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魏晓云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这是党中央站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战略高度,根据城市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和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也是“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路径。历史街区作为历史文化的见证,具有重要的文化、艺术、使用和商业价值。由于缺乏维护,历史街区成为现代城市中建筑破损、环境不佳、设施老化的老旧地区,故历史街区更新保护愈显重要。“街—巷—院落”是街区空间组织的基本模式,街巷作为中国传统居住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片区历史及传统空间的保护要素,又是片区空间环境和场景展示的重要载体。街巷空间可为居民提供外部活动场所,是街区空间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研究对象[1]。
福州南公园片区位于福州市对外贸易的河口地带,因水道新港而兴,此处曾设立进贡厂、柔远驿,以接待琉球使臣,一度成为我国历史上对外贸易往来的重要港口空间,后因新港街市衰落,至清末逐步形成居民区,但历史建筑群落尚存。2018年片区启动“旧改”活动,搬迁安置原住户,修复历史建筑群,打造历史文化街区。本文以福州南公园片区城市设计为例,通过街巷空间研究,解析街巷空间设计要点,探讨保护与更新过程中街巷空间格局优化手法及空间要素管控方式。
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历史文化以多种方式保留于城市肌体,沉淀为独特的记忆和标识。街巷是历史街区重要的构成要素,对于街区内的居民来说,街道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不仅为了交通,还作为社区而存在[2]。因此,街巷作为承载街区发展与变迁过程中的历史脉络,既是历史街区建筑群体构成的重要风貌界面,又是街区历史、社区文化、市民生活的重要空间载体和展示舞台。
南公园片区历史久远,建筑破损严重,其传统街巷格局仍遗存至今(见图1)。历史建筑群内现有13条传统风貌街巷,主街注重陆域交通联系,而巷往往位于邻水区域,形成层次明显、脉络清晰、互联开放的街巷空间。互联开放的街巷反映出河畔地区有机生长的规划格局以及片区逐步演变为古民居的历史脉络(见图2)。
1 民国时期南公园街巷(图片来源:网络)
2现有街巷分布
《建筑空间组合论》提出:外部空间主要是借建筑体而形成,而街巷正是借住宅而形成。一方面可视其从外部包围住宅;另一方面,也可将其视作是被住宅从两侧面围合而成,街巷与住宅存在图底反转关系。街巷空间尺度源于功能的需要,在古代城镇,人行与车行界限模糊,街道气氛融洽,街巷功能仅限于街区内部,交通量较小,尺度适应慢节奏的传统邻里生活需要[3]。
南公园片区因街巷宽度不同而划分为“街—巷—里”3类不同的街巷空间。片区内古建筑主要以1~2层居住建筑为主,因街巷宽度较小,街巷宽高比均≤1,整体空间尺度适宜。部分建筑因后期扩建要求,局部街巷存在“侵街”现象。此种侵入在一定可控范围内,突破平面限制,活跃街道,打破原有建筑整齐规整的立面形式,形成错落有致的界面(见图3,4)。在总体有序与多样变化的共同作用下,造就街巷独特的空间魅力。
3 街巷肌理(图片来源:福州南公园片区城市设计)
4街巷节点剖面分析4a节点14b节点2
传统街巷空间格局是街巷空间保护的核心内容,是构成街区特色的基本肌理。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建筑及其限定形成的街巷记录了街区丰富的历史信息,一旦遭到破坏,将损伤历史街区的风貌及肌理特色。因此,将传统街巷及其环境作为整体进行保护,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保存街区历史和记忆。传统街巷格局保护应遵循真实性、完整性、可读性和可保存性原则。
将传统街巷进行保护分级,通过控制建筑高度、街巷宽度,进行风貌及色彩引导等方式,保证街巷界面的连续性。保护传统街巷格局,控制传统街巷两侧建筑形式,以传统砖木结构为主,穿插其他建筑风格,体现街巷多元立面特色。主要传统街巷名称、走向与尺度保持不变,严禁大规模拓宽道路。在保护原有空间肌理基础上,适当放开局部空间,增加绿化景观节点以形成开放空间,设置入口广场以提升片区形象,设置集中的历史风貌建筑迁建空间(见图5)。
5街巷格局保护规划(图片来源:福州南公园片区城市设计)5a保护街巷规划5b口袋公园规划5c迁建空间规划
在核心区传统街巷空间延续基础上,梳理其与新建街区的现状联系格局,传统街巷延伸至更新区,还原历史文化风貌(见图6)。保留原有街巷空间尺度,新建商业街巷应与保留街巷衔接和协调。为满足步行需求,设置两侧墙体间距为街6~10m,巷4~6m,里4m以下(见图7)。
6保留街巷与新建街巷格局衔接(图片来源:福州南公园片区城市设计)
7新建街巷尺度(图片来源:福州南公园片区城市设计)
沿街建筑是构成街巷风貌的主要元素,多样的建筑风格与构造形成丰富的街巷界面。核心区古建筑主要分为柴栏厝式、穿斗式、马鞍墙式、干栏式等(见图8)。建筑门窗也是构成街巷界面的要素,不同风格的门窗组合形成不同风格的街巷立面[4]。通过普查甄别建筑,进行分类保护与整治,并确定各类建筑改造提升推荐形式。其中,平面布局决定街巷空间肌理,建筑屋顶、墙面、门窗、栏杆构件等影响街巷空间界面,组合形成不同风格的街巷立面(见图9)。
8建筑形式(图片来源:福州南公园片区城市设计)
9柴栏厝式建筑构件(图片来源:福州南公园片区城市设计)
街巷铺装是构成街巷空间界面的重要部分,作为街巷底界面,其承载人的基本活动,引导人流及划分空间[5]。结合市政管线等铺设,还原石板铺装,并辅以多样化拼装方式及历史主题图案,提升街巷的美观性。
历史街区中的居民是活态文化的一部分,人的活动附着人文魅力,是体现城市历史文化传承的关键要素。若为打造景区而搬空居民,会使历史文化遗产失去活力。历史街区需满足街区功能丰富、空间富于变化、建筑多样等需求,以实现功能之间相互依托、互为补充,为街区带来活力[6]。片区重点打造区域级中高端体验型街区商业,沿核心区街巷设置中琉友好主题商业街、时尚购物街、餐饮、娱乐等生活服务类业态,通过植入文化休闲产业,如Bespoke模式的文创工作室等,丰富片区功能业态和文化内涵(见图10)。
10功能业态策划(图片来源:福州南公园片区城市设计)
利用片区内空置地、街巷交叉形成的街角空间打造开放广场,用于开展文化艺术展览及商业演出等中小型活动。核心区保留街巷两侧建筑的进退关系,营造曲折变化的街巷空间,新建区通过引入溪流,营造滨溪街巷景观,增加空间趣味性和吸引力(见图11)。
11公共空间营造(图片来源:福州南公园片区城市设计)
历史街区中的街巷空间为居民提供外部活动场所,是空间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街巷两侧存在的大量历史建筑是时代的缩影,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对其加强保护有利于丰富街区底蕴,吸引人流。街巷空间的保护与整治是历史街区更新改造的重点,历史街巷的升级改造应向精细化发展[7],通过格局重塑、功能植入、空间营造等,重新焕发传统街巷的活力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