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磊,王迎冬,陈蒙蒙,唐佳梅
(淮阴师范学院 法律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当前“三农”工作重心已经进入到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充足的人力资源支持。大学生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人力资源,其返乡创业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抓手。大学生返乡创业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因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大学生返乡创业具有高度的耦合关系。一方面,当前农村人才供需矛盾较突出,故乡村振兴需要优质人力资源的积极参与和新鲜血液的不断加入,而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在思想视野、创新精神、知识结构、专业技能等方面都相对较强,是社会各领域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其返乡创业能够有效缓解农村人力资本不足的现状;另一方面,党和政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出台和实施了许多与大学生返乡创业相关的激励政策,主要涉及基金支持、贷款优惠、财政补贴、免费培训、技术指导等方面,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了种种支持,从而在农村的电子商务、休闲旅游、教育培训、信息服务等领域产生了大量的创业需求和机会,促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返乡创业。
目前,将大学生返乡创业置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开展研究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一个热点领域,但直接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以特定地区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不足,且研究方法比较单一,缺乏基于社会调查的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由于苏北地区具有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丰富资源,该地区的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人数和成功人数较多,因此,本文采取实地调研、线上发放调研问卷、电话访谈等方式,对苏北地区的淮安、徐州、盐城、连云港、宿迁五市大学生返乡创业开展社会调查,力求掌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苏北地区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实际状况,在此基础上发现大学生返乡创业存在的现实问题和影响因素,从而提出完善的路径措施。
课题组分别赴淮安、徐州、盐城、连云港、宿迁等苏北五市开展实地社会调查,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小组会议、发放调研问卷等形式,获取苏北地区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第一手资料。本次社会调查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问卷调查设计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选取苏北地区4所省属本科高校和4所省属专科院校的在校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多段抽样调查法,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39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3.00%。有效样本特征如下:性别,女性占比69.35%,男性占比30.65%;籍贯,城镇籍大学生占比43.01%,农村籍大学生占比56.99%;学校层次,本科大学生占比58.60%,专科大学生占比41.40%;就读年级,以大三、大四学生为主(76.01%)。从人口统计学分析,样本的性别、籍贯、学科、高校类别整体分布较为合理,符合统计学要求。
大学生返乡创业基本情况数据分布见表1。不难发现,大学生对返乡创业的发展前景持中立态度(2.043±0.804),认为自身比较适合创业(2.892±1.105),自身所学专业与返乡创业内容相关性较强(2.925±1.098),即大学生认为返乡创业适切性与自身所学专业相关性关系密切。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2.306±0.980)明显低于返乡创业适切性。根据归因理论和动机理论,个体的动机需要在外在因素驱动下且动机实现符合特定条件时,个体动机方可转化为具体行为,高校对大学生返乡创业支持条件的适用性(2.317±0.852)水平较低,且与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非常接近,大学生对返乡创业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1.839±0.739)和对返乡创业发展前景持中立态度(2.043±0.804)。
表1 大学生返乡创业基本情况数据分布(n=558)
以性别、户籍、学校类别和学科类别为自变量,以返乡创业发展前景、返乡创业适切性、返校创业意愿、返乡创业专业相关性、高校支持适用性和返乡创业作用为因变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见表2):性别在返乡创业发展前景(F=5.247,P=0.023)、返乡创业适切性(F=4.673,P=0.032)和高校支持适用性(F=13.548,P=0.000)等三个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即:女性对返乡创业发展前景、返乡创业适切性和高校支持适用性明显高于男性。户籍和学科类别在返乡创业五个维度呈现出结果一致性。就学校类别而言,本科和专科学生仅在“大学生返乡创业对农村社会发展的作用”方面呈现出显著性差异。
表2 大学生返乡创业方差分析(n=558)
性别与学校类别、返乡创业发展前景、返乡创业适切性、高校支持适用性之间的相关关系系数值呈现显著性。性别和学校类别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199,呈现0.01水平的显著性,说明性别和学校类别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性别和返乡创业发展前景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167,并且呈现0.05水平的显著性,说明性别和返乡创业发展前景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性别和返乡创业适切性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157,并且呈现出0.05水平的显著性,说明性别和返乡创业适切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性别和高校支持适用性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262,并且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说明性别和高校支持适用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除此之外,性别与籍贯、学科类别、年级、返乡创业专业相关性、返乡创业意愿、返乡创业作用共6项之间的相关关系数值并不会呈现出显著性(p>0.05),意味着性别与籍贯、学科类别、年级、返乡创业专业相关性、返乡创业意愿和返乡创业作用之间并没有相关关系(见表3)。
表3 大学生返乡创业相关性分析(n=558)
本次调查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探析返乡创业前景、创业适切性、专业相关性、高校支持适用性和创业作用认知对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的影响关系,从而探索出提高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和增强返乡创业效能的路径。模型M1表明,性别、籍贯、学校类别、学科类别对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没有直接影响作用。而模型M2—M6结果显示,返乡创业前景(β=0.514,p<0.01)、创业适切性(β=0.613,p<0.01)、所学专业与创业项目相关性(β=0.462,p<0.01)、高校相关条件政策的适用性(β=0.562,p<0.01)和返乡创业作用认知(β=0.285,p<0.01)对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见表4)。
表4 返乡创业意愿线性回归模型(n=558)
高校对大学生提供的创业指导形式和培训内容的适用性直接影响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问卷调查数据显示,未进行返乡创业的大学生认为高校返乡创业指导工作的内容期望主要为创业流程、管理知识、市场分析、法律法规、人际沟通、项目选择和项目运营等方面,而已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已返乡创业2年及以上)认为高校应将创业流程和人际沟通作为主要内容(见图1)。
图1 大学生对高校返乡创业指导工作的内容期望比较
就返乡创业适切性而言,大学生认为自身是否适合返乡创业影响其返乡创业意愿,而大学生自身的基本条件(创业发起人基本素质与创业前期条件)则构成大学生返乡创业适切性的核心要素。返乡创业发起人的基本素质主要为较高的组织能力(75.27%)、良好的创业沟通能力(66.67%)和扎实的专业技能(56.45%),其中,专业技能对创业意愿的正向影响与返乡创业内容和专业相关性结论基本一致,而创新意识(30.65%)属于返乡创业发起人的提升素质而非基本素质。大学生返乡创业前期条件主要有心理素质(88.17%)、资金保障(88.71%)、政策支持(85.48%)和知识技能(84.41%),而部分大学生认为人脉资源(76.34%)、技术指导(75.27%)和家人赞成(64.52%)较为重要。
大学生返乡创业素质涉及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动机意愿、心理素质、创新精神、知识储备、能力经验、社会责任感等。通过对苏北地区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社会调查,返乡创业发起人的基本素质主要为较高的组织能力、良好的创业沟通能力和扎实的专业技能。调查结果显示,创业素质会深度影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结果,那些返乡创业成功的大学生在创业素质上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包括强烈的创业动机、强大的心理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创业技能等。另外,如果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有创业经历则更容易获得成功。
根据调研获取的数据,已返乡创业(2年及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创业流程、人际沟通是影响返乡创业效果的核心要素,而缺乏基本的创业素质,如:知识储备、管理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技能经验、市场调研、市场敏感度和政策理解,是大学生返乡创业失败的重要原因。同时,返乡创业失败的大学生往往具有盲目自信或缺乏自信、抗挫折能力较低、缺乏吃苦受累精神等一些共性特征。因此,虽然当前返乡创业大学生都具备较高的创业热情,大学生返乡创业适切性对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也有正向影响(β=0.613,p<0.01),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创业知识、能力、经验均不足,与新时代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素质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资金不足往往是当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最大瓶颈。一般来讲,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收入来源和积蓄,其创业资金来源主要是家庭支持、银行贷款、风险投资等。由于家庭支持的资金往往有限,因而创业资金主要依靠银行贷款,但银行为保障借贷资金安全一般需要贷款人提供抵押物,而处于返乡创业初始阶段的大学生一般没有能力提供抵押物,从而无法获得银行借贷。同时,由于规模较大、前景看好且预期效益较高的项目才能获得风险投资的青睐,而大学生返乡创业选择的项目大部分都是规模较小、周期较长、回报率低的项目,因而获得风险投资的难度较大。
正是由于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不完善,融资困难成为大学生返乡创业面临的巨大挑战。尽管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政策,其中就包括担保贷款和贴息政策、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资金扶持政策等资金方面的支持,但有时通过这些形式获得的资金审批时间长、手续繁琐且条件较为严格,在金额和期限上存在诸多限制。另外,政府对大学生返乡创业的财政补贴一般是在创业项目实施后以补助或奖励的形式发放,因而能够获得这种创业补贴的返乡创业大学生数量有限,额度也较低。
政府是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主要推动者,因而大学生返乡创业离不开政府的强力支持,而政府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政策实现的,这些支持性政策是大学生返乡创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各级政府在金融贷款、税收补贴、注册资本、土地审批、技术推广、教育医疗、技能培训等方面,出台了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一系列配套政策,这些支持政策基本上发挥了为大学生返乡创业保驾护航的作用。然而,根据问卷调查,笔者发现有的大学生返乡创业政策未得到完全落实,成效也不太显著,个别地区暂未制定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相关政策,或尚在筹划实施。从运行实践来看,大学生返乡创业政策有的存在流于形式、执行困难等问题,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效果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当前大学生返乡创业支持政策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第一,政策主体之间缺乏统筹协调。从政策主体来看,目前大学生返乡创业政策存在一定程度的“政出多门”现象,政策之间因缺乏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统筹协调而没有形成政策合力。第二,政策支持过程的碎片化。从政策导向来看,当前大学生返乡创业支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创业带动就业”而不是“全过程服务”,即政策偏重于对大学生返乡创业初期启动阶段的支持,但对创业后期的支持力度不够,而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主要难点在于后期经营和风险防控。第三,政策方案操作性不高。从政策方案来看,很多政策规定的内容比较模糊,缺乏具体执行细则,可操作性有待提高。第四,政策执行存在偏差。从政策执行来看,由于相关政府职能部门重视程度不同,对政策执行的监督力度不同,加之部分农村地区财政资金较为困难,导致政策执行出现偏差现象。
目前大学生返乡创业素质不高的重要原因就是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效度不高,大学生返乡创业初始阶段很难适应农村的创业环境。在国家“双创”战略的推动下,高校越来越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经过多年来的探索,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日趋成熟,特别是近年来能够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发展需要,主动适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需要,合力促进大学生返乡创业。
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效度并不高,其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部分高校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在思想认识上仍然缺乏足够的重视,用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经费有限;二是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数量严重不足。雄厚的师资队伍是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保障,尽管当前很多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创新创业课程,但能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特别是具有创业实践经验的老师更为稀少;三是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不强。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基本上以理论课程为主,不仅在课程内容上缺乏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也缺乏创新创业实践技能的培训。
大学生返乡创业是一项充满不确定性和极具挑战性的活动,需要以一定的环境要件和支撑体系作为保障,因而社会环境对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动机意愿和成功与否具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讲,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基础设施、人际关系、文化氛围、创业政策等方面。实践中,由于城乡二元体制、政府配套政策不完善等因素的长期积累,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公共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建设,还是思想观念、人文素养、社会保障制度等软环境建设,农村都滞后于城市发展。
当前大学生返乡创业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是传统观念的消极影响。受“鲤鱼跳龙门”“脱离农门”等传统观念影响,当前社会依然对大学生返乡创业持有偏见,认为大学生毕业后留在城市工作才是“有出息”的表现,而返乡创业则被认为是“没有能力”“没出息”“不务正业”,加之大学生返乡创业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和较大的风险性,一旦创业失败会对大学生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而,大学生返乡创业活动难以获得社会观念或者情感上的支持认同。二是缺乏良好的舆论氛围。社会对大学生返乡创业应充分认可并大力支持,新闻媒体对大学生返乡创业应加大宣传,营造出良好的舆论氛围。
为更好地发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大学生返乡创业工作,不断提高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和能力,创建大学生返乡创业良好的社会环境,各级政府、高等学校以及广大学生应协同努力,不断完善政策保障体系,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转变大学生就业创业观念,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协同推动大学生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1]
作为一种劳动方式,创业是一种需要创业者运营、组织、运用服务、技术、器物作业的思考、推理和判断的行为[2],这就对创业者创业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内因即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创业素质在影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诸多因素中属于内因,是大学生返乡创业能否取得成功的根本因素。为不断提高大学生返乡创业本领和综合素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培养强烈的创业意识。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作,除了学校、家庭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和引导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外,大学生自己也要自主地培养创业意识,特别是要充分认识到返乡创业同样是实现个人理想和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其次,掌握扎实的创业知识和技能。有返乡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不仅要认真学习本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系统学习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在返乡创业过程中,也要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各类创业技能培训,借鉴学习别人返乡创业的经验教训,不断丰富创业知识,提高创业技能,积累创业经验。最后,锻炼强大的创业心理素质。大学生要通过心理健康课堂、心理挫折教育以及参加创业实践活动等途径,科学规划未来的返乡创业计划,锻炼自身强大的创业心理素质。
创业教育既是新时代高校的一种基本功能,也是高校的一种发展理念。[3]近年来,我国高校作为创业教育的前沿阵地,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创业教育依然是我国高校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的创业教育体系对大学生返乡创业素质的提高,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为优化高校大学生返乡创业教育体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更新创业教育理念。高校开展创业教育要跳出“就业教育”的初级阶段,站在培养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需要、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全面提高和实现大学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高度,将其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强化对大学生创业理念、价值、精神、能力等知识的灌输和传授。二是优化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体系。高校开展创业教育要在明确创业教育目标要求的基础上,重点优化创业课程和教学体系,适当增加创业教育课程学分,丰富创业教育课程类型,加强创业课程教材建设,特别是将创业精神和能力培养纳入专业教育目标体系,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最新的创业理论和方法,实现创业类课程设置与专业课程体系的有机融合。三是强化创业教育实践。高校要广泛搭建创新实践平台,积极举办各级各类创业竞赛、讲座论坛、“三下乡”等创业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与地方政府或企业资源(师资、资金、市场、技术等)的共建共享等,实现校地协同育人。四是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配置。针对当前高校创业教师数量不足尤其是具有创业实践经验教师严重短缺的现状,高校要积极搭建开放协同平台,鼓励社会各方参与创业人才培养。
一般来讲,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大学生创业的意愿、资源、能力、经验等,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公共政策和社会环境。在影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外部因素中,公共政策因素居于核心地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作为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引导者、促进者和服务者,政府通过制定、实施激励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政策,为大学生返乡创业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提高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意愿和成功率。
然而,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政策供给与大学生返乡创业需求之间不匹配或脱节的现象[4],相关政策效果也有待提升。因此,为完善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政策支持体系,实现大学生返乡创业政策的有效供给和效果提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提高政策方案的科学性。加强政策方案的可行性论证,对已经出台的大学生返乡创业相关政策进行细化,使相关政策方案能够更加符合本地实际、更具可操作性。其次,加强相关政策的执行力度。各级政府要严格贯彻落实政策精神,加强政策执行力度,使政策真正能够执行到位。最后,实现政策的全过程支持。将目前大学生返乡创业政策支持的重心,由单纯的资金支持转为全过程支持。如:健全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培育机制和全程跟踪机制,特别是重点加强对后期经营和风险防控的指导和帮扶;将返乡创业大学生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大学生返乡创业风险补偿机制,切实降低大学生返乡创业风险。
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积极性,并有利于大学生返乡创业工作的顺利开展。乡村社会环境既包括公共基础设施的硬件环境,又包括公共服务、文化环境等软件环境。针对当前大学生返乡创业社会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善。首先,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的道路交通、用水用电、通信网络、垃圾处理、公共厕所、农产品冷链物流、农贸市场等公共基础设施进行全面的提档升级,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更好的硬件环境。其次,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城乡融合发展,提升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并不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文化体育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为大学生返乡创业建设更好的软件环境。最后,营造大学生返乡创业良好的社会氛围。家庭、媒体、社会要消除对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歧视和偏见,树立对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正确认知,特别是家庭要给予大学生返乡创业充分的精神支持,媒体充分发挥对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正面宣传和积极引导作用,金融机构从资金上加大对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支持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大学生返乡创业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