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艳丽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是在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和教育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开展的。2010年以来,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有力推动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截至2022年6月,已经建成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660个,覆盖了19个专业大类,有1321所院校、31万家企业参与建设,建成了各类多媒体资源400多万条,127TB的资源存储量,注册教师用户87万人、学生用户1981万人,累计访问统计5.46亿人次。2014年,国家实行中央财政以各校各地自主资助的国家、省、校三级择优遴选制度,在规划中提出了建成国家、省、校三级互为补充、使用广泛的资源库体系,在2025年“逐步实现所有专业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的目标。专业教学资源库在现代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新一代校园信息环境的“心脏”,尤其是新冠疫情期间,资源库已经成为线上教学的主要手段。如何提升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质量,提升共享型资源库的使用率,是落实教育部“职教20条”和《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的“面向人人,服务终身”职业教育新模式应反思最多的问题。
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定位是“能学、辅教”,要达到两个效果:一是学生广泛使用,项目主持单位和参与建设单位的本专业学生使用率达100%,用户活跃度高,且学习行为符合教学规律。二是教师率先使用,项目主持学校的相应专业教师使用资源库进行专业教学的学时数占专业课总学时的比例达60%以上,项目联合建设学校的该比例达40%以上;各类素材合理使用,课程使用率达100%,题库题目使用率达60%以上。但资源库的实际使用情况并不是很理想,智慧职教平台曾在全国范围内对138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使用率统计图
图2 资源库项目应用情况统计图
造成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使用率低的问题主要是以下几点:
虽然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定位是“能学、辅教”,但是部分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仍然存在“重教学、轻应用”的问题。有的学校事先未对教学双方的需求进行调研,求大求全,只追求数量而不讲究质量;有些资源库仅是PPT、视频等素材的简单堆积,组织比较零散,偏离了教学资源库“学习中心”的要求;资源库的应用目标与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实际需求差距较大,偏离了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初衷。
教学资源库的信息容量非常大,随着资源库的内容不断增长,出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素材的教学性不够强,微课和网课的质量不高、互动性不强;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动画等现代数字化资源不多;检索方式单一,效率低,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需求。
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目标是形成全国范围内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实际上大多数资源库仅实现了院校之间的共建共享,而校企之间并没有真正达成一致的共享理念,校企之间实践教学资源的共享动力不足,特别是企业参与共建共享的动力不足。
目前,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是以项目管理模式进行的,项目建设的情况直接关系着院校考评,因而院校对项目申报踊跃。但资源库的具体建设又由学院教师承担,因联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的管理机制不完善,缺乏激励机制,导致建设者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资源库的可持续发展。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是一项需长期持续投入的工作,建设好一门课应该成为一名教师一辈子的事业。而现有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还比较欠缺,很难对所建资源库的实际应用价值进行正确判断,使得教育资源质量良莠不齐、更新缓慢、知识信息传递滞后,严重影响了资源库的使用率。
资源库使用不起来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学设计。如何让教师有动力、有耐心、有信心地建设资源库,让学习者有兴趣、有动力、有信心地去学,就需要回归到资源库建设“能学、辅教”的定位。“能学”指有学习意愿并具备基本学习条件的学生、教师、企业员工和社会学习者,均可以通过资源库自主选择系统化、个性化的学习,实现学习目标。“辅教”是指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教授对象和教学要求,利用资源库灵活组织教学内容和培训内容,辅助教学实施,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和培训目标。2019年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指南》明确提出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要坚持服务型、公益型、开放型、共享型,其服务对象从职业院校的教师、学生扩大到社会学习者”,这一理念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不单纯是教学资源库,不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网络版。因此信息化背景下的专业教学资源库需利用互联网的“跨界性”和职业教育的“跨界性”,这两个“跨界性”的耦合作用,开发一体化设计、结构化课程、颗粒化资源,将行业标准引入虚拟教学环境中,将岗位职能、行业证书及从业人员技能培训有机结合起来,扩大资源库的使用面。要利用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给学生一个自由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在运行管理方面,要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探索建立资源库学习与学生考证、就业、创业等环节相结合的制度,使学生由初期被动的线上学习,到后期习惯性的线上学习;建立资源库使用激励机制、线上线下学习评价机制,并要不断完善,形成专业教学资源库“边建边用、以用促建”的闭合教学链。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服务的对象主要有全日制在校学生、网络继续教育学习者、自我导向学习者三类用户群体。学生和网络继续教育学习者偏重于结构化标准课程学习,自我导向学习者偏重于个性化课程学习。资源库建设之初要充分展开调研,尤其要下企业、行业调研,明确不同类型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对知识结构、资源属性和运行平台功能等进行整体设计,为用户提供代表本课程资源最高水平的知识模块。库内资源要在保障科学性、有效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设计成较小的学习单元,颗粒化存储,以便于检索和组课。
资源库平台主要包括数据处理管理的云端层、教学资源库层和客户端层。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课程资源平台建设中,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职教云、大数据等最新技术提升资源访问的速度及稳定性,通过大数据的监测和处理,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据此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2)加强教师信息化教育教学技术培训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培训。
(3)加强针对不同使用者的资源检索、方案推送、过程管理、讨论互动、跟踪评价等功能,充分利用手机APP、微信二维码、职教云等人性化的学习空间为学习者提供碎片化、移动化的学习。
校企共建、产教融合一直是职业教育需要突破的瓶颈。企业用户更关心学习内容和实际岗位的联系,因此资源库的规划与设计需要深入研究行业职业群和专业的对应关系,开发符合职业、岗位实际所需要的优质资源,提升企业用户共建共享的动力。具体措施有:
(1)开发基于企业环境和工作过程的虚拟仿真实训资源和个性化学习系统。
(2)探索基于资源库使用的学习、培训等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机制。
(3)尝试建立全国或省市地方、行业系统基于资源库学习平台的统测和评估制度。
(4)可以尝试的服务有:企业使用资源库及学习平台进行内部职工的入职培训、常规培训、提升培训;企业通过就业订单方式新增教育培训内容及学生学习大数据分析结果;开设行业或企业培训证书课程及1+X证书认证功能。
(1)完善线上与线下学习过程的管理与服务,将教学资源库的使用融入学校专业教学全过程,将其应用于本校教师的授课、布置作业,以及学生的学习、复习等方面。
(2)根据资源的质量、应用比例、更新数量等建立资源库评价指标体系;用月度采集的方式收集信息,并适时启用实时监测;采集受控资源库的运行日志及素材使用的相关数据,监测重点为素材使用情况和用户学习情况。
(3)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探索建立资源库学习与学生考证、就业、创业等环节相结合的制度。
(4)在联盟内探索基于资源库学习、校际学分互认的共享实现形式。
(5)将资源库建设与国家级、省市级教学改革立项相结合;定期评定资源库建设成果,并将其纳入教学成果管理范畴。
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主持建成的国家级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为例,用户中心分为教师用户、学生用户、企业用户和社会用户四大类。针对企业建成行业发展、企业案例库、技能鉴定、培训资源等栏目。在企业案例库中开发有钢铁行业、化工行业、制药企业、轻工食品行业等7个行业的典型项目案例。在特色资源中建设了虚拟水净化中心、水环境监测中心、大型仪器使用和维护中心及水环境保护科普站等,使用户的学习更加直观、易操作。截至目前,该资源库的注册学习在线人数达到137067人。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教学资源库中,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跨界作用,用二维码、APP等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以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和推广,截至目前共有54997位用户注册学习。在资源库建设的激励和评价制度中,将资源库的建设和评定结果纳入教师职称评审指标体系和主要业绩考核,提升了教师建设资源库的积极性。
另外,如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成的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在团队建设方面为院士引领,权威指导,组成了“名师+企业家”的团队,构建了项目简介、专业园地、学习中心、校企贯通、隧道博览、创新创业、课程建设联盟等7个栏目,拓宽了行业在资源库方面的使用率。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建成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利用湖北省特殊教育中心的平台优势,引导行业从业人员用资源库开展学习、培训,组织特校教师、残疾人康复教育机构工作人员等社会从业者注册学习,检验资源容量,并通过后台数据分析进一步了解社会学习者的共性需求,完善社会学习者的学习路径与课程设计。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打造的机械制造专业“未来课堂”构建了交互式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以及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建成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广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成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资源库等都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在资源库建设中的应用典范。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是推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重要手段,要建好一门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资源库需要从教学设计着手,不断探索“互联网+”职业教育的耦合机制,始终以学习者为中心,利用“互联网+”优势,探索一体化设计、结构化课程、颗粒化资源;探索基于企业环境和工作过程的虚拟仿真实训资源;探索基于资源库使用的学习、培训等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机制;探索行业或企业培训证书课程、1+X证书认证功能和个性化学习系统的资源库建设;探索科学的资源库建设、运行管理及激励机制,形成“边建边用、以用促建”的闭合应用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