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
8月22日,国产医学影像设备龙头企业——联影医疗(688271.SH)在A股市场正式登陆。公开资料显示,自成立以来,联影医疗一直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放射治疗产品、生命科学仪器及医疗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经过多年的领域深耕,目前公司已在医学影像领域内构建了涵盖MR、CT、XR、PET/CT、PET/MR、RT等的完整产品线布局,累计向市场推出80余款产品,并已实现多个“行业首款”、“国产首款”,创新研发成果不断落地并已进入高增长阶段。未来随着相关政策的积极推动,和海内外布局的进一步延展,公司的成长动能强劲,将有望长期获得持续增量。
从经营情况来看,近年来联影医疗一直保持着快速的业绩增长。据wind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9.79亿元、57.61亿元和72.5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6.05%,远超医疗行业平均水平,同期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8亿元、9.37亿元和14.04亿元,其自2020年进入盈利期后亦保持了利润的跨越式前进。
支持公司業绩拉升的无疑是其各主营的飞速扩张,从具体业务构成来看,联影医疗的主营业务收入以医学影像设备类产品销售为主,规模占比达到90%左右,而且销售产品形成了丰富的产品线,具体产品包括了磁共振成像系统(MR)、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CT)、X射线成像系统(XR)等。
根据公司2021年的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公司各项核心产品中,MR、CT、MI、XR、RT分别实现营收15.29亿元、34.21亿元、10.40亿元和4.93亿元、1.40亿元,其中,MR、CT占据了较高的营收比重。值得注意的是,在高端装备领域,公司MI设备和RT设备2021年营收同比增幅分别高达80.45%和195.81%,成为公司总体规模扩张的重要推动力。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表示,从模式来看,MR、CT、XR、PET/CT、PET/MR等的产品线让公司在产品上的布局兼具广度与深度,这也让公司在有效满足不同类型客户需求的同时,成功实现研究、诊断、治疗、方案的有机结合,为精准诊疗提供了一站式解决方案。而从主业推动下取得的业绩持续高增长为联影医疗带来的估值来看,代表了市场对其业绩增长的认可和这一趋势延续的看好。
综合分析来看,联影医疗的高成长主要来自于公司在研发领域深耕和关键技术的突破。
据了解,自设立以来,联影医疗一直持续进行高强度研发投入,以用于攻克医学影像设备、放射治疗产品等大型医疗装备领域的核心技术。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三年期间,联影医疗的研发投入规模保持稳步增长,同时公司近三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一直保持在14%以上研发投入占比,明显领先申万医疗设备行业平均水平。
据公告统计,截至2021年底,公司已共计拥有超过2,600项授权专利,其中境内发明专利超过1,200项、境外发明专利超过400项,发明专利占专利总数比例接近70%。
此外,从技术成果来看,公司多数产线核心部件可实现自研自产,对进口依赖风险整体可控。其中,在磁共振成像系统(MR)方面,公司目前已掌握了超导磁体、梯度、射频、谱仪等MR所有核心部件的研制技术,技术指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在X射线成像系统(XR)方面,公司通过自研掌握了高压发生器技术,该零部件已经实现量产并运用于部分产品中。
太平洋证券在研报中表示,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使公司为打破核心部件被“卡脖子”的现状。现阶段,通过对高功率部件等核心部件进行集中技术攻关,联影医疗已完成了对磁体、射频、梯度、谱仪、探测器、加速管、多叶光栅等核心零部件的自产,而这也将为产品的不断推陈出新、性能参数的持续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公司发行公告显示,此次IPO公司将共计募集资金总额109.88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下一代产品研发项目、高端医疗影像设备产业化基金项目、营销服务网络项目、信息化提升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预计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支持公司未来的规模化和全球化发展,扩充公司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产能,加快公司产品和技术升级。此外,从现阶段公司在国内的行业地位来看,无论在销售体量、产品线丰富度,还是在高端产品性能参数、终端机构认可度、研发管线储备上,公司的水平均已处于行业绝对的领先地位。预计未来在市场空间扩容、研发技术提升、海外业务的扩张等多重因素驱动下,企业的长期发展空间将被进一步打开。