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具有显著的时代性、地域性。“儿童文学是我们最早接触故事的途径之一”,儿童文学作为多种文化的统一体,其素材是极其重要的历史信息储存
。上海是中国儿童文学的重镇,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源头。1908年,孙毓修编译的《童话》丛书第一集第一编《无猫国》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标志中国儿童文学正式诞生
。中国儿童文学史上许多“第一”与上海有关:第一份儿童文学期刊《儿童世界》周刊在上海发行;中国儿童文学史上第一部原创短篇童话集《稻草人》在上海出版;中国第一部儿童故事影片《孤儿救母记》在上海爱普卢戏院公映
……在上海儿童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近百位儿童文学作家,鲁迅、周作人、郑振铎、叶圣陶、陈伯吹等老一辈作家,秦文君、梅子涵、沈石溪等中生代作家,殷健灵、郑春华等新十家代表,他们为儿童文学的发展与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孩子们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儿童文学资料。
习总书记强调“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
。文献是保存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图书馆承担着长期保存的职能
。图书馆建设“上海儿童文学基地”,开展上海儿童文学特藏服务,系统搜集上海儿童文学特藏资料,开展保存、整理、开发、研究、利用和推广等工作,是传承经典、发扬创新的阅读引领项目,是图书馆和儿童文学结合的融合项目,有助于吸引儿童走进图书馆,引导他们了解文学作品背后的本地作家故事,提升文学素养,帮助他们理解本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城市认可度,促进文化融合。上海浦东图书馆于2019年6月启动“上海儿童文学基地”项目,笔者作为主要发起人,对项目建设感触颇深。
通过检索相关儿童文学和上海各大图书馆网站,访谈部分上海儿童文学作家,发现图书馆关于上海儿童文学相关资源主要涵盖在以名人、作家或文学为主的资源建设中,目前尚无单独开展“上海儿童文学”馆藏建设的单位或个人。上海图书馆的“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主要征集对象是中国近代以来的著名文化界人士、科学家和重要的党政军人士与社会活动家等,目前征集到书信、日记、笔记等近6万件,手稿近2万件
。普陀区图书馆“上海当代作家作品手稿收藏展示馆”,主要面向上海当代作家进行征集,类型包括手稿、作品、信函、照片等,截至2019年征集到108位作家的498份手稿和650多位作家的2800多部签名本
。上海大学图书馆“上海作家作品陈列与研究室”,主要从事上海文学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由作家协会、上海大学、上海大学图书馆共同组建,分为上海作家作品的陈列和现当代的上海作家、评论家对上海文化的相关研究两部分
。著名上海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纪念馆”位于上海宝山图书馆,2006年8月正式开放,内有陈伯吹先生的文史资料200多件,作品手稿100多件,照片200余张,由陈伯吹之子陈佳洱向宝山区政府捐赠
。全国第一个儿童文学博士授权点——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中心前身是儿童文化研究院,成立于2005年6月,该中心专设“国际儿童文学馆”,主要有“台湾儿童读物资料中心”“作家书库”“图画书作品库”等特藏,其中“作家书库”有“任溶溶专柜”“张秋生专柜”等个别知名上海儿童文学作家
。
上海儿童文学是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集聚了大批儿童文学精英,创作了《没头脑和不高兴》 《雪孩子》 《神笔马良》《小壁虎借尾巴》《黑猫警长》《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等若干各具特色的儿童文学作品,深受儿童读者的喜爱,大部分儿童、家长或教师能说出书名,但对创作者相关信息和故事缺乏了解和关注。老一批上海儿童文学作家大部分已故去,其子女年龄渐长,中生代作家已过六旬,新十家中的个别作家已淡出。由于长时间缺乏专门的系统收集、保护、开发和推广,除少数知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外,许多重要的上海儿童文学作家资料散落于各处,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流失,亟待系统收集。
他们聊天。他们看着晚霞蜕尽最后的余辉。他们不时对视,围绕着某个话题嘻嘻哈哈。他们也会捉起对方的手,互相预测未来的命运。他们随着音响里的歌声高声吟唱起来。
筹建特藏空间旨在向用户传递和展示特色馆藏,实现其独特价值。2021年9月“上海儿童文学基地”空间正式建成,面积近2000平方米,建有儿童文学时空馆(作家介绍和展品陈列)、童心璧廊(相关文学作品展示)、小巴掌梦书坊(作家访谈活动开展及特藏阅览)、小飞人趣演室和小雨点视听室(活动空间)等多个服务空间,为推广上海儿童文学、共享资源、促进文化交流提供了较好的平台。
《上海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到上海要“弘扬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提升国际文化大都市软实力”,应持续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传播海派文化
。上海浦东图书馆位于浦东,位于改革开放前沿,作为新时期改革开放的重要文化阵地,勇于探索图书馆专业服务转型发展和创新改革。自2010年新馆开馆以来,与上海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上海儿童文学研究会等专业机构合作较多,积极开展上海儿童文学作家相关讲座、读书会、新书发布会等,累计100多场。浦东图书馆与多位上海儿童文学作家联系紧密,有条件进行“上海儿童文学”特藏建设。
特藏建设作为图书馆特色藏书的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文献征集、整理、开发和利用等各个环节。上海儿童文学特藏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和专门的团队参与是项目有序推进的有力保障。“上海儿童文学基地”项目由上海浦东图书馆联合上海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共同发起,建设初期,图书馆召集作协专家、馆理事会委员和馆班子成员以及馆员等多次召开论证会,从作家建议、专家指导、社会需求和团队共识等方面逐一梳理和完善,从而明确征集范围以上海儿童文学发展脉络为主轴,分为儿童文学史料和人物档案两类,以“上海儿童文学作家”为重点。项目团队由上海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专家担任项目总顾问,馆长和分管副馆长直接指导,承办部门为浦东图书馆少儿馆,成员以少儿馆员为主,其余来自发展研究部、信息中心、采编部等部门,共22人。
建立完备的特藏建设,采选工作是首要前提。项目组在专家顾问团的支持下,获得了许多重要作家的信息,这些儿童文学作家具备上海学习或工作、生活经历,主要儿童文学成就在上海。图书馆与专家顾问团共同整理完成一份近100位上海儿童文学作家及家属的通讯册,项目组按图索骥,以出生年份为序,对早年故去的作家家属和年龄超80岁的作家进行优先级抢救性征集。在征集中,作家家属或老作家们对项目特别支持,不断提供新的线索,补充作家通讯信息,为积累特藏资源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项目组还遍访上海儿童文学研究相关的专业研究个人、机构或单位,拓宽征集渠道。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为基地提供儿童文学馆藏书目,儿童文学研究专家方卫平教授捐赠儿童文学研究著作1000余册,国际儿童文学馆创始人蒋风老师对项目进行专业指导,捐赠部分儿童文学专著。台湾桂文亚女士,兼具编辑和儿童文学作家双重身份,90年代末在上海和台湾海峡两岸儿童文学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一直与多位上海儿童文学作家、编辑有着密切的工作联系和情感交流,她为基地捐赠了500多份20世纪末与上海儿童文学作家的来往信函、手稿等资料,颇具研究价值。
由于项目征集的资源类型十分繁杂,涵盖手稿、图书、期刊、报纸、简报、荣誉证书、实物、音像等,为了有序接收相关资料,项目组开始逐步建立和完善规范整理制度。从接收捐赠资料起,一周内完成接收登记;登记时先通过检查内页、简单清除污渍等环节,确保资料完好,再分类整理;登记信息保证全面性,完整录入捐赠时间、捐赠人、名称、内容、类型、主题词、整理人等信息内容,最后放入档案资料保管盒。在整理中,有部分签名本、期刊报纸、手稿、照片等文献资源极为珍贵,是不可替代的特色资源,项目组对此类资料提前进行扫描,再用资料夹、信封、档案盒等进行保护性存放,并附上具体的编号,由专人进行入藏登记和妥善保管。
2010年4月5日,中国陕西黄陵县举办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来自世界各地的一万多名华夏儿女参加了祭奠。客居他乡的华人华侨结伴回归故里,寻根祭祖,拉近了华裔青少年与祖籍地山水、文化的距离,通过亲缘与地缘连带的亲缘关系认同、祖籍地认同、方言认同,或者说是宗教信仰认同、生活习俗认同,达成了文化价值的认同,从中获得“我们”这种归属感。山西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丁润萍说:“认祖归宗、慎终追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化评论家智效民认为,各类寻根祭祖活动的举行,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海内外华人、华裔的凝聚力、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利于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为大力推广特藏资源,项目组不断开展各种形式的推广和实践。首先收集整理近百位上海儿童文学作家个人照片、生卒年、籍贯、工作经历、代表作品等信息,梳理百年五个时代近100位上海儿童文学作家名录介绍;其次,精选历年上海儿童文学作家在图书馆开展的讲座录音,完成《作家教你写作文》 《写作的神奇密码》讲座汇编;再次,分组研读作家作品,汇总作者、出版社、出版年、页数、体裁、封面、简介、奖项、馆藏地、电子全文链接等图书信息,结合推荐理由、适读年龄等因素,完成部分作家书目汇编,并在阅览区进行图书展示;第四,尝试进行作家研究汇编,内容涵盖作家生平风采、作品辑录、轶事、成就、评论和作品赏析等;第五,开展作家见面会——星光童读会,围绕一个作家开展两期活动,一期邀请作家好友或家属来讲讲作家的生平、创作和趣事,一期邀请少年儿童阅读作品,读书分享;开展上海“儿童文学作家101天团”系列访谈活动,邀请多位上海儿童文学界的“大咖”做客图书馆,将视频影像剪辑成10分钟左右的微电影进行线上推广;第六,结合捐赠数量、藏品特色和作家特点,挑选40多位作家约300件展品,联合多家单位策划开展“百年上海儿童文学展”。
特藏文献具有珍贵性、独特性和历史性的特点,是最能体现图书馆特色化和个性化的资源。截至2021年3月,项目组上门拜访作家100余人次,接受快递捐赠50余次。目前“上海儿童文学基地”特藏资料超万件,其中手稿及信函近千份、藏书5000余册、简报400多份,报刊、证书、影像等若干,初具百年上海儿童文学发展风貌。由于基地项目自成体系,资料研究价值高,获得了很大的社会影响。60多位上海儿童文学作家、家属和研究者为基地题字祝福;浙师大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为基地授予“浙师大儿童文学实践基地”铜牌;2020年暑期“儿童文学作家101天团”系列访谈登上学习强国,播放超过20万余次;围绕特藏开展的“百年上海儿童文学展”历时39天,媒体报道20余次,少儿图书借阅量近20万册,环比同期增长13.20%,参观人数超12 000人次,10多位作协、国际儿童读物联盟的专家领导在线发送祝福视频。
《公共图书馆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图书馆应按标准、规范对馆藏信息进行整理,建立馆藏目录,并向社会公开
。上海儿童文学特藏目前还处于建设初期,一旦特藏服务阵地空间投入使用,图书馆不仅要开展各类特藏推广活动,还需要提供阅览、检索、咨询、培训等现场服务,主动为读者查找和检索数据,并根据读者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吸引读者走进图书馆。因此,特藏服务空间既要有特藏展示、阅览、活动等区域,还要有相关馆藏资源的查询目录、指引折页、检索机、复印机等设施设备,主动提供专业化特藏查询服务,以支持和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特藏专题研究。如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特藏部为计划进行某项研究的读者提供先期服务,读者提前1~2天告知具体的研究目的和所需资料内容等,图书馆主动为读者提前准备好资料,提高特藏服务效率
。
读者的需求不断在变化,图书馆已不再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网络成为了新的来源。图书馆可以打破传统的空间和时间上的服务模式,深度进行数字人文开发,提供多元化的特藏服务内容。佛罗里达大学“鲍德温历代儿童图书馆”曾对5800册历代儿童课本、19世纪美英两国出版的童书、《爱丽丝漫游奇境》17个版本等特藏资料进行了数字化,提供给儿童学习
。图书馆可以精选一些珍贵的资源进行全文数字化,尝试结合VR、AR等新技术制作专题网页,将作家与重大事件进行链接和虚拟现实再造,建设互动性强、内容丰富、检索便利的特色数据库,以门户或平台的形式呈现,让感兴趣的儿童可以直接在网上阅读数字图书或影像等,为研究者提供了更多信息的参考。
图书馆任何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项目决策和社会的支持。鉴于项目的重要性、紧迫性,图书馆决策层、上海儿童文学作家群体对项目的规划和内容很重视,并认可了其创新性。同时,项目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项目自2019年6月发起,经过2个月筹备,年底获批政府资金。合作单位上海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积极提供重要的作家名单和联系方式,协助沟通联系,项目启动会上业界权威人士(上海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儿童委员会主任)、60多位上海儿童文学作家和家属、政府层面主管领导亲临现场,纷纷表态支持。2020年项目正式立项为浦东图书馆十四五规划发展重点项目,获批上海浦东宣传部(文旅局)200万建设资金,2021年投入建设并使用。
4.要使全体党员党内生活制度科学化。《党章》规定,每一个党员都要编入党的一个支部中生活,而支部生活又由种种制度来约束,如“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制度、联系群众制度等。在党的思想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使这些制度科学化,成为每一名党员自觉遵守的准则和自我约束的标尺,成为每一名党员工作、学习、生活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中国共产党就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出最大的能量,创造出最优秀的业绩。
特藏文献是一个图书馆的馆藏核心和特色,特藏采选一般以接受缴送、捐赠、征集、购买、传拓、复制等多渠道进行
。图书馆除接受捐赠外,可进行批量采购,或根据《公共图书馆法》尝试与博物馆、档案馆、文学馆、出版社等单位进行交换复制,并以捐赠者姓名、名称命名捐赠馆藏。如:日本古典文学研究者唐月梅女士与丈夫叶渭渠先生向牡丹江示范学院图书馆捐赠了4900余册图书和200多件书信手稿,图书馆专门设置“唐月梅藏书”专架特藏
;台湾图书馆曾通过采函征和执行《出版法》的方式广泛搜集国内政府出版品和古代文献
。这些方式可以拓宽征集渠道,激发捐赠者的积极性,增强征集宣传效果。鉴于上海儿童文学在中国儿童文学上的地位,特藏建设还可以尝试制定多元化的入藏文献标准,采取评估考评方式,拓展征集内容和类型,以上海儿童文学史料和人物档案为主要征集方向,逐步扩展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积累特藏资源。
对文学作品来说,作品被大量创作出来,但作者只有一个
。上海儿童文学基地征集的核心是作家,儿童读者不仅可以阅读作家作品,最主要的是有机会领略作家风采,了解作家故事,增强互动,激发阅读热情。上海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专家提供的儿童文学作家通讯录,为项目组采选征集提供了权威而明确的线索。但项目启动时间短,任务急,短期内采购经费不足,所以初期征集以捐赠为主。上海地域大,来回路程远,为了最大可能地为每一位捐赠者考虑,让他们感受到充分的尊重和便利,项目组主动入户征集。每次在重点作家征集入户拜访前,顾问团专家提前向作家本人或家属介绍项目建设情况,馆领导亲自带队上门拜访,并准备好鲜花、图书馆资料介绍、嘉宾签名留念本、信封、捆扎绳、收纳箱、签收单等物品,在约车、摄影摄像、现场访谈、捐赠清点、签收登记等环节责任到人。项目组还提供快递到付、email邮箱或邮寄等多种形式来接受以数字资源的形式或复制品的捐赠,为有需要的捐赠者提供捐赠资料复印、扫描复制,或制作复制品赠送给捐赠方,同时签订捐赠协议,发放捐赠证书,充分满足捐赠者的各种要求。
项目团队建设是基地项目专业开展的前提。在我国,各类型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通常单设特藏部开展工作
。项目由浦东图书馆少儿馆作为牵头部门重点推进工作,但少儿馆全体12名馆员除负责1300平方米的阅览室管理外,还需每年组织开展200多场活动,承担多个区域性大型推广活动,若新增特藏建设任务,人员配备明显不足。针对这一情况,浦东图书馆在全馆范围内进行基地项目成员征选,馆员自主报名参与这一重点项目。项目团队人员虽然来自各个不同部门,但都对儿童文学特藏工作充满热爱,具备不同的专业优势,有较强的合作和服务精神。可以说这是一支对儿童文学有兴趣的、有专长的、具有合作精神的跨部门团队。在项目团队组建后,项目初期以特藏抢救性征集为主,每个成员分配4~5名作家,由他们对作家进行研究,制定征集计划,展开初步调研和电话联系征集。随着征集工作的常态化,项目组将逐步进行工作调整,少儿馆内部围绕基地项目单设5名专职馆员,和其他部门项目成员一起组建征集与服务、整理与开发、研究与利用三大特色组,开展资料保存、扫描、展馆服务、信息汇编和专业研究等工作。
EKC提出后,众多学者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数据,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结论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对“倒U形”EKC提出了挑战。
图书馆特藏服务应该以用户为中心,充分关注读者阅读兴趣、研究热点和阅读能力。日本政府曾专门推出“i-Japan战略2015”,为残疾人提供适用的信息无障碍设施和资源
。图书馆开展服务时可以针对不同儿童、教师、家长以及其他对上海儿童文学感兴趣的个人或单位机构提供个性化用户服务,以用户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文化教育、展览推广、保存交流、学术合作等特藏服务项目。如制作无障碍特藏资源,优先满足残障儿童等特殊群体服务需求;开展作家见面会、展览会和驻馆作家访谈等满足小读者的好奇心;开展儿童文学写作工作坊、特藏资源推荐会,定期汇编国内外儿童文学研究动态等满足文学爱好者需求。
品牌自传统航海工具汲取灵感,以70颗明亮式切工钻石和帕拉伊巴碧玺组成璀璨纽带,环绕三个小表盘,闪耀呈现其精密功能。表盘右侧设有逆跳星期显示盘, 左侧设有逆跳秒盘。两者之间以环饰明亮式切工钻石的日期显示窗相隔。
本次调查走访了多位亲历者,每个被调查人都找来了多位亲历者共同回忆,同时亲临现场指认洪痕,相关叙述得到了水文资料证实,叙述可信程度较高。
上海儿童文学特藏是上海乃至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多元知识和文化,是研究儿童文学、上海文化特色的重要资料,它的使用不受国籍、地理位置、民族和宗教等限制。慕尼黑国际青少年图书馆的藏书和历史收藏可供德国和国外的研究人员用于学术用途,外国研究人员的奖学金计划支持国际儿童和青年文学和插图领域的研究,同时也鼓励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
。图书馆可以尝试建立专家智库和研究馆员队伍,孵化作家团队,联合各大研究基金机构、上海作协、儿童文学研究所等机构,不定期在国内外书展和文学节,以及博物馆、图书馆、书店、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交流展示。图书馆还可以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吸引社会资金支持上海儿童文学相关项目研究,打造上海儿童文学学习与研究中心,促进地区、全国和全球儿童文学交流与发展,进一步助推儿童文学事业发展,为打造上海文化名城提供特色资源支持。
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在特藏建设中注重资源结构的合理性与资源体系的多元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特藏价值。上海儿童文学特藏作为研究儿童文学、上海文化特色的重要资料,承载着上海乃至中华民族的多元知识和文化,除了纸质资源,还可丰富相关的非纸质文献,如影音资料、实物、民间私人档案、手抄稿、印章、图片、题词账册、馈赠、翻印资料、历史性的非正规出版物等。因此,多方征集和共享、多元开发与合作,将对实现图书馆教育功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上海是一座伟大的城市,是中国儿童文学的发源地。为彰显其价值和意义,仍需不断探索“上海儿童文学基地“的服务形式、内容、特色以及未来发展。除了现有的服务内容外,还需加强对特藏内容的提炼和诠释,对特藏背景的概括与解读,力争全方位地以特色资料背后承载的历史为切入点,以丰富的形式和视角展现上海儿童文学,让更多儿童了解和看到一个更大的世界,认识过去、现在与未来,使图书馆真正成为文学特藏实践基地。
[ 1 ]格伦比,雷诺兹. 儿童文学研究必备手册[M].孙张静,李萍,张岚,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 2 ]吴翔宇,徐健豪.中国儿童文学编年史:1908-1949[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10-11.
[ 3 ]王泉根.百年中国儿童文学编年史[M].长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17:108-127.
[ 4 ]央广网.习近平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回信强调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EB/OL].[2021-07-22].http://china.cnr.cn/news/20190910/t20190910_524770314.shtml.
[ 5 ]吴慰慈,董焱.图书馆学概论[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9:88-89.
[ 6 ]方翔.上图手稿大展:年轻人挑重担软实力促文化[EB/OL].[2020-12-15].http://sh.eastday.com/qtmt/20111122/u1a940183.html.
[ 7 ]上海普陀文旅局.上海当代作家作品手稿收藏展示馆[EB/OL].[2021-07-15]. http://www.shpt.gov.cn/wenhuaju/ts-gonggong/20190530/413534.html.
[ 8 ]盛兴军,沈红.图书馆文学信息系统的研制与开发:以“上海作家作品陈列与研究室”为例(下)[J].上海高校图书馆报学刊,2001(4):33-35.
[ 9 ]上海宝山.这位“东方安徒生”是浦东图书馆宝山人的骄傲[EB/OL].[2021-07-22]. 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amp=1626936688&v er=3205&signature=wlz6Qe3-u4VN-x-3CVlxhawjc SWPEpH2ek2DVp8wJkaI5eHrHKBNFPBEPwGkXb uPMwPw6kxG7GZvkUwxfcG7zdb7HYRh4CTUW5T NWp99dhNcL62vcpNC7VvQKfb2nUSA&new=1.
[10]徐静静.浙江师大国际儿童文学馆馆藏特色及开发[J].大众文艺,2010(14):202-203.
[11]上海发展改革委员会.弘扬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提升国际文化大都市软实力[EB/OL].[2021-07-22].https://fgw.sh.gov.cn/sswghgy_ghgy/20210302/bf8dfcfcca1e402690c06422 9d329383.html.
[12]吴慰慈,董彦.图书馆学概论[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9:186-187.
[13]王波,等.中外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7:67.
[14]毛雅君.国家图书馆业务馆[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29.
[15]于洋.从“唐月梅藏书”谈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术[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2):62-64.
[16]胡文亮,曹曦.台湾图书馆特藏资源与运作模式研究[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9(3):65-74.
[17]韦庆媛. 美国大学图书馆儿童特藏服务与启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12):115-120.
[18]新华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EB/OL].[2021-08-04].http://www.gov.cn/xinwen/2017-11/05/content_5237326.htm.
[19]韦庆媛.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特藏网页的特点及启示[J].图书馆建设,2015(10):50-53.
[20]朱硕峰.世界各国图书馆数字资源发展政策精要[M].北京:国家图书出版社,2016:63.
[21]The International Youth Library. About us[EB/OL].[2021-08-30].https://www.ijb.de/en/aboutus/t-international-youth-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