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刘蔚琛 王紫迪
健康城市强调个人健康和安全、社区整合、健康生态及高效社会体系。个人健康和安全主要包括寿命、食物安全、工伤保险、交通事故等方面。社区整合要求完善供水排水、道路可达性、文化教育等城市基础服务功能。健康生态要求污染物浓度、噪声水平、绿化植被等环境要素维持在不影响健康的水平。高效社会体系要求发展就业、规划公示、公众参与、身份认同、志愿服务等市民群体功能呈一致、有序、稳定、整体等特质。
桓仁满族自治区隶属辽宁省本溪市,地处辽宁省东部山区,既是中国山参之乡、清王朝肇兴之地,又是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其内五女山风景区为世界文化遗产。母亲河浑江水系流经桓仁县城,城区内有重要支流哈达河。电厂家属区位于城区东北,浑江以北,哈达河以西,五女山路与泰山路之间,是前往五女山世界文化遗产的必经之地(见图1)。
1项目位置
更新片区是我国早期新能源开发的产物。片区内的桓仁满族自治县电厂建设于1954年,是我国为梯级开发水利资源在浑江上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发电站,以发电为主。片区内兼有集防洪、灌溉、养殖等功能于一体的省级工业园——江北园区,以工业企业为主,产城融合度低。片区居住品质一般,公共服务能力较弱,年轻人逐年流失,活力不足。
2.3.1 片区价值和竞争力
更新片区紧邻G201国道,对外联通便捷,交通区位优势显著。其位于五女山脚下,与县城隔江相望,是游客必经之地,但片区与景区未形成有效联动。
2.3.2 资源盘点和承载力
山水景观资源丰富,历史文化类型多样。更新片区被三山两江环抱,片区南侧为荷韵公园及松花江湿地,山水城乡交融,风景优美,视野开阔。同时承载多元文化,包括少数民族文化、中医文化、工业文化及太极文化。
片区地势较平坦,无基本农田和生态红线限制,开发建设条件良好。片区内道路通达性低,东西向道路多为断头路,人车混行,公共活动空间道路硬化占比较高,内部建筑主要包括老旧社区、国电办公区、五女山中学、闲置房屋、鹤年堂健康城等。
2.3.3 产业发展和保障力
片区周边大健康产业基本形成,中医药特色突出。其中绿色食品产业规模不足,发展虽稳中上升,但品牌影响力较弱;江北园区现有功能不完善,服务以行政管理为主,产业配套服务能力和市场运营能级较低。
③机械人工破冰法。在闸门前用破冰机械和人工开凿冰槽,减小冰压力。该方法适用于冰层活动频繁、冰层较厚或防冰设备出现故障的情况,属于应急措施,实施中危险性较大,必须采取安全措施,确保人身安全。开凿冰槽时必须全线开通,不允许破开一段,保留一段,否则易造成应力集中,在未开凿冰槽处对闸门局部会产生严重破坏。
电厂家属区更新应以业态和功能为导向,根据片区定位和产业发展需求,结合交通确定各类功能中心和服务中心,形成带动周边发展的重要极核,塑造承载城市和园区发展需求的新空间。注重功能混合和职住联系,构建满足工作、生活、游憩、交往等需求的空间资源配置(见图2)。
2更新方案示意
片区北起五女山路,南至泰山路,西起千山路,东达锦江山路。基于历史背景、项目评估和现状问题,通过强链健康产业、打造健康社区、维护健康环境,形成满足桓仁满族自治县江北园区发展需求的健康新城。
对外快速交通(机场、高铁)不发达,故桓仁应形成围绕沈桓、本桓、桓集高速公路的发展格局。立足于林海水源的自然条件、林下参的产业基础、世界遗产等文化优势,针对全国商客、游客等专类人群,以医养、旅养、食养的全龄全养为目标,以“文旅学”新业态串联资源,打造产品、服务、生活、治理等健康场景。
电厂家属区因其空间资源和良好区位,应为桓仁产业园区提供产业服务,为职工提供生活服务。片区内的产业策划主要包含5个方面:①提供亚健康解决方案,即依托桓仁森林自然生态资源和中医药资源,提供健康监测、情志管理、健康教育、传统中医调理、药膳食养等服务;②建设旅居养老中心,打造宽阔优雅的养生环境,依托片区周边企业资源,提供特色中医保健、医疗、养生、休闲、娱乐服务;③提供老年病中医解决方案,针对心血管、呼吸、消化、内分泌等类别疾病,构建老年病特色调养服务体系;④打造宜老社区,将住区改造为花园式住宅区,重点完善适老配套设施,依托县中医院资源提供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探索特色社区养老模式,将片区打造成桓仁健康城市重要的功能节点;⑤开展病后康复服务,针对病后、术后、产后恢复需求,提供康复服务。
为打造健康社区,电厂家属区需重点关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综合性服务功能、住宅和产业用房3个方面。
4.2.1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
电厂家属区属于“10min生活圈”覆盖范围,以生活圈为构成单元对各类公共设施进行配置,并在生活圈中心建立综合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综合服务中心结合社区客厅进行设计,作为该区域的公共服务中心和商业中心。公共服务中心聚集街道办事处、卫生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功能,并预留一定的创新创业空间。商业中心聚集零售、餐饮、小型市场、特色商业、自行车、电瓶车租赁等经营性服务功能。
推行舒适环保的绿色交通、慢行交通。利用“道路红线+绿化带+建筑后退”构建完整街道空间,有序组织车行、非机动车和人行空间,合理布置绿化设施、游憩设施和街道附属设施,并根据季节特点,采用可变的使用模式,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
在电厂家属区规划设计中,公共空间设计应考虑步行距离、出行习惯、使用舒适度和安全性,形成“井”字形且联系片区功能的步行廊道。体育公园、社区花园和水塔广场3个口袋公园作为重点营造的社区公共开放空间,结合特定使用需求,配设日常、高频率的活动场地,促使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健康的休憩及出行习惯,其中环境优美的小型绿地也为居民提供空气清新、有益身心健康的开放场所(见图3)。
3公共空间设计
4.2.2 综合性服务功能的提升
1)发展产业服务功能 作为周边产业的综合服务区,片区内规划植入宜老社区、老年大学、健康管理、体检、康复、健康理疗等多个健康产业业态。其中宜老社区应当结合功能业态,对空间进行针对性整合及改造。
2)补充商业服务功能 电厂家属区位于企业厂房中,缺乏便利的零售商业服务点,需充分利用工厂旧址、家属楼,改造为集特色商业街、书店、餐饮、超市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同时配备青年公寓,通过各类通道与整个街区连通融合,为老旧社区注入新人口活力,演变成为城市共享空间。
3)植入旅游服务功能 坐落在五女山脚的电厂家属区既是远眺五女山城的最佳地点,又是独特的城市观景台,因此片区西侧规划休闲客厅,聚焦保护具有桓仁特色的山水风光场景;片区南侧以桓仁中医药历史符号为文化链条,聚集展览、文化展示功能,打造文商旅相融合的功能核心。
4.2.3 住宅和产业用房的更新改造
1)维修翻新 维修翻新居住建筑的立面、阳台、楼梯间等要素,营造宜养社区氛围,增加健康管理设施,更新现状办公建筑外墙、门窗、屋顶、建筑间的公共空间等要素,导入新要素,形成现代化办公区。
2)改造扩建 将中学教学楼改造成经营性老年大学,中学广场改造为社区体育公园;在老旧水塔与教学楼之间的半围合场地内设置活动场地,增加片区内的室外活动空间;片区南侧闲置房改造为社区医院及健康理疗中心,为当地居民、外来游客、企业职工提供高品质健康服务。
3)拆除重建 片区西侧及中部部分居住建筑拆除重建为商业区和商住公寓,扩容商业空间,释放消费力,补充旅游服务功能和度假旅居功能。采用围合式建筑组合的设计理念,形成连续的沿街立面和完整的内庭院空间,利用内庭院和木架构筑物还原村镇场景,形成热闹的交易市场。
4.3.1 滨水湿地设计
就自然景观而言,规划应依托整体山水格局和自然生态条件,结合片区内已有绿色基底和水系,打通多样化的生态廊道和绿色空间脉络;就活动场地而言,以亲水活动为主的滨水步道等区域既应满足步行、跑步、骑行等活动对场地宽度的要求,又需考虑长时间运动中的景观组织,串联游线节点的空间应结合具有防噪、防尘等功能的绿化带布设活动场地,包括各种球类活动区、体育器材活动区、儿童活动区和老年活动区。
4.3.2 传承中医药文化
片区南侧湿地位于江北园区沿泰山路连续水系,以“扬文化、享五感、体形意”为目标,通过设置宣传标牌、栽种丰富植被、设计主题盒子,打造修养身心、弘扬中医文化的“驻足漫道”,建设中医药主题公园。片区内湿地为其中的“水韵太极”段,通过铺装组合、植物配置、搭建构筑物等方式,打造太极广场和冥想盒子两大文化景观节点,渲染文化氛围,唤醒对家属区、老桓仁过往故事的集体尊重与回忆(见图4,5)。
4太极广场
5冥想盒子意向
在桓仁满族自治区电厂家属院更新过程中,基于健康城市理念,通过片区产业的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打造健康社区提升衰退地区的综合功能,维护健康环境改善片区的人居环境。改造后的城市更新片区可满足当地居民、外来游客及企业人才的各类需求。立足于产业链条、综合性服务体系的定位,项目具有健康城市理念的应用优势,应回归城市更新初衷,发挥其灵活性,积极探索新时代空间效能最大化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