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我国高等院校开展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软件的普及,社会各行业发展也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技术。面对不断更新、变化的计算机技术,很多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仍然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一定的创新意识,导致学生难以通过计算机教学真正掌握计算机技术相关知识和技能。其原因在于各大高校在设置计算机专业教学课程、内容、方式的时候并没有充分结合计算机这门学科的特点,所选择的教学评价方式也不符合计算机专业特点。因此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完计算机专业课程之后对其难以产生浓厚的兴趣,对此各大高校需要通过积极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来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及水平。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高等教育;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2)17-0131-03
大学生人才资源对我国发展经济以及社会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我国每年的大学生毕业人数众多,但大学生们却依然面临着就业困难以及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各大高等院校来说,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关系到学校本身的生存与发展,而各地教育部门也将各地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视作评估各大高校教育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从近年来的就业情况来看,社会很多岗位都需要拥有较高计算机专业水平的人才,可以说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前景都十分可观。但从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实际就业情况来看,很多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并不符合企业对岗位人才的要求,因此就出现了就业率低下的情况。因此各大高校必须要正视这些问题,及时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通过不断调整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计划来提升自身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和水平。
1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趋势分析
我国高等院校开展教育的主要内容、教学形式以及相关教育举措与各大高校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是目前我国各大高等院校发展教育事业的主要特点。且提高个性化人才培养工作的水平也是目前各大高等院校不断完善自身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途径,这也要求高校在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时候必须注重多样性人才培养形式,要符合当前教育对人才的具体要求。各大高校在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同时也需要注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结合各种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在计算机专业方面的创新水平[1]。就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对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状况来看,大部分高校的教学内容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服务水平,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这样模式培养出的大学生很难适应当前社会各行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在面对日渐严峻的就业形势,各大高校必须建立一个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全球的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如果高校依然延续之前的传统教学模式和任务,那么培养出的人才必然会因为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而面临就业难、就业质量低下的问题。可以说,当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正面临一个全新的改革阶段,因此各高校需要转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点,不仅需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相关知识和相关技能,还需要让学生将自身所学应用到实际操作之中,这样才能全面优化人才的计算机素养,为社会各行业持续输出人才[2]。
2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分析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我国高等院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计算机技术水平一直在不断发展、提升,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创新和改革阶段。回顾过去上百年的发展历程,我国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一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时间为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在这个阶段中由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因此对计算机的应用并不广泛,主要被用在我国的部分科研院所和高校中,高校的计算机课程也仅仅只有DOS、PASCAL、BASIC等简单的教学内容。
第二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在这个阶段中我国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正式进入了普及阶段,随着计算机相关软硬件的迅速发展,各类应用软件和操作系统也实现了更新换代,此时除了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外,计算机的应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比如事业单位、民营企业等。而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此阶段中也逐渐发展成熟,相关课程体系的层次也更加丰富,主要有计算机文化课程体系、计算机技术课程体系以及计算机应用课程体系三种[3]。
第三阶段为21世纪至今,在此阶段我国的互联网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也逐渐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在此阶段各大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模式也逐渐完成,无论是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队伍、教材选择、实验环节等都有了全面的改革。
2.1 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
在进入高校接受教育之前,大部分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也接受过信息技术课程教育,加上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大部分大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本身都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但由于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资源一直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其入校时所具备的计算机基础也参差不齐,尤其是沿海地区很多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就已经学习过了办公软件和网页设计,而一些从偏远山区考进高校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基本上没有接触过这些计算机软件。而由于学生进入高校后所学的教材内容都是一样的,导致计算机基础水平较高的学生对高校所开设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不以为然,而基础水平较差的学生却感觉学起来十分吃力。很多教师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依然延续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不能兼顾不同计算机基础水平的学生,难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4]。
2.2 教学内容严重滞后
与高校的其他专业相比,计算机的课程教学有着十分明显的特征。首先,目前我国的计算机技术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阶段,技术更新速度较快,所对应的软硬件设施也在随之更新,因此经常会出现教材内容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情况。其次,开展计算机教学是必须有相关软件作为支持的,通过运用各类计算机软件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计算机的操作。但很多高校由于经费以及管理意识不到位,不能够及时为学生更新教材知识内容以及相关计算机软件设备、应用软件、操作系统、机械配置,导致计算机教学环境滞后情況严重,学生利用这些落后的软件设备难以真正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水平,也无法有效地通过学习来提升自身的计算机基础操作水平,导致学生在毕业后无法拥有良好的就业竞争力,就业困难、就业质量不高[5]。
2.3 计算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水平不高,教师教育理念落后
高校的师资问题是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发展的关键,虽然目前我国所有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都拥有中级及以上的职称,但很多教师都是毕业后直接进行执教工作,其本身也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对当前社会计算机技术水平的发展情况也不够了解,无法为学生提供全面的专业实践活动指导。
3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优化建议
3.1 根据不同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因材施教
就目前各大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施情况来看,高校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不断优化计算机课程体系以及教学管理工作水平。在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方案的时候必须要重点考虑两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既不能够完全迁就基础差的学生开展零基础教学,又不能够高出当前学生对计算机基础技术的接受水平。第二个因素则是需要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对计算机基础技术的需求差异,需要将计算机知识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结合在一起,保证学生能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让学生不仅能够学得好还要学得有兴趣。在教学管理方面,高校则需要根据当前社会的变化来对计算机课程体系作出相应的调整,不仅要解决不同专业学生对计算机基础技术方面的需求差异,还要在分类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实施分层次教学。让在不同专业拥有不同计算机基础的学生能够得到对应的教学,比如可以设置高、中、低三个教学阶梯,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计算机基础水平来选择,这样也有利于计算机专业教师对教学进度、内容、效果进行有效的把握[6]。
另外,面对高校新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存在较大差异的这一问题,高校需要在新生入学时将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调查清楚,并根据调查内容为学生制定分层次的教学内容。比如如果教学内容过于简单,那么会使得那些本身就拥有良好计算机基础的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从而失去了求知欲。如果教学内容设置过难的话又会严重挫败学生对计算机基础学习的兴趣,长期下去也会导致那些计算机基础水平较高的学生丧失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而那些本身计算机基础水平就较差的学生也会变得越来越差,甚至会导致高校的计算机教学整体进度和质量下降,不仅如此也会为计算机专业教师开展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对新生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之前的摸底工作,必须充分掌握学生入学时的计算机基础水平,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制定分层次教学内容,从而满足不同计算机基础水平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然后根据学生的个人爱好以及兴趣特点来制定不同难易程度的教学内容,这样不仅可以确保所有的教学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还能够增强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基础学习的兴趣,让教师不用花费过多的精力就可以对计算机教学课堂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真正实现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水平和质量的目的[7]。
3.2 及时更新调整教学内容
计算机基础这门学科具有较高的实践性,因此我国教育部门一直在大力提倡要精讲多练,要求计算机专业教师要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实践活动方面,不仅要讲出教材内容的精髓知识点,还要促进学生提高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多联系多操作让学生对已学习到的知识点进行巩固[8]。但从目前各大高校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所选用的计算机基础教材内容基本上重点都是原理和应用,而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的时候也更加侧重对学生灌输原理知识、概念知识,导致学生学习后无法真正提升自己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水平,这样一来不仅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激情会减退,还会导致学生今后毕业面临就业困难的问题。因此教师需要选择性地更新计算机基础教材内的知识点,通过不断拓展自身的计算机知识来丰富教学课堂。比如在开展五笔字型输入法的时候,其实很多学生都习惯运用搜狗、QQ等输入法软件,且运用这些软件也能够获得不错的打字速度,因此教师就可以选择性地简单介绍一下五笔输入法,不必花费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学习五笔输入以及训练。再比如在上到进制之间的转化计算的时候,也有很多学生怎么学都搞不清楚,但由于目前所有的Windows系统中本身就带有转换功能,因此教师可以不用花费过多的时间让学生去进行计算和转化,只需要将其使用方法教授给学生即可。教师需要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教会学生应用计算机软件,且要求学生所掌握的计算机技术要符合当前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去糟粕而取精华,重点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3.3 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改变教学理念
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与我国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工作的要求是相适应的,为了确保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能够向社会持续输出一批又一批的高级技术人才,因此不仅要求大学生要具备足够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还需要在毕业前到企业中去进行实践活动,了解当前社会各企业对计算机技术人才的实际需求,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技术操作水平,从而提升自身的競争力以及个人素质。这也对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素质,还需要为学生做好未来的职业规划,让学生能够具备当前社会企业所需要的计算机实践技能。因此高校在建设计算机专业师资队伍的时候不仅需要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还需要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各大高校需要多为教师们提供培训的机会,对高校内现有的教师进行分阶段式在职培训,选择具有较高教学经验的教师到社会各企业中去参加实践培训活动,鼓励教师们进企业甚至下工厂,让高校的计算专业教师能够与社会企业中的员工充分地合作交流,从而准确地了解到现阶段社会各企业的实际需求,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最后要突出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用,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以往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导致开展的教学内容与社会各企业对计算机人才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节。因此校方管理人员需要督促教师大力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转变教学理念,通过开展教研工作来改变计算机专业教育尴尬的局面,让学生通过学习真正理解、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并且能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之中,为学生今后进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4结语
总之,目前我国的计算机科学技术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一样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面对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各大高校需要思考如何通过进行教育改革来满足当前社会各岗位对计算机人才的实际要求,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计算机知识,并且能够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的操作活动中,从而为社会未来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李英杰.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2,41(1):55-57.
[2] 黄健.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措施[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2,18(2):141-142.
[3] 刘军华,曾任.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4):46-48.
[4] 张丽娟.“课赛训”融合视角下计算机技能教学改革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34):202-203,217.
[5] 吴晖.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策略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34):272-273.
[6] 聂晶晶.关于高校计算机类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6):34-36.
[7] 匡慜.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27):179-180.
[8] 李梅.大数据时代高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21,33(4):87-90.
收稿日期:2022-02-25
作者简介:黄静霞(1986—),女,广东湛江人,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管理、大数据应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