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家”与“学者”
—— 我眼里的马未都先生

2022-09-02 13:48王韵涵
时代报告 2022年7期
关键词:马先生藏家博物馆

■ 王韵涵

所谓文化托命之人,是指传统文化在将绝未绝,将坠未坠之际,出现一个人,把将要落地的文化给托举起来,这个人就是“文化托命”之人。

——题记

引子

作者(左)与马未都先生 ▲

今年农历正月的一天,阳光明媚,春寒料峭,我应邀到位于北京北四环外的望京宜景湾社区去拜访居住在那里的北京收藏家张富汉先生。张富汉先生祖籍黑龙江,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其父曾为解放军四野指挥部指挥官,是解放军第一个接管故宫博物院的人,是第一个走进金銮殿的人。张富汉的母亲是南方人,也是身经百战的老革命。张富汉是在京西部队院长大的红二代。20世纪80年代初步入社会后,张富汉做过报纸记者编辑,现在某基金会供职。张富汉思想敏锐、语言犀利、观点新颖,和他谈话有种跟不上他节奏慢半拍的感觉。两个异乡人,推杯换盏之时聊到“江湖”。江湖风浪阔,他最佩服两个人。一个是20世纪混迹于上海滩的杜月笙(他为杜的人品格局和胆识所折服,在拍卖会上拍得杜月笙的画作印章以及烟缸洋酒瓶),一个是现在名噪于北京的马未都。马未都年长他几岁,都在部队院长大的。说到马未都,我说认识此人,马未都的爱人贾宏伟女士也认识,并且相识20多年了。对此张富汉十分惊谔。当我说我想“评说”马未都时,张富汉说马先生可不好写。虽然说北京专家学者、港澳台的学人乃至国外学者都撰文不少,但真正写出马未都精髓,写到家、写到位的人恐怕还没有听闻。与张富汉的这段聊天成了我作此文的主要起因之一。

想写马未都的第二个原因是基于20年的交集,想谈谈“马未都现象”。因为在当代中国,除了政界要人、商界大亨、艺界巨星外,在民间,出镜率最高、粉丝最多、受众最广、如雷贯耳者当数马未都先生了。尤其是在自媒体盛行的今天,就其属性来讲,是一种社会现象,我称之为“马未都现象”。我想解析“为什么”。

初识马未都

作者(左)与马未都先生在观复博物馆 ▲

1999 年秋的一天,我与友人黄剑胜到琉璃厂文化街闲逛,无意间走进琉璃厂西街东口路南的“观复博物馆”。店里女主人接待了我们,她就是马未都的夫人贾宏伟。店铺后院是一个天井,那里供奉着一尊雪山大师佛造像。佛像为元末明初时的作品,包浆浑厚,慈眉善目,面带微笑,头饰华美,呈双盘式盘坐于莲花台上。黄剑胜祖籍福建,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看到这尊佛像当即表示想请回去供奉。次日全款请佛时,来到店里,一个中年男子已把佛像连同收藏证书一并放置锦盒里,这个人操地道京腔,中等身材,短发平头,眼睛不大,但流露着智慧的光芒,十分干练利落,他就是马未都。许是由于“雪山佛”的结缘之故,那天,马先生心情怡然,由于本人酷爱艺术,在黄先生请佛的同时,看中了马先生的两件非卖品——马先生自己珍藏多年的一尊明中期铜鎏金公羊摆件和有恩师王世襄序跋的张大千泼墨山水长卷。由于马先生生肖属羊,1980年代初就收藏了这尊明代的被命名为“洋洋得意”的摆件。张大千泼墨山水长卷,气势恢宏,云蒸霞蔚,深得马先生喜爱,尤其是对王世襄题的跋,更是悟得深刻。王世襄引用了明末清初画家石涛的一则画语“太古无法,太朴不散;法于何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见用于神,藏用于人”。在马未都看来,“一画”就是一根线,它是世界万有的最基本的单位,从哲学上说,它是最原初的“有”,是原始的混沌(太朴)所创造的自己的对立面和否定者,混沌的“无”即成为与“有”相对,从而也具有规定性的“无”,于是有了最基本的对立范畴“有”“无”,由这一对基本的范畴产生了世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对立统一法则,派生出虚实、阴阳、刚柔、内外、上下、左右、顺逆、往复等表示属性、时间、空间的对立依存的范畴。这个理念为马未都来日为博物馆命名“观复”,启示深刻。马先生割爱惠让,当马先生得知我在山西长治潞安矿务局供职时,他说长治出人才,他才收藏了潞安集团于云晋张华两位艺术家创作的现代缂丝壁画《永乐宫》,对其艺术性给予高度评价。我从此与马未都夫妇相识,成为马先生的常客和座上宾。

与古人真诚地站在一起

那时的琉璃厂的观复只是一个门店。真正的观复博物馆在北京朝阳区南小街竹竿胡同华智大厦40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有办公室和若干展厅。

在博物馆的大堂镶嵌着一巨幅油画。据马先生讲,这幅油画是由一张老照片演化而来的。1998年,马未都在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买到一张老照片,他请人将这张照片放大,改成了油画,并在照片的右侧画上一个站立着的自己,画面中这些人与他素不相识,毫无关系。那么,马未都为什么要与这些人“同框”?同框的这些古人是些什么人?看照片时代背景与衣着装束,是某年的深秋或初冬,藤蔓已落叶,身着冬装。应是民国时期,他们也许是“乾嘉学派”的学术领袖,也许是“公车上书”的维新派骨干,也可能是辛亥革命的“革命党人”的先驱。这些人信仰坚定,表情漠然,视死如归。这些古人被马未都称作“给笔能写文章,给枪能上战场”的文武双全之人。这是马未都何等独特的“行为艺术”。他在昭告人们,他要为一个信仰为一个事业而献身而求索而为之奋斗,因为他已与古人“真诚地站在一起”了。

初识马未都,他多次向我谈到张伯驹和王世襄两位先生。他为张伯驹的家国情怀钦佩不已,也为王世襄的博学多识有趣好玩而自愧不如。

从“与古之圣贤为伍”和与“现代大师为友”,我已预感到他的使命所在,他将要为中国传统文化而“托命”。他要像张伯驹王世襄一样“为往圣继绝学”,为捍卫国家和民族文化而奉献一切。

首创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

1997年新年伊始,刚过不惑之年的马未都,决定在不惑之年做一件明白事,成立“观复博物馆”。

新址的“观复博物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大山子张万坟金南路18号,占地数亩,气势恢宏,古色古香。主馆建筑前立面,采用现代琉璃烧制的《道德经》十六章全文,六句六十七字,字体硕大,繁体正楷,端庄凝重。以“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的“观复”二字为馆名,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之源和道法自然的宇宙观,由此可以悟到马先生的用意之深含意之妙和禅意之玄。

观复博物馆创立之初,马先生就在顶层设计了“开放性+民族性+历史性”,即在形式上注重开放,情感上强调人与历史的沟通,目的上突出传统文化的亲和力。让国人走进传统文化之中,让传统文化时刻萦绕着国人,知道自己从什么样的文化背景里来,体悟祖先的智慧和荣耀,从而为生活在这样一个古老的国度而引以为傲。

观复博物馆的布展格局,完全以中国人能看得懂能感受得到为出发点,从最常用的瓷器入手,到展示它价值连城的一面,表述几个朝代从平民到皇帝的热衷,以至成为中国的国际代名词,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普及与深邃。从最实用的家具入手,到展示它不同材质、不同工艺、不同文化、不同朝代的时代信息与标准。从最顶用的门窗入手,展示祖先的门户概念与寓意寄托。从最无用的油画入手,表达世界文化的融通与影响,与宇宙的沟通,与四季的寿命契合。观复博物馆成立至今的20 多年,在全国各地举行了逾百场专题展,受众人群数千万,以文物为载体,潜移默化地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为唤醒全体国人的集体记忆,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今,从北京、天津、上海,到杭州、厦门、深圳……观复博物馆雨后春笋般在成长,这其中倾注了马先生多少智慧和汗水已无法用语言形容。

著书立说,梳理传统文化脉络

纵观马未都先生的著述生涯,主要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975年—1995年),主要从事当代文学创作、撰写、编辑及发行。文学是青年的梦,有的人终其一生只为圆一个文学之梦。只有酷爱文学,才可能酷爱民族文化,这是一个天然关系,即子母关系。其间创作了大量的继“伤痕文学”后的“时尚文学”。纯文学代表作有《今夜月儿圆》,影视剧代表作有《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等。第二个时期(1996年—2016年),这个时期主要著述了“马说系列”。即《马说陶瓷》《马说家具》《马说玉器》《马说漆器》《马说杂项》及《中国古代门窗》等,凡是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全部说了一遍,全都梳理了一遍。这对马未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工程,因为他把文化脉络整个熨帖了几遍。第三个时期(2017年至今),这个时期主要关注人生的意义,回答人生的终极价值,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代表作为202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背影》,书中记述的人都是进入马先生生命的人,都与马先生有着深度交集,被马先生视为“同道”。他们都有着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人生,都是“有趣”的人。在《背影》中,马先生看来,有权不如有钱,有钱不如有趣,有权是短暂的,有钱是危险的,只有有趣会伴人终生。对待生死,马先生特别欣赏孟子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待人生,马先生即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对待挫折,马先生即以“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为座右铭。《背影》出版后,签名售书那天,马先生未到求书者已云集一片,那天,马先生在扉页上只写马未都三字,直到写得腰痛背困手痉挛,不知道写了几千个“马未都”。他感慨地说,上山下乡干农活,也没有这么累过。这是平生最累的一天,也是“痛并快乐着”的一天。

登上央视讲坛,始于百家争鸣

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从2001年惊艳推出,曾得到广泛关注。此平台虽高,但也不乏一些“照本宣科”的学者,一些“滥竽充数”的教授,一些“哗众取宠”的专家。但是马未都的系列讲座,我是一讲不落聆听完的。比如他讲到一个唐代的“小尺子”,通过一把小尺子的质地、图案、包浆等信息,可以把它穿越千年的演变史、发展史、用途史讲得头头是道;再如,讲到古玉中的“觹”,从它最初的祭祀功能到后来的结蝇解扣的实用功能,从龙型到凤型,一个生癖的字一件古玉器就讲了一个课时,使人耳目一新。足见马未都的“功课”做得何等之深。

2000 年之后,马未都先后开设了个人博客和“嘟嘟”脱口秀,借助互联网这个无限大的平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点点滴滴,曾上百次位居热搜榜之冠,点击量时常过亿。这充分说明他的每一个“事理”,有内容、有观点、有价值,人们爱听、受启发、长见识。比如,有一讲讲到中医,中医无疑是我们传统中的传统,是“最中国”的东西,马先生分析了中医名称的来历,是民国政府在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确定的。有几千年的演进过程,认为中医的最高境界是治无疾,治将病次之,治已病末之,其实就是告诉人们养生第一、防病第二、治病第三。马先生特别善于深入浅出,自身说法,讲自己的命运起伏,讲自己的悲欢离合,也讲自己的鸡零狗碎。

芦芹斋和安思远两者的集大成者

在中国近代史上,晚清至民国时期是山河最破碎、社会最动荡和人民最苦难的一个由封建走向共和的变革时期。芦芹斋(1880~1957),浙江湖州人,芦正是活跃在这个时期的,内与买办政府勾结,外与西方列强为奸,扮演了一个大量输出中国文物而成为富可敌国的大盗。被誉为世界收藏界的“康维勒”(法国巴黎画商,毕加索作品经纪人),他的巴黎彤阁(芦在巴黎的博物馆,因其造型为中国古代建筑阁楼式风格,且主色调为中国红,史称“彤阁”)成为中国文物在海外的“展示+营销”中心,是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文物的第一个非官方在欧美国家的艺术品“集散地+中转站”。

安思远(1929~2014),美国人,一个酷爱中国古典艺术品的美国人。是美国及整个西方艺术界公认的最具眼光和品位的古董商兼收藏家,有“中国古董教父”之称。其收藏的中国文物价值不可估量,以价值连城誉之都不为过。

可以说,一个中国人芦芹斋,一个美国人安思远,他们收藏了大量的价值无法估量的中国古代艺术品。一个是在晚清腐朽民国动乱的大背景下,巧取豪夺,内外勾结而非法偷运至海外大量的中国艺术品。一个是以重金在20~21 世纪内忧外患的时期收藏了大量的中国艺术品。这一中一外的两个大收藏家曾一度震惊世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劫难。然而,生于新中国,出身于军人之家,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与“改革开放”几个历史时期历练的马未都以一个中国人的良知和家国情怀,不遗余力地留住并收藏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遗存遗物,创立了若干博物馆,使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得以赓续,他的品位之高质量之精数量之大,远超芦芹斋和安思远,是他们两人的集大成者。

马未都之所以有如此成就,是因为他有自己独特的“三观”——历史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一是如古之圣贤真诚地站在一起,继往圣之绝学,形成了自己的历史观。二是,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几十年来上百次考查世界各大博物馆。有些不是一次造访,而是数次,如土耳其、日本等。不是以观光客、旅游者的姿态匆匆一瞥,而是住下来深入研究细细品味。看到祖先创造的灿烂文明,心中五味杂陈,有不可言说的滋味。这为他的世界观的形成和塑造奠定了基础,打开了眼界和思路。三是创立博物馆,为国人造福,为文化复兴,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

尾声马未都,是布道者,更是托命人

20多年来,在许多场合,当人们盛赞马未都的壮举和成就时,马未都坦言,他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布道者”而已。布道者本身是个舶来品,大多布道者就是推崇并信奉一种信仰,拿本经典挟本讲义,海阔天空地宣讲,是满嘴说空话的人,而马未都则不然,他是在中华大地上坐拥几十座博物馆的大藏家大学者,与布道者不能同日而语。这些摸得着看得见的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是马先生一生的“作品”。为了这个大文化,为了乐在其中,为了文物的高精尖上档次上境界,马先生对自己的生活要求极简,他常说食能果腹,衣能蔽体,住能遮风,行能代步,足矣!对年轻人常讲,先解决有没有,再考虑好不好,有实力再谈精不精。关键是“立命”,他注重人的内在修养与修为,他鄙视穿着名牌裹着冒牌的人。

众所周知,在世界几大文明中,唯有中华文明传承至今,从未断层、衰减、消亡,何也?

穿越几千年时空,从先秦的诸子百家就是有记载的群体托命人,经汉之后历朝历代,薪火相传,涌现出司马迁(著《史记》),伏生(守《尚书》),建安文学(“三曹”),二陆(文学),王羲之王献之(“二王”),到盛唐(诗顶峰及大唐荣耀)到大宋(画,瓷,词冠绝),到明(家具、陈设等器物之美)到大清乾嘉学派,文化达到顶峰,直至民国时期,一个风雅到极致的时代,一直到今天,一言以蔽之。一代代宗师在坚守,一批批学人在奉献。透过“马未都现象”看本质,是一个时代的必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崛起,在全世界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大幅提升,经济决定文化,文化也反作用于经济,传统文化的复兴提振新文化的振兴。马未都正是顺应时代潮流,应运而生,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马未都点亮心灯,高擎火炬,像一个无畏的战士,照耀着中国传统文化通向远方走向未来的大道。

如今,马未都先生已过“花甲”,直奔“古稀”之年,人生苦短,他厚重的人生和旷古的功绩,他的历史观、世界观、价值观是民族的精神财富,他的丰盈、通透、空灵的人格魅力是国民的偶像。后人定会为他立“大传”。其扉页上必曰“一个姓马的人在乙未年(1955 年)出生在北京故都”,这个人就是“马未都”,历史终将铭记“马未都,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的托命之人”。

猜你喜欢
马先生藏家博物馆
马叙伦与“三白汤”
藏家之友
博物馆
找路边“专业防水”上门服务,说好的3000元却变8000元?!
藏家之友
藏家之友
露天博物馆
汉江水墨石专题藏家通讯录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