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希强
(黑龙江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11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所有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本着这一教学指导思想,经过挖掘畜牧兽医专业拓展课《畜牧兽医专业软件应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梳理出课程知识与思政元素的结合点,润物细无声的将生态文明、大国三农、科学思维方法融入课程中。本文就《畜牧兽医专业软件应用》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框架体系构建过程进行阐述。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7年12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2021年12月教育部修订印发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充分发挥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基于习总书记的讲话和教育部印发的文件精神。把思政理念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把握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的作用,各类课程都要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充分挖掘专业教学中的育人元素,才能实现新时代人才的全面培养。
课程思政,即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课程思政的本质是立德树人,课程思政始终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注重加强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引导当代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课程思政的结构是立体多元的,但最终要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课程思政要在教育中积极探索实质性介入学生个人日常生活的方式,将教学与学生当前的人生遭际和心灵困惑相结合,有意识地回应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实践中所遇到的真实问题和困惑,真正触及他们默会知识的深处,亦即他们认知和实践的隐性根源,从而对之产生积极的影响。课程思政的方法是显隐结合的,课程思政与教学过程要结合起来,以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课程”和“思政”这两个词相连在一起应当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二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畜牧兽医专业软件应用》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课,在学生已具备动物营养与饲料、猪生产技术、牛羊生产技术以及疾病防治等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具备应用畜牧兽医专业知识和软件应用技能协同畜牧兽医专业核心课程准确严谨的分析和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后续课程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持,同时为毕业后从事饲料配方制作、疾病诊断、饲料兽药销售统计等方面的工作奠定软件应用的良好基础。
通过对饲料生产企业、兽药生产企业、养殖场相关企业的养殖场饲养员、管理员、繁殖育种员、精液品质化验员、技术员、技术场长、场长等职位调查分析得出以上职位具有配制饲料配方、诊断动物疾病、饲养管理各阶段动物、人工授精、接产操作、控制圈舍环境卫生、选购加工饲料等工作任务所需软件应用的能力。本课程内容选取涵盖以上能力对应知识点,围绕每一工作内容选取教学内容,突出情境设置,将《畜牧兽医专业软件应用》课程设计为畜牧场管理类软件应用、饲料生产类软件应用、饲料?兽药销售类软件应用、疾病诊断类软件应用、质量监督监管类软件应用5个学习情境,根据学习情境设计教学目标和课程思政目标。
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根据纲要指出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开展宪法法治教育,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这五项重点内容,根据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发展、岗位需要以及专业教育要求,结合畜牧兽医专业软件课程特点,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能应用牧场管理类软件;能应用饲料生产类软件,做出价格最低与营养最高饲料配方;能使用销售类软件,跟踪销售饲料和兽药;能使用疾病诊断类软件;能使用质量检查类软件;能根据牧场管理类软件中数据做出牧场各生产指标分析表,制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增强生物安全、保护环境的人文意识,增强学生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乡村全面振兴 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6.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由于本课程为专业拓展课,上课时间为二年级下学期,学生们已掌握相当的专业基础知识,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为避免重复,对软件应用所涉及的畜牧兽医专业知识基本概念只作简单的讲解,而重点讲述软件在养殖场、饲料生产场、兽药销售场、疾病诊断过程中的应用。因此,一方面我们以行业企业发展为依据,在职业工作岗位软件应用的基础上,对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将实际工作任务(行动领域)进行归纳变成整合的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上,对整合的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开发,变成学习性的工作任务,再进行教学过程分析通过教学方案设计成学习情境。同时确定教学框架、调整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又进行必要的调整,针对软件应用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优化知识、技能结构,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从而保证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效果。
6.2 教学内容组织的特点本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打破了传统的按知识的系统性串联课程内容的课程体系,采用“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完成具体生产任务为目标串联课程内容,将软件在饲料进、兽药、养殖场、质量监控等岗位进行学习情境开发,按照软件在畜牧兽医相关工作中应用过程设计了畜牧场管理类软件应用、饲料生产类软件应用、饲料?兽药销售类软件应用、疾病诊断类软件应用、质量监督监管类软件应用,分门别类便于学生学习。学生在完成录入、统计、分析数据中掌握软件应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6.3 课程内容体系框架教学内容设计适合学生认知规律,从畜牧场常用软件到饲料生产类、饲料、兽药销售、疾病诊断类,本课程总计36学时(见表1),其中理论12学时、课内实训24学时。
表1 思政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6.4 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畜牧兽医专业软件应用》课程作为畜牧兽医专业拓展课,为学习畜牧兽医专业后续课程,毕业后从事饲料配方设计、养殖场软件管理、兽药饲料销售等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本课程特点及思政教学理念进行课程思政元素的查找,需从大国三农、生物安全、环境保护、严谨细致等方面出发查找与课程相关的思政教育元素。其中学习情境一:畜牧场软件应用,融入规范操作、严谨细致的数据化管理模式。学习情境二:饲料生产类软件应用,主要融入环境保护相关的思政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低碳环保的理念。学习情境三:饲料兽药销售类软件,融入严谨细致的思政内容。学习情境四:疾病诊断类软件应用,融入严谨细致、关爱动物的思政内容。学习情景五:质量监督监管类软件应用,主要融入严谨细致、环境保护相关的思政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低碳环保的理念。
根据课程思政元素,重新设计《畜牧兽医专业软件》课程的教学过程。现以饲料配方软件应用过程为例来说明课程教学设计过程。教学过程主要包括教师演示阶段和学生练习阶段。
在教师演示饲料配方软件应用过程阶段,首先带领学生回顾动物营养与饲料应用课程饲料配制过程基本知识,同时融入配置饲料配方低碳环保的思政理念。然后教师讲解饲料配方软件应用的理论基础,融入严谨细致的思政理念。最后教师演示饲料配方配制过程。第二阶段是学生练习阶段,以学生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学生按照软件操作过程,根据教师要求,配制相应动物饲料配方,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分析,依据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知识进行低碳、严谨的选用饲料原料、依据饲养标准配制营养价值最高、成本价格最低、低碳环保的饲料配方。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具备规范操作、严谨细致、关爱动物、低碳环保的理念。
课程教学资源丰富,具有养殖场软件、饲料配方软件、销售类软件、疾病诊断软件及质量监控软件等软件,结合教师制作的课件、习题库、试卷库及在线课平台、15个工作任务相关的学习任务单、任务资讯单、相关信息单、计划单、决策实施单、作业单、效果检查单、评价反馈单等教学辅助材料。
教师积极进行调研,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确立了在课堂模拟真实工作情景教学、在真实生产环境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实训的行动导向课程教学模式,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方案设计法、角色扮演法、自学辅导法、讨论法、整合序化课程内容按递进层次实施教学等适合高职教育和学情特点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将课程思政内容融于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教师关注、了解每一名学生情况和遇到的问题,同时教师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让学生学会判断是非对错,使得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过程中提升思政水平。
课程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过程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具体表现的评价,主要对学生出勤、课堂讨论、问题回答、软件实操等情况进行评价,评价主体有学生、小组、教师等。学生终结性评价包括期中和期末评价,课程总成绩构成为平时成绩40%、期中成绩10%和期末成绩50%。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评量10%、课堂表现10%和软件操作20%。将规范操作、严谨细致、低碳环保等思政教育活动量化,纳入课程成绩管理,做到有计划、有考核、有学分,确保思政教育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