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浩 孙舒榆 朱颖聪
(1. 潍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山东潍坊 261061;2. 吉林建筑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长春 130118)
我国经济社会已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建设协调配套、简化高效的标准化体系,强化技术标准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基础引领作用,已成为捕捉新时代战略机遇的必然选择。然而,我国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层出不穷。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更为复杂多变,市场竞争态势也愈演愈烈[1]。为了提升标准化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企业需要全面把握所处的外部环境的特征,这便凸显了技术标准情报对于标准化创新发展的重要性。通过构建完整的技术标准情报协同生态,着力培育和激发技术标准情报在决策支持中的前瞻价值,可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全新活力。
标准化工作的关键在于准确提供技术标准情报信息,而技术标准情报工作的实质则是与知识寻找、发掘和创新相关的系列实践活动。在系统性、通用性技术标准需求的驱动下,当前标准化项目的专业化分工程度不断加深,情报知识也愈发多元,而单一企业却并不具备独立完成整个技术标准情报工作流程所需的全部知识资源。在此形势下,为了汇聚推动标准化战略实施的强大合力,基于知识生态建构的技术标准情报系统应运而生[2]184-186。这一开放式系统以知识为联结纽带,从整体上审视环境与企业间的互动关系,在知识交换和整合中寻求技术与社会因素的良性平衡,由此使技术标准情报源得以更新和拓宽,并推动着标准情报真正服务于标准化创新发展[3]26-27。目前,学者们围绕情报系统展开了广泛探讨,但研究对象多为竞争情报、图书情报、应急情报、军事情报等,聚焦于技术标准情报的研究成果较少,既有研究结论是否同样适用于技术标准情报的情境及其适用程度也尚不可知。因此,文章从注重整体协调性和外部适应性的生态学思想入手,依据知识生态学理论来对技术标准情报系统的演化机理予以探讨,并据此提出相应的生态化治理机制,这有助于打造要素集聚、协同共生的技术标准情报系统,为标准化战略决策提供全方位服务支持。
标准化被视为整体性与系统性兼备的一项综合性基础工作,贯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作为科技情报的衍生分支,技术标准情报同样也是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内容,其既指代对标准化活动中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予以记录的标准文献,也涵盖其他领域内与标准化相关的情报资料[4]。能否快速有效地吸收和利用技术标准情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标准化的发展方向,且对于提升企业生产经营水平、推动产品更新换代、塑造企业竞争优势等有重要作用。因此,搜集整理企业所需的标准化资料便成为技术标准情报工作的基本任务,以此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来确保标准化工作稳步有序开展。
以往的研究虽集中阐述了获取和利用技术标准情报的重要性,但并未进一步明晰技术标准情报工作促进企业效益提升的内在规律,也未能从系统观视角来理解标准化战略制定的整体性和互动性。随着开放共赢的标准化生态范式的逐渐兴起,学界有必要重新思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便深入挖掘技术标准情报的潜在价值,进而服务于国家战略、企业技术创新及社会公众的标准需求。
自然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凭借自然调节能力达到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Pór[5]率先将生态学引入知识管理范畴,正式提出知识生态系统这一概念,他认为知识生态系统是由知识主体、知识与环境等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形成的系统,发挥着知识流动、传递及循环等功能,对于推动知识服务与共享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开发和培育知识生态系统已逐渐成为知识生态学的研究重点。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似,知识生态系统亦具有鲜明的动态性与开放性。前者的生物群落和环境之间不断发生物质和能量交换,后者则是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围绕知识资源展开互动,在持续更新中发挥知识创新和知识服务的效用,呈现出独特的适应、学习和调控能力,从而将知识主体与环境联结成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6]。不难发现,知识生态系统是将知识主体、知识和环境视为研究对象,以追求系统交流与平衡为研究内容,并通过分析知识生态活动来达到知识管理创新的目标[2]186-187。
动态信息监测、前瞻风险预警是技术标准情报工作的常态程序,其根本目标在于解决标准化决策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技术标准情报系统恰好为此提供了破题之策[7]。技术标准情报系统作为情报源经由情报渠道传递至情报用户而形成的技术标准情报集合体,有着重要的创新预见和灵活应变机制。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情报系统,以往学界对于技术标准情报系统的研究并不充分,且过于强调数据、知识、技术在技术标准情报系统构建中的作用,未能从整体上把握技术标准情报系统中知识主体、知识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但从知识生态的角度来看,技术标准情报系统内各知识主体的分工有所不同,其是通过整合各类情报资源来建设多层次的技术标准情报体系,充分彰显了知识资源异质性和互补性的价值。知识的供需匹配驱动着知识在知识主体间进行交换和共享,在知识循环流动中发挥良好的自我适应和自我调节机能,进而将组织从原有的封闭状态转变为共生演化、协同创新的复杂开放式系统,并维持着系统的平稳健康发展。由此可见,知识生态学思想可成为技术标准情报系统极富解释力的理论支撑。
综合上述分析,文章将依据知识生态学理论构建基于知识生态的技术标准情报系统,对知识生态学与技术标准情报的相通之处予以总结。在明晰技术标准情报系统组成要素的基础上,笔者深入剖析其演化机理,并提出相应的生态化治理机制,进一步激发技术标准情报的服务潜力,为有序推进标准化工作注入新思维。
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学规律相似,技术标准情报系统内的各知识群落亦由不同层次的知识个体、知识种群联结而成,在历经多次循环优化后,其服务价值不断彰显,最终表现为知识群落整体功能的共同进化。在此过程中,知识主体与其所处的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知识流动中不断涌现出系统内的集体智慧,推动着整个技术标准情报系统趋于动态平衡[8]64-65。因此,运用生物学隐喻对自然生态系统和技术标准情报系统的构成要素进行对比分析,可加深对于技术标准情报系统复杂性、系统性特征的理解(如表1 所示)。
表1 技术标准情报系统的生物学隐喻
2.1.1 知识主体
知识主体是持有特定情报价值观念的知识供求者,主要有知识个体、知识种群和知识群落三种存在形态。企业是技术标准情报工作的主导者,其持有的技术、必要专利、科技创新成果等情报知识储备隶属于知识个体范畴。随着标准化合作关系的逐步确立,企业与政府、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交流联系开始逐渐深入,跨越组织界限的标准化情报知识互动交流愈发频繁,知识个体彼此联结成为知识种群。知识群落则是知识融合集聚的最高表现形式,不同知识群落彼此相互依存、取长补短,在系统整体知识量不断融合累积的过程中实现情报知识资源的协同共生。
2.1.2 知识环境
知识主体无法摆脱知识环境而独立存在,知识流转也需借助特定的环境条件才可发生。在技术标准情报系统中,企业不仅能够凭借与其他知识主体之间的标准化合作关系来获取所需的技术标准情报,还可借助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等外部环境来不断拓宽情报知识源。积极响应外界变化有利于促进知识共享和创新,可推动知识主体不断更新和完善自身原有的知识体系,在提升技术标准情报价值的过程中使系统保持健康发展。与此同时,知识主体的行为及其结果也会反过来影响和改变环境特征,在准确评估知识环境的基础上捕捉潜在发展机会,使技术标准情报系统朝着对自身有利的方向演化发展。
2.1.3 知识
知识是技术标准情报系统的核心要素,不同层次的知识存量水平是组织变革成长并赢得竞争优势的动力来源。提升系统内的知识资源配置与利用效率,能够为企业带来可观的边际收益。在知识流动过程中,知识主体和知识环境彼此维持着动态联系,企业由此获得标准化活动所需的异质性和隐性知识资源,形成自身难以复制的资源优势,为优化和提升技术标准性能奠定基础。针对循环往复的知识产生、消耗和再生过程,企业可根据情报知识的实时反馈来实现进化和有序化,为标准化决策提供精准有效的知识服务支持。
由上述分析可知,技术标准情报系统是一种标准化的协作安排,不同知识主体围绕技术标准情报进行交换和共享,将其整合为服务于标准制定的技术解决方案,并在多方联动中打破知识孤岛、激发情报活力,使知识资源的配置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基于此,文章构建了技术标准情报系统的三维模型,以便清晰直观地展示各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如图1 所示)。技术标准情报系统以标准化决策支持为导向,将知识主体、环境及知识联结为有机统一的整体,使企业的技术标准情报工作实现“由内而外”和“由外而内”的衔接转换[3]26-29。企业则以市场、技术等环境变化为依据,主动从外部情报源获取知识资源,以此更新和拓展组织内部知识库的知识存量,并通过知识创新、标准修订、新产品开发等方式对外界予以反馈。由此可知,技术标准情报系统针对企业的标准化需求提供相应的动态知识服务,并参照服务效果对其服务方式和内容进行修正完善,在知识资源的高效运转中确保知识个体、知识种群及知识群落与整个系统互为支持与补充。
图1 技术标准情报系统的组成要素
知识主体与知识环境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使技术标准情报系统得以保持自身的动态平衡与健康发展。其不仅具备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一致的整体性、开放性和自组织性,还呈现出鲜明的标准导向性、价值流转性和协同共生性等特质。
2.2.1 标准导向性
为了分散标准化创新风险、降低情报信息搜寻成本,企业和其他知识主体在技术标准情报系统内建立了紧密的标准化合作关系,从而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标准化战略决策支持,并为巩固其竞争优势创造更多机会。这也表明技术标准情报系统旨在引导、培育和支持企业的标准化活动,情报价值与标准成果产出之间的紧密衔接,可激发其较强的知识服务能力。
2.2.2 价值流转性
尽管知识活动输入的知识具备多元异质性,但知识价值链和价值网作为技术标准情报系统的基础结构,恰好能为各知识主体奠定持续创新的资源基础。技术标准情报价值伴随着系统内的知识流动而显现,企业可从中获取自身生存发展所需的异质性知识资源,并在积极响应和灵活匹配标准化需求变化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情报服务价值。
2.2.3 协同共生性
技术标准情报系统各要素之间是协同共生的,即知识主体与系统共同进化,系统内每个企业的发展前景都与整个系统的命运休戚相关,共同创造、分享所集聚的技术标准情报。因此,共生关系作为知识跨越组织界限流动的重要渠道,可在最大程度上调动知识主体开展情报工作的积极性,降低潜在的不确定性风险,在协同交互中推动系统不断演进跃迁。
根据知识生态学理论,持有特定知识需求且参与知识活动的知识主体在知识生态环境中会占据相应的地位和作用,即知识生态位,这是知识主体结合自身技术标准情报工作实际与知识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通常来说,倘若企业能够占据良好的知识生态位,则其从技术标准情报系统中获取和利用知识内容时会更具优势[9]。为了尽可能占据对自身有利的生态位,知识主体大多倾向于通过知识转移和共享来争夺有限的资源,因而需要通过协调彼此间的共生关系来维持生态位的相对稳定。按照生态位法则,一方面,不同知识主体在技术标准情报系统内扮演的功能角色不尽相同,彼此间的知识转移和共享才得以发生;另一方面,随着标准化不断发展演进,技术标准情报系统知识生态位也会呈现相应的阶段性变化。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不同知识主体皆可获得一定的生存优势,技术标准情报系统才能为科学合理的标准化决策提供服务支持。因此,文章将从横向功能分工和纵向时间演进两个层面对技术标准情报系统的知识生态位予以具体分析[10]。
2.3.1 横向生态位
该维度反映了知识主体在技术标准情报系统中的角色定位,知识主体需基于此开展分工协作来完成知识共享和转移的整个过程。根据知识主体的角色分工差异,可将其细分为知识生产者、序化者、传递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类型,不同知识主体各司其职但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分别从事知识创造、组织加工、传递、转化应用和固化更新等知识活动,使技术标准情报系统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化[11]。具体而言,在知识生产环节,知识生产者吸收和融合多方技术标准情报来创造标准化发展所需的新知识,使其成为其他知识主体的物质和能量来源;知识序化者将既得知识进一步加工处理,在系统内形成特定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秩序;知识传递者搭建知识输出方与输入方之间的通道,基于标准化需求实现供需精准匹配,并为制定问题解决方案提供相应的知识服务;在知识应用环节,知识消费者所掌握的情报知识已较为充分,可将技术标准情报价值转化为创新产出;知识分解者对复杂知识进行模块化处理,并给予知识生产者一定的反馈,由此可实现知识的多级循环利用,并显著提升标准创新效率。
2.3.2 纵向生态位
技术标准化是循环往复的周期性演化过程,涵盖技术标准的开发、实施、推广和转化等环节[12]。与之对应的是技术标准情报系统也遵循这一“由低到高”的演化规律,表现出明显的流程化。这意味着,技术标准情报系统的知识生态位在不同时间区间范围内所呈现的状态会有所区别,因而技术标准情报服务应针对标准化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展开。在技术标准情报系统组建期,不同知识主体开始围绕标准研发初步开展知识交流,并进行合理的标准化分工协作,此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标准化合作关系网络初具雏形,知识生态位的资源储备量逐渐增加;迈入实施期,分处不同生态位层次的知识主体围绕知识资源进行共享、利用与创新,技术标准情报系统内的知识愈发丰富,所产生的知识势能推动了标准实施效率的提升;在推广期,为了确保标准化活动能够紧跟环境变化态势,知识生态位需保持良好的适应性,以便根据标准化需求来动态调整情报服务的方式和内容,为知识主体提供抢占市场份额的新机会;进入转化期,技术标准情报系统的知识资源储备已趋于平稳,知识生态位的知识增长量有所下滑,需进一步发掘潜在的资源优势,为技术标准情报服务注入全新知识动力。
在分析技术标准情报系统组成要素与演化特征的基础上,文章阐明了技术标准情报环境中知识生态位的现实内涵,并将据此构建技术标准情报系统的知识生态链,旨在进一步明晰技术标准情报系统的演化机理,探析如何发挥出技术标准情报的价值作用,为后续提出生态化治理机制奠定基础。
3.1.1 技术标准情报系统的知识生态链
知识生态链将各知识主体编织为紧密的标准化协作网络,促进了标准化战略、知识资源、必要专利之间的集成协同,建立了各链层间多层次的情报交互,将技术标准情报系统联结成为分工有序、多维交互的联合体[13]。借助知识生态链构建的技术标准情报生态循环服务体系,企业与系统内的政府、用户、高校、行业协会等众多知识主体有了协同创新的良性互动,这成为技术标准情报系统提供精准化、特色化知识服务的逻辑起点。随着系统内的合作联系愈发频繁密切,各知识主体间进行知识交流的机会不断增多,组织的知识识别准确率也得到提高,将更容易获取能推动标准化创新的异质性知识资源,从而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事实上,技术标准情报的价值需要在知识应用过程中得以彰显,而知识生态链恰好为此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实现路径。一方面,技术标准情报系统高效沟通和顺畅协作的实现,需要消除知识在知识生态链各链层中的传递阻碍,提高知识供需双方的知识传递效率,克服因技术标准情报不对称而导致的知识垄断和知识孤岛问题;另一方面,知识在知识生态链各价值节点上的高效流转,能够增强技术标准情报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其抗压能力亦可得到显著提升,这促使系统能在动态调整中保持较高的环境适应性,有助于整个技术标准情报系统实现平衡和优化。基于此,文章以节点属性和结构特征为依据[8]65-66,对技术标准情报系统的知识生态链进行剖析,从信息链、活动链和主体链三大链层展示其整体组成架构,具体如图2 所示。
图2 技术标准情报系统的知识生态链架构
知识生态链是各知识主体生产、消化、吸收和利用情报知识的循环过程。在此过程中,各链层之间持续发生知识交流和转移,整体呈现出跨层融合、集成创新的循环发展态势。其中,信息链作为基础支撑层,遵循“数据—信息—知识—情报—智慧”的协同进化路径,为企业和其他知识主体提供了技术标准情报价值发挥所必需的知识资源,确保了系统结构功能的稳定性。活动链隶属业务逻辑层,是技术标准情报价值发挥的实现环节。知识主体在环环相扣的知识活动中相互作用、共生共进,使知识的生命周期得以延长,并推动了整个系统的自我维持和自我强化。主体链属于应用层,扮演不同功能角色的知识主体突破了自身资源和局部生态链的限制后联结成紧密的闭环结构,形成畅通高效的循环共享关系,可显著提升知识流动过程中系统内的资源配置效率。在各链层的共同推动下,这一多形态、多层次、多节点的知识生态链为技术标准情报系统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发展活力,对维持系统平衡和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1.2 技术标准情报系统的生态位演化矩阵
由上述分析可知,不同知识主体在知识生态链中具有自身特定的角色功能定位,且同一知识主体往往身兼多重角色,在不同知识活动中发挥不同的功能。这意味着,各知识主体间的知识生态位关系可能存在分离、互补或包含等诸多情形,由此,分处不同生态位的企业在知识活动中对于知识资源的可得性和可用性也就不尽相同。由于技术标准具有独占性,处于动态加剧、复杂多维的知识环境,占据有利生态位的一方能凭借自身充分掌握的技术标准情报知识,赢得技术标准竞争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反之则会因知识资源匮乏而处于劣势地位。依据知识生态学理论,我们可从知识状态同质性(Homogeneity)和知识开放互通性(Interoperability)两个维度对知识生态位的重叠性予以分析[14]。知识状态同质性反映了各知识主体在知识存量水平、知识转移能力和知识分布层次结构等方面的共同知识特性;知识开放互通性刻画了技术标准情报系统内各知识主体间知识交流的传导效率和频度。通过考察知识主体间竞争与合作的动态作用关系,笔者构建了能够清晰展现技术标准情报系统的演化矩阵,具体如图3 所示。
图3 技术标准情报系统的生态位演化矩阵
(1)区间Ⅰ:生态位相离
该区间为技术标准情报系统的形成期,促进技术标准的成功制定是本阶段的首要任务。受自身资源和能力所限,分处不同生态位的企业开始尝试建立外部标准化合作关系,以便广泛获取技术标准情报。尽管此时知识生态链已初具雏形,但系统内的知识流动还未完全突破组织界限,知识分布结构也并不均衡,故而知识主体间的生态位并未产生重叠。加之企业和生态链中的其他知识主体大多各自为营,彼此缺乏深入交流和互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技术标准情报的利用率,不利于技术标准研发及创新,更难以满足知识生态链上各知识主体的情报需求。
(2)区间Ⅱ:生态位点重叠
该区间为技术标准情报系统的发展期,推动技术标准的规模化应用是现阶段情报工作的重要任务。为了获取优质知识资源、摊派共同创新风险,更多企业倾向于通过技术标准情报系统来共享情报信息。在知识转移过程中,处于不同生态位态势的知识主体可从中获得技术标准性能提升、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情报知识,此时知识状态的同质性会不断拉近彼此间的知识距离,不同主体的生态位逐渐产生重叠。然而,同质性意味着知识主体的资源需求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生态位之间的竞争也就在所难免。为了争夺有限的知识资源,部分知识主体会保留核心知识,但这种局部合作可能会限制技术标准情报的价值发挥。
(3)区间Ⅲ:生态位高度重叠
该区间为技术标准情报系统的成熟期,技术标准的推广是此阶段的关键任务。随着技术标准情报系统内资源集聚效应的逐渐显现,企业开始围绕共同合作目标持续进行知识交互以实现协同发展,知识生态位的重叠范围不断扩大。在此期间,为了构建具有排他性的技术标准独占机制,处于高生态位的企业会在巩固自身原有生态位的同时,不断挤占低生态位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因此,这一生态竞争关系要求知识主体在复杂的多边利益博弈过程中做出相应的适应性改变,通过解构与重构知识生态链来优化分工协作方式,为自身赢得创新发展的好时机。
(4)区间Ⅳ:生态位相连重叠
该区间为技术标准情报系统的转化期,修订完善技术标准是这一时期关注的重点。面对日趋激烈的生态位竞争压力,当前的知识资源储备已无法满足动态变化的技术标准创新需求。在此形势下,知识主体可能会寻求互补或替代性知识资源来延伸和拓展现有生态位,并通过资源的合理分配来重塑生态位的相对竞争优势,借此释放知识生态链稳定运行的利好信号,实现竞争与合作的动态平衡。由此,系统内知识不对称的现象也将得到显著改善,还能凭借知识反馈机制为下一周期的标准化工作奠定基础,使技术标准情报系统朝着更为协调高效的方向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技术标准情报系统的核心价值所在。在理想状态下,知识主体会在特定的知识环境中触发和完成情报行为,与知识环境相互依存、彼此影响。在各因子的共生共享、共赢共进中,知识以合理有序的方式流动于知识生态链的各个链层,技术标准情报系统由此实现更高层次的生态循环。基于种族生态学理论推演,Chen[15]提出了建构在知识基础之上的DICE 生态闭环系统模型,从知识分布(Distribution)、知识互动(Interaction)、知识竞争(Competition)和知识演化(Evolution)四个构面来剖析知识族群间的作用关系,为理解知识生态系统架构提供了极具说服力的理论框架。鉴于此,文章构建了技术标准情报系统的DICE 模型(如图4 所示),并据此对技术标准情报系统的运行逻辑进行剖析,揭示其知识利用、增值、流转及进化的内在规律。
3.2.1 知识分布
在技术标准情报系统中,无论是新知识主体加入亦或是引入全新的情报知识源,皆要对系统内的资源进行重新组织和分配,以形成清晰有序的知识分布结构。其中,知识多样性体现了知识种类和数量,反映了知识资源在系统内的覆盖范围;知识强度则是判断企业知识能力高低的依据,知识强度高的企业往往能在知识溢出过程中获得更多收益。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技术标准情报系统的知识广度与深度得到持续拓宽,其成长发展所需的知识增量也将得到相应保障。
3.2.2 知识互动
技术标准情报系统是知识资源的集聚地,企业在与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等知识主体的知识交流过程中形成了相互依赖、协同互补的知识互动关系。知识资源的有效共享和融合,不仅使各主体自身的知识得到增值,而且还提升了整个系统的创新能力。此外,借助多样化渠道与外部生态系统、知识环境进行知识交换,也有助于编织更为庞大的标准化合作网络,从而为探寻和开发富有价值的隐性知识资源搭建信息桥,促进技术标准情报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
3.2.3 知识竞争
技术标准情报系统内的知识资源是有限的,加之知识分布具有不对称性,这使得知识主体之间的竞争在所难免,甚至会影响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争夺资源、追逐利润,部分企业采取了搭便车和投机等冲突式竞争行为,这样不但会损害其他知识主体的利益,而且这种建构在缺乏互信基础上的知识共享也无法调动知识主体的积极性。反之,以合作共赢为前提的合作式竞争能够兼顾多方利益诉求,不同知识主体在分享和交换情报知识的过程中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可以最大程度发挥整个系统的情报价值。
3.2.4 知识演化
随着技术标准不断更新换代,企业受自身知识资源存量和局部生态链的限制,所储备的技术标准情报知识已无法满足生存发展所需,亟须通过提升知识能力来推动知识演化,以培育技术标准的全新竞争优势。对此,企业既可根据标准化需求来主动发展自身能力,也可与外部知识种群开展交流合作,在内外部的共同驱动下促使知识发生变化,并通过不断提高知识质量来修订和完善技术标准,由此建立范围更大且统一协调的知识共享传播机制,为下一阶段的知识创造与经营奠定基础。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技术标准情报系统的知识获取和共享过程中,知识分布的结构状态影响着知识主体间的互动关系,且该关系在资源有限的环境条件下会催生各式竞争行为。面对严峻的竞争形势,知识主体会通过不断演化跃迁来谋求生存发展空间,其结果便是在系统内形成新的知识分布结构[16]。如此循环往复,各要素始终保持较和谐的生态关系,确保了技术标准情报系统的良性运行,持续推动其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技术标准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基础性、战略性的支撑作用。若要进一步发挥这一支撑作用,实现技术标准情报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保持技术标准情报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技术标准情报系统关注知识主体、知识要素与知识环境之间的协同联动,强调生态适应性和灵活应变性,侧重于演化规律、效益分配和风险监测[17]。然而,在复杂多变的新时代背景下,技术标准情报工作面临着系统失灵的问题,难以将情报价值完全转化为技术标准的创新产出。因此,为了提升技术标准情报系统的知识服务效能,当前亟须建立行之有效的治理机制来协调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交互关系,提升系统整体的风险抵御力和标准竞争力[18]。
基于技术标准情报发展而来的知识生态系统涵盖企业、政府、用户、高校、行业协会等不同利益相关者,参与技术标准的制定、实施和推广应用等各个环节,并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功能关联网络。这意味着,技术标准情报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并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也不局限于某单一知识主体能从中获益,更非仅凭单一主体能够实现。鉴于技术标准情报系统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建立多中心的治理机制便成为共管共治形势下的必然要求[19]。相关主体应围绕共同的情报协作目标,在治理资源共建共享的前提下实现复合主体的优势互补,在与外部知识环境的交互作用中构建全面系统的治理体系,最终建立与价值共创共享相适应的技术标准情报系统运行秩序。
根据治理主体在知识生态链中的角色定位,可将其细分为核心主体和辅助主体,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影响。一方面,政府、企业和用户等在标准化治理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作为技术标准的掌舵者,政府应对技术标准的制定方向予以把控,并为支持和促进标准创新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着力消除影响情报知识流动和标准实施的体制性障碍;作为技术标准的开拓者,企业应积极参与标准情报工作以化解不确定性风险,掌握标准制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用户是技术标准的目标使用群体,能否满足用户的标准化动态需求是评价情报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标准化组织等多作为辅助性治理主体参与建设,通过提供必要的情报知识储备来共同参与标准研发,以推动整个系统的创新发展。由此,复合主体所联结的利益交互与价值共创关系充分调动了彼此的能动性,在生态位功能互补中形成了错位发展、资源均质的多元共治新格局。
由于技术标准情报系统的演化发展面临较多的复杂和不确定因素,因此需要采用具备足够弹性和灵活性的管理模式来应对外界变化。在此形势下,源于系统生态学和复杂性科学的适应性治理应运而生[20]。该治理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以协调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出发点,凭借韧性管理策略来调节生态系统这一复杂适应系统的状态,使其在风险条件下做出最优决策。鉴于此,要建立与技术标准情报系统相匹配的适应性治理机制,可在保留系统原有架构的基础上,采用弹性调整生态位的方式来完善系统内的知识资源分布结构,在资源重组整合的过程中吸收容纳新的知识要素,以此激发生态链活力,进而让其更好地适应技术和市场变化。随着技术标准化过程的演进,企业和其他知识主体不断创新标准化知识体系,以此保持强大的适应能力和修复能力,使技术标准情报系统始终呈现出较强的可持续发展特性。
事实上,尽管外界变化所催生的种种不确定性会给技术标准情报系统带来一定冲击,但其通过互动学习和经验积累能够及时弥补资源缺口,并促使自身不断探索新的生存发展空间。如此循环往复,使得系统状态逐渐发生改变直至形成对环境的持续适应能力,并进化跃迁至更稳定的水平。技术标准情报行为与情境的恰当匹配,能够让企业重新审视技术标准情报系统治理的底层逻辑,真正将技术标准情报应用至标准化生命周期的全过程,进而提升其知识服务设计和规划的合理性,实现对知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此外,还可在全面掌握和监测最新情报动态的基础上,针对标准匹配问题提供多种技术解决方案,妥善解决系统内的利益冲突和分歧,并显著提升技术标准情报服务的包容性。
知识是支撑企业实施标准化战略的重要资源保障,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驱动技术标准情报系统协同创新的基本生产要素。通过累积异质性知识资源来激发创新活力、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既可推动技术标准情报系统的迭代和重构,也能促进标准化战略的变革和演进。然而,在技术标准情报工作实践中,知识与技术标准的现实应用往往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无法达到预期的情报服务效果,这便突显了释放知识治理潜能的重要性[21]。就情报知识的生产和应用而言,技术标准情报系统知识的治理目标是建立良性协同机制,使知识能够在知识主体之间借助知识生态链进行广泛流动、共享和应用,以期在最大程度上激发知识要素的内在价值,实现整个系统的良性高效循环。
根据价值共创的知识服务逻辑,在情报协作目标愿景的指引下,占据不同生态位的知识主体在知识生态链中扮演着多重角色,致力于推动知识要素在知识主体间转移共享和均质配置,这有效盘活了系统内的知识资产,且将随着标准化过程的推进呈现出更高价值。就知识治理而言,通过识别技术标准情报系统内知识资源的分布情况来查漏补缺,可使系统内的知识流转更具针对性,并在互动交流中引导和激发企业进行知识创造的积极性[22]。借助知识多维融合与再生产这一抓手来优化知识服务效果,能够激励企业自身建立完备的知识体系,形成独特的知识优势,进而形成技术标准竞争优势,并在业内拥有更多的知识话语权。由此,技术标准情报知识的利用率将得到极大提升,技术标准情报服务的精准化和精细化也能得到有效保证。
知识内容丰富化、知识场景多元化、知识服务精准化深刻改变着传统的技术标准情报工作范式,给技术标准情报体系的建设带来全新机遇和挑战,也让重构技术标准情报组织模式成为释放情报服务价值的必然选择。从知识生态视角探明技术标准情报系统的生态化价值实现机制,不仅是引领标准化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技术标准情报信息共建共享的题中之义。文章在阐述技术标准情报系统组成要素的基础上,对其标准导向性、价值流转性和协同共生性等演化特征予以介绍,并从横纵两个层面分析了技术标准情报系统的知识生态位。此外,笔者搭建了知识生态链来展现技术标准情报系统的主要架构,并基于知识生态位绘制了其演化矩阵,结合DICE 模型深入剖析了技术标准情报系统的运行逻辑。研究还从多中心治理、适应性治理和知识治理三个角度提出了技术标准情报系统的生态治理机制,以期为优化技术标准情报系统运转效率、提升技术标准情报服务效能提供参考。
第一,打造紧密联动、分工有序的知识生态链,是确保技术标准情报系统平衡和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以生态链条为纽带联结而成的生态利益共同体,为系统运行提供了广泛的情报源。因此,应当持续推进不同链层间的情报数据融合,这不仅可以促进系统内情报量、情报结构和情报质量发生变化,改善系统内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还有助于全面把握服务对象的技术标准情报需求,为企业的标准化战略决策提供必要参考,不断提升技术标准情报在标准化工作中的利用价值。
第二,因时制宜、占据优势生态位,是完善技术标准情报服务体系的必然选择。为了培育维持技术标准竞争优势所需的知识资本,企业需要依据系统内的资源态势来找准组织所处的生态位,并通过知识交换和共享使技术标准情报实现增值,从而为自身赢得生存发展的情报生态空间。同时,还应立足技术标准化生命周期的不同演进阶段,借助情报源的实时更新来优化各生态位之间的功能和作用关系,使技术标准情报在系统内畅通流动,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撑。
第三,提高应对不确定性环境的适应能力,是维持技术标准情报系统平衡与和谐的重要举措。由于技术标准情报服务会根据环境条件和用户需求发生动态变化,因此在知识生态学的指引下,在系统内构建良性的循环改进机制便显得尤为必要。这意味着,我们应当密切监测环境特征以获取和利用相应的技术标准情报,在适应环境和与之互动的过程中做出积极响应和反馈,促使系统始终保持蓬勃的生命力,形成平衡和谐的生态关系。
(来稿时间:2022 年1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