碱盐、碱性的强碱弱酸盐、酸性的强酸弱碱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演示实验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盐溶液酸碱性的情况,进而将这些盐溶液按酸碱性进行有效分类,让学生知晓什么是盐溶液,属于哪种类型,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考虑到部分学生在理解上存在困难,教师可以播放氯化铵水解动画演示及相关物质电离和水解方程式的动画演示视频,让学生有效理解盐溶液呈现酸碱性的原因,理解盐类水解的一般规律,掌握水解反应的方程式。对于教材中的“活动与探究”实验,教师可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理解水的电离平衡是基于一定条件的,当加入一些带有弱酸碱性的阴离子或阳离子等“破坏分子”时,必然会打破水中电离平衡原有的环境。学生可观察“破坏分子”加入前后的反应对比,认识到物质的运动变化是基于一定的条件,而不是杂乱无章的,这就是化学微观世界中的变化与平衡的思想。另外,教师还可将课堂上的化学实验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有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促使学生形成化学思维,学会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教师还可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化学实验现象与原理的认识、理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体验化学学习的乐趣,逐步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2.知识整合,形成基本学科素养
化学学科知识庞杂,对于学生而言,犹如纷纷扬扬的无数碎叶。而碎片化的学习会导致学习效率低下,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脉络,学生只能看到知识的浅表而没有深入探究,这不利于其进一步提升学习效率。为此,教师可将这些碎片知识进行整合,引导学生分门别类,寻找其中的原理脉络,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验,理解化学学科本质。
例如,在“钠、镁及其化合物”教学过程中,金属钠与水反应非常剧烈,现象直观明显,反应的现象可用“浮、游、熔、响、红”这五个字概括。该实验操作简单,但若放松警惕,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在实验前,教师除了要讲清基本的反应原理,还要讲解金属钠的取用规则,以及钠着火应如何处理等知识。钠燃烧产生的气体是氢气,不可用水扑灭。另外,钠着火产生过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而促进燃烧,也不可用泡沫灭火器,但可选择沙土覆盖灭火。在高中化学实验中,考虑到很多实验药品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注意操作规范,避免发生错误,而一旦发生错误行为要第一时间纠正,以此提高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责任意识,让他们在实验操作中既学会保护自己,也学会珍惜他人的生命。同时,在药品取用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取用化学药品,过量使用也可能带来危险,以此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的意识。基于目前环保力度的加大,在高中化学实验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意识,传授相应的环保方面知识,提高学生的环保素养。
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的教学情境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掌握化学知识。为此,教师要认真研究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结合具体教学需要和学生学情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讲解“电离平衡”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生活情境为抓手,引入食醋和洁厕灵具有清除水垢效果的生活常识,并抛出相同浓度条件下去污能力孰强孰弱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采取“预测—验证—总结”的方法开展实验探索。这样的实验探索活动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内动力,又能让学生在具体的设计和实施环节自然而然地理解强弱电解质的内涵,掌握相应知识。另外,这样的探索活动还能帮助学生深刻了解结构与性质的辩证关系,学会用“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观点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无形中培养了学生探究未知事物的方法和基本思路,即“调查研究—提出设想—开展验证—总结理论—完善提高”。又如,在讲授“钠的性质”时,教师可以某次金属钠遇水爆炸的新闻事件为切入点导入新知并提出问题。(1)引起爆炸的物质是什么?(2)为什么会发生爆炸?(3)防止爆炸的措施是什么?学生各抒己见,层层深入探究。当枯燥的文字变得具体可感,可以眼观耳闻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被有效激发。而教师以启发性问题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展开自主探索,可帮助学生形成和发展学习能力,提高学科核心素养。
4.预留空间,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是新课改强调的重点之一,教师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时,不能满堂灌,而要留足空间,让学生进行思考、探究。学生在思考与探究中,能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深入理解知识,体验化学学科的应用价值。例如,在讲解“探究氯气与水的反应”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制备氯水并探究氯水的成分及性质,旨在通过物理方法从颜色、气味引导学生得出新制氯水有氯气分子和水分子。接着,再往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得出氯气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漂白性物质。那么,如何设计实验探究漂白物质是次氯酸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入自主探究环节。在和谐的氛围中,教师高效达成了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再如,在“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教学中,学生在探究锌铜原电池原理时,预设“锌片溶解,而铜片上产生了气泡”的结论,但反复实验的结果是“锌片和铜片都产生气泡”。对于课堂上出现的这种“异常”现象,教师不要直接下结论,可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深入思考,积极猜想,以此帮助学生形成尊重实验事实和证据的意识。
综上所述,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可借助实际生活和科学实践,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理论知识,体验化学学科的应用价值。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相应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认识物质变化的客观规律,掌握化学概念,科学构建知识理论体系,不断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潜力,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化学思维模式,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谢可豪.探讨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高考, 2022(01).
[2]王悦.基于“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及高考试题分析的研究[D].西南大学,2021.
[3]黄亚伟.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2020(11).
[4]金雁.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0(18).
[5]孙慧.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学策略分析[J].化学教与学, 2017(08).
[6]何中琼.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探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04).
[7]白菊萍.探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08).
Research on Chemistry Teaching Strategies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re Competence
Chen Feiyue
(Xianyou No.2 Middle School, Fujian Province, Xianyou 351200, China)
Abstract: The essence of chemistry teaching reform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is to change the backward education and teaching concept of emphasizing scores over ability, and focu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core competence of chemistry.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such as outdated teaching mode, insufficient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lack of attention to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is, in specific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actively innovate teaching methods, strengthen knowledge integration, create teaching situations, cultivat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chemistry learning, and improve students exploration ability .
Key words: senior middle schoolchemistry; corecompetence; teachingstrategies;integration;situ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