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实验幼儿园 张学英
尽管户外运动对幼儿的发展有着独特的价值,但调查结果显示:有的教师为了幼儿的安全,会尽可能避免让幼儿挑战高难度的运动项目;有的教师只关注既定动作和技能的习得与养成,而忽略了幼儿的活动需求和运动体验;有的教师忽略了环境创设与幼儿体验之间的有机联系,不能根据幼儿的活动体验和发展水平来合理调整活动环境、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以上情况使得幼儿在户外运动中略显被动,个体能力不能得到全面发展。
我园基于幼儿个体的发展需要,立足幼儿园实际,尝试开展了户外混班区域运动,探索在保障幼儿安全的前提下如何精准把握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给予幼儿合适的支持、助推幼儿个性化发展。我们引导幼儿共同参与讨论户外运动的内容、材料、形式,鼓励不同年龄段、不同班级的幼儿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自主选择喜欢的区域进行体验。在探索中,我们发现这种形式可以促进运动资源的广泛利用,拓宽幼儿运动游戏的空间范围和运动种类,使幼儿在不同运动游戏中获得动作技能、运动体能以及创造力、想象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我园有大片的塑胶运动场地,地面宽阔、平坦,为幼儿开展户外运动提供了安全保障,但这个环境却缺乏挑战性和趣味性。为此,我们组织全园幼儿针对户外运动区域的规划展开讨论:你想去哪里玩?你想怎么玩?根据幼儿的想法、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我们采取大小环境互补的形式把消防通道、水池、灌木丛、树林、沙池等都有效利用起来,将自然环境与各类器械相匹配,综合场地空间、地面材质、周边设施等多种因素,为幼儿打造兼具科学性和趣味性的户外运动八大区域:骑行区、走跑区、平衡区、跳跃区、探险区、钻爬区、攀登区、投掷区。
我们在消防通道画上虚实线、斑马线,投放信号灯、坡道、隧道、限高杆、环岛等材料,设置骑行区,并创设了加油、洗车、送快递等游戏情节,既增加了幼儿骑行途中的趣味性,又能让幼儿在锻炼耐力的同时熟悉真实的生活场景。
幼儿非常喜欢去小树林玩,我们就将小树林融入钻爬区,把皮筋缠绕在树干上做成红外线障碍区,旁边场地放置山洞、垫子、竹竿、渔网、拱门等材料,便于幼儿取用以开展钻爬运动。
这八个户外运动区域宽松开放又相对独立,既能让幼儿自主运动,又能确保幼儿在某个区域运动时不受其他区域干扰。
在材料的选择方面,教师既要考虑材料的多样性、层次性,还要注重材料的开放性和发展性。每个运动区域的材料分为三大类型:基本材料、公共材料和辅助材料。基本材料是该区域的专属材料,不与其他区域交叉使用,公共材料和辅助材料则能够满足幼儿自主选用的需要。公共材料和辅助材料在不同区域中有不同的玩法和辅助作用——比如,废旧的汽车轮胎可以作为跳跃区中小青蛙的荷叶、平衡区中的浮桥,也可以作为钻爬区中的山洞、骑行区中的环岛,甚至可以作为投掷区中地鼠的窝。
八个运动区域中游戏的设置和材料的投放不是让幼儿简单孤立、枯燥重复地练习某一基本动作。教师要依据幼儿各年龄段运动目标、各区域的阶段子目标来投放材料,既要能够锻炼幼儿身体的各个部位,又能让幼儿的体能得到发展。
例如:跳跃区设置在蹦床附近,教师将幼儿可能会用到的竹梯、汽车轮胎、电瓶车轮胎、体操圈、竹架子、大箩筐、皮筋、大口袋、稻草垫子、背篓、蹦蹦球、弹性球等材料摆放在附近。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开展原地纵跳、纵跳触物、双脚连续行进跳、单脚连续行进跳、分合跳、从高处往下跳、助跑跨跳等多种游戏。
户外混班运动中幼儿要自主选区、换区,与不同班级、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一起创造性地使用材料,学会合作、交流、互助、遵守规则、解决冲突。
规则是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为了解决问题而制定的,各个运动区域的材料、玩法、情境不同,规则也会有所不同。例如:部分区域会设置起点、终点标识,还有材料整理、收纳的标记以及安全提示、玩法建议等,骑行区还会有一些简单的交通标志。
幼儿在运动挑战中不可避免会存在安全风险,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针对不同区域进行讨论、了解安全知识、学会保护自己;另一方面,在户外运动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发现幼儿有危险动作或互相帮助的行为时及时记录下来,在活动结束后与幼儿一起分享交流,丰富幼儿经验。
我园的八个运动区域分为整合式和循环式两种类型。循环式区域是将几个不同的运动场景串联起来,场地上有起点和终点,如平衡区中幼儿要先通过一段轮胎路,再走过竹梯斜坡、梅花桩丛林、高低长凳、曲线窄道等;整合式区域是指在场地上提供不同的运动器械,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选择器材开展运动,如探险区的溜滑索、绳梯、走钢丝、爬树屋、越障碍墙等,投掷区的打怪兽、打保龄球、炸敌堡、倒挂金钩等。
不管是何种类型的运动区域,教师都应追随幼儿、观察幼儿、支持幼儿,促进幼儿主动发展。
户外运动中经常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教师强调了安全与活动秩序后就把孩子“撒”出去自由活动;另一种是教师因为担心幼儿的安全问题,过度限制和约束幼儿的行为。
真正高效的户外运动必须建立在幼儿的兴趣之上,定期进行讨论与调整,以动态的运动环境、开放的材料给幼儿更多的选择,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个性需求,让每个幼儿都能在主动运动中自我调整、自我突破。
比如,对于跳跃区中的大箩筐,有的幼儿喜欢站在上面往下跳,有的幼儿则喜欢把它当成大桩子在上面一步一步走,还有的幼儿把它当成了鞍马来练习跳马。教师可以要根据幼儿的需求,增加保护垫、调整间距,设置几种不同的线路,便于幼儿选择。
幼儿的兴趣是不稳定的,总是在不断变化和转移。我们为幼儿提供了数量充足、种类多样的材料,以激发幼儿的探索意识和创造能力。同时,我们提供的材料既有锻炼幼儿上肢和下肢的材料,又有促进幼儿走、跑、跳、平衡、钻爬、投掷等动作发展的材料。例如,钻爬区我们提供给幼儿练习钻的材料中,有不同形状的卡通动物圈、长长的网笼、汽车轮胎,还有利用树林拉的迷彩网和橡皮筋。
我们观察幼儿运动中的行为、思考这些行为背后的想法、读懂幼儿发展的需求,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随时调整活动空间、材料、规则,做出合适的支持。例如,我们鼓励幼儿探究同一材料的不同玩法,或者是多种材料混搭组合出现的多种玩法,促进幼儿的主动发展。
一个运动区域由小、中、大三个班级结对认领,负责管理和调控运动内容,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某个器材的特定功能引导幼儿开展运动,另一方面幼儿可以在区域内变换材料组合,发现更多玩法和运动方式。幼儿从“我会这样玩”改变为“我想这样玩”,丰富了运动体验、提升了运动能力、发展了运动思维。
在区域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引导,防止幼儿运动强度过大或同一动作多次重复,而要让幼儿的全身都能得到锻炼。同时,混班区域运动时幼儿运动能力的差异性更大,分层次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运动能力强的幼儿,教师要鼓励其创造更多玩法,推动其运动质量的提升;对于运动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先模仿学习、减慢速度、重复练习,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推动他们在自主运动中逐步成长。
户外混班区域运动主要以幼儿的自身经验和亲身体验为基础,其目的不在于既定体育动作规范和操作技能的习得,而在于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运动意识。小班幼儿参与运动的强度、密度较低,运动能力较弱,所以我们采用单个游戏区域开展运动的形式;中大班幼儿运动能力相对较强,所以我们采用幼儿自选区域、自主运动的锻炼模式。实施过程中我们淡化了“即时效果”,强调不同幼儿的运动体验,支持和鼓励不同幼儿在动态、开放的环境中自主地经历运动过程。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对各年龄段幼儿动作发展与培养目标提出了详细指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也对不同年龄段幼儿走、跑、跳、平衡、钻爬、攀登、投掷等各项基本动作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
户外混班区域运动突出幼儿的“自主性”,但“自主”并不是脱离目标和要求,我们要树立目标整体意识和层次递进意识,认真解读《指南》中健康领域动作发展目标,并细化、分解到各个相关区域,制定阶段目标。比如在平衡方面,针对小班、中班、大班都有“走窄道”项目,我们提供了长条形木板、长条板凳、架在四脚梯之间的木板。这三种材料的高度、宽度都不同,幼儿可以自主选择,教师则应根据发展目标重点观察幼儿是否愿意参加该区域运动、怎样战胜困难、是否能坚持到底、有无创新等。
户外混班区域运动打破了年龄、班级界限,增加了大年龄幼儿的责任感、榜样感,促进了小年龄幼儿观察能力、模仿能力的发展,不同年龄、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有了相互交流的机会,增加了合作学习的机会,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组织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在幼儿将运动材料摆放、布置完成后,该区域定点教师要对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提前思考,如自己的站位是否便于全面观察、空间安排是否有利于运动的开展、环节中运动时间安排是否符合幼儿的生理年龄特点、规则是否便于幼儿理解和执行等。这些前瞻行为能帮助教师在指导幼儿运动的过程中树立层次递进意识和个体差异意识,更好地促进幼儿有效运动,使幼儿在运动探索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和锻炼强健的体魄。
《纲要》指出:“教师和幼儿都是活动的评价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和合作的过程。”教师既要在运动前进行预估,又要在运动中对出现的问题及时修正,还要在运动后反思跟进。教师可以根据运动区域的特点,针对幼儿动作姿势、运动目标达成、运动器械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观察评价,获取幼儿的动作技能发展水平、幼儿的运动兴趣倾向等,根据这些信息调整区域设置、材料提供,给予幼儿相应指导。
教师可借助“自主”评价和“分享”评价,为幼儿创设条件,让幼儿参与评价、学会评价,鼓励幼儿大胆说、大胆问,使幼儿在表达自我和聆听他人的过程中更好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获得参加运动的成功感。
户外混班区域运动为每一个幼儿创设了自主、自由、探究、合作的运动平台,使幼儿的运动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运动热情和运动兴趣,促进了幼儿的动作技能和体能的发展,也提高了教师的户外运动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总结与反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