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图像肝纹理分析在肝癌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2022-09-02 10:51:28胡利红马立威罗福申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9期
关键词:峰度纹理良性

原发性肝癌(HCC)是恶性程度较高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呈不断升高趋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健康

。HCC早期缺乏典型临床症状,部分患者确诊时病情已进展至中晚期,错失了最佳手术时机

。因此,早期及时诊断评估HCC对制定后续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尤为重要。影像学检查具有直观、简便及无创等优点而逐渐应用于HCC的评估中

。CT扫描是临床诊断HCC的常用手段,其成像清晰,能准确反映肿瘤位置及浸润范围,显示远处脏器转移情况,在临床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图像纹理分析通过计算图像像素及空间分布提取纹理特征,可以反映感兴趣区(ROI)内像素灰度值分布模式和变化规律,揭示病灶的病理异质性

。基于此,本研究探讨CT图像肝纹理分析在肝癌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临床HCC诊断提供新思路,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94例疑似HCC患者的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肝脏存在占位性病变;甲胎蛋白不低于400μg/L,持续时间≥1个月或甲胎蛋白不低于200μg/L,持续时间≥2个月;均接受CT扫描;均为单发病灶;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及病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CT图像质量较差者;合并转移性肝癌者;肝癌复发者;精神、认知功能障碍者;合并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者;合并肝脏、胆道手术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94例疑似HCC患者中男性62例,女性32例;年龄29~76岁,平均(56.27±8.84)岁;体质量指数18.21~25.92kg/m

,平均(22.54±1.67)kg/m

;病灶最大径0.6~5.2cm,平均(2.73±0.79)cm。

所有患者均接受CT扫描,采用飞利浦公司生产的Philips Brilliance iCT型256层螺旋CT进行扫描,扫描前患者保持空腹,屏气扫描腹部定位像,选择膈顶至髂嵴上缘为扫描范围,管电流230~380mAs,管电压120kV,层间距5mm,层厚5mm,螺距0.828~0.875,旋转时间为每周0.5~0.8s。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团注对比剂碘普胺80~100mL,注射速率为2.5~4.0mL/s,分别于30s、70s、90s后行动脉期、门脉期及平衡期延迟扫描,CT扫描图像以DICOM格式导出。选择CT kinetics软件进行图像肝纹理分析,选择本软件测量参数为图像的细纹理特征,以病灶最大层面沿病灶轮廓勾画ROI,生成ROI内的不同纹理参数值。ROI由具有丰富影像学诊断经验的高年资影像科医师勾画,并选用灰度直方图及灰度共生矩阵纹理分析方法测定标准差、峰度、能量、熵等纹理参数,并分析比较所得参数。

当波包以不同于精确相速度传输时, 即误差|Δc|=|ν-c|, 就可产生虚假行为. 本文提出的色散-耗散条件的核心假设是, 要求伪波的对流特征时间尺度rh/|Δc|与特征衰减时间尺度同量阶:

(1)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对HCC的诊断价值;(2)比较HCC组及肝脏良性病变组CT图像肝纹理参数;(3)采用ROC曲线分析CT图像肝纹理参数对HCC的诊断价值。

现阶段HCC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多数学者认为饮食习惯、病毒感染及环境改变等因素与HCC发生密切相关

。HCC早期缺乏特异性实验室监测指标,且在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等方面与肝脏良性病变存在部分重叠,增加了HCC诊断鉴别的难度,易导致病情进展,引发不良预后

。因此,积极探寻早期鉴别HCC及肝脏良性病变的方法对改善预后、延长生存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CT是临床诊断早期HCC常用的影像学手段,但对于不典型病例仍需通过医师主观判断CT图像进行诊断,缺乏统一的特征及诊断标准

。近年来多项研究发现,CT纹理图像分析能通过提取相关参数,获得更多客观信息及定量图像描述特征,从而提高对疾病的诊断准确性

。但现阶段临床关于CT纹理分析的研究多集中于肺癌、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关于CT纹理分析在HCC诊断中应用的报道较少。

2 结 果

病理结果显示,94例疑似HCC患者中,60例HCC患者,34例肝脏良性病变患者。

又譬如,据人民网报道,北京市土地储备中心密云县分中心原主任任明信(已被判刑13年),也是以购房缺钱为由向开发商陈勃羽借款的。陈勃羽在法庭作证时说,他理解任明信就是要让他出钱,自己虽不情愿但又不敢得罪他。即便任明信真还钱,他也不敢要,毕竟业务上要靠他帮忙。

典型病例影像分析见图2。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理念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核心标准与计划依据,对整个教学过程起关键性作用。然而,传统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将教学目光集中在促使学生积累语文专业知识与学习技巧、提高学生语文基础能力上,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素质人文性教学,这与现代化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要求不符,也不利于构建学生的自主认知,难以培养学生形成逐步完善独立的学习思考意识。鉴于此,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增加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性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独立意识,增加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丰富学生学习体验。

CT诊断结果显示,94例疑似HCC患者中,58例HCC患者,36例肝脏良性病变患者;CT诊断HCC的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82.98%、79.41%、85.00%,见表1。

HCC组标准差、峰度、熵均高于肝脏良性病变组,能量低于肝脏良性病变组(

<0.05),见表2。

由ROC曲线可知,标准差、峰度、能量、熵诊断HCC的AUC分别为0.773、0.788、0.760、0.829(

<0.05),见图1、表3。

3 讨 论

肝脏作为双重供血器官,当肝脏发生病变时,血液供应也会出现对应改变。肝脏CT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碘造影剂对肝脏进行连续动态扫描,能清楚显示肿瘤病灶中微血管密度变化情况,从而反映肝脏病变情况,在HCC的定量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CT诊断HCC的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82.98%、79.41%、85.00%,提示CT对HCC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

。有报道显示,肿瘤微环境改变、血管生成因子分泌异常、基因亚型突变等因素均可能影响恶性肿瘤的异质性

。CT纹理分析属于图像后处理技术,是一种临床客观定量测量的方法。CT纹理分析能够提取病灶微观变化特征,客观反映肿瘤组织的异质性,有利于临床研究分化程度、病理特征等肿瘤生物学行为,从而提高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度。

(123)丛生光萼苔尖叶变种Porella casepitans var.setigera (Steph.)S.Hatt. 马俊改(2006)

标准差能反映病灶内部像素对比度的分布特征,标准差较大,图像灰度值较高,内部像素越分散,从而表明病灶内部异质性越大。峰度可以反映局部图像的清晰度,是临床评估CT纹理清晰程度的常用指标。王大伟等

研究认为,峰度与恶性肿瘤危险度分级存在密切关系,峰度越高,肿瘤恶性程度越高。能量可以反映图像灰度分布均匀性,有研究认为图像灰度分布均匀时,能量值较高

。熵值是评估图像灰度分布随机性的重要参数,代表图像纹理的复杂程度,与纹理非均匀程度成正相关,熵值越高,图像信息量越复杂。临床研究发现,相比于良性病变患者,恶性肿瘤患者的熵值明显增加

。本研究发现,HCC组标准差、峰度、熵均高于肝脏良性病变组,能量低于肝脏良性病变组,提示HCC患者的CT图像信息较肝脏良性病变患者更为丰富。肝脏良性病变通常是肝细胞异常增生引起的,病灶内部出血及坏死较为少见。不同于肝脏良性病变,HCC存在血供不足及生长过快等特点,肿瘤细胞增殖迅速,在血管生成因子的刺激下会诱导癌组织形成大量新生血管,提高血管通透性,极易引发脂肪变性、出血及坏死,增加肿瘤异质性,故HCC患者的标准差、峰度较高。此外,HCC肿瘤内部组织成分复杂程度远高于肝脏良性病变,像素灰度值变化幅度较大,呈“快进快出”的强化特点,导致熵值高于肝脏良性病变。CT纹理分析作为辅助临床的影像学技术,尽管其量化参数无法代表真正的病理分析,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反映病灶内部异质性,具有重复性好、无创等优势

。采用ROC曲线进一步分析CT纹理分析参数对HCC的诊断价值发现,由ROC曲线可知,标准差、峰度、能量、熵诊断HCC的AUC分别为0.773、0.788、0.760、0.829,提示标准差、峰度、能量及熵等参数提高对HCC的诊断准确度,从而有效评估HCC。

综上所述,CT图像肝纹理对HCC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标准差、峰度、能量及熵等参数能有效评估肝癌。本研究仍存在一定不足,仅探讨CT图像肝纹理对HCC的诊断价值,未进一步探讨CT图像肝纹理在HCC放疗敏感性评估中应用。不同HCC患者对放疗的敏感性或者预后仍存在差异,CT图像肝纹理分析能够客观精确地量化肿瘤异质性,在肿瘤的分期,敏感性及预后等方面有重要的预测价值。在后续研究中,我们将通过CT图像肝纹理分析技术建立肝癌敏感性预测模型,从而在放疗前预测患者对放疗的敏感性,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延长生存时间提供依据。

[1]曹怡,方向军,代月黎.普美显MRI增强扫描鉴别肝硬化结节与肝癌应用价值[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20,48(1):76-79.

[2]赵颖,孟成立.超声造影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价值和增强CT对比观察[J].中国CT和MRI杂志,2021,19(1):123-125.

[3]刘欣,张莹,张文耀,等.多排螺旋CT与MRI增强扫描原发性肝癌病灶影像学表现和诊断效能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8,21(4):513-516.

[4]邹伟,韦璐,覃夏丽,等.MSCT纹理影像对原发性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效果[J].中国CT和MRI杂志,2021,19(2):127-129.

[5]温德英,丁静静,杨烈,等.探讨CT纹理分析在结肠癌术前评估中的价值[J].肿瘤影像学,2021,30(1):23-29.

[6]周婷,王刚,张骏.MRI扫描联合血清GP73 AFP水平对原发性肝癌诊断效能的影响[J].河北医学,2020,26(2):298-302.

[7]院景怡,门永忠.超声造影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在早期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癌症杂志,2020,35(6):975-977.

[8]游长金,邓娟,崔俐莉.MRI参数联合血清MIF、miR-1203在肝细胞肝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及与疗效的关系[J].中国医师杂志,2021,23(5):734-738+743.

[9]胡云婷,黄增发,谢元亮,等.一阶CT纹理分析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中的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9,38(3):422-425.

[10]房炜桓,李旭东,张静,等.胰腺癌能谱CT图像纹理分析在淋巴结转移预测中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9,25(2):141-145.

[11]王大伟,董婷宇,霍志云,等.增强CT图像纹理分析可预测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J].分子影像学杂志,2020,43(1):64-69.

[12]魏阳子,王彩荣.64层螺旋CT对肝癌及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J].海南医学,019,30(15):1993-1995.

[13]张懿,丁建平.CT纹理分析对卵巢上皮肿瘤的鉴别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21,31(2):293-296,301.

[14]王大伟,杨飞,董婷宇,等.增强CT图像纹理参数在评估食管鳞状细胞癌分化程度中的价值[J].广西医学,2020,42(14):1783-1786.

[15]王慧慧,赵心明,郭炜,等.增强CT纹理特征在鉴别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与肝细胞肝癌中的应用价值[J].癌症进展,2017,15(5):576-579+583.

[16]李晓卿,徐志豪,齐银萍.CT纹理分析与MSCT三维重建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效能分析[J].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20,38(5):914-918.

[17]李双,龙学颖,刘慧.胃间质瘤CT影像特征及纹理参数与危险度分级的相关性[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44(3):264-270.

猜你喜欢
峰度纹理良性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中老年保健(2022年6期)2022-08-19 01:41:22
扩散峰度成像技术检测急性期癫痫大鼠模型的成像改变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内蒙古林业(2021年6期)2021-06-26 10:42:32
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在肝脏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基于BM3D的复杂纹理区域图像去噪
软件(2020年3期)2020-04-20 01:45:18
使用纹理叠加添加艺术画特效
基于自动反相校正和峰度值比较的探地雷达回波信号去噪方法
雷达学报(2018年3期)2018-07-18 02:41:16
TEXTURE ON TEXTURE质地上的纹理
Coco薇(2017年8期)2017-08-03 15:23:38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中国卫生(2016年9期)2016-11-12 13:28:08
消除凹凸纹理有妙招!
Coco薇(2015年5期)2016-03-29 23: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