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娜 芮东健 武钰坤
(菏泽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山东菏泽 274000)
随着城市空间拓展、机动化出行需求不断增长,交通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城市交通拥堵愈发严重,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受到制约[1]。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能够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2-3]。
城市空间布局能够影响城市人口及就业分布、产业布局、居民出行等,城市公交线网布局与城市空间形态具有密切关系[4]。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带,是著名的中国牡丹之都、书画之乡、戏曲之乡、武术之乡和民间艺术之乡。菏泽市是典型的多中心组团式发展城市,在尚未建设轨道交通的条件下,根据客流需求及城市空间特征,亟须打造符合城市发展的分层分级公交线网。
随着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菏泽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不断变化。1949年以前,菏泽市中心城区为单中心结构,集聚发展;1949—1989年,菏泽市中心城区以老城区为中心蔓延发展;1989—2003年,菏泽中心城区向东跨越发展,演变为跨赵王河两侧双组团结构;2003—2012年,菏泽市中心城区东西双向扩展;2003年至今,菏泽市中心城区东拓南跨,形成拼贴、杂糅、蔓延的空间发展模式。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呈现典型的多中心组团式发展模式,由老城区、城东片区、城南片区、城西片区、西南片区5个片区构成主城区。
菏泽市中心城区用地扩张如图1所示。
图1 菏泽市中心城区用地扩张
目前,菏泽市区道路以护城河为核心向外拓展,呈现方格路网模式,城市路网规模持续扩大,形成“十二横十四纵”主干路系统。受老城区护城河以内的城中村路网影响,道路贯通性较差,城市路网总体面积率较低。
全市辖区机动车拥有量为156.5万辆,机动车千人拥有率为159.1辆。小汽车保有量为101.1万辆,占机动车总量的64.6%,小汽车拥有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出行距离日益增长,摩托车的利用率大幅降低,从61.4万辆减少至31.7万辆。
(1)公交客运量。
2017—2019年公交客运量稳步上升,2020年公交客运量为2 874.20万人次,与2019年相比,减少2 462.73万人次。因为,为保障广大乘客和市民的健康安全,公交公司对25条公交线路暂时停运,对24条线路采取运力减半运营的措施。
公交客运量统计如图2所示。
图2 公交客运量统计
(2)线路规模。
菏泽城区公交线路共计49条,包含47条日间线路和2条夜间线路,部分公交线路重复度较高。途经中华路、黄河路、西安路、牡丹路、人民路等主要干路的公交较多,除中华路(桂陵路—昆明路段)设置公交专用道外,其余道路均未设置。
公交现状线路重复度分析如图3所示。
图3 公交现状线路重复度分析
(3)客运吸引点分布。
菏泽市中心城区主要公交客流吸引点约75处,包括学校、医院、大型商业、居住小区(社区)、交通枢纽及景点等类型。
(4)高峰时段和客流特点。
不同线路的高峰时段略有差别。公交运营的早高峰主要集中在6:00—8:00,客流对象主要为老年人、学生和上班族。便于赶集、公园遛弯、锻炼的线路上,老年人出现频次较高。午高峰主要集中在12:00—14:00,客流对象主要为学生、老年人和办事群众,靠近学校的线路,学生和接送陪护的家长较多。晚高峰主要集中在16:00—18:00,主要客流对象为学生和下班、游玩的人群,途经万达广场、三角花园的路段有较多购物、游玩的群众。
(1)公交线网覆盖需优化。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集中,丁字路口较多,公交线路主要集中在老城区,且中华路、青年路、丹阳路,线路重复系数较高。公交线路对城市新区的覆盖存在不足,建成区边缘的居民小区、街道未覆盖公交线路,居民出行不便。
(2)公交线路的路由需优化。
城区内的部分新修建道路尚未通行公交车辆,部分断头路打通后,公交车辆仍保持绕行,并未及时调整,影响周边居民出行使用。
根据菏泽城市空间用地特征,应建立一体化范围内的个性化、差别化空间轴向支撑体系,满足城市用地组团拓展需求。针对未来重点拓展的牡丹新区、高铁片区各组团,考虑以直达、快速的公交设施为骨架,重点建立老城中心、外部各组团的空间呼应关系,引导用地开发向中心城区和独立式组团两端集中,限制沿线用地无序开发;通过建立多模式一体化公交体系重点培育沿线组团中心,引导用地向各分区中心集聚,形成轴向拓展形态。
根据菏泽市区道路等级、沿线客流、区域发展等不同因素综合分析,将菏泽市公交客流廊道分为三级,分别为快速公交主走廊、快速公交次走廊、公交优先走廊,三级公交走廊均沿城市主要道路布设,根据级别配建所需的配套设施,如公交专用道、公交专用信号灯、公交港湾停靠站等。根据菏泽市实际情况,规划2条快速公交主走廊,分别为中华路通道和牡丹路通道;2条快速公交次走廊分别为黄河路通道和人民路通道;3条公交优先走廊分别为昆明路通道、长江路通道和南京路通道。
分区域、分层次推进常规公交系统建设,主城区、城东片区、城南片区实现公交线网格状发展,一次换乘可达公交干线;城西片区、城北片区、东部片区公交线呈放射状线网,一次换乘可进入主城区或城东片区。
常规公交线网规划布局如图4所示。
图4 常规公交线网规划布局
(1)公交干线规划。
公交干线的主要功能为枢纽联通、组团连接。规划干线路45条,包括保留现状线路3条,优化调整(含截短、延伸、拆分、调整)线路26条,新增线路16条,取消线路9条;公交线路总长793.7 km,平均线路长度为17.6 km。
(2)公交支线规划。
公交支线的功能为片区覆盖。规划公交支线共27条,包括保留现状线路1条,优化调整线路7条,新增线路19条;公交线路总长339.3 km,平均线路长度为12.6 km。
(1)夜间公交。优化夜间公交线路,尽可能使线路靠近现状及规划大型商业中心,缓解大型商业中心密集的客流疏散压力。
(2)旅游公交。为实现旅游景点间的串联,增加旅客在菏泽市的旅游时间和畅玩体验,开辟旅游线路1条,途径菏泽中心城区曹州牡丹园、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曹州古城、方特熊出没乐园等主要景点。
(3)定制公交。定制公交具有定点、定时、定车、定人等特点,具体线路调整结合群众需求灵活变动,包括学生定制、上下班通勤、会议用车、企业学校活动用车、春游秋游用车等。
(4)社区公交。社区公交可以承担大型居住区内部客流、大型居住区与周边公交枢纽间的联系,结合居住区规定配建的公交首末站,串联社区、学校、幼儿园、菜市场、公交枢纽站等区域,更好地对公交线网末梢形成有效补充。
菏泽城市空间拓展较快,框架已经拉开,但人口分布、就业岗位、商业设施等密度较部分城市还具有一定差距,外围地区客流处于培育阶段。必须进行公交设施建设和线路设计滚动安排,实现引导城市发展、培育公交客流的目标,适应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对公交需求的差异。菏泽市中心城区通过构建“常规+辅助”多层次公交系统,分区域、分层次进行公交线网优化,实现布局更合理、保障更有力、出行更便捷的目标,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和居民公共交通出行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