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旻泽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61)
新能源集控模式分为两种。其中,新能源场站在同一地市范围或在较为集中的一个小区域内时,选择建设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可以在附近城市内建设或在其中一个新能源场站内建设;新能源场站分布范围较广或在同一省份的不同地市时,选择建设区域集控中心,集控中心适宜在省会城市内建设,以便与电网公司沟通协调[1]。
监控中心模式适用于建设规模较小、结构单一的小规模新能源发电场;区域集控模式适用于功能全面、规模大、结构清晰的大型新能源基地。区域集控模式配套建设系统较多,基础设施投资较大,可以实现基地的统一运行管理、集中指挥运维。随着我国能源结构转型,新能源将成为主要能源产业,大型新能源基地将成为主要建设模式,集控管理将成为未来新能源行业生产管理的发展趋势[1-2]。
(1)哈密新能源基地现状。
哈密一期二期基地各区域风电场布局分散,相互间的距离较远,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使用率较低。新能源基地管理、运维模式存在问题。基地内各风场分布广、距离远,交通不便。各项目业主在风电场内独立新建升压站监控中心进行管理和运维。各风电场项目机组数量多、机型多,生产运营管理工作复杂,现场条件较恶劣,专业人才数量不足,运维效率不高,运维投入较大。
(2)哈密新能源基地集控需求。
哈密一期二期新能源基地分散式的管理运维方式不适用于哈密三期规划容量的管理和运维需求。根据哈密三期新能源基地的定位及规模,提出哈密三期新能源基地项目集控运营管理模式。建立远程新能源集控中心,建设科学合理的一体化监控平台,打造“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新能源电站,进行集中运行、检修、经营及后勤管理,实现减员增效,保障新能源发电综合效益的最大化[2]。集控中心采用“数据共享+服务共享+配套共享”的总体思路,建设新能源智慧管控中心,实现新能源场站无人值班、集中监控与运维管控模式,降低企业运营服务成本,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加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3]。
(3)特色小镇概念融合。
随着“碳中和、碳达峰”被提出,新能源产业被推到新的高度。新能源基地集控中心的价值不再是单纯的运维管理中心,具有产业名片及其他产业附加值。随着特色小镇概念被落实与推进,特色小镇面临更新换代和产业升级的巨大考验。我国特色小镇“千镇一态”,缺乏地方产业特色。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五点培育要求,特别强调建构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本研究提出新能源基地集控中心特色小镇概念规划,依托地方城市资源,以新能源基地集中管控、科普宣传新能源产业为核心功能,借助地域文化及旅游资源优势,融合新能源产业与城市资源,以资源共享、节约高效为目标,实现绿色生态、远程集控、区域维检、资源共享的智慧集控中心特色小镇。
新能源基地集控中心特色小镇“融合理念”概念如图1所示。
图1 新能源基地集控中心特色小镇“融合理念”概念
(1)管理资源共享。
①数据资源共享。新能源基地规模大、投资企业多,需要规划统一的数据监控系统,统一汇总分析数据。集控运维中心为各投资企业提供远程监控办公场所,设置新能源智慧管控平台,在满足企业自身数据监控管理的基础上,对整个基地大数据进行采集分析、综合展示,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提高管理水平及效率。
②物资资源共享。新能源基地集控运维中心规划设置统一的物资库,统一储备与管理。各企业报备运维需求,由第三方物资共享管理库,为企业提供物资运维服务,统一管理共享,实现节约高效。
③人力资源共享。运维人员集中居住在集控中心特色小镇,需要巡检及检修时短暂入驻;工作量较轻时,安排业务培训、技术交流与学习等,打造业务精、能力强的高素质运维团队。设备运维以相同厂商为单位,各场站享受统一的设备维护、检修等技术资源保障服务,统一智能优化管理。
(2)基础设施资源共享。
①市政设施共享。新能源基地集控运维中心特色小镇依托城市资源,统一规划建设道路、用水用电、综合通信通道、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实现市政设施共享。
②生活设施共享。新能源基地集控运维中心特色小镇统一规划住宿、食堂、医疗、商业等生活基础设施,能够提高办公人员生活水平,依托城市生活资源实现办公人员的城市生活需求。城市的常住居民可以共享新能源基地集控运维中心特色小镇的生活资源,实现双方相互融合。
(1)经济效益价值提升。
新能源基地集控运维中心特色小镇依托城市建设,集中监控和运营资源、检修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后勤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项公共资源服务共享,节省单独场站的重复建设及日常运营开支,实现经济效益提升。
(2)社会效益价值提升。
新能源基地集控运维中心特色小镇的开发建设迎合国内新型新能源基地运维、管理的发展趋势,以新能源基地及新能源汽车营地为依托建设文化展览等公共建筑,能够提升所在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吸引游客,增加旅游项目的可进入性;同时能够丰富旅游产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帮助当地居民提高收入,提升地方经济增值,打造地方产业文化名片。
(3)生态效益价值提升。
新能源基地集控运维中心特色小镇,集中建设基础设施并利用城市已有设施,避免分散布局重复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能够节地节材节水,推动资源利用方式转变,节约资源,降低传统能源、水资源消耗强度,减少污染,促进整个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
哈密新能源基地集控中心特色小镇,以新能源基地集中管控、科普宣传新能源产业为核心功能,依托哈密市地方城市资源,借助地域文化及旅游资源优势,实现新能源产业带动多产业融合发展。
(1)集控中心。
集中监控中心:远程集中监控、生产运行、调度指挥、运营决策分析。
集中运维中心:运行维护、故障检修、专项试验、保养维护。
备品备件中心:备件维修、备件试验、备件供应计划、消耗统计。
办公中心:大数据综合展示中心、独立办公、企业资产管理。
物资保障中心:物资管理、物资供应、物资消耗统计。
后勤保障中心:基础设施、市政设施、生活设施。
(2)文化中心。
文化中心包含地域文化活动广场、休闲运动广场、地域文化中心,为当地市民及集控中心办公人员提供休闲活动及交流场所,打破传统新能源监控中心内向封闭的理念,通过集控中心办公人员与地方居民的生活交流,使新能源的概念真正融入地域文化。
(3)民俗商业街。
民俗商业街以地域文化为依托,以餐饮、民俗体验、休闲娱乐为主要功能,为集控中心办公人员、旅游人员及当地市民提供餐饮休闲场所。
(4)度假酒店。
特色小镇所在地是旅游主线的中转节点,大量游客会在此停留中转,为满足旅游需求,需要建设较高规格的度假酒店。
(5)新能源汽车营地。
集中控制运维中心区域规划100个家用车车位及20个大型公共汽车车位,每座集中式充电站设置家用车充电桩及大型车充电桩,在哈密新能源基地电场管理区外规划满足现场需求的充电桩设施,满足旅游及新能源基地运维管理需求。
集控中心特色小镇尽量选择在具有新能源基地中心的中心城市内建设,缩短集控中心与各新能源场址的距离,便于管理,缩短通信及传输线路的距离,节约建设成本。城市应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稳定的城镇人口以及具有发展前景的旅游资源,加强浓厚的地域特色,作为集控中心特色小镇的资源依托。
哈密新能源基地集控中心特色小镇位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县政府所在地距乌鲁木齐494 km,距吐鲁番386 km,距哈密市140 km,交通便利,是乌鲁木齐至哈密的重要旅游路线节点,且位于新能源基地的中心区位。巴里坤基础设施完善,自然景观资源丰富,地域民俗文化气息浓厚。
(1)开发模式。
哈密新能源基地集控运维中心特色小镇对项目内公用工程及配套设施采用统一建设、集中管理、投资分摊、统一运营的建设管理模式。
特色小镇由相关单位的平台公司统筹安排公用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完成后,平台公司与成立的项目公司统一管理运营;各开发企业筹集公用配套设施资金,按标准缴纳建设预付资金,随建设进度分批缴付后续资金;建设期结束后,按审计价格计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
(2)盈利模式。
①设施运维。对基地公共基础设施(道路、供水管网、电线路、汽车营地等)进行日常维护并收取维护费;进入风电场区域及旅游风景区时,必须使用新能源汽车,提供共享电动汽车+充电桩+汽车营地等基础设施,对新能源汽车收取租赁费用。
②物业服务。对集控运行中心内的办公楼、宿舍、食堂餐饮收取物业费。
③业态招商。对哈密新能源基地集控运维中心特色小镇的民俗商业街及酒店等休闲娱乐设施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开发公司决策总体规划内部的业态分布,针对业态进行对外招商。开发公司通过租赁和运营管理收入获得收益。
(3)分期建设方案。
哈密一期主要建设基础产业集控运维中心、新能源汽车营地,同步进行基础配套建设,满足新能源基地集控中心基础管理需求;二期建设文化活动中心及商业民俗街区;三期建设度假酒店,完善产业相关配套设施。
随着“碳中和、碳达峰”提出,新能源产业进入全面发展阶段。新能源基地集控中心不再是封闭的工业建筑,新能源基地集控中心特色小镇概念将新能源产业与城市资源相融合,为新能源基地创新开发模式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