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佳 刘 倩
(1.长沙图书馆 长沙 410000;2.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 102600)
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我国不同地区均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党史教育,曾多次强调 “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1]。各级公共图书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场所,具备收集、加工、储存、研究、运用和传播历史信息的主要职能,同时担负着为科学研究、教学、生产单位和社区公众服务的主要任务,是全国各地开展党史文化教育活动的重点文化服务单位。
近年来,很多公共图书馆都依托自身资源建设了特色红色文化空间,但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探析,对公共图书馆建设红色文化空间、开展红色文化服务的相关研究较少。由此,文章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空间的建设与利用情况进行了网络调研,并针对当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人们对空间的定义最早是在数学和几何层面,空间生产理论的提出推动了空间的社会化转向。20 世纪中期,以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为代表的西方哲学家开始将空间理论运用到社会领域,在他看来,空间不是需要被填充的容器或虚无,而是一种集体创造出来或细化出来的社会空间,或者称为“社会空间化”[2]。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提出的场域理论也认同空间在人类生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他受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深刻影响,认为空间是“在人类实践的基础上完成了物质性、社会性与历史性统一”的社会场域[3]。
空间、藏书、读者是现代图书馆的三个基本要素,而空间也是图书馆最有价值的文化资产之一。关于图书馆空间(Library Space)的概念学界有多种解释,1961 年,布兰登(Brandon)撰写了一篇专门研究图书馆“空间管理和展示”的文章,提出了“图书馆空间”这一概念。1982 年,姜建军和郝书清在文章中提出图书馆空间是一种立体的文化信息空间[4]。2006 年,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CLC)也在报告中对图书馆空间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报告中提出,虽然因为印刷资源的总量逐渐减少,图书馆对文化的传播作用在渐渐弱化,但人们对其成为人员汇聚场所的需求却有增无减。人们把图书馆当成一个学习的地方、阅读的地方、免费获取信息的地方、提高素质的地方、进行研究的地方以及能提供免费网络的地方[5]6-7。2011 年,维克多·泽维斯基(Victor Zverevich)对图书馆空间进行了界定,是指各种保存印刷资料和传统图书资料载体资源并提供阅读服务的物理空间的集合体,在这种空间内人们进行所有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是各种科技和通信活动的主要发生地。物理的图书馆空间包括用来存放不同介质藏书的空间,还有多个业务区域,如办公室、文献流通区域、文献保存区域、文献阅览室、文化走廊、服务器运行机房等。2012 年,泽维斯基又对这个概念作了更深入的说明,他指出除去实体的物理空间以外,还有不可见的图书馆空间,如网络服务器、电脑内存和存储空间、网络频道等,用于帮助读者使用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并将其称之为“虚拟图书馆空间”[6]103-107。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大众也逐渐认可了空间定义中对“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的二分法[7]。图书馆的实体空间包括外围空间和内部空间两个部分,外围空间指图书馆建筑物和外围环境之间的区域,如周围的院落、天井、走廊、商场、绿化带、平台、历史纪念建筑物等;内部空间即图书馆建筑物内部的各个空间,不同空间具有不同的用途,各个空间的衔接、过渡、流通和空间的封闭与通透等方面都须处理妥当[8]。布局科学合理的空间便于读者迅速找到想要到达的区域,为阅读提供便利,同时也能为馆员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可极大提高馆内空间的利用效益[6]103-107。图书馆的虚拟空间,则主要包括用于帮助读者使用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和打造知识环境。知识的泛在化传播使得图书馆内部知识空间不断延伸,成为“以人为主要中心,以泛在性知识信息服务为特色,并以专业知识信息管理为目的的交互式网络虚拟空间”[9]。
在现代,传统图书馆“收藏+阅览”的空间布局慢慢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不断涌现的各种空间服务,越来越多的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用于学习、讨论、交流、培训等的空间,它们被统称为“学习空间(Learning Space)”。自2003 年起,国内外很多学者就已对学习空间展开了诸多研究。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协会 (EDUCAUSE)曾发布过一个白皮书,认为新的教学方法与虚拟空间的出现让“教室”变为了“学习空间”。2006 年,该协会又出版了《学习空间》一书,此后学界对于学习空间的研究开始层出不穷。斯科特·贝内特(Scott Bennett)在《图书馆学习空间设计》(Libraries designed for learning)中强调,图书馆应该是促进教学和学习的地方。张田力提出学习空间的存在不需要任何条件,只要学习可以发生 ,学习空间就存在[10]。据此,图书馆中任何可以学习的地方都可被称为学习空间,它不仅仅包括信息共享空间、学习共享空间,还包括时下热门的为创业人士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众创空间、个人学习室、红色图书馆等[11],在学习空间里,读者可以学习到各种先进的知识和文化。图书馆成为了所有知识的集合体,成为了人类思想和知识的过滤器,因为能被图书馆长期保存的只有对整个人类最有价值的那部分知识[5]20。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时期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与人民群众一起创建的富有中国特色的进步文化,蕴藏着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与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读者在红色文化空间中学习这些历史知识,可以增强自身对革命历史的认同感,延续先辈的革命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以上概念的辨析,笔者认为图书馆红色文化空间本质上是一个学习空间,是先将红色文化要素在实体和虚拟两个空间中进行聚合、交汇、沉淀,再经过人为提炼,进而形成崭新的文化功能的学习空间,需要从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两个部分来打造,它对读者的感情认可和心灵追寻具有积极的引导意义。在红色文化空间中,物品的使用功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借助物品传播其中所包含的红色文化知识和价值观。在公共图书馆内建设红色人文空间,能激发读者的红色记忆,传播我国红色人文基因,整合社会各个行业的红色资源,带动社会各界共同学习研究我国的红色经典文献,提高人民群众的历史责任感。这是公共图书馆实现高质量、个性化、多元化发展的必然举措,也为整个社会持续开展红色文化宣传活动搭建了好的展示舞台。
文章采用网络调研法来探究我国公共图书馆在红色文化空间建设方面的情况,调研对象是目前已经建设了红色文化空间的公共图书馆。笔者在以百度为主的搜索引擎中输入“红色”“图书馆”“空间”等关键词,查询相关内容。但由于搜索出的网页内容繁杂且有较多重复,所以笔者只从中选择权威媒体的报道。本次调研样本选择的标准有以下几点:一是网页中的文字不雷同;二是必须与公共图书馆相关;三是报道内容必须围绕红色空间的设立。筛选后符合条件的网页内容有41 条,笔者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空间的建设情况展开调研。
2.2.1 红色文化空间的建设模式
对符合条件的内容进行整理后,笔者发现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空间的建设模式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公共图书馆为主体的建设模式,另一种是公共图书馆与其他社会机构共为主体的建设模式。其中第一种模式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图书馆内建设模式、图书馆外建设模式以及图书馆内外共同建设这三种模式。针对这几种模式,笔者选取了比较有代表性的24 家公共图书馆作为研究样本,各馆红色文化空间建设详情如表1 所示。
表1 各类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空间的建设模式
从建设形式来看,馆内建设的红色文化空间基本是在馆内设置红色阅读区、红色文献书架、红色数字图书馆等。馆外建设的红色文化空间则是采用建立主题分馆的方式,如苏州图书馆将“党建”和“图书馆”这两个不同的主题结合在一起,在该市轨道交通内创建了“红色活力站”;还有部分图书馆在馆外建设了多处红色阅读空间,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服务体系,如江西省图书馆就以新建设的红色图书馆作为红色服务体系的中心馆,并以南昌、瑞金、井冈山、萍乡4 个地区图书馆的红色图书和数据库资源为依托,在其馆内建立了红色图书馆的分馆[12]。此外,也有公共图书馆与其他机构合作,共同建设了红色文献资源中心,如建在延安火车站内的红色书屋,就是以延安中山图书馆为主建设的红色文献基地,便于游客在旅途中体验延安文化,领会延安精神[13]。
2.2.2 红色文化空间的建设内容
红色空间建设、红色资源建设与红色主题服务建设是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红色文化空间建设的主要形式,其中建设主体是红色资源,载体是红色空间,表现形式是提供红色主题宣传教育服务。
在空间建设上,实体与虚拟相结合。主要通过对红色文化应用价值与人文功能的灵活利用,从中提炼出红色文化非物质性的革命精髓,传承并弘扬民族文化精神[14]。常见的衍生品有红色人物的经典语录、画像、图片及其他有特色的展示品等,如太原市图书馆马克思书房使用马克思的卡通图像,打造了阶梯式的马克思大脑和马克思画传展览墙,集中展现了一个鲜活、生动的马克思形象。
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空间的馆内建设与馆外建设不同,馆内红色文化空间一般面积较大,功能分区更清晰,除设有图书阅览区之外,还会根据自身特点设计一些其他区域。如长沙图书馆新时代学习空间划分了红色文献阅览专区、阅读交流区、多媒体阅览区、红色展览区、红色体验区等,集纸质与数字阅读、研讨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馆外的红色文化空间一般面积较小,功能分区较简单,重点在于突出自身特色。如长沙图书馆安子岭社区分馆打造的“红船初心馆”,它是长沙最早建立的以“红船精神”为主题的社区党建文化阵地,让市民在家足不出户就能学习并弘扬“红船精神”; 深圳市盐田区图书馆建设了全国第一家红色精神谱系专题馆,它集“红色主题”与“智慧服务”于一身,大力宣扬了五四精神、长征精神等这些革命前辈的宝贵精神谱系。此外,还有很多公共图书馆利用新媒体平台创新阅读学习方式,打造了虚拟“红色空间”,让读者可通过扫码的方式听书、看书,了解革命先烈的故事等。如西安图书馆就创建了一个掌上党史学习资源库,并将其命名为“初心馆”,它以数字图书馆为依托,收藏了党史类图书、期刊和音视频资料等多种资源,成为人民群众学习红色历史的网络资源集成平台。
在资源建设上,以纸质文献为主。笔者通过调研发现红色文化空间内的馆藏文献资源大多以纸质文献资源为主,数字资源较少。纸质资源中主要包括历届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出版物、党史经典专著、有关抗战历史的红色文化书籍,以及相关杂志、报纸、宣传画册、音视频资料等。部分图书馆建立了主题图书专区,如长沙图书馆新时代学习空间内除了设有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学习图书专架、党史学习图书专区以外,还以长沙市的红色历史人物为切入点,设置了长沙市红色历史人物资料专区,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与长沙有关的红色人物的书籍整理出来并建立图书专架。
馆藏规模一般根据图书馆空间的大小决定,各空间的馆藏数量从几百本到几万本不一。不同图书馆的馆藏规模不同,馆内建设的空间与馆外建设的空间同样有差别,通常馆内红色文化空间中的红色文献规模较大,而馆外红色文化空间的红色文献规模较小。如太原市图书馆马克思书房收藏有马克思主义文献2.2 万多册;江西省图书馆建设的红色图书馆藏有红色图书近万册,红色期刊近千种,红色文化数据库十多个。而一些县级公共图书馆的红色专柜,仅仅只放置30 余册红色经典书刊。此外,红色馆藏的来源也不同,大部分为购买,少部分为个人捐赠,还有小部分是由私人收藏转为公有藏书。
红色文化空间服务形式内容多样。从调研结果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红色专题讲座服务。红色专题讲座能够对某一主题的红色文化进行深入解读和系统讲解,是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如上海图书馆推出的“上图讲座·何建明系列党史课”和“与中共党史专家叶孝慎一同‘追寻中共隐蔽战线的初心’专题讲座”[15]。②红色文献展览服务。通过开办红色展览将中国红色文献资源以陈列的形式展示出来,使观展者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红色革命事迹和革命人物。③红色体验服务。利用现代化的新科技,为读者带来沉浸式体验服务,将红色文化运用“故事+科学场景”的方式加以介绍,并进行互动体验,让读者更易掌握红色文化知识,提高学习红色文化的趣味性。如长沙图书馆利用生动有趣的桌游进行知识竞赛,营造了具有互动感的红色文化体验氛围,以趣味问答的形式来宣传党政知识,帮助市民特别是年轻市民在游戏过程中学习党政文化知识,提升其红色文化素养。④红色观影服务,在公共图书馆的红色观影区放映市民熟知且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红色电影,以视频的形式来讲解党史故事,让读者主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⑤红色经典诵读服务。全国多家公共图书馆举办了建党100 周年红色经典朗读活动,吸引读者在线上线下以多种方式和语言朗读红色作品。
当前,我国大部分公共图书馆的红色文化空间都是采用红色元素进行设计,这虽然能够凸显主题,但是也导致了设计元素单一的问题,使得各个图书馆的红色文化空间千篇一律,难以吸引受众,而且致使设计元素仅仅成为“装饰”,无法实现空间设计所承载的文化价值。此外,当前图书馆红色文化空间建设还存在空间设计不合理的现象,整体空间布局缺乏协调性,导致红色文化空间建设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从红色数字资源的建设情况来看,大多数公共图书馆尚处于初步建设阶段。虽然目前很多图书馆都购买了教学辅导视频、红色文献和党政类数据库或小程序服务,也会利用技术手段来开发红色数字资源,但大多并未根据自身特色进行个性化开发和应用,只有小部分图书馆建设了自己的红色资源数据库,如长沙图书馆自建了以红色人物为主的“长沙人物文献数据库”。大部分图书馆所利用的红色数字资源都是相同的,这也导致了资源的展现形式和传播模式出现了同质化的问题。
虽然当前图书馆的文化服务形式较为多样,但是缺乏整体性和协调性。一方面,图书馆红色文化服务的开展是以本馆为主体的,并没有联合外部的机构、部门、个人等主体共同开展,这就导致了服务易受图书馆现有文化馆藏的限制,而没有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另一方面,图书馆红色文化服务建设存在片段式、阶段化的特征,而非常态化开展,往往是围绕重大纪念日或重大活动开展相对集中的服务,这就导致其服务整体协调性不足,缺乏统一的建设机制,难以全方位实现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空间建设的意义。
红色文化是我国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在长久的革命奋斗中产生的积极文化,对党组织的作风建设、组织建设、思想建设都会产生正面影响。建设红色文化空间要重视与社会力量的合作,鼓励、引导社会各种主体参与到图书馆红色文化空间的建设中来,将分散在社会各领域的资源集中起来,在专业、资源和平台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丰富图书馆红色文化空间的内容供给。举办论坛是一种可行的方式,不仅能够聚合各种资源,而且能够针对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空间的建设问题进行集中探讨。例如在太原市图书馆举办的“2021 年图书馆红色空间与红色专藏论坛”上,来自全国图书馆界的专家、学者,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的馆长和代表,以及专业媒体共同探讨了红色专藏的保护、开发与利用,交流了红色文化空间的建设经验,为图书馆红色空间建设进行赋能。
基层公共图书馆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与基层党组织共建红色文化空间,探索红色文化服务新模式,例如可根据基层党组织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定制的红色文化服务。图书馆还要把其丰富的红色文化服务输送到基层百姓身边,让图书馆、基层党组织以及社区党员活动室之间形成合力,这样既扩大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范围,也提高了基层党组织参与的积极性。此外,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空间的开发要与专业的研究团体合作,实现共同研究、共享成果,加强红色文化在社会中的普及度与认可度,为进一步推广红色文化阅读提供更加专业的指导,拓宽图书馆的服务边界。例如,公共图书馆可以和图书馆界的专家、学者以及图书馆学杂志和专业媒体进行合作,定期举办学术论坛,共同探讨红色文化空间和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交流红色文化空间的建设经验,促进红色文化空间的创新发展。多元主体的参与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空间在继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和红色传统方面的作用。
成体系化的红色资源是有效开展红色文化阅读推广的基石,也是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空间建设的基础。红色文献资源体量巨大但是分布较为分散,各地区的方志办、地方文化科研中心、党史研究机构、图书馆、档案局、博物馆、革命纪念馆等单位都收藏有一定的红色资源,部分民间收藏者也藏有大批珍贵资料,还有许多资料行踪不明。例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 《共产党宣言》,仅国家图书馆保存的版本就有300 多种,其中不同语言的版本有50 多种。此外,红色资源不足、难以满足公众需求也是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以河南省为例,全省仅有4 家图书馆建有红色文化专题数据库,且很多都是外购数据库,无法体现出当地红色资源的特色。
针对此类情况,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与不同收藏单位交换、复制、征集、购买、募捐等方式获取更多的文献资源,还可以通过采集文字资料、口述资料和视频资料,将分散在各地的红色资源进行聚合。在平台建设上,可以通过联合编目把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单位的红色资源整合起来,统一标准,建立起多系统兼容的红色文化数字资源平台,将散落各处的资源集中起来,实现红色文献资源的一体化揭示和共建共享。此外,还可以成立公共图书馆红色空间建设联盟,实现不同公共图书馆红色空间建设的资源联合、活动联办、人才联培、宣传联动,让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以助力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空间建设。
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空间建设不能仅局限于图书馆本身,而是要充分利用各个不同的系统,丰富空间内的资源。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单位作为红色资源的主要收藏者,其收藏的资源大多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同时也都有传播文明、服务大众的职能[16]。一个地区内的不同收藏单位可以建立跨系统的阅读推广中心,根据各自的优势,共同策划、联合举办推广活动,做到资源、人员、空间共享,以降低阅读推广的成本。例如举办红色资源巡回展、共同邀请名家开展红色讲座、共同编制联合目录等,还可以整合文旅资源,开发红色阅览路线,让市民可以在图书馆、档案馆阅读红色文献,在博物馆观看红色文物展览,从而加强红色文化的推广效果。同时,还可邀请学校、书店等多元化的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学习氛围。例如开封市图书馆与开封市地方史志研究室共同建设了“开封市地方史志文化传播基地”;与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院系保持联系,邀请学者开展相关的专题讲座;还可以与当地中小学展开合作,使图书馆成为中小学生的校外红色文化研学基地等[17]。通过跨系统合作,形成红色文化空间建设的合力,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另一方面要注意红色文化空间建设的持续性,集中化与片段化的建设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甚至会造成资源浪费,只有常态化的建设和宣传才能起到传承红色传统、弘扬红色文化的作用。例如可以按照红色人物、红色事迹、红色书籍等不同主题建设红色文化空间,这样既能够全方位展示不同的红色文化,又能够保持推广的持续性。需要注意的是,在常态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在主流媒体上进行专题报道,以提高红色文化空间的知名度,还可以利用各类新媒体进行宣传,以此来扩大受众的覆盖面,通过建立媒体矩阵来持续推进红色文化空间建设。
红色文化是我国人民群众不可磨灭的印记,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18]。公共图书馆是实现文明传承、社会教育、人民大众终身学习的主阵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图书馆人持之以恒的奋斗目标。红色文化空间建设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开展常态化红色文化推广服务的新尝试,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有利于进一步拓展红色文化的服务范围,把红色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
(来稿时间:2022 年2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