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四川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模式的探讨

2022-08-30 07:15尹玲娜
决策咨询 2022年4期
关键词:行政区域体系区域

◆蔡 兵 陈 勇 刘 芸 尹玲娜

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同时,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强区域化的特征,新的世界分工不再以国家而是按照区域竞争力来进行,区域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地区经济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区域创新体系可以通过知识流动、产业集聚和空间集聚而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区域竞争力,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由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四川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发动机,是促使四川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保障。因此,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是加快四川经济和社会发展、加速工业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升区域竞争力必然的战略选择。

一、四川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发展问题

四川省一直是农业、资源、人口大省,传统产业仍占绝对优势,与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广东相比,投入的科技含量高的项目相对较少,这也决定了四川现阶段进行自主创新、大规模发展优势产业、追赶东部发达地区的难度较大。四川省着力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在不断探索中前进,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由于行政区划管理体制及GDP 指挥棒等因素的作用,四川省内县市级区域之间还没有建立起应有的技术联系、没有形成合理的分工格局,科技资源分散、相互协调困难,甚至在引进技术、人才等方面仍然存在恶性竞争,导致区域整体竞争优势的形成和发挥受到限制。

第一,以政府为主导的管理调控系统还面临诸多问题:一是存在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分散重复的局面。二是政府在政策设计上直接干预过多,造成企业过多地依赖于政府。三是政府对区域科技创新与发展的导向能力较弱。虽然《四川省科技进步条例》确立了科技活动的主要制度和基本原则,但在内容和制度上还不能成为统领作用的科技法律规范。

第二,以企业为主体[1]、产学研结合互动的技术创新体系与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企业主体地位需进一步巩固,企业创新环境仍需改善。企业内部激励机制不完善,没有适合技术创新人才的环境和机制,同时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等制度尚未实施。

第三,军民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阻碍军工企业没有形成区域内专业化协作的产业结构体系,使军工企业与其所在地区的区域经济无法融为一体。二是军工项目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产业化不够。三是机制障碍制约军民融合,影响了军工企业的改革发展。

第四,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虽已初步建成,如成绵乐广遂电子信息产业带、成德资自宜泸装备制造产业带、成德绵南资汽车产业带、攀西钒钛稀土产业带[2]、成乐眉雅绵硅产业带、川南沿江重化工产业带、川东北天然气化工产业带、成遂南达纺织服装鞋业产业带等各具特色产业带,但是它们还处于发展积累阶段,并且较为分散的科技资源对产业集聚形成阻碍作用,导致空间集聚能力下降,从而影响特色区域创新体系的健康发展。

二、四川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模式的构想

通过分析四川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需要搭建一个完善的、生态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模式来实现四川省区域创新体系的健康、蓬勃发展。根据系统开放原则、共享协作原则、激励竞争原则、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原则等基本原则,提出四川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模式的构想,参见图1。

图1 四川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模式的构想

考虑到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推进过程,可以尝试从企业、产业、跨行政区域三个层面持续推进来建立区域创新体系[3]。图1 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模式分为三部分:基于企业层面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模式、基于产业层面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模式和基于跨行政区域层面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模式。这三部分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模式各有侧重,但都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指导与扶持,也离不开中介服务机构的支持与协助。因此,在构建四川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模式时,可以考虑从企业层面、产业层面和跨行政区域层面三部分同时进行,共同发展、相互促进,三者在政府的引导与扶持下,在中介服务机构的支持与协助下,有条不紊地并行推进,实现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和政府之间的互动协同创新,进而构筑良性和谐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模式。

一是基于企业层面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模式。鼓励企业积极推进“支持创业—支持企业内部研发—支持企业二次创新”的区域体系建设模式。以企业为中心,建立企业高新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开发中心等机构和部门,同时,企业需要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强化企业高新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开发中心等与高校重点实验室、研究院所、产学研联合体,以及与国家级、省级、市级和民办科研机构的联系。

二是基于产业层面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模式。建立科技示范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园区和科技开发区等,以产业化为导向,培育区域产业集群,持续优化产业创新的区域运营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以重大产业化项目为抓手,推进区域产业整合,实现产业层面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三是基于跨行政区域层面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模式。打破各行政区域的桎梏,打击各行政区域的地方保护主义,建立基于跨行政区域层面的区域创新体系。例如,通过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高新技术区、科技园区和科技开发区等,形成互惠共赢机制,为资源、技术提供共享平台,推动创新资源要素的无障碍流动,突破过去过分强调地方行政管理模式,从而最大限度地整合跨行政区域内的优秀创新资源,实现各个跨行政区域的协同创新。

三、四川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模式的政策建议

为了更好地实现四川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模式的构想,建议四川省政府可从企业、产业、跨行政区域三个层面做出努力,制定相应的部署安排和政策措施,推动四川省区域创新体系的健康发展。

(一)企业层面的建设模式政策建议

1.推动企业建立高水平研发机构。一是制定四川省内企业研发机构发展规划和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在企业中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二是根据企业发展规模和技术需求差异,分类指导和鼓励企业采取自主建立、联合院所高校共建,以及并购、收购国内外研发机构等方式,分层次推进研发机构建设。三是设立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基金,每年推选一批优秀企业研发机构给予专项基金资助,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2.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一是引导企业建立健全技术创新内在机制,支持企业完善重奖科技人员的创新激励措施,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研发能力和品牌建设,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二是积极推进后补助方式资助企业重大突破性创新研发,落实和完善国有企业研发投入视同利润的考核措施。三是积极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技术转让、高新技术企业等扶持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

3.建立企业科技创新园区。一是扶持科技创新园区的服务体系建设,在创新园区搭建重点企业群的专业技术研发平台和技术创新支撑平台,将企业科技创新园区建设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节点。二是引导和支持企业做大做强高技术产业领域的重大关键产品,抓紧研究和制订相关技术标准;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的标准转化,建立支撑企业发展的技术标准体系,提高企业的标准化总体水平。

4.发展创业投资和科技信贷。一是鼓励大力发展政策性种子基金,积极参与国家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充分发挥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积极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处于初创期、早中期的创新型企业,引导社会资本设立科技孵化基金,支持前孵化器、孵化器、加速器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及服务;推动有条件的地市探索开展科技产品金融化试点。二是强化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各地市发展新型科技金融机构;鼓励各地市设立政府科技贷款风险补偿金和科技贷款贴息资金,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创新科技型企业贷款模式、产品和服务。支持科技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在高新区与当地政府合作设立子公司、分支机构,吸引社会资本,搭建覆盖高新区的业务网络平台。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推动科技保险产品创新和科技担保业务发展,提高科技信贷水平,形成科技金融产业发展新格局。

5.推动环高校特色知识经济圈建设。依托重点高校,共建环高校特色知识经济圈和高新科技园区。重点支持“环电子科大知识经济圈”“中铁轨道交通高科技产业园”“成都高校院所科技创新产业园”“西南石油大学能源装备产业基地”等建设。加强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企业科技特派员等科技人员对企业的服务。完善科技人才流动机制,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创新人才双向流动或兼职,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创新创业。对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的学生,推行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和“双导师”制,鼓励高等学校和企业联合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

(二)产业层面的建设模式政策建议

1.开展产学研合作重大项目创新工程[4]。一是四川省各地市高校和科研机构应根据各自学科优势和特点[5],与当地的地域优势资源结合,在特色产业领域内,通过产学研重大项目的实施,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共建一批高新技术项目、研发(工程)中心、孵化企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显著促进重点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二是组织实施航空与燃机、核能装备与核技术运用、北斗导航等一批军民融合重大科技攻关,重点抓好发动机研发生产布局和石墨烯产业培育,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尽快取得突破。三是扎实推进与十大军工集团的战略合作,加快推进航空动力、航天高新技术、军工电子、信息安全等一批特色军民融合产业园区建设,推动一批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2.实施产业联盟创新工程。四川省各地市找准自己的重点行业,采取“政府引导、区域合作、企业联盟”的原则,实施产业联盟创新工程,解决产业联盟的共性技术,打造有竞争力的产业链,共同开发市场,共同制定产业技术标准等,打造一批在国内具有市场竞争力、在国际具有影响力的产业联盟。同时,营造良好的政务大环境,提升科技综合服务水平和行政效率,联合制定产业发展的市场准入、竞争机制,从行政上保障科技创新产品顺利产业化,维护公平市场竞争环境。

3.促进产业信息化联动发展。充分开发利用四川省的现有信息资源,按照“统筹规划、联合建设、资源共享”的原则,整合各地市的技术信息资源,搭建技术需求信息平台、物流信息平台、电子政务信息平台、金融联动信息平台等,及时、准确、高效、集约地为技术创新企业和产业联盟创新工程提供有价值的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为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提供便利。

4.推动金融与科技创新融合。一是不断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以重大产业化项目为抓手,加速推进工业强基战略,促进金融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二是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创新创业,大力实施“创业板行动计划”,充分发挥成都(川藏)股权交易中心的作用,吸引更多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专业机构参与,切实提高市场活跃度和融资能力,为科技创新与金融的融合创造良好条件。

(三)跨行政区域层面的建设模式政策建议

1.消除跨行政区域创新资源流动的制度壁垒。一是强化跨地区的合作机制[6]。建立四川省各地区科技创新一体化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各地市间的磋商机制,建立多边的直接协商机制,共同商定跨地区的重大科技合作事宜和项目,形成畅通的跨地区的对话交流与区域合作决策沟通机制。二是强化跨部门联动合作机制。加强税收、社保、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等管理部门与科技部门在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人才流动和专利成果保护等方面的合作与磋商,凝聚政策合力,努力突破阻碍四川省科技创新一体化的体制机制。三是采取股份制等形式联合建立风险投资机构和担保机构。加大对创业投资机构的支持和激励力度,鼓励跨地区开展科技风险投资活动,扶持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2.鼓励跨区域开展产学研合作。一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改革试验的主攻方向,着力打通转化通道,加快建设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通过市场化手段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二是探索跨区域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健全知识产权法规保护体系,进一步营造法治良序。三是鼓励和支持跨区域联合设立研发机构、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博士后流动站,允许区域内各类科研机构跨区参加科技项目的申报、招投标。四是推进联合制定重大装备首台(套)推广应用目录、建立企业技术需求联合发布机制和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统一标准,实现区域财政支持科技创新政策标准接轨[7]。

3.建立科技数据共享制度。一是充分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对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进行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完成若干重点领域和区域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整合。二是构建四川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8],启动西南地区科技文献信息平台建设,积极争取与国家科技文献信息平台、京津冀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沪苏浙长三角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东北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对接。

4.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区域辐射带动作用。一是大力提升重点高新技术区、产业园区、科技开发区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和培育创新文化等方面对周边区域的示范带动能力,尤其注重成德绵的区域带头作用,以成都经济带动周边行政区域,并向全省辐射。二是选择在部分创新资源丰富、体制机制基础好、示范带动能力强的行政区域先期开展示范布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制度设计,有序扩大示范范围,探索统筹各方资源、共同支持建设四川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新模式。

5.完善省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快客运专线、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和高等级航道等进出川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直接服务“四大城市群”和“五大经济区”。二是完善城际快速网络、地方铁路、干线公路和农村交通,确保四川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政策的生根落地。三是强力建设成都主枢纽,科学制定天府新区、东部新区等综合交通建设规划,加强与成都主城区综合交通的衔接,规划建设天府新区、东部新区轨道交通线网等,促进成都经济区的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行政区域体系区域
行政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研究
分割区域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行政区域微界线的精细与割裂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释义(之十三)
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管理维护边界地区社会稳定的意见
区域发展篇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区域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