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锁立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主要由外界暴力强力冲击股骨转子处所致,发病率较高,可导致关节疼痛、关节运动障碍,致残率较高,需尽早实施规范治疗,降低患者致残风险,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手术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可靠疗法,但是老年人机体功能减退,且多伴有骨质疏松症状,手术治疗的风险较高,需合理选择治疗术式。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较多,其中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和内固定术两种手术方法应用较多,但是不同疗法应用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差异尚不明确,需积极探索更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1]。为此,本次研究选取2014 年1 月~2022 年1 月在本院诊治的70 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内固定术的效果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 年1 月~2022 年1 月本院诊治的70 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人工髋组和髓内钉组,每组35 例。人工髋组,男19 例,女16 例;年龄61~80 岁,平均年龄(70.52±5.34)岁;病程1~10 d,平均病程(7.07±2.62)d;受伤原因:跌倒/摔伤21 例,交通意外14 例;骨折位置:左侧骨折17 例,右侧骨折18 例。髓内钉组,男20 例,女15 例;年龄62~80 岁,平均年龄(70.96±5.45)岁;病程1~10 d,平均病程(7.21±3.70)d;受伤原因:跌倒/摔伤21 例,交通意外14 例;骨折位置:左侧骨折16 例,右侧骨折19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首发下肢骨折患者;年龄≥60 岁;术前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手术禁忌证者;肝肾功能不良者;合并急慢性并发症者;无法耐受手术治疗者;术前存在肢体功能障碍者;凝血功能异常者;严重贫血或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
1.3 方法
1.3.1 髓内钉组 患者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采用硬膜外麻醉,置于手术牵引床,C 形臂X 线透视下闭合复位,确认复位满意后,根据骨折位置,选定进钉口,钻入导针,空心钻扩髓后置入髓内钉,调整前倾角,钻孔、打入螺旋刀片,置入远端锁钉,拧入尾帽;彻底清理创面,生理盐水冲洗关节腔,留置引流管,并关闭切口。
1.3.2 人工髋组 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硬膜外麻醉后,患者取仰卧位,采用Gibson 入路,切皮后逐渐切开并分离肌肉,充分显露髓臼及股骨,根据骨折线位置,作小转子水平或小转子下水平截骨,大转子内侧壁垂直截骨,清理碎骨和血块;准确测量股骨头尺寸,清理骸臼,股骨近端扩髓后,插入股骨柄试模,复位后拍片评估,根据试模大小选择合适假体,置入假体,调整假体位置、前倾角度和置入深度;复位满意后,植入骨水泥栓及骨水泥,直至骨水泥凝固。存在骨缺损者,可取股骨头内松质骨植于转子缺损处;测试关节活动度及稳定性,确保效果满意后,冲洗关节腔,留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手术与康复指标、生活能力、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1 髋关节功能 采用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Harris评分表评估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个月的髋关节功能,包括疼痛、功能、畸形及关节活动共4 个维度,总分0~100 分[2],评分越高表明髋关节功能越好。
1.4.2 手术与康复指标 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
1.4.3 生活能力 采用卡式(Karnofsky,KPS)功能状态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个月和术后3 个月生活能力,评分0~100 分,评分越高则患者生活能力越好[3]。
1.4.4 并发症 术后观察两组患者是否有切口感染、压疮形成、肺部感染、下肢静脉栓塞、延迟愈合、泌尿系统感染、固定松动以及其他并发症等发生。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Harris 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疼痛、功能、畸形、关节活动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个月,人工髋组患者疼痛、功能、畸形、关节活动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髓内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Harris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Harris 评分比较(,分)
注:与髓内钉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手术及康复指标比较 人工髋组手术时间长于髓内钉组,术中出血量多于髓内钉组,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髓内钉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及康复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手术及康复指标比较()
注:与髓内钉组比较,aP<0.05
2.3 两组生活能力比较 术前,两组KP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个月,人工髋组KPS 评分显著高于髓内钉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KPS 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KPS 评分比较(,分)
注:与髓内钉组比较,aP<0.05
2.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人工髋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43%(4/35),显著低于髓内钉组的31.43%(11/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股骨转子间位置为海绵状骨质,外界力量撞击后易出现骨折情况,因而成为了髋部骨折的高发位置,老年人发病率相对较高,具有较高的致残风险,需积极提升其防控水平,降低致残、致死风险[3]。股骨转子间骨折可导致小转子骨折、股骨后内侧皮质碎裂等症状,需及时采取手术治疗,恢复局部解剖结构,从而重建髋关节功能,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预后生活质量,但是手术治疗方法较多,需进一步探究更为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4,5]。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内固定术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两大类,两者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应用较多,但是具体疗效尚有待明确。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可复位骨折断端,固定股骨转子,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出血量较少,但是老年人多伴有骨质疏松症状,固定效果欠佳,愈合难度较大,较多患者术后需长期卧床,且易出现固定松动、断钉、塌陷、关节畸形等问题,预后不佳风险较高[6]。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髋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常用术式,可完全替代机体损伤的髋关节,重建良好的生物力学结构,保证髋关节功能的有效性,术后早期可下床活动,有效缩短患者康复周期,不易导致松动、塌陷等问题,且卧床时间有效缩短,可有效降低长期卧床导致的并发症风险[7,8]。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相关研究显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相比,存在手术时间延长、出血量相对较多等问题,但是术后髋关节功能较好,且并发症风险也显著降低,与内固定术相比,其发生率可进一步降低5%~25%,可使患者受益[9,10]。本次研究也发现,术后3 个月,人工髋组患者疼痛、功能、畸形、关节活动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髓内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髋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43%(4/35),显著低于髓内钉组的31.43%(11/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髋关节置换术和内固定治疗均可有效恢复患者髋关节功能,但是髋关节置换术可更好的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更佳,有助于降低畸形风险,并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治疗效果更为安全高效,临床应用价值优于内固定术。但是,需注意,人工髋组手术时间长于髓内钉组,术中出血量多于髓内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髋关节置换术创伤性相对较大,术中出血量较多,需综合分析患者机体状态、基础疾病等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式。同时,监测患者康复进程发现,人工髋组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髓内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髋关节置换术具有下床时间早、住院时间短等优势,有效提升了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疗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此外,本次研究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进行了随访监测,结果发现,术后1、3 个月,人工髋组KPS 评分显著高于髓内钉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髋关节置换术可更好的提升患者KPS 评分,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尽快恢复自理能力,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及工作,有效减轻了家庭负担,临床应用价值较高。髋关节置换术后,可建立较为稳定的髋关节结构,与内固定术式相比,骨折延迟愈合、固定松动、塌陷等并发症风险较低[11-15]。另外,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即可下床活动,可有效避免患者长时间卧床,对于老年人术后康复较为有利,有助于降低压疮形成、肺部感染、下肢静脉栓塞等并发症风险,有利于提升患者术后康复效果,降低并发症致死、致死风险,疗效可靠,安全性较高[16-20]。
综上所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可有效缩短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加快术后康复进程,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佳,且并发症风险相对较低,与内固定术式相比更加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