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 强,郑 亮,陈以乐,陈俊璋 Tang Qiang &Zheng Liang &Chen Yile &Chen JunZhang
(1.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顺德 528333;2.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澳门 999078;3.澳门城市大学 澳门 999078)
“圆屋”是在北京“井底人”蜗居事件之后诞生。它坐落于广州市番禺区紫泥堂艺术小镇内,建筑基于人文关怀的视角使用“井底人”蜗居的水泥管作建筑空间原型,促使民众共同关注当下的“蜗居”现象,在优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架起了一道沟通桥梁,让优势群体认识到弱势群体的生活窘态,唤起民众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援助,促使更多的爱心人士共同思考如何解决“蜗居”问题。“圆屋”基于人文关怀的社会意识、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意识,并体现出服务社会的时代意识,甚至包含对真实社会的批判意识。
建筑具有历史性,事件建筑即可作为承载事件发生的空间载体,也可伴随着具有纪念性社会事件的发生而产生,建筑风格受到相关事件的影响,隐含着社会人文因素的变化。美国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教授在其著作《建筑的永恒之道》中阐述了事件模式空间。意大利著名建筑理论家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也涉及对“事件”建筑的研究。美国著名的解构主义大师彼得·埃森曼(Peter Eisenman)强调建筑是一个承载着事件与人的空间载体,如同一部具有故事情节的非线性叙事小说。荷兰建筑师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ss)主张建筑是社会事件交织碰撞的容器[1]。瑞士解构主义代表建筑家伯纳德·屈米(Bernard Tschumi)则认为建筑一旦有人的参与便变得具有叙事性,认为建筑应当诱发“事件”的产生,通过这些事件使建筑承担某种社会功效,导致引发大众的思考,以促使社会的交流和变革[2]。国内偏重纪念性事件建筑的研究与创作,金磊将事件建筑的纪念功能总结表现在集体记忆、教化功能、纪念和传播三个层面,主张用事件建筑来纪念一个民族的抗战史[3]。
“圆屋”产生源于一件社会舆论焦点事件。2013年12月4日,北京朝阳区市民偶然发现竟然有人在丽都花园路井盖里出没,因担心其生命安全向派出所求救,朝阳区将台派出所民警掀开井盖看到了令人极其心酸的一幕,一对近70岁靠乞讨为生的老夫妇为节省房租供子女读书竟然居住在废弃的井底水泥管内已有五六年(图1)。这不但是“井底人”的不幸,也是现代文明的反讽性标志。居住在水泥管不只是我国孤例,把家安在水泥管内还广泛存在于世界多个贫困地区,如东南亚较为贫穷的国家之一的菲律宾,无家可归的贫民蜷缩在水泥管道内,大人带着孩子长年累月生活在水泥管内,一个简单的水泥管成为他们唯一的容身之地(图2-图3)。蜗居水泥管凸显世界贫富两极分化的严重社会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社会文明程度。
图1 北京“井底人”
图2 井底贫民
图3 井内孩子
2014年以来,广州番禺倒闭的老国企紫坭糖厂华丽转身成为紫泥堂艺术小镇,小镇坚守协调、共享、再生的发展理念,现成为广州乡村振兴中工业遗产活化的示范基地(图4)。根据艺术小镇第三期开发计划需配套度假型的创意酒店,项目要求采用短、平、快的投资模式,如何设计出一系列满足追求新奇居住体验的游客度假需求一直困扰着笔者。正好发生的北京“井底人”蜗居事件引发了笔者的沉思,因此,度假酒店巧妙借鉴水泥管为建筑原型而展开。
图4 紫泥堂艺术小镇总规划
“圆屋”是水泥管系列度假酒店的第一个建成的建筑。度假酒店位于紫泥堂艺术小镇D区板块,规划面积约为10000 m2,原址为紫坭糖厂的废煤渣堆弃场,不经意地堆砌遗留下了一块有起伏的高洼之地,还形成了两个口袋型的大小水塘。管理方已提前改善园区植被环境,呈现一片野树林和长满野花野草的原始景观。建筑师在原有景观的基础上引入“曲水流觞”景观规划设计理念,其概念源自广州古南越王宫遗址中挖掘出来的曲流石渠景观,它代表着南越国时代匠人对水景营造的最高水平。因此,先在园区开挖小水渠连通大小水塘形成一个可过滤的水循环生态系统,水泥管系列度假屋散布在水渠周边,曲曲折折的水渠贯穿园区,淙淙流水与系列水泥管建筑形成新型的岭南特色景观(图5)。
图5 水泥管系列度假酒店规划图
“井底人”蜗居事件中圆形的水泥管转身变成了遮风避雨的港湾,入住“圆屋”既能体验到憋屈的蜗居空间,又能够感受到开阔的公共空间。“圆屋”巧妙借用水泥管的空间形式营造出别有洞天的空间感,正如古人说的“螺蛳管里做道场”,寓意着小空间也具有大作为,狭小的空间通过有序的组合具有无限的可能。下面从五个方面剖析“圆屋”的空间环境特点。
“圆屋”建筑空间形态可简化成5个圆柱体(显性)和2个正方体(隐性)的组合而成,包含圆与方、直与曲及高与低的空间形态对比。建筑模块化的组合原理源于水泥管具有大小一致和便于拼装的特点,能按照一定的空间秩序进行多种形式的组合。建筑师首先尝试了多种组合模式,如多管横置并放、双管竖向垒叠和前后接龙组合等,不同的组合方式呈现形态迥异的空间形态。经过综合筛选,7号十字型的组合形式在空间上具有连贯性,隐藏着可拓展的空间,但是仅仅5个水泥管还不能够形成较大的室内空间,当2个正方体植入其中便极大增大了使用空间(图6)。从形体特征上来看圆柱体和正方体原本是两个具有强烈反差的形体,建筑表面横向装饰的竹子反倒使两者呈现和谐感和秩序感,产生相互依存的关系。竹子能有效缓解视觉上圆与方的不协调感,在审美上使两者形成和谐之美,正如格罗庇乌斯(Walter Gropius)期待的“生动有韵律的均衡形式”。圆与方的室内空间也无缝衔接,内外形体达到深度结合的状态,在功能与形式上组成了一个严密的整体。
图6 空间形态方圆结合
“圆屋”建筑空间功能趋于完善,具有现代人居住所需的空间布局,管内生活设施应有尽有,生活气息温馨体贴。主体建筑由5个长2.5 m直径3 m的水泥管组合形成,仅有64 m2的室内空间却营造出宽敞舒适之感(图7)。在建筑内部形成以客厅为中心,包含门厅、茶室、主卧、次卧和厕所5个独立的空间。各功能空间有序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家,可以满足3至5人的居住需求(图8-图10)。
图7 建筑平面图
图8 建筑模型
图9 建筑正面
图10 建筑一角
“圆屋”室内并没有受圆形空间的局限而形成束缚感,反而具有舒适新奇的居住体验。横置的水泥管类似于国际空间站的太空舱,经过多次测算,3 m内径的水泥管填高0.6 m可使用的地面宽度是2.4 m,地面到顶部的高度也是2.4 m,成人的双臂在内部可以自由伸展,人在管内的感受与空间使用率达到最佳比值(图11)。设计师巧妙将空调隐藏在家具当中,家具靠两侧布置偏多,弧形墙体与家具融为一体,为中间人的活动留出足够的空间,使空间利用率达到最大化,且内部每个空间都具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功能,为居住在水泥管的游客营造了一个特殊体验空间(图12)。
图11 建筑横剖面图
图12 建筑室内轴测图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说建筑师通过对各种形体的安排实现某种秩序,而这种秩序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创造[4]。空间秩序是指空间要素之间以及空间要素与空间系统之间建立一种有序化的关系,人可以通过视觉与心理去感受它,也体现出建筑与场所的逻辑关系。
“圆屋”建筑面积虽小,但空间秩序严格清晰,在建筑内外形成了一个有序的空间环境,空间层次上具有此起彼伏之感,带给人深刻入微的空间体验。首先,园区小路上2个台阶进入“圆屋”户外木制平台。然后,木制平台需要经历3个台阶正式进入门厅,通过门厅下2个台阶踏入下沉式的大厅,客厅下沉的地面到突高顶部产生近5 m的层高,与水泥管内部2.4 m的净高产生了强烈的反差。客厅到茶室又需要上2个台阶,最后,茶室再下4个台阶才到庭院。细微的高低差异将在居者心理留下显著的心理感受,丰富的层次产生明显的空间节奏(图13)。其次,内部空间的形状变化也将给居者留下鲜明印象,当人进入门厅时感受到的是一个圆形空间,跨入客厅感受到是一个长宽高均达到5 m的正方体空间,继续穿过客厅进入主卧又是一个狭长形的圆形空间,拐入茶室也是一个长宽高均为3 m的方正空间,圆与方的空间不断变换将在居者心理留下深刻印象,逼窄与宽松的强烈反差将在居者心理留下特殊的体验(图14-图15)。
图13 建筑竖剖面图
图14 建筑一角
图15 客厅
“圆屋”塑造了一个令人深思的居住空间,体现出建筑师对材料精心营造的态度。建筑回归材料本身的纯粹之美,既发挥了材料本身的美学属性,又体现了空间精神特性。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感官特性和结构特性,产生不同的质感和肌理变化,并且应用的范围也不一致。坚硬耐损的适合作建筑结构,温润亲切的适合作室内装饰,甚至可与肌肤相触,它们既有对比也可融合。竹子是一款既适合装饰也可充当结构的多用途材料,材质表里如一易促使建筑和谐统一。“圆屋”以水泥管为建筑主体结构,将钢材、竹子、玻璃和石片与之搭配,材料的完美衔接构建了新型的风格特色。竖立的扁钢将屋顶的荷载力巧妙地消弭于圆形水泥管上,窄而长的扁钢插进混凝土基座之中并裸露在外面,呈现理性的构造形式和清晰的结构逻辑。半弧形入口竹门、新式的排水系统、精致焊接的推拉门、巧妙切割的鱼鳞状屏风和可旋转的手工圆形窗都体现出建筑师精心营造的态度。
“圆屋”建筑表面不同时段都有交织变幻的光影,室内更有光影斑斓的艺术效果,光造就了连续性与变幻性的空间布景。竹子借助圆形的钢箍紧紧地箍在入口处,形成一道圆形的遮阳帘,与雄厚的水泥管壁形成强烈的对比,呈现“间隙之美”,充实了原本单一的建筑形体(图16)。室内呈现疏朗明亮、空灵静怡的意境,温和的阳光透过疏密有致的毛竹落在茶台上,可使居客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慢慢静下来品茗,体验优雅和闲适的时光。自然光可以看成建筑实体材料以外的隐性材料,它穿梭于建筑形体内外,附加在建筑材料表面,丰富了空间的色彩,彰显了建筑的表情(图17)。
图16 建筑入口遮阳竹笼
图17 茶室
建筑临近水塘与周围环境有机融合,注重情感体验与水景的营造(图18)。多处植入与水有关的景观设计理念,达到知水善用的空间境界。对水的疏导和空间组织丰富了水的存在形式,从不同的意识层面去感知水意,形成“五水”之说的景观。其一,建筑临水而建谓之“临水”,外围由竹子围护成一个近圆形的庭院,入口处营造了一个临水休憩平台,平台与水塘近在咫尺,可亲密接触水源;其二、建筑临水而建,客厅、厕所、茶室和主卧都可以观水,谓之“望水”。茶室透过竹隔断即可观赏到水中游鱼,悠闲地品茗者心情如同水面的波光荡漾;其三、屋顶引水至水槽谓之“引水”,倾斜的屋顶坡面流水到水槽,水槽具有收集与蓄水功能;其四,水槽导水至四周圆管流出谓之“流水”。建筑屋顶环绕四周的排水槽与伸出的竖向黄色圆管交叠在一起,屋顶的雨水经过水槽收集然后从多根圆管内统一排出,多管齐下汇成多股水柱时形成一道有序的景观(图19);其五、入口旧石槽内养殖了水仙花谓之“蓄水”,水槽虽小,水培植物在水槽里的水生环境中自然生长,与微生物形成一个小范围的生态环境。水是一种“软空间”,也是流动的空间,丰富了空间形态,激活了建筑环境。人与水亲密无间反映了建筑师诗意的居住追求,使人达到与建筑、环境共生的境界。
图18 建筑远景
图19 屋顶现场排水图
事件建筑设计不仅要植入建筑师的设计情怀与对民众的人文关怀,还要融合中国传统美学精神,注重空间体验与情境营造。美国现代设计理论家维克托·巴巴纳克(Victor Papanek)在他的著作《为真实世界的设计》中主张现代设计要“为第三世界的人服务”,即设计应该为广大人民服务[5]。巴巴纳克提倡“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人”,呼吁注重人文关怀,体现人文精神,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响应巴巴纳克的号召开始投身到为弱势群体而设计的服务中去。以“圆屋”为例具有人文关怀的建筑设计策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设计源于设计师对生活的关怀,设计情怀指设计师对设计事业的一种坚持和执着的态度,能使设计师保持强大的内心力量去完成设计。设计中的人文关怀是指以人为主体的设计宗旨,其核心设计目的是“为人而设计”。人文关怀在设计中主要表现在人性化的设计方面,主张设计出更符合人性、使用更便利的人居空间环境。
“圆屋”基于人文关怀的出发点,将设计情怀借助作品转化为人文关怀,通过设计具有人文关怀的作品引起社会的关注,促使建筑师对自己的作品作出更深刻的人性化思考。“彼得·卒姆托 (Peter Zumthor)认为具有强烈冲击力的建筑通常可以传达出一种强烈的情感,以反映其空间特性,它们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拥有神秘的虚空,并给人以震撼”[6]。入住“圆屋”能够体验贫困阶层的居住感受,引导居者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空间,逐步在脑海内勾勒出贫困人口的生活轨迹。建筑师创造出能够沉思默想的空间,足以抚慰或启发心灵,达到设计的目的。
具有人文情怀的生态材料能传达情感,形成建筑触觉的知觉体验,表达设计者最初的思考意图。圆形水泥管属于典型的工业化时代下的产物,采用高强度的混凝土浇灌而成,具有异常牢固的结构,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具有防风防火、隔音隔热的优点。甚至能够循环使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意识。“圆屋”将混凝土圆管、工业风的扁钢和具有文人情怀的竹材进行搭配,其朴实无华、自然沉稳的特质胜过无谓的装饰,凸显着材料最本质的美感,反映出设计者最初的人文关怀。独具东方神韵的竹子高雅柔美,质朴无华,高风亮节,受到历代文人的称道,是我国具有人文关怀的代表材料。
“圆屋”室内空间造型简约,材料追求原汁原味、功能讲究实用。建筑内部空间具有较好的隔热通风效果,混凝土浇灌的屋顶先做隔热层再盖有石片,具有防水隔热的功效,各处还有自然通风窗口,室内空调也能够满足居住需求。室内为分隔空间,主卧和次卧都设置有一道屏风,屏风巧妙使用大竹筒切割成的半圆形竹节,将其错位拼凑成一扇类似“鱼鳞”状的屏风,让原来长而圆的主卧内部空间变得富有节奏感(图20)。主卧中间的圆形玻璃窗外附加了一个可以滑动的金属竹笼,金属竹笼依附在水泥管底部的导轨上面,通过前后的滑动调节室内光线,光线不会任意进入建筑内部,经过过滤和引导的光线落在室内,成为人们精神向往的空间,室内的折叠式天棚帘可保证其私密性(图21)。圆屋将竹质材料普遍使用到建筑的方方面面,主卧和次卧都能使用弹性十足的宽竹条的编织床,地面使用竹制成品地板,衣柜的表面亦使用竹饰面板。卧室空调被隐藏在衣柜内,出风口也使用了竹格栅百叶。竹制材料还包括竹装饰门、竹灯、竹桌、竹椅、竹百叶帘等(图22-图23)。
图20 主卧
图21 可滑动的金属竹笼
图22 主卧衣柜
图23 次卧茶室
人文关怀源自人文精神,指关爱人、尊重人,提升和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力。建筑师应是人文精神的倡导者、人文关怀的贯彻者,通过关注当下,着眼社会现实,为民生问题奉献一部分自己的力量。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建筑设计中也是体现人文精神一个重要手段。从不同文化背景来看,任何设计风格都是在一定的文化土壤中生成和发展起来的,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文化特质和精神心理,同时也反映出人类不同的价值观念和审美倾向,体现出当时的社会风俗观念。
“圆屋”结构造型不仅融合了我国古代“天圆地方”的传统观念,还将古建筑亭子的月门造型巧妙融入其中。苏州园林拙政园内梧竹幽居亭的四时月门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图24),“圆屋”使用水泥管与月门衔接,水泥管将月门空间向外延伸,巧妙形成另外一段具有实用功能的空间(图25)。其次,屋顶坡度和四周的圆管排水结构也受到秦始皇兵马俑出土的2号铜马车车顶启发(图25),将《考工记·轮人》记载的车伞制作工艺应用到建筑屋顶的设计中,车伞近盖斗的伞顶宜高,伞沿宜低,使积水无法停留,雨水既流淌得快又流得远。此原理多用于古代建筑大屋顶设计,屋脊高而屋檐低,达到“吐水急而霤远”的效果[7]。经过严格计算的“圆屋”屋檐坡度和长度符合亚热带地区建筑遮阳通风原理,屋顶的雨水先排到水槽,再经过水槽下面的圆管排出屋檐外,排水与装饰功能巧妙融合在一起,使建筑呈现出中国传统诗意的美感(图26-图28)。“圆屋”既弥漫着迷离而朦胧的现代气息,又将中国传统造物思想渗透其中,透露出设计者对中国古代人文情怀的眷恋,呈现一种中国式的人文境界,体现了对古人人文精神的尊重。
图24 梧竹幽居亭
图25 客厅一角
图26 秦2号铜马车
图27 屋顶排水管
图28 屋顶排水与遮阳示意图
“圆屋”将体验、记忆、知觉和想象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有起有伏、有收有放、有紧有松和有抑有扬的空间序列,带给人新奇的空间体验,使居者心理情绪上产生共鸣。既能够体验到贫困人群憋屈的生活状态,也能够感受到诗意空间带来的惬意(图29)。人在欣赏和体验空间过程中,由于空间常常是以明确的形式作用于人的感觉和感知等,通过认知空间意义,就可以形成对空间的整体感受,“圆屋”独特的空间体验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正如马治认为事件建筑空间强调人在建筑空间中的各种主观体验活动和形成序列事件的“过程”。重视与人的生活联系,重视人对建筑的接受过程以及种种体验和感受[8]。
图29 门厅
建筑可承载人的情感思想,应注重人在空间中的情感体验。对建筑是有情境的空间,是局部体现出整体的精神装置。局部的片断为近距离凝视提供了基础,为此,人们的情感、想象、记忆在空间经验中被激发出来[9]。“圆屋”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情境空间,建筑巧妙融于草木之中,原地四棵野树得以保留,东侧临近水塘,西侧周围设置了一道竹子围护起来的圆形护栏栅,老石板在不经意间环绕主体建筑一周(图30-图31)。水泥管衍变成为了隐含人文关怀的度假酒店,圆形的狭窄空间将在居住者心理留下深层次的体验,形成可铭记的特殊情境,将居者带入一个沉思的过程,触及体验者的内心达到教化的目的[10]。
图30 庭院一角
图31 庭院石径
事件建筑设计可通过设计介入扶贫,使建筑与社会责任形成共生关系。作为设计行业人士应关注社会事件,着眼社会实际民生进行建筑创造,为民生问题奉献一部分自己的力量。为让更多的人亲身体验到“蜗居”的感觉,具有人文关怀的“圆屋”实际上反映了事件建筑带来的社会价值,建筑超越了单纯的居住功能,将在居住者心理留下深层次的记忆与知觉体验,成为建筑师表达空间内涵的媒介。建筑师通过建筑形态的精心塑造,使建筑情景体验与精神价值融为一体,建筑变得温馨而感动。通过事件将人文关怀融入设计,形成集体记忆,达到具有教化的功能,提升建筑的社会价值,反映了建筑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