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创新驱动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以山东省为例

2022-08-31 08:45:06徐心怡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22期
关键词:科研机构新旧动能

徐心怡

(山东大学(威海),山东 威海 264200)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期,为提升经济结构转型水平,要立足新旧动能转换现状,主动淘汰落后产业,促进产业发展。同时,还需要加强科学创新,以科学创新成果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一、概念介绍

(一)创新要素

创新要素指的是与创新相关的资源与能力的组合。人、财、物就是与创新相关的资源与能力,而将人、财、物进行有机组合就容易产生创新成果。在新形势下,我国应积极地推进创新活动,侧重以创新驱动社会经济发展,提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二)新旧动能转换

新旧动能转换指的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支撑,以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为方向,培育壮大新动能,升级改造传统动能,促进新旧动能平稳持续发展,科学优化经济结构,使经济迸发活力。新动能、旧动能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要素。在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要把握新旧动能转换要点,采取合理的措施促进新旧动能转换,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与创新生态环境发展现状

(一)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需要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产业升级与转型速度,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激发产业发展活动。在新旧动能转换大背景下,山东省工信厅自2018 年陆续印发了《山东省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工作方案》,强调淘汰落后产业,为落后产能退出提供了指导。钢铁、煤炭、水泥、电解铝粉等属于传统产业,具有耗能大显著特征,这些产业无疑是山东省重点淘汰的对象。为完成落后产能退出任务,山东省积极地加大落后产能退出力度,指导落后产能退出市场。2021 年,山东省压减粗钢产量1 259 万吨、焦炭产能290 万吨,整合转移炼油产能780 万吨。山东省正是靠坚定不移地“去”,腾出能耗指标1 300 万吨、煤耗指标600 万吨,换来了新动能加快成长的宝贵空间,促进了新动能产业发展。2021 年,四新经济投资占比达到51.2%,十强产业增加、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分别达到15%、47%左右。虽然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增加,但是其产值仅占全国的8%左右。另外,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利润占全国份额的7%左右。由此可见,虽然山东省在新旧动能转化方面取得了成果,但是高新技术产业价值创造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山东省需要积极开展新旧动能转换活动,加强高新技术产业价值创造,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利润率,从而有效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二)山东省创新生态环境现状

创新生态环境的构建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效果。因此,要高度关注山东省创新生态环境状态。从创新主体和产业的角度分析,医药制造业、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是创新的主体及重要产业。这些产业的创新成果占总体产业的创新比重分别为15%、8%、16%。医药制造业、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需要加大创新力度,丰富创新成果,提高自身发展水平,增强发展竞争力。不过,这些产业的创新占总体产业创新比重还是有待增加的。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产业就可以更好地带动更多产业创新发展,激发各大产业的创新活力。

从院校(本专科)的角度分析,2021 年年底,山东青岛、济南、烟台、潍坊、临沂、济宁、淄博、菏泽、德州、威海、东营、泰安、滨州、聊城、日照、枣庄分别有本专科院校21 所、27 所、11 所、11 所、3 所、3 所、5 所、3 所、2所、5 所、3 所、6 所、2 所、2 所、4 所、2 所,见表1。在以上各市中,青岛、济南科研机构的数量占山东省总科研机构的数量分别为25%、17%。从以上分析中可以发现,经济发达地区的院校数量以及科研机构数量比较多,而经济落后的地区院校数量以及科研机构数量相对少。所以,经济发展地区相较于落后地区更容易获得产业升级转型支持。

表1 2021 年山东省各市院校(本专科)数量 单位:所

从创新环境的角度分析,青岛、烟台、济南、潍坊获得的科研人力资源占全省的比例分别为22%、15%、18%、11%;其获得的研发资金投入占全省的比例分别25%、14%、11%、9%,具体见图1。由此可见,山东省这几个重要的城市获得了相对较多的科研人力资源、研发资金,不过科研人力资源与研发资金两者并不成正比。整体来讲,研发资金占比小于科研人力资源。科研工作者的科技研发创新工作需要资金的支持,如果缺乏科研资金支持,就容易降低工作热情,也不利于有条不紊地推进科技研发创新活动。因此,有必要给予各地区足够的科研资金支持。

图1 2021 年山东省主要城市获得科研人力资源、研发资金投入占全省的比例

从创新要素流动的角度分析,科研人员属于创新人才要素,在加快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速度、提升山东产业发展科技含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2021 年山东省科研人员为284 512 人,相较于2020 年减少了4 368人。由此可见,山东省存在人才流失问题。如果山东省不注重引进科研人才,提高科研队伍建设水平,就容易制约产业升级转型发展,所以势必要做好这些工作。

三、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对策

(一)优化产业规划及扶持政策

由于传统产业在升级转型的过程中容易遇到一些发展阻碍,政府有必要了解传统产业升级转型情况,为其提供升级转型政策支持,保证其升级转型效果,确保其打开新的发展局面。除此之外,政府还需要立足新型产业发展以及传统产业发展全局,加强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强化指导效果。随着新兴产业发展以及传统产业的发展变化,政府需要及时调整各大产业新旧动能转型指导工作,提高各大产业新旧动能转型水平。

当前,山东省各地区创新能力存在差异。有的地区创新能力高,而有的地区创新能力低。研究发现,创新能力与新旧动能转化水平成正比,即创新能力强,相对应的新旧动能转化水平便高,反之亦然。通常情况下,落后地区创新能力低,并且新旧动能转化水平也不高。政府应当主动关注各地区创新能力,善于利用创新能力高的城市带动落后地区发展,切实提高落后地区的创新能力,促进落后地区新旧动能转型。比如,可以利用创新能力高的城市的科技创新成果、创新经验、创新人才等指导落后地区发展,保证落后地区产业升级转型效果。

(二)创设良好创新环境

1.营造积极创新的社会氛围。政府在创设积极创新的社会氛围中起着重要作用。政府主动加大创新宣传力度,有助于创设积极创新的社会氛围,让更多的人了解创新的价值,掌握创新方法。所以,政府有必要做好创新宣传工作。一方面,可以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在地铁站、公交站进行标语宣传等方式,提升对创新价值、内容的宣传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官网等现代化工具,加强对创新价值、内容的宣传,保证宣传效果。

2.优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环境。在新旧动能转换政策背景下,要优化高校和科研机构创新环境。一是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创新发展。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科技创新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发挥两者的科技创新作用,要支持两者创新发展。比如,可以根据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创新需求,为其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支持;可以为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科技创新经费支持,确保其更好地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可以为高校和科研机构打造沟通、交流平台,促进两者高效沟通、交流,开拓其科学创新思路;可以科学地提高高校和科研机构人员的福利待遇,激发他们的科研热情。二是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在形成了科研成果后,还需要进行转化,以科研成果驱动社会经济发展。其中,可以引导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建立产学研联盟,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助力企业高效发展。另外,还可以构建各类技术转移平台,使高校和科研机构更好地转化科研成果。三是优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组织结构。指导高校和科研院优化科研组织结构,明确科研组织内部成员责任,确保成员科学、高效地落实科研任务。

3.优化企业创新环境。当前,要善于为企业创设良好的创新环境。其中,可以积极打造创新孵化器、创新产业园、高新区和创新要素交流平台,为企业提供创新发展支持,避免企业在创新发展中走过多的弯路。同时,政府还需要提供企业创新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围绕政策进行创新。为获得政府政策支持,有的企业贴近政策设置了创新项目,并向政府提出了申请,最终获得了政府的审批。不过,企业却没有按照既定的创新项目开展活动。可以说,企业仅仅是为了获得政府优惠政策的支持而申请项目,不注重落实创新项目。对于政府来讲,其一定要加强监管,保证企业确实开展了创新活动。除此之外,政府还需要制定产权保护政策机制,防止出现侵权事件,确保企业有序竞争。

(三)提高创新要素流动效率

1.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为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一定要重视创新人才的作用。其中,可以从以下方面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培养科学家。有必要培养科研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强的科学家,提升科学家水平,保证他们为科学技术创新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二是构建完善科研评价体系。构建完善科研评价体系,明确科研发评价指标以及标准,全面评价科研人员创新成果以及在科研活动中的表现,鼓励科研人员依据科研评价结果不断地完善并发展自身。三是做好人才引进工作。一方面,可以从国内高校引进科研型人才,提高科研队伍建设水平;另一方面,可以从国外高校引进科研型人才,强化科研队伍建设效果。

2.优化创新要素流动环境。区域内要素流动及区域内外要素流动是创新要素流动的两个层面。当前,有必要采取合理措施,促进区域内以及区域外创新要素的流动。比如,建立数据中心、技术交际市场等,加强创新要素流动。山东省不仅需要“引进来”,而且需要“走出去”。首先,“引进来”。为区域外企业、创新人才等提供优惠政策,引进区域外创新要素。其次,“走出去”。要鼓励创新能力强的区域内各大主体“走出去”,促进区域外企业的新旧动能转换,强化区域外企业产业升级转型的效果。

综上所述,山东省有必要优化产业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设良好的创新环境,提高创新要素流动效率,为区域科学创新发展以及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支持。同时,要注重完善创新发展体系,便于科学引导新旧动能转换,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猜你喜欢
科研机构新旧动能
新动能,源自创新力
金桥(2022年4期)2022-05-05 06:09:50
耕读事 新旧人
海峡姐妹(2020年10期)2020-10-28 08:08:06
新旧全球化
英语文摘(2019年6期)2019-09-18 01:49:16
为构建开放创新新高地增添动能
人大建设(2018年7期)2018-09-19 06:18:58
“金企对接”转换旧动能
商周刊(2018年15期)2018-07-27 01:41:16
澎湃新动能
商周刊(2018年11期)2018-06-13 03:41:52
新旧桂系决裂之变
文史春秋(2017年9期)2017-12-19 12:32:24
艺术没有新旧之分,只有好坏之别
艺术品鉴(2017年11期)2017-04-23 05:18:02
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规模化转化模式研究
管理现代化(2016年3期)2016-02-06 02:05:00
企业-科研机构合作创新的演化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