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天府新区广都幼儿园 张 茜
大自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形态各异的自然材料成为幼儿美术活动的天然材料,同时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在户外的自然环境中,丰富的自然材料能够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让幼儿认识自然世界,使幼儿园户外美术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儿童是自然之子,天生喜欢亲近自然,对自然具有敏锐的观察和感知能力。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能充分刺激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满足幼儿的审美需求,让儿童在感受自然、发现自然的过程中产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和回归自然的状态。教育家陶行知提倡在自然中培养儿童的观察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自然中的自然材料十分丰富且易于获取,教师要充分利用幼儿的天性和直观思维的特点,让幼儿有更多机会接近自然、了解自然、感受自然的魅力;通过在大自然中使用自然材料为幼儿带来创作的灵感,滋养儿童心灵,促进儿童感知觉发展,从而对培养幼儿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发挥积极促进作用。
教育家陈鹤琴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大自然中的自然材料既天然又独特,季节特征明显,比如春天百花盛开、夏天瓜果飘香、秋天落叶缤纷、冬天万物凋零等,这些常见的自然材料散发着自然之美,常常能快速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和参与热情。因而我们鼓励幼儿走出教室,拥抱自然、感受自然,在自然中获得感官体验。通过与自然的接触,幼儿可以感知自然优美的线条、明丽的色彩,获得对美最生动的认知。同时有了最初对于美的感知、体验,幼儿可以打开探索的大门,产生更多关于美的意愿,发现与感悟生活中的美,进而形成良性的循环,增强对生活和世界的理解。
课程资源是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基础与载体,是实施课程的基本条件。以我园为例,从儿童视角出发,选择幼儿生活中常见的自然材料入手,对园内园外的自然资源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梳理,将常见的自然材料分为蔬果类、干果类、花草类、其他类,并形成了涵盖四季的自然材料清单(见表1)。
表1.自然材料清单
课程的开发以自然资源作为基点,将儿童作为教学的中心,通过让儿童走进自然、感受自然进而学会创作和表达。我们通过开展大量的研究活动、教学实践,深入挖掘自然材料的特性,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提炼出了自然材料在户外美术活动中的十大运用方法。
拼贴穿插法。将自然材料通过自由组合形成完整图像画面,用胶水或双面胶将自然材料粘在背景板上。运用土豆、胡萝卜、苹果等各种蔬果,通过切、插、画等方式进行立体造型,开展“蔬果娃娃”活动;利用树叶的组合进行“树叶拼贴画”等活动。
粘贴法。将不同色彩、大小的种子/壳按照一定图形组合作画,并进行颜色的装饰,如:用绿豆、红豆、黄豆等豆类来装饰花瓶、盘子等,开展“种子粘贴画”等创意活动。
摆拼法。运用各种自然材料,以地面为画纸进行图案的摆拼,拼出美丽的图案或动物、植物造型等,如“大地艺术”活动。
编织法。用细长的茎叶、柔软的枝条等进行编织,如:用龙血树叶、粽叶、麦秆等编织花环、手镯等,开展“自然网编制”“树叶编制”等活动。
绘 画 法。在 自然材料的表面进行绘画、涂色等创作活动,如:在玉兰树叶、树干、石头表面涂色、创作图画等,开展“树叶怪兽”“树叶变变变”等活动。
写生法。在大自然中取景,对单个或多个植物/果蔬、风景等进行写生,如海棠花、幼儿园最美一角等,开展室外写生、静物写生等活动。
拓印法。利用自然材料的纹理,借助色彩进行拓印,如树皮、树叶、蔬菜拓印等;利用植物柔软、多汁的特性,通过敲击使其颜色、外形印在棉布背景上,如:用木棒敲击树叶、花朵,开展“植物拓印”等活动。
传统手工法。利用传统手工古法造纸、扎染、蓝晒等方法,将树叶、花瓣放入其中,创作花草纸、扎染作品、蓝晒作品,开展“古法造纸”“创意扎染”等活动。
综合法。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常见的平面绘画、吹画、拓印、粘贴等方法,利用自然材料进行创作。
摄影法。利用摄影机将儿童观察到的美拍下来。
基于前期课题研究和长期实践经验,我园以“亲近自然,智慧创造”为课程导向,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入手,精选四季中较为常见且易于获得的春花、夏果、秋叶、冬枝这四类自然材料,加大其在户外美术活动中的运用,并经过反复实践、讨论,初步形成了贯穿四季的户外美术活动集(见图1)和“一花一草”课程框架图(见图2)。
图1.户外美术活动集
图2.“一花一草”活动框架图
美术教育不是一味注重结果的教育,教师应该转变观念,从“指标”“固化”过渡到灵活、宽松的指导方式,使幼儿的活动更具主动性与创造性;应充分尊重幼儿的地域差异和个体差异,把幼儿放在主体地位,教师退后,允许幼儿有个性化的表达和想法,从而真正尊重幼儿的表达与感受。在这个过程中,表达是在真实体验中产生的真实感受,是幼儿眼中的美,不是成人视角下带着目的和功利,是不以像与不像、技法是否正确、以成人视角为标准的艺术创作。因而在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给予幼儿权利与空间,让幼儿大胆地感受、探索和发现,在户外探索中去体验、表达真实的感受,并避免在幼儿绘画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创作方向上的干扰。如此,我们便实现了真正地在幼儿进行创作和表达的过程中,把主动权放在幼儿的手中。
自然材料是幼儿生活中随处可见、唾手可得的材料,如各种形状的叶子、五彩缤纷的花朵、形态不一的石子等。一花一草皆可成为美术创作的材料,这些看似普通的材料,其实具有很高的可塑性。在开展户外美术活动时,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自然材料本身的特征,尽可能多地选择形式不同的其他美术材料配合使用,不仅能组合出不同的造型,还能激发幼儿的美术创意,满足幼儿创作的愿望。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引导幼儿利用多种绘画形式和技巧拓宽自然材料的用途,拓展幼儿的美术创作思维,例如“美丽的捕梦网”,利用树枝和毛线进行编织,将树叶和花朵放入编织好的作品进行装饰;用树叶进行拓印和植物染等,让很多材料成为创意美术的工具。幼儿阶段本就是释放天性的阶段,所以教师要尽可能给幼儿提供各种可以自由涂抹 的“画笔”和“颜料”,这样他们才能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迸发出创作的无限潜能。
综上所述,我们从幼儿生活中常见的自然材料切入进行探索,由一个个活动开始,再从上而下地设计与思考。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儿童视角,反复研磨经典活动,通过反复总结和归纳的成果,最终形成了初见雏形的“一花一草”特色美术课程。当然,幼儿园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关系到幼儿的发展,我们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以更完备、可持续地开发特色美术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